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文】文宇:史上最公平的選官制——科舉千年興衰錄(四)

宋朝的科舉考試情景。(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468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9年05月25日訊】(接前文

四:科舉制的衰落與終結

人間萬事難完美,科舉發展到明清,尤其清朝末年,確實有不少弊端顯露。但科舉的終結卻不是因為其自身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弊端所致,而是緣於外來因素被強行停止。

1840年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攜工業革命的成果東來,強行敲開中國的大門。清朝廷面臨著「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

歷史上,無論是改朝換代、外族侵略,都是形式上的改變。社會格局,人文道德千年來均是一脈相承。史上各朝無論在經濟政治軍事等領域均遙遙領先世界各國的中央大國,在清朝末年竟被蠻夷之國趕超且毫無還手之力。為應對此「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朝廷必須做出同樣是「數千年來未有」之顛覆性的變革。而統治的核心,選拔人才的科舉制便首當其沖。

首先是改革科舉考試內容,開始註重時務。 1862年(同治元年),清政府認識到國子監「專課文藝,無裨實學」,下令「兼課論、策」,「獎勵留心時務者」。1871年(同治十年),下令考取生員的童試加試算學;1895年(光緒廿一年),又下令加試時務,與算學任選一門。

戊戌維新運動中,廢除八股是維新派的一項基本主張。百日維新中光緒帝發布上諭,指出八股文不能「勵實學而拔真才」,下令「自下科為始,鄉會試及生童歲科各試,向用《四書》文者,一律改試策論」。不久,又根據張之洞、陳寶箴的建議發布上諭,詳細規定了考試改革的具體內容:「鄉會試仍定為三場。第一場試中國史事、國朝政治論五道;第二場試時務策五道,專問五洲各國之政、專門之藝;第三場試《四書》義兩篇,《五經》義一篇。」又規定:「嗣後一切考試,均以講求實學實政為主,不得憑楷法之優劣為高下,以勵碩學而黜浮華。」

不久後發生戊戌政變,慈禧下令廢除各項新政,包括上述有關科舉考試的改革內容。八國聯軍入侵事件後,清朝廷開始實行「新政」。

1901年,宣布廢除武科科舉考試,並於8月頒布上諭,命自第二年起在鄉試會試中廢止八股文,首場改試中國政治史事論五篇,第二場改試各國政治藝學策五道,第三場改試《四書》義二篇,《五經》義一篇,其他考試均依此例。同年,下詔舉行經濟特科。1903年,經中央和地方官員保舉,選拔「誌慮忠純,規模閎遠,學問淹通,洞達中外時務者」186人,在皇宮保和殿舉行了經濟特科考試。這次考試主試、復試各一場,考試內容為論一篇、策一道;現任官員取中者略予升敘,舉人貢生取中者任用為知縣、州佐等官。

1903年3月,袁世凱、張之洞聯銜上奏,說科舉阻礙新教育制度的實行,請求將科舉中額按年遞減。1905年9月,袁世凱、張之洞又上奏說:「科舉一日不廢,士人皆有僥幸得第之心……學堂決無大興之望」,請求從次年丙午科開始,將所有鄉會試、各省歲考、科考一律停止。

光緒三十一年,即1905年9月2日,慈禧太後以光緒帝的名義發布上諭明告:「著自丙午科為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自此延續千年的科舉制度正式宣告廢除。

五:科舉的利弊及改革的可能性

從隋朝大業年間開設進士科到清末光緒年間廢除科舉,一千多年間,科舉選官制歷經數朝。從初設到逐漸完善直至成熟,其間屢經改革,成為了中國古代體系最完整、規制最完備的選官制度,為歷代朝廷提供了無數人材,其中包括眾多名垂青史、對中國歷史起重大影響的精英級人物。

(一)科舉是最公平的選官制

科舉不問家世,職業、身分,亦不需推薦,除了少數「賤民」(商優娼吏)、罪人及他們的子女外,其餘各階層的人均可參加科舉考試。而錄取的標準主要根據應舉人的考試成績。從而體現了科舉制公開考試、平等競爭、擇優錄用的公平性。是中國古代乃至世界範圍內最有創意、最進步,也是最重要的官員選拔制度。

