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公司面臨虧損難題

投巨資形成壟斷 無人車競爭尚不足慮 但盈利前景成難題

人氣 82

【大紀元2019年05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曾為一編譯報導)Uber和Lyft之間的價格戰已導致這2家網約車公司損失數十億美元。如此規模的虧損嚇跑了競爭對手。但公司本身的盈利前景,以及司機們日益增加的不滿情緒,仍是網約車公司的巨大難題。

NECN報導,在舊金山,這兩家公司總共損失了130億美元,目前尚未看到明確的盈利前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交通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Susan Shaheen說,這導致其它商家不敢輕易涉足網約車模式。

過去10年,Uber和Lyft獲得了數十億美元的風險投資。最近,它們通過首次公開募股(IPO)又籌集了104億元。其它同類的競爭對手已難以籌集到如此規模的資金來競爭。

無人車或成對手

但是,對其它幾十家嘗試無人車的公司而言,如果有一家能推出機器人出租車,這一突破可能會使其車資低於Uber和Lyft,便能與它們競爭。

谷歌旗下的Waymo在過去10年中一直研發自動駕駛汽車。5個月前,Waymo在鳳凰城地區推出了一項機器人貨車服務,但目前只限於1000人使用。Waymo還獲得了比Uber和Lyft加起來更多的資金。

Uber在其IPO文件中,將Waymo與特斯拉、通用汽車的巡航自動化(Cruise Automation)和蘋果一起列為潛在競爭對手。Lyft也有相似預期。

但大多數專家認為,自動駕駛技術還需要很多年才能全面投入市場。目前,國內的雙頭壟斷會持續——這使Uber和Lyft專注於擴張而不是盈利。

SharesPost首席分析師Alejandro Ortiz說:「只要這些公司相信,低價可以獲得更多新客戶,補貼就會持續下去。」但投資者也可能要求它們盈利,最終也會導致車資提升。5月10日,Uber首席執行官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稱,公司將在3到5年內把重心轉向盈利。Lyft的股價已較6週前的IPO下跌29%,Uber在10日上市首日表現不佳,股價下跌近8%。

司機要求漲工資

網約車公司還面臨司機們要求漲薪的難題。在Uber上市前夕,Uber和Lyft的司機們在全國10個城市罷工,高舉「支付足夠生活的薪水」橫幅,要求公司提高薪水,保障職業穩定。

5月8日,洛杉磯「共享出行司機聯盟」在罷工聲明中表示,要求Uber和Lyft為當地的司機提供最低28美元時薪。該組織還要求,Uber和Lyft最高只能收取10%佣金,在顧客收據中標明公司和司機的分成,還要有更透明、可投訴的帳戶關閉流程。

該聲明還稱,今年3月,Uber把司機的補貼從每英哩80分減到60分。而後,Lyft也終結其補貼增長機制。Lyft在近期的SEC文件中表示,該公司要想盈利,只能把司機當作獨立合同工對待。Uber則對投資人稱,公司預計在接下來幾年會遭遇更多司機不滿。

壟斷憂慮

世界多地的監管和立法機構都認為,壟斷情況已經發生在許多科技領域,如Facebook的社交網絡,谷歌的搜索引擎,亞馬遜的在線購物等等。Facebook聯合創始人Chris Hughes最近也表示,Facebook過於強大,不利於社會發展。

目前,Uber和Lyft一直在利用從投資者的資金,壓低價格,阻止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進場。

2016年,德州奧斯汀市通過了對網約車公司的監管規定(包括對司機的指紋背景檢查)後,Uber和Lyft退出了該城市。而後,4家競爭對手進入奧斯汀,其中有2家當地公司。

但過了1年,德州通過一項寬鬆的法律,取代了奧斯汀的法規,Uber和Lyft便又回到當地。隨後,其中3家競爭對手——總部位於波士頓的Fasten、當地的GetMe和鳳凰城的Fare停止運營;剩下的非盈利機構RideAustin也減少了數千名乘客。

Via則與全球約70個城市簽訂了運輸合同,成功開拓了細分市場。它在紐約的直接競爭對手也是Uber和Lyft這兩家提供拼車服務的公司。Via表示,該公司專門從事一次搭載六名乘客的業務,以及貨車運輸,公司目前仍然虧損,但業務正在擴張。◇

責任編輯:景燁

相關新聞
紐約家長流行用網約車接送孩子
優步姍姍來遲 大溫計程車自變網約車
大陸網約車平台滴滴被曝裁員超3000人
卑省府不讓步 要求網約車司機持4級駕照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