【文史】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來自於《詩經》對同窗的冀望
作者:朝暉

北宋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上半部分為北宋汴梁的大學,左邊為演武場。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台北故宮博物院典藏。(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3798
【字號】    
   標籤: tags: , ,

在中國古代,周朝將國都的學校稱為大學,地方學校稱為庠序[1];從漢代之後,朝廷在三級的行政轄區內都辦有學校,分別稱為國學、州學、縣學。過去的孩子在學校讀書,要學習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

其中禮、樂最為重要;「禮」主要是指「六禮[2]」,它是人們在不同場合所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樂」主要分為音樂(樂器、樂理)、樂德、樂語、樂舞[3];古代的讀書人,如果禮樂沒學好,他無法走入主流社會中;即使是在鄉下,也有很多需要待人接物的場合,鄉村還有公共的祭祀活動。總之,完全不懂禮樂,很難在古代的社會中生活,除非遁入深山老林。

古代的學校,當然有喜愛學習,勤勉的學生;也有好玩樂的孩子,不喜愛學習,貪玩及逃學。那麼,精勤的學生對貪玩逃學的同窗是怎麼看的呢?

《詩經.鄭風.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一章)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二章)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三章)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大意:青色的衣裳,是學子的校服。能穿著青色的校服,端坐在學堂中學習禮樂,我心悠然而神往。(跟我關係好的那位同窗今天又沒有來學堂)即使我沒有找你一起來上學,你怎麼能不來學習音樂呢?(言外之意:能穿上青色的校服,能學習聖人留下來的禮樂詩書,這得多大的福分啊!你怎麼能不來學習呢?)

第一章釋義:中國古代的學堂,從周朝到清朝,學生的校服款式,不同朝代會有所變化,但校服的顏色一直沒有變,都是青色。而且還有具體的規定,《禮記.深衣》:「具父母,衣純以青。如孤子,衣純以素。」孤子是指父親已經去世的孩子[4],在學堂中穿未染色的布衣(一般是白色的,但有些葛布衣原色偏灰色)。「子衿」中的「子」是指「學子」。第二個「子」才是「你」。「衿」這個字雖然是指衣領,但不能將其理解為古代的校服只有衣領是青色的。用「衿」字是為了押韻,因為用「衣」、「裳」、「服」都不押韻。

「嗣」讀音「四」,《毛傳》:「嗣,習也。古者教以詩樂,誦之歌之,弦之舞之。」唐朝的經學家孔穎達疏曰:「縱使我不往彼見子,子寧得不來學習音樂乎?責其廢業去學也。」周朝時期的讀書人,都要掌握常用樂器的演奏方法,祭祀及重大典禮的音樂都由國子學的學生及朝廷官員演奏,以上達天聽。樂器也是溝通神明的法器,因此都被慎重對待,《周禮》對樂器的放置方法都有嚴格的規定[5]。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大意:青色的玉珮絲帶,是學子專用的組綬。能帶著這樣的玉珮,端坐在學堂中學習禮樂,我心悠然而遐思。(跟我關係好的那位同窗今天又沒有來學堂)即使我沒有找你一起來上學,你怎麼能不來學堂呢?

第二章釋義:古代的讀書人及朝廷官員在公開場合都要戴玉珮,走路要根據玉珮聲而行,有一定的規矩,玉珮相互撞擊的清脆之聲還有利於去除人思想中的雜念[6];這是儒家法門修煉者去除思想中雜念的一種方法。不同級別的官員戴不同的玉珮及用不同顏色的絲帶(組綬)[7]。

唐詩中有很多關於玉珮的描寫,詩句很優美,比如王維:「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向鳳池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賈至:「劍佩聲隨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爐香。(〈早朝大明宮呈兩省僚友〉)」這兩聯都是說退朝後官員們依玉珮之聲有序地走向中書省處理公事。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大意:你現在貪玩而放縱自己,不上學堂,以登高到城闕上遊玩看熱鬧為樂。你難道不清楚,一天不學禮樂,就如三個月不學一樣的啊!

第三章釋義:「挑達」是一個固定詞組,它的意思是「行為輕薄及放縱自己」[8]。將一個固定詞組用語氣助詞隔開,是為了加強語氣,有時語氣助詞還起到押韻的作用;這種寫作技巧在《詩經》中特別常見,如〈綠衣〉:「綠兮衣兮」、「絺兮綌兮」;〈燕燕〉:「頡之頏之」;〈日月〉:「父兮母兮」;〈邶風.柏舟〉:「以敖以遊」等等。

「在城闕兮」孔穎達疏曰:「登高見於城闕,以候望為樂。」(《毛詩正義》)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孔穎達疏曰:「一日不見此禮樂,則如三月不見兮,何為廢學而遊觀?」(《毛詩正義》)

《毛詩正義》原文參照(圖片由朝暉提供)

結語:在中國古代,真正的讀書人也是一個在儒家法門中修煉的人;能被上天安排成為讀書人,走「修、齊、治、平」之路,也須要很大的福分,因為修煉的人是最珍貴的。這首詩是一位精勤的學生對貪玩逃課同窗的勸告和冀望,因為他真正明白了學習禮樂的重要。對於過去的讀書人來說,「禮樂」就是他們必須遵循的「法」或「法理」。一個人從小就修習正道之理,他將來長大了做事行為也會是正的。

註釋:

1、庠序:古代的地方學校。後亦泛稱學校。《孟子.梁惠王上》:「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之義。」《漢書.董仲舒傳》:「立大學以教於國,設庠序以化於邑。」

