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風俗

【文史】仲夏有盛事 畫裡頌端陽

作者:鄭行之
清 郎世寧《雍正十二月行樂圖》之《五月競舟》局部。(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140
【字號】    
   標籤: tags: , , , ,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是個有著濃濃民俗意味的節日,萬民同祝同慶。過程中,除了諸多具代表性的應節之物——粽子、艾草、菖蒲、龍舟等等之外,在精神層面的傳世畫作中也有不少應景之作。

端午節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為歷代繪畫界提供了很多創作靈感與素材。在技法上,這些畫作是多元的,有工筆法、寫意法、白描、勾勒,也有做成緙絲製品的,也有畫在瓷器上的應景擺設,林林總總沉澱了端午節的豐厚內涵。

轉眼又是端午節了,讓我們在享用應景美食之餘,也一道來品賞這些獨特的具傳統民俗意味的畫作!

御龍圖——龍舟雛型的帛畫

屈原《九歌‧湘君》中,有「駕飛龍」過洞庭湖的描寫:「駕飛龍兮北征,過吾道兮洞庭」。學者們認為「飛龍」就是指龍舟。想必楚國當地江湖上本已有龍舟。

在西周的史書《穆天子傳》(又名《周王遊行》,成書於戰國時代)中對周天子有這樣的記載:「天子乘鳥舟、龍舟浮于大沼。」表示當時已有「龍舟」,按時代來推算,早於屈原之死。後來楚人划龍舟尋救屈原,後代就以划龍舟競渡來紀念屈原。

帛畫《人物御龍圖》,推斷為春秋戰國中期繪畫。(公有領域)
帛畫《人物御龍帛畫》,推斷為春秋戰國中期繪畫。(公有領域)

1973年,湖南長沙子彈庫一號墓出土了一幅帛畫——《人物御龍帛畫》,推測是春秋戰國中期的畫。畫中有個頭戴高冠,身穿罩袍的男子,腰佩長劍,手執韁繩,正在駕馭一條龍。他的表情寧定,姿態英挺優雅。

男子所駕馭的這條龍,龍頭和龍尾分別往上高高拱起,身軀呈現水平狀,整體形成舟形,宛然可見「天子乘鳥舟、龍舟浮于大沼」的場景一般。這一古雅酣醇之感溢滿畫面的墓葬畫,也表現了馭龍升天的思想。

龍舟競渡

南朝梁的《荊楚歲時記》記載端午日划龍舟競渡民俗起源於拯救、紀念屈原:「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並命舟楫以拯之。」五月五日這一天的舟楫競渡風俗,是楚國人不捨一代賢臣屈原投江死去,以此紀念他。

清 郎世寧《雍正十二月行樂圖》之《五月競舟》。(公有領域)

端陽節觀龍舟(淸·乾隆皇帝)

*天中序正返南巡,霽日薰風節事陳。湘浦漫稱弔騷客*,貴山况至有陪臣。

已欣麥穂連塍*秀,恰看榴花映座新。按隊龍舟原不競,雖嬉意欲化民淳。

(*天中:黃曆五月五日;*騷客:意指屈原;*塍:音同成,稻田間的路界)

清 郎世寧《雍正十二月行樂圖》之《五月競舟》。(公有領域)

清朝時郎世寧畫的《雍正十二月行樂圖》之《五月競舟》,畫的是雍正皇帝領著一家人在江邊碼頭的觀景台上觀賞龍舟競渡的熱閙情景。顯現了划龍舟紀念屈原的風俗從民間到宮廷中都受到重視。

觀景台的造型別具創意、優美大器,在宮廷畫家郎世寧細致的筆調下,構造顯得十分堅實考究。觀景台的屋頂造型,讓人聯想起綿延起伏的廣袤草原和山丘,彷彿間好像看到了滿族故鄉廣漠的鄉野。

觀景台前方就是浩浩蕩蕩的江水,龍舟競渡就在那兒舉行。許多不同的龍舟都在蟄居一年後,被檢修美容,為慶端午而彩繪龍頭龍身、隆重妝點。除了必要的功能性設備外,更多為競渡造勢的裝飾。每一艘船都有自己獨樹一格、高高聳起於船心位置上方的華蓋,就是船隊的精神標誌,此外還有華麗巨大的尾幡和各種型制的表示身分的傘蓋、幡旗、對旗、彩旗、彩帶,形形色色各展特色,美侖美奐。瞧瞧!這些競渡龍舟,一艘艘都是展現隊伍競賽精神和華麗優雅品味的畫舫。

