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閣雅趣系列(11)

【閨閣雅趣】女子與茶二三事

作者:蘭音
《仕女清娛圖》冊之「品茗」,清喻蘭繪。(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137
【字號】    
   標籤: tags: , , , ,

香茗一盞,淺嚐小啜,是古人於風雅格調中的一件賞心樂事。若是經了姑娘的手採摘、烹煮、品賞,那就更是一番動人的情境,美好的氣韻了。古時候,茶是日常的開門七件事,是陶冶性情的藝術,與古代女子也有著說不盡的故事。

茶中有禮 飲出女兒情

傳統中國是禮儀之邦,茶文化包涵茶道、茶藝,也包涵了茶禮。古時候,飲茶之風盛行,茶也可用來表敬意、成大禮。明代的《七修類稿》謂:「種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則不復生也。」古人看重茶樹不移而多子的特性,與婦人從一而終的品德相通,因而茶就成了婚禮中必不可少的禮品,更添了諸多送茶、奉茶的禮節,以完成古代男女人生中的大事。

《宮樂圖》局部,唐人繪。(公有領域)

早在唐朝,前往西藏和親的文成公主,就帶去了大量的茶葉作為嫁妝,並將茶文化帶去了西藏,開啟藏人吃茶的風俗。後來女子出嫁,無論家境豐儉,都會把茶葉作為嫁妝中的必需品。宋朝以來,茶在婚禮中也作為聘禮,和許多禮節有了關聯:男方到女方家中送的聘金,稱作「茶金」、「茶禮」或「代茶」,女方家接受聘禮稱作「受茶」。

《夢梁錄》中記載,男方「下財禮」時,將金銀、布帛、首飾等財物,連同茶果酒水一同送到女方家。新婚三日後,女方家還要送來茶餅果物等至婿家,完成「送三朝禮」。還有一種「三茶禮」:訂婚叫「下茶」,結婚叫「定茶」,同房叫「合茶」。與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等六禮合稱為「三茶六禮」。當完成了這些禮節之後,一對夫婦才成為被神明和祖先認可的新人,開始相伴一生的婚姻生活。

幾千年來,幾錢茶葉,一杯清茶,貫穿了訂婚、結婚、婚後的禮節,見證無數對夫婦隆重而華麗的大婚過程。不知從何時起,「吃茶」成了女子受聘的代名詞。正如《紅樓夢》裡,王熙鳳打趣黛玉時說的:「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不知古代女子烹茶飲茶時,會不會對未來的人生有所嚮往呢?

茶中有畫的秘密

古人的飲茶習慣與今天不同,在元代之前流行的是茶團,飲用時需把茶餅搗碎,用烹煮之法製成濃郁的茶湯。烹茶法主要有分別流行於唐、宋兩朝的煎茶法和點茶法。區別在於,煎茶法是將茶末倒入沸水,點茶則用沸水多次沖點茶末,並用茶筅等工具攪拌,也叫「擊拂」。由於點茶過程中,茶面會泛起「乳花」,形成各種文字或圖案,因而點茶又衍生出一項新奇多變的傳統遊藝,即「分茶」,或名「茶百戲」。

古人飲茶習慣與今人不同。圖為河北宣化遼墓第五號墓茶道圖。(公有領域)

宋《荈茗錄》中有關於茶百戲的記錄:「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湯運匕,別施妙訣,使湯紋水脈成物象者,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即就散滅。此茶之變也,時人謂之茶百戲。」擅長分茶者,就像國畫中的聖手,以茶具為紙筆,以茶湯為水墨,在茶面上描繪出栩栩如生的鳥獸蟲魚,將茶飲變成了一件極具觀賞性的藝術品。

宋代的文人墨客,對分茶技藝非常熱衷,陸游有詩曰:「晴窗細乳戲分茶」。若是遇到一位精通茶藝的女子,他們更要賦詩讚歎,比如「金箸春蔥擊拂,花瓷雪乳珍奇」,「秋波嬌殢酒,春筍慣分茶」。其中春蔥、春筍便代指女子纖細潔白的手指了。

清《奕人傳》記載,宋時有位奇女子名叫趙總憐,就是分茶高手,向子諲曾為她填詞,在序中說她兼擅琴、棋、書與分茶,把分茶放在和文人技藝同等重要的地位。「茗碗分雲微醉後,紋楸斜倚髻鬟偏」,是詞中描繪趙女微醉後,巧手分茶的動人模樣。

宋人趙彥端的一首《風流子》,也用華美的辭藻描寫了一位女子分茶的場景。「正三行鈿袖,一聲金縷,卷茵停舞,側火分茶。笑盈盈,濺湯溫翠碗,折印啟緗紗。玉筍緩搖,雲頭初起,竹龍停戰,雨腳微斜。」在富貴人家的夜宴中,這位女子剛剛停下舞步,便淺笑盈盈上前來分茶。只見她纖纖玉手幾起幾落,就在茶盞中勾勒出一幅雲氣龍飛般奇幻的圖畫,教人如何不傾心於她的高妙技藝?