2、六禮:《禮記.王制》:「脩六禮以節民性。六禮:冠、昏、喪、祭、鄉、相見。」

3、樂舞:《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德教國子,中、和、祗、庸、孝、友;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言、語;以樂舞教國子,舞雲門、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大意:用樂德教育國子使其具備中正、和順、恭敬、勤勉、孝順、友愛兄弟的德行;用樂語教國子使其掌握比喻、稱引古語、背誦詩文、吟詠詩文、提起話頭、應答敘述的語言技巧;用樂舞教國子學會《雲門》、《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等舞蹈。

4、孤子:《禮記.深衣》:「如孤子,衣純以素。」東漢經學家鄭玄註:「三十以下無父稱孤。」

5、《周禮.春官.小胥》:「正樂縣之位:王宮縣,諸侯軒縣,卿大夫判縣,士特縣。」鄭玄注引鄭司農云:「宮縣,四面縣,軒縣去其一面,判縣又去其一面,特縣又去其一面。四面像宮室,四面有牆,故謂之宮縣。」文中的「縣」是「懸(懸掛)」的通假字。

6、《禮記.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宮羽。趨以《採齊》,行以《肆夏》,周還中規,折還中矩,進則揖之,退則揚之,然後玉鏘鳴也。故君子在車,則聞鸞和之聲,行則鳴佩玉,是以非辟之心,無自入也。」大意:古代的君子,身上一定要佩玉。右邊佩玉的鏗鏘鳴聲應合於五聲中的徵音或角音,左邊佩玉的鏗鏘鳴聲應合於五聲中的宮音或羽音。趨走(小步疾行)時的節拍應與《採齊》樂曲相應;正常行走時的節拍應與《肆夏》樂曲相應。向後轉時,走的路線應是圓形;能右拐彎時,走的路線應呈直角。前進的時候身體應略向前俯,倒退的時候身體應略向後仰。如此這般地行走,才能使佩玉發出鏗鏘的鳴聲。正因為君子在乘車時能夠聽到鸞和的鈴聲,在步行時又能夠聽到佩玉的鳴聲,所以一切邪僻的念頭也就無從進入君子的心靈了。

7、《禮記.玉藻》:「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於玉比德焉。天子佩白玉而玄組綬,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組綬,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綬,世子佩瑜玉而綦組綬,士佩瓀玟而縕組綬。」大意:君子如果沒有特殊原因,玉不離身,因為君子是以玉來比照德行的。天子佩白玉,用玄色的絲帶;諸侯佩山玄色的玉,用朱紅色的絲帶;大夫佩水蒼色的玉,用素色的絲帶;太子佩美玉,用雜色的絲帶;士佩瓀玫玉,用赤黃色的絲帶。

8、挑達:「挑」讀音「刀」(根據《康熙字典》注音及《平水韻.豪韻》)。《太平御覽》卷四八九引《詩》作「挑兮撻兮」。一說輕薄放恣貌。朱熹《詩經集傳》:「挑,輕儇跳躍之貌。達,放恣也。」晉朝干寶 《搜神記》卷五:「蔣子文者,廣陵人也,嗜酒好色,挑撻無度。」明朝唐順之《〈福建鄉試錄〉後序》:「及周之衰,則溱洧之郊密邇王畿,且學校墮壞,士人挑達而缺於禮。」《醒世姻緣傳》第六二回:「卻說那狄希陳的為人,也刁鑽古怪的異樣,頑皮挑達的倍常。」@*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愛不只能化解爭端,它更是良善訊息循環反覆之始,讓接受者也願意將愛還諸天地。
  • 〈雄雉〉這首詩是南宮括在第一屆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致辭,後來此詩亦成為王都大學學生的座右銘。
  • 深則厲,淺則揭:古人的上衣比較長,下端一般到大腿的中部。揭,音器;撩起上衣的意思。這兩句的大意是:「(涉水過河或從渡口處涉水上渡船時)水深則漫過腰帶(上衣要濕掉),水淺則撩起上衣。」
  • 「式微」的字面意思是「法度或法則敗壞了」,用我們現代的話說就是「末法或末法時期」,我們現今正是處於末法時期。
  • 放養旄牛的小山坡上的葛籐啊,它的節為甚麼長得這麼的寬大粗壯呢?(言外之意是說,葛籐這種植物它的生長力很頑強,從出生開始,就經常被旄牛踩踏,在重壓下,它不僅沒有死亡,它的節反而長得比一般的葛籐更寬大。)
  •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那才是有美德的人啊!他們是當初追隨周文王的那些人啊!
  • 出自北門,憂心殷殷。終窶且貧,莫知我艱。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我憂心忡忡地從王都的北城門出來(到六鄉去收賦稅)。現今我居家簡陋而且清貧,沒有人能體會到我生活的艱難。(對自己說)別再想了!上天是這樣安排的,想那麼多幹嘛呢!
  • 〈北風〉這首講的是西周末年,也就是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夏曆十月),西周朝廷的大史(讀「太史」)及一些官員棄官逃離王都鎬京的事情。
  • 這兩句大意:在個人修養中要始終把自己當作荑稗那樣,保持謙卑的品德。這樣修煉出來的道德品質才會與眾不同。
  • 樂舞是周代士人必修之課,專業跳舞之人在社會上有著崇高的地位,演舞被認為是一個人是否成熟,是否達到任官標準的依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