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美25年來信任感 成台灣吸引投資關鍵

過去25年來,台廠與美商已建立起深厚的信任感,這將是美方指引供應鏈來台生產的重要指標。圖為美國在台協會內湖新館。(陳柏州/大紀元)
人氣: 55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9年05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原彰台北報導)美中貿易戰擴大,外商持續撤離中國,台商能否順利回流台灣,最大關鍵是需符合客戶全球佈局的需求。中經院WTO及RTA研究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表示,過去25年來,台廠與美商已建立起深厚的信任感,這將是美方指引供應鏈來台生產的重要指標。

過去25年來,台廠與美商已建立起深厚的信任感,這將是美方指引供應鏈來台生產的重要指標。圖為美國在台協會內湖新館。
過去25年來,台廠與美商已建立起深厚的信任感,這將是美方指引供應鏈來台生產的重要指標。圖為美國在台協會內湖新館。(陳柏州/大紀元)

李淳表示,經濟部每年調查台商赴海外生產的原因,第一名是「配合客戶要求」,這個原因對許多人來說較陌生,第二名才是被人們所熟知的為「降低成本」。

李淳解釋,許多台商是代工廠,代工產業的佈局得配合向他們下單的上下游廠商。他舉例說明,美中貿易戰開打後,IPHONE開發印度市場,鴻海也到印度生產IPHONE;美國的戴爾電腦看中美墨免關稅帶來的效益,負責代工的廣達也到墨西哥設廠。

過去20~30年間,包括美商在內的外企皆移到中國,看上中國的市場,李淳說,他們要求供應鏈的各廠商配合,讓整個供應鏈移往中國,「其實不是台商自己想選中國,很多是基於配合客戶海外佈局的思維,而前往中國設廠。」

隨著美中貿易戰擴大,若川普持續施壓美商撤離中國,也會加快負責代工的台廠的撤離速度。「這種現象一定會發生。」李淳說。

「台商選擇到何地設廠的考量,需配合客戶的足跡,得符合客戶期待與合作經驗。」不過對於台廠的美系客戶是否青睞台灣,李淳感到樂觀,他說,以高科技產業為例,台灣過去25年已與美方建立起較深厚的信任感,這來自包括業者本身對科技產權的保護。

李淳說,「在美中貿易戰下,台灣對美國的親善程度並無太多變化,美商與美國政府對台灣的信任感仍存在,這可做為美商指引供應鏈選擇台灣生產的重要指標。」

李淳提醒,這樣的信任感並非不會改變,因此得格外小心保護,台商過去幾十年與中國業者間的互動,包括:福建晉華案裡聯電牽涉其中等,都可能影響台美間的信任感,「美中貿易戰會成為台灣未來吸引投資的機會,這樣的信任感更必須要被維護。」

與華為的關係 台積電應重新審視

至於美國對華為發布禁令,目前華為旗艦手機的關鍵晶片由台廠台積電供貨。李淳說,台積電必須非常謹慎的考量與華為間的關係,目前台積電的主要客戶還是美商,「以美國的角度來說,不會希望台積電替華為創造後門,讓華為靠著台積電的協助,使美國的管制無效。」

李淳說,台積電能成為全球最大的代工廠,也得歸功於與美方建立起的信任感,因此在美方制裁華為的關鍵當口,台積電得多方衡量,切莫急於搶下華為空出的市場,如果因為短期利益,而傷害了與美方的信任感,將會得不償失,「相信台積電自身會慎重的衡量。」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