無論中外古今,任何一個國家政府的官員選拔及管理制度,都直接影響了一個國家、一個政權的興衰存亡。

晚清邵作舟在《邵氏危言》中比較各種選官制度,稱「有以示天下之公者,科舉之一途而已」。這個說法道出了科舉開放而公正的特點。

科舉制創建之前,中國在人才選拔制度上經歷過世襲世祿制、軍功封爵制、察舉制、九品中正制。每一次創新更疊,均是因為之前的選官制度出現很大的弊端,不僅造成人才甄選途徑淤塞,甚至導致朝局不穩。而科舉制的出現,摒除了之前選官制的不公平處,使得致仕之途暢通,士子報國有門、寒士出身有望,對社會穩定起到重要的作用。

科舉制實行後,在制度上使國家權利向社會各階層開放,革除了「問者登科名級,多為勢家所取,致塞孤寒之路」的弊病,貫徹「一切以程文為去留」的原則。使得「朝為田舍郎」的士子,有機會憑借其才能,取勝於科場,從而「暮登天子堂」。
科舉的實行,真正實現了人才在各階層間的流動。即使出身貧寒,或世代務農之人,也可僅藉由科舉而一舉躍登「龍門」,躋身社會中上階層,既光宗耀祖、延蔭後代,又可學以致用、盡忠報國。

有學者論述,在中央集權體制下,科舉的誕生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突破了血緣關系對政治權力的壟斷,開啟了相對公平競爭的社會氛圍。統治者以科舉的形式,吸納平民參政議政,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是科舉制最可稱道之處。

據統計(何炳棣著《明清社會史論》),明清兩代進士中42.9%出生於從未有過功名的家庭,而清代約有二分之一的生員出身寒微。

不僅明清,通過科舉走上仕途的名人中不乏貧寒出身之人。宋代的範仲淹、歐陽修均出身孤寒。

科舉制的公平、開放和競爭性,即使放在當今,在世界範圍,依舊具有其進步性,科學性。它是中華民族最璀璨的文明遺產之一,也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重要貢獻之一。它的重要性,甚至遠遠超過中華民族在物質文明上的貢獻。

但是,再完美的設計交給人類來運行,也難免走上歧途。因為人是帶有各種慾望和私心的,在其私利的驅使下,人會利用科舉作為工具,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就難免使科舉走上歧途。這不是科舉制度的問題,是人類道德的敗壞使其蒙塵。

科舉就其設計理念來講,是最公平合理的,但在具體執行中,各朝各代,顯示出各種各樣不同的弊端。而各朝最高統治者們為確保科舉的公平性,也一直不遺餘力地對其進行改革,力求存利避害。

(二)科舉的弊端及改革的可能性

對科舉弊端的批判抨擊主要出現在科舉史後期,集中在以下幾點:

1,詬病科舉以文取士,「一決於程文」。

無論為光宗耀祖,還是為一展宏圖,唯有科舉一途。而朝廷規定的考試內容,以四書五經為主,明代後還規定必須以朱註為準。限制了讀書人的閱讀求知慾。
清末維新派曾批評說,有人甚至中了進士都不知道漢武帝、範仲淹是誰。這種說法,筆者認為很可能時以訛傳訛。因為雖然科舉重經論,但同時也考策問,不通歷史根本不可能中進士。

2,詬病科舉「偏怪的考試手段。八股取士,學用脫節」。

八股文的特點之一是代聖人立言,不允許文中出現作者自己的觀點。科舉歷經年久,四書五經詞句有限,考官出題為免重復,只能越來越偏怪。

鹹豐七年(1857)俞樾在河南學政任上被禦史曹登庸彈劾「試題割裂經義」。原來俞樾在做考官時,曾出題目「王知夫苗乎」、「鱉生焉」、「邦君之妻曰寡」等。全部是把經文斷頭斷尾的詞句。比如「鱉生焉」原句為《中庸》中「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測,黿鼉、蛟龍、魚鱉生焉,財貨殖焉」。這樣沒頭沒尾的拿出來,即使對四書五經再熟的考生也無法下筆,當場造成考生嘩然,幾至罷考。俞樾最後被罷官且「永不敘用」。