開賽時,指揮者令旗一揮,眾槳齊發,水花四濺,各船綵幡、綵縷、五色絲迎風飄舞,周邊鑼鼓喧天,觀眾人山人海,呐喊聲震天,場面熱鬧又壯觀。

清 郎世寧《雍正十二月行樂圖》之《五月競舟》。(公有領域)

在觀景台裡面,我們可看到滿清王朝家族大團聚,一邊興味盎然欣賞河面上的龍舟賽,一邊歡聚交誼共享美好的端午佳節。按乾隆皇帝《端陽節觀龍舟》詩所言「按隊龍舟原不競,雖嬉意欲化民淳」,清宮的龍舟競渡意不在競爭,而在於透過這一活動,教化善良淳樸的民風。是呀!悼念愛國的三閭大夫屈原,誰人不想起那忠貞高貴的心靈!

端午應景民俗風物

南北朝吳均的《續齊諧記》說五月五日吃粽子起源於哀悼屈原,因為屈原是在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而亡,楚國人哀悼屈原,每到這一天便以筒子裝米,投入江裡祭祀他。(「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貯米投水以祭之。」)

傳元人畫《天中佳景》。(故宮博物院提供)

「天中」是五月初五端午節別稱,題名「天中佳景」是為端午的應景畫。這幅傳為元人《天中佳景》的帛畫的構圖很像「瓶插」花卉畫的構圖方式。瓶中插著蜀葵、石榴花和水蠟燭,朵朵盛開,石榴梢繫著精緻的香囊,表現端午風俗民情。

盤中擺著各種應景果子,端午節俗食的主角——粽子也藏身其中。我們看到它很像剛包好,尚待蒸熟,草綠色的色澤和真品粽子相當接近。加上粽子特有的稜角、綁粽白繩的乾爽,能讓觀者一下就聯想起粽子和它的美味。盤內除了擺設粽子,還有荔枝、石榴等,下置菖蒲、櫻桃、桑椹、艾草,均為當令花果時物。《燕京歲時記》記載端午習俗:「每屆端陽以前,府第朱門皆以粽子相饋貽,並副以櫻桃、桑椹、荸薺、桃、杏及五毒餅、玫瑰餅等物。其供佛祀先者,仍以粽子及櫻桃、桑椹為正供。」

再看花瓶,精緻純熟的工筆法不但使瓶身產生立體而渾圓的感覺。質感、量感、立體感,這種被稱為繪畫基本功的東西,學西畫的人很重視,而在這幅國畫中顯現出的功力,也是不遑多讓的。

中天時節,正值蚊蠅毒蟲類滋生的盛夏,易有瘟疫,故而,五月五日端午節也是最講求防疫驅毒的時節。在此畫上方看到畫有四道道教的靈符和一鍾馗畫像,表現驅毒驅鬼辟邪的意含。這種風俗據《事物記源》,傳起源於漢代桃印遺風,宋代人在端午時就用五彩絲帛畫靈符相贈,也有放在屏風之間。[1]

本畫中最稱得上神來之筆的是花瓶下方的艾草和菖蒲。艾草和菖蒲這兩種草是中天時節的防疫驅毒主角,畫面中,它們怡然自得地分隔瓶子和果盤,畫家刻意突顯了它們的角色地位。畫家又把艾草柔白的背面呈現給觀賞者,它背面柔白,正面純綠,兩兩互襯,營造了畫面局部的鮮活度。

《天中佳景》反映的是五月五日的另一種風尚——驅毒保健的衛生習尚,也是端午節的另外一層重要意含。華夏古人早就建立了端陽五月五日驅邪防疫保平安的衛生觀和具體作法。

民間畫家繪端午

清 任頤《端午圖》

俗民的端午習俗應景風物在任頤(任伯年)的這幅《端午圖》中呈現出來了。

清 任頤《端午圖》。(公有領域)

畫面中都是端午節的應景節物,有「天中三瑞」——菖蒲、艾草和蒜頭,以及端午食俗風物。任頤是浙江省紹興人,畫中特也展現了江浙一帶端午節吃黃魚的風俗。《端午圖》就是一幅端午風物詩畫。

