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桃花源的原型「無終山都邑」

作者:劉曉
font print 人氣: 1108
【字號】    
   標籤: tags: , , ,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這是晉代文人陶淵明筆下一個沒有戰亂、民眾自治、自給自足、人人自得其樂的美好的「桃花源」,也很接近老子提到的「小國寡民」的理想社會,這樣的社會引無數中國人思之、嚮往之。

很多現代人認為「桃花源」只是陶淵明虛構的烏托邦,但民國時期著名的國學大師陳寅恪在《桃花源記旁證》中考證,《桃花源記》既是「寓意之文,亦紀實之文也」,桃花源的原型為魏晉南北朝北方的塢堡組織。因為當時地方豪族領袖為避戰亂,都組織當地民眾遷入山林,或據山川形便結成塢堡。而治理最好的塢堡是由儒家的君子構建的,其中東漢末年儒生田疇建立的「無終山都邑」是其中的代表。

史書載,田疇喜好讀書,善於擊劍。為了躲避戰禍,他帶領數百族人來到無終山中,「營深險平敞地而居,躬耕以養父母」,「北拒盧龍,南守要害,清淨隱約,耕而後食」。關於無終山究竟在哪裡,沒有定論。有一種說法是今天天津薊縣的盤山。

慢慢地,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這裡,數年間發展到了五千多家,形成了一個繁華的都邑。這個地方被叫做「無終山都邑」,而它顯然是自發形成的。

頗有智識的田疇對父老鄉親們說:「諸位不以田疇不肖,遠來相就,形成了一個都邑,但很多方面都沒有統一,恐怕不是久安之道,希望可以推薦並選擇賢能之人作為一邑之主。」大家都說好,並共同推舉田疇為都邑之主。這表明田疇已經意識到,隨著人數的增多,需要一個統一的權威和大家共同接受的秩序,而他當上都邑之主,是經過民主選舉的。

圖為頤和園長廊的蘇式彩畫:桃花源(參照清代畫家任預的《桃源問津圖》繪製)(Yongxinge/Wikimedia Commons)
圖為頤和園長廊的蘇式彩畫:桃花源(參照清代畫家任預的《桃源問津圖》繪製)(Yongxinge/Wikimedia Commons)

被選為都邑之主的田疇為了避免「輕薄之徒自相侵侮,偷快一時,無深計遠慮」,在徵得大家的同意後,開始制定一些規則,「乃為約束相殺傷、犯盜、諍訟之法,法重者至死,其次抵罪,二十餘條。又制為婚姻嫁娶之禮,興舉學校講授之業。班行其眾。眾皆便之,至道不拾遺。」

也就是說,田疇制定了關於「相殺傷、犯盜、諍訟」的法律,所犯罪行嚴重者要被處死,次重者要根據罪行輕重抵罪,具體的有二十多條。此外,身為儒生的田疇應該是依據儒家思想,制定了婚姻嫁娶方面的禮儀,興辦學校與講授的內容,並公開頒布。大家都據此遵守,(當地社會風氣)好到了路不拾遺(程度)。「桃花源」中雞犬相聞、怡然自樂的場景,無終山都邑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應該並不陌生。

比田疇晚出生差不多二百年的陶淵明,祖籍江西鄱陽,後遷居潯陽。他曾創作了一首《擬古詩》,其中寫道「辭家夙嚴駕,當往志無終」。詩中的「無終」,即無終山。「聞有田子泰,節義為士雄,斯人久已死,鄉間習其風」。田子泰,即田疇,子泰是田疇的字。

顯然,仰慕田疇的陶淵明是知道其人其事的,並曾親自拜訪過無終山,因此在他創作《桃花源記》時不會不把他理想中的「無終山都邑」揉進他理想的世界中的。

那麼,陶淵明為何會如此嚮往美好的桃花源?嚮往老子的「小國寡民」的社會?這大概與陶淵明好道、修道有關。

陶淵明本性自然,特別喜歡山林中遠離塵囂的隱居生活。27歲時他開始在田間耕耘,農閒時,則喜歡一個人待在空寂的茅屋中摒絕雜念冥想。29歲時因為要養活家人,不得已做了個州祭酒的官,但後因不習慣官場生活而辭官歸田。他的妻子與他志趣相投,並不因為在田間勞作而覺得苦。

35歲時,陶淵明又迫於生活壓力而去當了個鎮軍參軍的官,六年後到離家不遠的彭澤縣當了縣令,但不到兩個月就請辭回家,他那首非常有名的《歸去來兮辭(並序)》即作於此時。從此以後,他便居家不出,直到63歲時去世。