這種案例畢竟是少數,雖然考題考試方式確實存在弊端,但並非不能改變。

以下僅以清末最後一次科舉考試題目為例,看看「科舉」是否如被貶斥抨擊的那般無藥可救。

光緒三十年(1904年),由於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時燒毀的順天貢院還未修復,此科會試在開封舉行。

第一場題目,史論五篇。

(1),「周唐外重內輕、秦魏外輕內重各有得論」;

(2),「賈誼五餌三表之說,班固譏其疏。然秦穆嘗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說,亦以戒單於,其說未嘗不效論」;

(3),「諸葛亮無申商之心而用其術,王安石用申商之實而諱其名論」;「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賢才與參謀請於私第見客論」:

(4),「北宋結金以圖燕趙、南宋助元以攻蔡論」。

第一題藩鎮,第二題平戎,第三題舉賢,第四題變法,第五題以夷制夷。

第二場:考各國政治,藝學策五道:

(1)、「學堂之設,其旨有三,所以陶鑄國民,造就人才,振興實業。國民不能自立,必立學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愛之心,自養之技能,必需之知識,蓋東西各國所同,日本則尤註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鑄國民之教育也。講求政治,法律,理財,外交諸專門,以備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設農,工,商,礦諸學,以期富國利民,此振興實業之教育也。三者孰為最急策」。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實。盍縷舉近百年來歷史以證明其事策」。

(3)、「日本變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國以日強,埃及用外國人至千餘員,遂至失財政裁判之權而國以不振。試詳言其得失利弊策」。

(4)、「周禮言農政最詳,諸子有農家之學。近時各國研究農務,多以人事轉移氣候,其要曰土地,曰資本,曰勞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實資智識。方今修明學制,列為專科,冀存要術之遺。試陳教農之策」。

(5)、「美國禁止華工,久成苛例,今屆十年期滿,亟宜援引公法,駁正原約,以期保護僑民策」。

第三場:《四書》《五經》義

首題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義」;

次題為:「中立而不倚強哉矯義」;

三題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義」。

光緒三十年(1904年)五月二十一日(7月4日),紫禁城保和殿舉行中國科舉史上最後一場考試。該科殿試策問四道。

第一道策問內容:「世局日變,任事需才,學堂、警察、交涉、工藝諸政,皆非不學之人所能董理。將欲任以繁劇,必先擴其見聞,陶成之責,是在長官。顧各省設館課吏,多屬具文,上以誠求,下以偽應。宜籌良法,以振策之。」

第二道問漢唐以來兵制,並要求回答「能以今日情勢證之歟?」

第三道策題為中國古代理財問題,也問說「此與各國之預算決算有異同否?」

第四道問教育、科舉與名節問題:「士習之邪正,視乎教育之得失。古者司徒修明禮教,以選士、俊士、造士為任官之法。漢重明經,復設孝廉賢良諸科,其時賈董之徒最稱淵茂。東漢之士以節義相高,論者或病其清議標榜,果定評歟?唐初文學最盛,中葉以後,干進者至有求知己與溫卷之名,隆替盛衰之故,試探其原。……今欲使四海之內,邪慝不興,正學日著,其道何之從?」

3,詬病科舉「註重人文,缺少科學知識」。

首先,科舉選拔的官員,即管理人才。因此並不需要掌握精深的科學知識。用當代的理念看,一個發明家不一定具備對科研部門的管理能力。因此,以科舉科目中對科學知識的重視程度不如修身治國的理論,來批判科舉制的合理性,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這類的抨擊來自清末。外強入侵,為求自保,引進西學。這是對自然界無限索取的西方的「術」學第一次替代了東方的「德、道」學。