畫面以直立的艾草、菖蒲、蜀葵為主要對象,輔以地面上橫斜交錯的枇杷、大蒜,整個構圖因此而得以平衡,高舉的菖蒲和艾草沒有一絲不安的氣息;而且這些物件擺放的位置和方向使畫幅產生了一種動勢,形成一個緩緩流轉的場。比如,枇杷和黃魚由右下往左下緩緩斜置過去,大蒜還把氣兜住,一併交給菖蒲和蜀葵。兩把長枝條接著從後穿過畫面中央往右上挺去,並從右上逸出畫外,之後又循環往復,這個場自此流轉不息,也在人們的腦海中反覆不息地流轉。

在傳統習俗中,中國江南,尤其是江浙一帶,過端午吃「五黃」成俗,實踐中華文化中五行養生的藥食同源的觀念。「五黃」是指在端午節時盛產的帶有黃色的應節食物。因為端午節已經進入燠暑仲夏,人們容易胃口差;五臟中的脾氣屬黃,宜食鹹。黃色的食物多具有養護脾胃的功效,進而強壯身體。畫中的黃魚、枇杷就屬於端午節的保健風物。此外黃鱔瓜、鹹鴨蛋黃、雄黃酒、黃豆和黃梅都是「五黃」類的食物。

清 余樨《端午景圖》

清·余樨繪《端午景圖》(公有領域)

清代余樨所繪《端午景圖》主體是淺水中的菖蒲和岸邊的山芙蓉花。因為長在水中,菖蒲修長的葉子顯得相當潤澤挺拔,就像美麗姑娘細心養護的長髮,柔順有光澤。長葉的線條充滿協和感,仿佛有清風徐徐吹來,無聲地梳弄著這些長葉。

而芙蓉的花葉是曲線構成。複瓣花朵以多層次的面向展開,加上花形碩大,花色嬌豔又富變化,鑲襯在茂盛的葉片中,好個燦爛亮眼的五月芙蓉。還有野花、豆娘,也都起了畫龍點睛之妙。整體畫面顯得既清朗活潑而又工整風雅,應對端午之景,恰如其分。

菖蒲如劍,是端午驅邪驅毒的要角;端午一到,中天「五毒」活躍,在畫中以蟾蜍為代表。《端午景圖》此畫表「天中五瑞驅五毒」的保健風俗,以清朗風雅的清淨風格,陪伴人安心過端午。

清 齊白石《端午美味圖》

齊白石的這幅《端午美味圖》畫,以「應景美味」為主角兒,比如:粽子、櫻桃、荔枝、雄黃酒、鹹鴨蛋等等,也表現了端午「五黃餐」養生的民俗概念。

1953年端午節,齊白石《端午美味圖》。(公有領域)

此圖以不同的淡色花青,大筆勾出三個三角形,這畫的是粽子,再以濃墨畫粽繩,粗細合宜、有如行書般自在的線條,在勾勾畫畫間,釋放出白石老人生活恬淡的一面。

我們看到茶壼的輪廓,特別是把手,既堅定又輕鬆地扭出方形,渾厚中見清雅,把整幅畫的精神往高往上拉拔上去。

其它還有荔枝、櫻桃、剖開見蛋黃的鹹蛋。還有一壼茶(或許是雄黃酒)和杯子。雄黃酒、鹹鴨蛋都是江浙人的端午「五黃餐」的養生食物。養生的白石老人把端午時節所能享用的美食鋪陳在紙面上,意態悠然,沒有考究,不講細節,只是自自然然地把它們畫了出來。然而,以白石老人的功力,那真的是「下筆如有神」,充滿了變化,布滿了生機。

清 黃慎 《端午鍾馗圖》

清 黃慎 《端午鍾馗圖》(公有領域)

清代黃慎畫的這幅《端午鍾馗圖》中,我們看到鍾馗正與童子嬉耍,捉弄童子。鍾馗臉部表情豐富,完全是一種戲劇性的誇張。黃慎以精到的力度,帶著飛白意味的,濃淡枯潤皆宜的筆法把鍾馗身上的衣袍席捲似地畫將下來,宛然成了一座雄渾的山,這種看似粗略,其實頗為厚重且連綿富變化的手法,正好和鍾馗的性格以及他在民俗中「鎮邪」的特性相搭配,相得益彰。而畫中的童子,手裡捧著艾草、菖蒲等端午節物,表情微帶奉獻的歡喜意味。不論是鍾馗驅邪鎮鬼的傳說,或是童子手中物,本畫就是一幅道道地地的端午禳邪、驅毒的迎祥民俗畫。

