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學》故事(16)至若髮膚不可毀傷

作者:劉如

幼學瓊林。(古瑞珍/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918
【字號】    
   標籤: tags: ,

【原文】

至若髮膚不可毀傷,曾子常以守身為大;待人須當量大,師德貴於唾面自乾。

【注釋】

(1)髮膚:頭髮和皮膚。
(2)曾子:名參,字子輿,孔子學生。
(3)量大:氣量寬大。
(4)師德:即婁師德,唐朝鄭州人,武則天時曾入朝為相。
(5)唾面:吐口水在人的臉上。

【語譯參考】

至於身體、頭髮和皮膚,受之於父母,不敢隨意毀傷,所以曾子以守身為大事;待人接物應當要寬宏大量,唐朝的婁師德認為要忍耐,即使別人將口水吐在自己臉上,也不當面擦乾,應任口水自動乾了。

【讀書筆談】

本課頭兩句內容,估計大家都很熟悉,都知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句話。那麼,我們主要講講這句話的來歷和深意,為何古人認為身體髮膚的保護,如此重要。

有人說,沒有了健全的身體,什麼理想和功業也無法達成了,也有人說父母最擔心兒女的身體是否康健,保護好自己的身體,自然父母就會安心,當然是孝行的最基本,一開始首先要做到的,否則,哪裡受傷了,或者病了,就會讓父母寢食不安,當然也就是不孝了。這些理解當然沒錯,但是並未講到本質。

這句話其實出自《孝經》,《孝經》為孔子所作,以孔子跟弟子曾子的對答形式寫成。本文涉及的身體髮膚的論述,就出現在《孝經》的開頭第一章,這一章名為《開宗明義》,通俗地說,就是要在一開頭就告訴大家該書的論點——何為孝,講孝道的目的何在?既然是出現在第一章,那麼必有深意,如果不能完整地讀全文,就很容易斷章取義,或者理解得很膚淺。所以,我們將這一章讀完,一切自然明瞭。

《孝經 開宗明義》原文與大意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大雅》云:『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傳)元人《孔子、顏回、曾參三聖圖軸》,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孔府文物檔案館藏。(公有領域)

這一章,翻譯成現代語言,大概是說:一天孔子在家閒坐,弟子曾子侍坐在旁。孔子說∶「先祖帝王有至高的仁德、懂關鍵的治國處世之道,以此使天下人心歸順,人民和睦相處。上下和諧,人人都不會怨恨不滿。你知道那是為什麼嗎?」曾子聽到問話,為表示恭敬,趕緊站起來離開座位,回答說:「學生我不夠聰敏,哪裡會知道呢?」

孔子於是教導他說:「這先王的高德要道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育的來由。你坐下,我來詳細告訴你何為孝道。人的身體四肢、毛髮皮膚,都是父母所賜,不敢隨便損毀傷殘,能做到這一點,可以說是孝的開始。人在世上能夠立身,必須要遵循仁義道德,為後人留下仁德的榜樣,也就能使父母顯赫榮耀,這是孝的終極目標。所謂孝,最初是從侍奉父母開始,然後效力於國君,最終成就自己的德行,以高德立於世間。《詩經.大雅.文王》篇中說過:『怎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傳承和修行先祖的美德。』」

以德立身  因德揚名  此為終極之孝

我們發現,孔子講孝道,從先王的高德講起,其實就是舜帝一生留下的孝悌和忠信之道,舜帝從小受盡繼母和父親以及弟弟的虐待,但他從不怨恨,一生善待父母,友愛弟弟,在外無論開墾荒地還是捕魚,都能把好的地方讓給老人和弱者,其德行感動眾人,教化天下,民風歸厚,上下效仿,民心自然歸附。孔子講的就是舜帝孝道為本的仁德。是立身和治國的根本要道。也是先王舜帝辦教育的根本由來,人必須從孝道開始修自己的仁德,所以,孝道很重要。

之後這才從頭講最開始如何行孝,那就是感恩和珍惜父母賜予的身體,珍惜這次生命。將來不僅僅要用身體來侍奉父母,還要輔助君王治理國家,造福百姓,最後成就此生的價值,那就是為祖先和父母爭光。注意,爭光不是地位身分的顯赫,揚名後世,建功立業,也不是今天的為了個人的出名,顯示自己有財富地位,而是成就道德,以德立身,留下仁德的美名。讓後人因你的德行高而懷念敬重你,以你為榜樣,這才真的是光宗耀祖。子孫後代都會以此為榮,代代傳承,實現道德的教化作用。

孔子講的名,是仁德帶來的,讓後人為此驕傲的價值。所以最後,以《詩經》的話結束這次對於孝的論述,告訴弟子,要懂得經常思念先祖的德行,效仿他們,傳承和修行他們的美德。

