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倫敦刀傷案頻發 首相召開會議找對策

警方的法醫在3月30日發生刀傷案的現場蒐集證據,受害者的血跡清晰可見。(Jack Taylor/Getty Images)

人氣: 172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9年04月05日訊】(大紀元英國記者站報導)近日,倫敦再度頻發刀傷案。從上週六(3月30日) 至本週二(4月2日),有七人被刀子刺傷。政府出台一個公共諮詢計劃,警方則提出具體建議如何加強安全意識。

3月30日晚間7點至第二天上午10點,倫敦北部的Edmonton一帶發生連環刀傷案。受害者包括三名男子和一名婦女,其中兩人傷勢較重。

四起案件的地點距離不到一英里。受害者都是獨自一人行走,兇手都是從背後襲擊的,而且兇手似乎是隨機行兇。 幾名受害者都沒有被搶劫,而且在遇襲前跟兇手之間沒有說過話。

警方隨後逮捕了兩名嫌疑人,其中一人已獲釋,另一人還在接受盤問。警方表示,嫌犯是黑人,比較瘦,身高在1.90米左右,身穿黑色衣服。

時隔三日,4月2日凌晨5點,Edmonton再度發生刀傷案,而且案發地點距離前幾天發生的連環刀傷案不遠。一名30多歲的男子跟朋友行走的時候被人刺傷。

4月2日晚間8點20分左右,倫敦Wembley體育場附近,又有兩名20多歲的男子受刀傷。傷勢嚴重,有生命危險。

案發地點附近是一棟私人學生公寓,裡面住著威斯敏斯特大學(Westminster University)、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和米德爾塞克斯大學(Middlesex University)的學生。但是警方沒有披露-受傷的人是否是學生。

每天21名青少年受刀傷

近一兩年,英國的暴力案件增加,而且許多都涉及到青少年,有的跟販毒團夥之間的火拚有關,有的涉及個人之間的矛盾。甚至有些被送到醫院救治的青少年還身穿校服。

英國議會跨黨派打擊持刀犯罪小組的統計顯示,去年醫院救治的11至25歲的刀傷受害者至少有4,502人。

這個小組表示,提供數據的只包括英格蘭大約六成的醫院,因此去年實際刀傷受害者人數可能是大約7,600人,相當於每天21人。

日前,Haverhill鎮有三名青少年被捕,分別為13歲、15歲和17歲,他們刺傷了一名18歲的男孩子。

4月1日 ,在首相府舉辦了「青少年嚴重暴力問題峰會」,首相特蕾莎·梅主持,首相右手邊的是倫敦市長薩迪克·汗。(ADRIAN DENNIS/AFP/Getty Images)

首相府舉辦「青少年嚴重暴力問題峰會」

本週一(4月1日) ,在首相府舉辦了「青少年嚴重暴力問題峰會」,首相特蕾莎·梅主持,倫敦市長薩迪克·汗、青年司法委員會聯合主席塞法-阿塔科拉(Roy Sefa-Attakora)、倫敦大都會警察局局長迪克(Cressida Dick)和多名國會議員以及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員與會。

特蕾莎·梅在會上表示,無法「用簡單的逮捕兇嫌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而是需要採取更廣泛的方法。

政府已匯集了來自各個不同領域的100多位專家,研究有效對策。

政府:學校和醫院需及時報告

英國政府宣佈了一個公共諮詢計劃,要求英格蘭和威爾士的中小學教師、國民保健服務(NHS)的工作人員要向警方報告有可能持刀傷人的人,否則將承擔法律責任。

內政部表示,這個計劃將「將幫助發現某個年輕人可能有危險傾向的跡象」。

但是這個計劃遭到教師團體和醫護團體的質疑。教師工會全國教育工會(National Education Union)的發言人表示,不應讓教師或醫護人員「解決暴力犯罪」,並不應該因此而受到懲罰。

皇家護理學院(Royal College of Nursing)則擔心,強制要求報告暴力犯罪涉案者可能讓有傷人傾向的人「因為擔心被報告而不去尋求(醫療)幫助」。

警方:加強安全意識

倫敦警察廳表示,出門前最好先計劃好出行路線,隨身攜帶充足電的手機和一些零錢,並且告訴別人你要去哪裡。

出門後隨時關注周圍的情況,最好不要玩手機或聽很吵的音樂。如果你攜帶了貴重物品,要把它們放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包括手機、其它電子設備或首飾。

在人行道上行走的時候,要儘量在面對車流的一側行走,而不是順著車流的一側,因為這樣打算搶劫的人搶走你手裡的東西會比較困難。

晚上儘量避免公園或偏僻的街道,選擇照明比較好、人比較多的線路。

如果你不幸遇到了暴力犯罪,應該如何應對呢?倫敦警察廳的建議是:生命安全最重要,東西沒有了還可以買,如果命丟了,就沒法再把它要回來了,所以如果對方只是為了搶劫,那就破財消災吧。

華人告誡子女:遠離爭執

在倫敦居住的黎女士有兩個上中學的孩子,兒子15歲,女兒13歲。她表示,現在的年輕人,尤其是十幾歲的男生,好勝心強,比較容易衝動。看到這麼多傷害案件的報導後,黎女士不禁為孩子的安全擔心。

她對孩子們說:「放學回家的路上,無論誰走過來,無論他跟你們說什麼、怎樣惹你們生氣,你們也不能衝動,不要跟他們爭執,要『忍』。然後走到人多的地方去,去巴士站,走進店裡面去。」◇

責任編輯:文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