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光宇·旅人漫記

貝尼尼的羅馬(上) 巴洛克建築藝術的輝煌

文/姜光宇
(YKD/shutterstock)
貝尼尼在建築藝術方面最偉大的成就,當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Saint Peter's Basilica)前環繞廣場的柱廊。圖爲從聖彼得大教堂遠眺聖彼得廣場。(YKD/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3286
【字號】    
   標籤: tags: , , , ,

1527年,一場史稱「羅馬浩劫」(Sack of Rome)的兵災摧毀了羅馬城內文藝復興時期興建的大量建築。這場浩劫因教宗克勉七世(Clemens PP. VII)與當時的強人——神聖羅馬帝國帝王查理五世(Charles V)的權力之爭而起,為羅馬帶來了史上最嚴重的文化慘劇,也讓羅馬永遠失去了意大利文藝復興中心的地位;一些史家認為,這也標誌著盛期文藝復興走到了盡頭。

在這場浩劫之後主持羅馬城重建的偉大建築師中,吉安‧勞倫佐‧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又名Giovanni Lorenzo Bernini)被譽為「重建羅馬的天才」。由他一手設計的典型巴洛克風格的建築,以及受其風格影響而設計的建築,布滿今天的羅馬城。

貝尼尼25歲時的自畫像。(公有領域)
巴洛克藝術大師貝尼尼25歲時的自畫像。(公有領域)

貝尼尼生於1598年,彼時,歷史的腳步正邁入巴洛克的輝煌。相對於很多藝術家潦倒一生的境遇,貝尼尼無疑是被上天眷顧的。他少年得志,很早就在羅馬的藝術圈名聲顯赫,年紀輕輕便功成名就。

那個時候他的成就離不開兩個人的賞識,一個是視他為摯友的教宗烏爾班八世(Urban VIII),另一個是對他青眼有加的樞機大主教博蓋塞(Scipione Borghese)。今天羅馬著名的博蓋塞美術館(Galleria Borghese),就是這位顯赫一時大主教的官邸。而如今館內大量貝尼尼的作品,基本都是受大主教委託而創作的。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Early_morning_at_St_Peter%27s_Basilica.JPG
清晨時分,羅馬聖彼得大教堂。(Mahalani14/Wikimedia Commons)

巴洛克建築在立面上的凹凸變化,充滿動感的渦卷,整體上賦予建築以活力和戲劇感,讓普通民眾更加樂於接近,激發著人們對幸福的渴望。貝尼尼的建築作品在體現信仰價值的同時,也極富美學價值。

https://ko.wikipedia.org/wiki/%EB%A1%9C%EB%A7%88_%EC%A0%84%EB%A1%80#/media/File:St._Peter%27s_Baldachin_by_Bernini.jpg
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內景,由貝尼尼修建完成的青銅華蓋。(Jorge Royan/Wikimedia Commons)

聖彼得廣場柱廊

貝尼尼在建築藝術方面最偉大的成就,當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Saint Peter’s Basilica)前環繞廣場的柱廊。

1656年,貝尼尼被教宗亞歷山大七世任命為教廷總建築師,接受教宗委託,設計聖彼得大教堂前的廣場。這是一個橢圓形廣場,教宗每逢重大日子會在這裡舉行彌撒,而此時廣場就成了「觀眾席」,容納著四面八方而來的信眾。

日出時分的聖彼得廣場。(Johann Kleindl/Wikimedia Commons)
日出時分的聖彼得廣場。(Johann Kleindl/Wikimedia Commons)

廣場兩側,貝尼尼天才地設計了弧形的巨大柱廊。從高處俯視,兩組柱廊宛如伸出的兩隻手臂,將信徒擁入教會仁慈的懷抱。對於這一傑作,貝尼尼自己也不無得意地說過:「沒有比兩臂擁抱的姿勢更好的設計方案了。」

為了烘托聖彼得教堂大殿的正面,弧形柱廊採用簡約樸素的多立克柱式,圓柱每列四根,共計284根,加上88根方柱,營造出宏大的空間感。柱與柱相互掩映,明暗變幻之間,讓人體會到莊嚴神聖的氣勢。朝向廣場的廊頂上,立有140尊基督教殉道聖徒的大理石雕像。

聖彼得廣場柱廊上的聖徒雕像,由貝尼尼主持完成。(Inu/shutterstock)
聖彼得廣場柱廊上的聖徒雕像,由貝尼尼主持設計修建。(Inu/shutterstock)
黃昏時分的聖彼得廣場柱廊。(Yiannis Papadimitriou/shutterstock)
黃昏時分的聖彼得廣場柱廊。(Yiannis Papadimitriou/shutterstock)

貝尼尼原本設計為閉合的三臂式柱廊,期望信眾走過狹窄交織的街巷、穿過幽密的柱廊,恍然從黑暗的塵世踏足明淨的天界,獲得豁然開朗的體驗,但在教宗亞歷山大七世逝世後,第三臂的建造被擱置;到墨索里尼當政時期,又建了一條直通廣場的協和大道(圖)

隨著進入廣場的馬路建成,聖彼得大教堂在遠處一覽無餘,由於有悖貝尼尼的原初設想,這條幹道也受到學界和民衆詬病。

黃昏時分的聖彼得廣場柱廊。(公有領域)
黃昏時分的聖彼得廣場柱廊。(公有領域)