在隱居期間,陶淵明雖然過著貧苦的日子,但卻以苦為樂,其修行境界不斷提高。史書上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說是在陶淵明50歲時,廬山東林寺寺主釋慧遠高僧邀約了123人結成「白蓮社」。這些人都是當時很有影響的人物,特別是「白蓮社十八賢」很受人矚目。

當時的大詩人、官至祕書丞的謝靈運也想加入其中,但被慧遠察其心雜,加以拒絕。然而,慧遠卻派人專門邀請陶淵明參加,陶淵明稱自己喜歡喝酒,不方便加入,慧遠竟然破戒為其準備酒食。結果酒喝了,陶淵明依舊沒有加入「白蓮社」,只是始終和慧遠保持著朋友關係。

宋朝《虎溪三笑圖》,畫中陶淵明、慧遠及一劉姓隱士相聚廬山。(公有領域)

唐代開始有則趣聞流傳甚廣,說有一天,慧遠、陶淵明、道士陸修靜三人談玄說道,談得十分投機。慧遠送他們出來時,竟然不知不覺中破戒送過了虎溪幾百步。(慧遠曾立誓說,自己要「影不出戶,跡不入俗,送客不過虎溪橋」。)聽到虎嘯聲,三人才意識到過了虎溪的界線,於是三人相視大笑。

有後人考證,陸修靜所處時代要晚過慧遠、陶淵明近百年,如果這則故事屬實,那麼依據慧遠的生平推斷,道士陸修靜對應的人物,更像是當時與慧遠往來的彭城人劉遺民,而這位劉遺民,也是當時很有名的隱士。

如果陶淵明不是修道之人,又如何能與慧遠、劉遺民這樣的人談到一起呢?亦或許,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並非存在於人類這個空間,而是存在於另外的空間?@*#

參考書目:
1. 《三國志‧魏書‧田疇傳》
2. 《陶靖節先生年譜考異(下)》,附錄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紫色是尊貴的顏色,如古代雲霞映成紫紅色的高空叫「紫虛」或「紫冥」,天帝的宮殿是「紫微垣」,與之相對應的「天子」在人間居住的地方,如明清時期的宮殿稱為「紫禁城」;在中國繪畫中,紫色代表宇宙的和諧,因為它是代表「陽」的紅色和代表「陰」的藍色的組合。此外,道家還有「紫氣東來」的說法等等。
  • 唐朝的《酉陽雜俎》記錄了這樣一件事:一天,唐中宗夢見一隻三足烏在飛,被幾十隻蝙蝠追逐而墜落到地上。三足烏,也叫「金烏」,是太陽神鳥。據說后羿射日,太陽被射死墜地,大家上前圍觀,發現是金羽鴉。「金烏」墜地,顯然是不祥之兆。
  • 在英國男孩M的通靈經歷中,還提到了英國一個古老的教團。《看見真相的男孩》在某年9月的一天的日記中記載了這件事。
  • 在英國通靈男孩M看到的另外空間的生命中,一位專程前來的科學家的靈魂說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這位科學家是M的爺爺的靈魂帶來的。他先告訴男孩和帕摩老師,在他活著時是個科學家,應該還有些名氣,因為他「希望人們能儘快忘了我」,所以他也沒提自己的名字,我們暫且稱之為S吧。讓他懊悔的是,在世時他曾發表了很多觀點,比如,他曾斷言,肉體的瓦解意味著意識的終結,但在離世後,他切切實實意識到那些觀點都是錯誤的。因此,他希望通過通靈男孩告訴世人哪些觀點是錯誤的。
  • 在中國古代,「畫麟閣」或「入麟閣」代表著作為臣子的卓著功勳或最高榮耀。李白詩云「功成畫麟閣」,杜甫抒懷「志在麒麟閣」。這一典故因何而來?這要從漢宣帝甘露三年說起。那年,漢宣帝因匈奴歸降,回憶起輔佐有功之臣,於是命人在未央宮麒麟閣繪製了十一名功臣的圖像。
  • 本世紀罕見日食,世界唯一的全日食記者對日食如此反應?科學研究表明,觀看日食可以強烈影響人的心理,使人敬畏,激發原始的歸屬感。
  • 「年」的古字寫作「秊」,從古來字形的演變中可以看到「年」的本意。「年年有餘」,老百姓期待,天子也期待——他們共同的祈願是什麼?這個成語典故的本事起源於夏朝末年,源遠流長。
  • 門楹上掛上春聯,將冬天的氣氛一轉成新春,千門萬戶立即煥然一新。除夕前,什麼時候換上新春聯好呢?在中華文化史上,當前的這種遍及百姓家的紙春聯是何時開始黏掛的呢?
  • 時間飛逝,轉眼間我們就送走了溫順可愛的玉兔,迎來了瑞氣萬千的祥龍,這兒先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龍騰虎躍,好運連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