以上的這些慶端陽的民俗畫中,展現了深厚又豐富的端午節民俗風物與意含,讓我們看到悠久的端午民俗,在一代又一代的時光遞轉中,不僅沒有褪色更是增添了風采。

註[1]:《事物記源》:「漢五月五日,以五色印為門户飾,《續漢書》所謂桃印者也……今世端午以五綵繒篆符以相問遺,亦以置户牖帳屛之間蓋本於漢桃印之制。」

@*#◇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文徵明以「白描法」鉤出娉婷玉立的蓮花,用極婉約勻稱的細線來鈎勒。為了顯現花瓣的精氣有神,畫瓣尖,下筆時先以書法中的「頓筆」為之,再提筆上來,一上來就見真章了。我們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線條是那麼細緻溫和,好像隨手不經意地就畫出來似的,柔中帶剛,剛中有柔。顯得韻味無窮。
  • 南梁 張僧繇《雪山紅樹圖》(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輪廓線以外,不添加任何線條也就是沒畫皴法。 這幅畫怎麼和常見的中國山水畫迥然不同呢?
  • 來自比利時的法蘭德斯風格畫家安東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西元1599年–1641年)是一名臻求完美的肖像畫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替英國國王查理一世所繪的肖像畫,優雅地呈現了查理一世和他的宮廷樣貌。范‧戴克也是一位色彩大師,他善於運用色彩和大膽的筆觸來表達光線、物體的移動和布料質地。這項特長也讓他得以在作品中描繪出高度精準卻仍具有繪畫特點的蕾絲質地。蕾絲這種非常精緻又複雜的布料是16至17世紀時富有的藝術贊助人流行配戴的服飾配件。
  • 華麗誇張的定型角色(stock characters)、簡單的情節、即興對白和戶外表演,是即興喜劇(Commedia dell’Arte,又譯藝術喜劇)的核心特徵。其幽默劇情常圍繞著年輕戀人的種種考驗。演員們不受台詞限制,可以根據觀眾的反應調整表演。這些喜劇常含有對時政的諷喻和接地氣的幽默,可以巧妙避開查禁。這種意大利民間戲劇形式也成了18世紀洛可可(Rococo)藝術運動的理想題材。
  • 冬天多少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沉悶些,有些人覺得天空烏雲密布缺少陽光令人提不起勁來。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算在最昏暗的日子裡也有色彩。最近我坐在一家咖啡館裡望向天空,當天刮風下雨天色昏暗,天空不再出現彩虹,反倒像是大理石般帶點細微的灰色、藍色甚至紫色。
  • 意大利偉大的藝術寶藏之一是位於帕多瓦(Padua)的斯克羅維尼小禮拜堂(Scrovegni Chapel)。是什麼讓小小的斯克羅維尼神妙不凡,且意義重大?
  • 丁托列托在自己畫室的牆壁上寫有這樣的座右銘,作為靈感之源的提醒:「米開朗基羅的造型與提香的色彩」(Il disegno di Michelangelo ed il colorito di Tiziano)。《創造動物》這幅畫是向兩位大師致敬之作:丁托列托動態地描繪了神體,並滿懷愉悅地讚美自然界。此畫如今收藏在威尼斯學院美術館(Gallerie dell'Accademia)。
  • 美國作家史丹利‧霍洛維茨(Stanley Horowitz)寫道:「冬天就像蝕刻版畫,春天是水彩畫,夏天像油畫,而秋天是綜合四季的馬賽克(鑲嵌畫)。」幾世紀以來,詩人與作家用筆歌頌四季,而畫家用色彩使之流傳千古。
  • 聚會宴飲的傳統,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早期。在古希臘,有一種稱為「會飲」(symposium)的特殊宴會,是當時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隨後,宴飲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十分盛行,並以不同的形式傳承至今。
  • 早在1855年,也就是多雷(Gustave Doré)二十三歲時就計畫為但丁《神曲》著手繪製插圖。他的藝術才能大多體現在為文學作品創作插圖上。除了神曲之外,他還為其它文學名著製作精美的插圖,如《聖經》、《失樂園》、《唐吉柯德》等等,而神曲插圖的面世,即被大眾認為文學結合視覺藝術的一大傑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