此外,貝尼尼還在羅馬設計了許多著名建築,包括巴貝里尼宮(Palazzo Barberini,和博羅米尼共同完成)、蒙地卡羅王宮(Palazzo Ludovisi)、基奇宮(Palazzo Chigi),以及奎琳崗聖安德肋堂(Sant’Andrea al Quirinale)等著名教堂。

巴貝里尼宮的拱頂。(<a href="https://www.flickr.com/photos/massimo_riserbo/33453721716"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 noreferrer">Roberto Trombetta/Flickr</a>)
巴貝里尼宮的斗拱。(Roberto Trombetta/Flickr)
貝尼尼設計的奎琳崗聖安德肋堂(Sant’Andrea al Quirinale)。(<a href="https://www.panoramio.com/user/4588583?with_photo_id=40870079" rel="nofollow">Vlad Lesnov</a>/Wikimedia Commons)
貝尼尼設計的奎琳崗聖安德肋堂(Sant’Andrea al Quirinale)。(Vlad Lesnov/Wikimedia Commons)

在中篇和下篇,我將會為大家介紹貝尼尼設計的噴泉——以四河噴泉爲代表,及貝尼尼在雕塑藝術領域所取得的成就。@*

作者簡介»

姜光宇。(攝影:伊羅遜)
姜光宇。(攝影:伊羅遜)

姜光宇,現居美國,熱愛旅行,醉心西方藝術。他曾是中國知名青年演員,因在《雍正王朝》中飾演三阿哥而嶄露頭角。

責任編輯:蘇明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學術氣氛濃厚的巴黎第五區,有一座頗為宏偉精緻的聖恩谷教堂(L'église du Val-de-Grâce),從巴黎的很多景點都能一眼看到它。這座教堂原為聖恩谷修道院,始建於1621年,設計師為法國十七世紀最重要的建築師弗朗索瓦‧芒薩爾(François Mansart,1598-1666),他消化了意大利的巴洛克風格,建立了這座法式古典主義的巴洛克建築。
  • 1265年5、6月間的佛羅倫薩,降生了一位偉大的詩人但丁。750年後的4月24日,國際空間站的意大利女太空人薩曼莎‧克里斯托福蕾蒂(Samantha Cristoforetti)在執行任務之餘,朗讀了但丁《神曲》(La Divina Commedia)的片段。她選擇的是《天堂》(Paradiso)篇第一歌,其中描繪了但丁向著神界的飛昇:
  • 梵蒂岡文物首度大規模來台在故宮展出,60組件包括歷代教宗祭衣、冠冕等,展出的許多文物,即便在梵蒂岡也無法看見,台灣民眾可親眼見到存世最久的聖容「埃德薩耶穌聖容聖像」。
  • 意大利巴洛克藝術盛期時,最偉大藝術家的代表是意大利雕塑家、建築家、畫家濟安‧勞倫佐‧貝尼尼 (Gian Lorenzo Bernini,又名Giovanni Lorenzo Bernini,1598年12月7日-1680年11月28日)。貝尼尼的很多作品都和聖彼得大教堂有關,他以列柱的形式,興建了聖彼得大教堂前著名的廣場迴廊。今日的羅馬,處處都有貝尼尼留下的作品,譬如著名的《四河噴泉》(Fountain of the four rivers)。
  • 由於梵蒂岡和周圍的羅馬遭遇持續乾旱,梵蒂岡當局自今天開始關閉約100座噴泉,包括聖伯多祿廣場(St. Peter's Square)兩座巴洛克噴泉。
  • 文徵明以「白描法」鉤出娉婷玉立的蓮花,用極婉約勻稱的細線來鈎勒。為了顯現花瓣的精氣有神,畫瓣尖,下筆時先以書法中的「頓筆」為之,再提筆上來,一上來就見真章了。我們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線條是那麼細緻溫和,好像隨手不經意地就畫出來似的,柔中帶剛,剛中有柔。顯得韻味無窮。
  • 南梁 張僧繇《雪山紅樹圖》(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輪廓線以外,不添加任何線條也就是沒畫皴法。 這幅畫怎麼和常見的中國山水畫迥然不同呢?
  • 來自比利時的法蘭德斯風格畫家安東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西元1599年–1641年)是一名臻求完美的肖像畫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替英國國王查理一世所繪的肖像畫,優雅地呈現了查理一世和他的宮廷樣貌。范‧戴克也是一位色彩大師,他善於運用色彩和大膽的筆觸來表達光線、物體的移動和布料質地。這項特長也讓他得以在作品中描繪出高度精準卻仍具有繪畫特點的蕾絲質地。蕾絲這種非常精緻又複雜的布料是16至17世紀時富有的藝術贊助人流行配戴的服飾配件。
  • 華麗誇張的定型角色(stock characters)、簡單的情節、即興對白和戶外表演,是即興喜劇(Commedia dell’Arte,又譯藝術喜劇)的核心特徵。其幽默劇情常圍繞著年輕戀人的種種考驗。演員們不受台詞限制,可以根據觀眾的反應調整表演。這些喜劇常含有對時政的諷喻和接地氣的幽默,可以巧妙避開查禁。這種意大利民間戲劇形式也成了18世紀洛可可(Rococo)藝術運動的理想題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