賭書消得潑茶香

古人愛茶,也以擁有好茶為傲,於是從唐代起出現了以湯色、湯面、茶味為比賽內容的活動,稱為「鬥茶」,到宋朝達到鼎盛。蔡襄的《茶錄》就記錄了評判茶品高下的標準,比如湯色貴白,其次是青白、灰白、黃白等雜色;湯面也重鮮白色,並且已沒有水痕附著於杯盞為佳;而茶味則以甘滑為主。

《雍正十二美人圖》之桐蔭品茶,清人繪。(公有領域)

以上鬥茶法,較量的只是茶自身的品質,而滿腹經綸的才子才女們,還發明了一種「文鬥」,也就是行酒令一般的行茶令。最早行茶令的,當屬宋代第一才女李清照了,她和丈夫趙明誠志趣相投,曾在青州故居協助他撰寫《金石錄》。在治學著書期間,他們夫妻倆就發明了一項考校雙方對典故掌握程度的娛樂活動。

用餐之後,李清照和趙明誠便對坐烹茶,每人先後說出,某一典故在某書的第幾卷、第幾頁、第幾行,猜中者勝出,可以先飲一杯茶,敗者後飲。因為李清照天生博聞強記,所以在比賽中,她總是得勝的那一位。每當得勝後,她便得意地舉杯大笑,常常不小心把茶湯灑在衣衫上,反而喝不到茶。

這段一充滿閨趣的夫妻佳話,被李清照完整記錄在《金石錄後序》中:「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後。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

大約五百年後,清代第一詞人納蘭性德在悼念亡妻時,有感於李清照夫婦的伉儷情深,為他們、也為自己寫下「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知道是尋常」的名句。從此,「賭書潑茶」成了象徵夫妻間高情雅趣的又一著名典故。

直到清朝,茶令仍然在文人圈中盛行。王十朋的《梅溪文集》就記載了自己和朋友行茶令的故事:「于歸,與諸友講茶令,每會茶指一物為題,各舉故事,不通則罰。」每次行令,大家都圍繞某一主題,各舉所舉典故舊事,並都與茶相關,說不出來的人就只能聞著茶香,看著別人飲茶了。

一杯茶的背後,承載了種種雅人雅事。古代女子也在茶中,找到了人生與藝術的興味,更為茶留下獨特的清芬。(本系列完結)@*#

點閱閨閣雅趣】連載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約兩千年前的東漢,臨朝的鄧太后下了一道旨意:徵召五歲以上的皇室和鄧氏子女共七十餘人,一律到專門開設的學館中學習經書。而考核他們學業的監考老師,正是太后本人。這是不是讓人大跌眼鏡?古代女子不僅能上學,還是男女同校?
  • 貞靜溫婉的淑女,也許她的另一面就是天真活潑、生氣勃勃。她既能端坐在繍房中專注女紅,也能在庭園甚至公共場所嬉戲競技。並不是只有今天的女孩子才熱衷健身,古代女子也有許多唯美又富有活力的體育活動呢。
  • 古代女子,梳妝打扮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課。這既是女德中對婦容的要求,也暗含了「女為悅己者容」的微妙心理。歷經時代的變遷,女子在裝扮上大抵是梳髻插簪、塗脂抹粉、畫眉染甲之類,但是在不同的朝代中,女子妝容又有著各具風尚的美感。
  • 古代女子的閨房,為什麼叫做「香閨」?紅袖添香伴讀書,添的是什麼香?「笑語盈盈暗香去」,這一縷幽香從哪裡來?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中的香文化,也和女子結下不解之緣。
  • 明代萬曆年間的《增廣賢文》有句名言:「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古書《壽康寶鑑》中的「福善案」記載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報的故事。讓人看到「拼功業」和「道德實踐」的密切關聯。古人講的「積德」、「積陰德」,其言不虛,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話啊。
  • 「為政以德」的內涵是很深、深廣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講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本章,孔子沒有具體解說什麼是「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個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極星一般安居其所,別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環繞著它。
  • 紅樓夢這本書成書的緣起,是聖主康熙皇上賜的這一場富貴。紅樓夢這本未能完成結局的書,這本自傳性質的小說,對應的康熙雍正年間江寧織造府的興衰景況,都是有史料可查的。榮國府,寧國府最早的主人,榮國公和寧國公,從小說內容「焦大跟著太爺出兵」這一細節,結合歷史背景來看,應該是清兵入關時,隨著滿洲人一起入關的那批漢人,類似於大清的開國元勛范文程(范仲淹後人)這樣的漢人。
  • 明代《耳談》作者王同軌的街坊林廣兒的殺妻事件,鑽法律漏洞逃過刑罰,在當地引起不平的鳴冤聲震天價響,而最後的結局,更讓人心震動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體現了孔門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求諸己」, 即向內求,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處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養,在寂寞中成就事業。
  • 在無神論者看來,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實在傳統文化裡,披露了很多人死後的去向,有的人甚至還去了天堂擔任神職。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間新城(現杭州市富陽區一帶)秀才姚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