可見,保護父母給的身體,不僅僅是為了父母安心,而是要用它在家行孝道,出外講忠信,實踐道義,留下美德,為後人做榜樣,這就是給父母和祖先最大的榮耀,也是最大的孝,因為那就是對祖先美德的繼承和發揚,此為終極的孝。

孔子以先王的高德起頭,以《詩經》所講的傳承和修行先祖的美德結束,講的就是仁德實踐,以孝道為本、為開始。可以治國,立身,光耀後世,成為家族和父母的榮耀。絕對不是今天講的顯示自己有能耐、有地位的所謂功名利祿。

也就是說,揚名不是顯示自己,而是為祖先傳承美德。使得後世以美德立身,以仁德為榮,家家都把道義傳揚,達到德化天下的目的。

【說故事時間】

仁厚寬恕的婁師德

每個人除了要愛護自己的身體外,更應該重視心性修養,培養寬容忍耐的美德。俗話說: 「有容乃大。」真正的忍能納百川。

婁師德,字宗仁,鄭州原武人,曾任唐武則天的宰相。婁師德為官三十年,善於發現人才,舉薦人才,有容人的雅量,以仁厚寬恕聞名於時。

有一次,婁師德和內史李昭德同行,因為身體肥胖走不快,李昭德停下來等了他好幾次,他還是趕不上,李昭德便怒氣沖沖地罵他是鄉下佬。婁師德聽了非但不生氣,還笑著回答:「我不是鄉下佬,還有誰是呢?」他的好脾氣、大度量可見一斑。

後來,婁師德的弟弟被任命為代州刺史,就任之前,婁師德對他說:「我現在是宰相,位居人臣之首,如今你又要去當代州刺史,集榮寵於一家,別人難免心生嫉妒,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保全生命,免於災禍呢?」他弟弟跪直上身說:「曾經有人將口水吐在我臉上,我沒說什麼,只默默地把臉擦乾淨而已。我以此自勉,決不讓你擔憂!」婁師德說:「這正是我最擔憂的。人家向你吐口水,表示他十分生氣,你把口水擦乾,顯示你的不滿,這樣只會加深他的怒氣。所以,吐在臉上的口水,不可以擦掉,讓它自己乾。笑容滿面地承受這一切!」

這個故事告訴大家,真正讓婁師德揚名的,流傳千古的,不是宰相的地位。幾千年來帝王將相何其多,真正讓人敬仰的,並不多,必然是德行顯著的人。婁師德美名傳揚,是因為做人的容量、氣度,所以令人尊敬,成就了孔子所說的美德,是以德立身、以德揚名的典型。

(資料來源:正見網傳統文化教材)

點閱【幼學瓊林】連載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端午節,因為紀念屈原憂國憂民的忠義之心,幾乎是人人皆知。而九月九日重陽登高,也因為王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 春社、秋社那天,家家戶戶以雞豬祭祀土地神,宴請賓客,並且飲用可以治耳聾的社日酒;七月七日晚上牛郎織女渡河相會,婦女們都對著月亮穿七巧針,乞求得到織布繡花的技巧。
  • 相傳鄂州人羅公遠會道術,有一年中秋夜,伺候唐明皇在宮中賞月。羅公遠看唐玄宗目不轉睛的一直望著明月,便邀請玄宗去遊月宮。
  • 和善人來往,就好像進入種滿芝蘭香草的花房,時間久了聞不出香氣,這是因為被香氣同化了,品德受薰染而變得高尚;與惡人交往,就如同進入賣鹹魚的店鋪,時間長了就聞不出臭味,被臭味同化了,人也因此同樣變壞了。
  • 堯的眉毛有八種色彩,舜的眼睛有兩個黑眼珠。大禹的耳朵有三個耳孔,形狀非常奇特;成湯的兩手臂共有四個肘,異於常人。
  • 大約殷商時人們已知道立竿測影來定季節,古代人們注意到一年四季中,在不同季節所見到中午時太陽的位置,其仰角的高低並不相同,人們在地上豎立一根竹竿,根據全年觀測的結果發現,夏季時其陰影似乎較短,冬季時則較長,顯然隨著季節的變化,竹竿受陽光照射造成的陰影,其長短會跟著變化,因此取中午時竿影最短的那天為夏至,又稱日北至或日長至;取竿影最長的那天為冬至,又稱日南至或日短至。
  • 耿恭為將士拜井祈禱,泉水湧出;鄭國為秦國修築渠道,造福萬代。
  • 蔡倫發明改進了造紙術,劉向校對官府藏書。
  • 衛懿公因為沉迷養鶴,荒廢政事而亡國;魯隱公喜好觀魚,明知不合禮法卻執意要去。
  • 陶侃害怕生活太過安逸,每天搬磚鍛鍊自己;孟母剪斷織布機上正在織的布,藉以勸勉孟子勤奮向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