從科舉發展歷程來看,最初的科考涵蓋內容是非常廣泛地。唐代科考「其設科之名無慮百數」,天文地理、數術律法等等無所不考。尤其為求專業人才而不定期開考的「制科」,考試內容更是包羅萬象。只要你有才能,無論哪方面的,都有一方施展的天地。

對科舉的詬病,近代以來由傳教士開始,各種諸如愚民、浮薄、反智、思想專制之類的批評,其實在中國古代幾乎都被指出過,但唯其到了近代才發生效果。重要原因在於外敵入侵,同時帶來的註重鉆研物質世界的西學與註重道德理念自身修為的道學之間矛盾。

這兩種批評雖在表面上相差不多,但在實質上卻大相徑庭。古人詬病科舉是為完善改革科舉制而清末站在宣揚西學角度上對科舉的批判,則是要徹底消滅科舉。

因此,清末的廢科舉興學堂運動,實際上是西學與中國傳統道學間的對抗,最後以西學獲勝,代表民族傳統的科舉敗退告終。這也是西方文化入侵中國的開始。

自古以來,中原大地雖然經歷多次被外族入侵統治,但民族傳統文化未失,被同化的永遠是外族蠻夷。而如今,中國人已經失去了自己民族的發型服飾,甚至歷法都被西歷所代替。更有甚者,中共奪取政權後,傳統的中華文字也被改成殘缺的「簡體字」,今人已經讀不懂古人的文章,進一步斬斷了今人與傳統文化的連接。尤其經歷了那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華大地上僅存的傳統文化也被消滅殆盡。現行的也不是順應歷史潮流而生的正統西學,而是在西方也被摒棄的「馬列主義」。當今生存在中原大地上人類,從裡到外,哪裡還有一點中華民族的影子?!文化傳統是一個民族的精髓,失去了這些,這個民族就消失了。

從清末維新運動中,首當其沖的就是科舉制,從漸廢到立廢,可以看出,科舉是推動西學的最大阻礙,同時也說明,科舉代表了傳統國學的精髓,不廢除科舉,外來西學根本無法立足。

科舉選官制,作為國家機器的構成之一,同時也是統治者手中的統治工具,在其發展、執行過程中肯定會出現弊端的。比如重文輕武,比如輕視特殊技能的人才,為防作弊所做的有辱斯文的考試規程等等,都是不可取,有待改革之處。但是,即便科舉存在以上種種弊端,也不能否定它在整體上比之其它選官制的優越性。

科舉,單純作為一種選官制,相較於古今中外出現的各種選官制度,其公平性、開放性等等,無疑是具有優勢的。對科舉的詬病,其實更多是對古代社會官本位的詬病。如果一個社會不僅只有做官一個光宗耀祖、施展抱負之處,天下士子也不會只盯著科舉一條路,那麽科舉禁錮思想、科舉科目單一等等也就不會被如此詬病。其實,選官,用現代的話講,選的是管理人才。一個合格的管理人,最需要的並不是專業技能,相比之下,人品、修養確實比多才多藝更重要。況且,眾所周知,人文類的考試,本來就很難區分高低強弱,它不像數理類,對錯分明。因此,把考試內容限定在比較狹小的範圍內,做個標準答案,會比較容易區分優劣。

六,科舉制對社會各領域的影響

(一)科舉對社會風氣的影響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
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誌,五經勤向窗前讀。」

這首宋真宗趙恆禦筆親作《勵學篇》,傳遍天下,流傳千古。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世人,走上讀書求功名,科舉求出身之途。

由於科舉制的開放性,沒有年齡的限制、城鄉的差別和貧富的差距,更不需要拼錢、拼爹。從而使得「讀書改變命運」,成為科舉制對天下人一句實實在在的承諾。

如果說宋真宗的《勵學篇》還是從上至下,朝廷對天下百姓的「勸學詩」,那麽另一首同是宋朝出品,同樣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詩句,便從民間道出了科舉制對社會風氣和社會觀念造成的巨大影響。

汪洙,宋,鄞縣(今寧波)人,九歲便會作詩的神童。他的《神童詩》作為啟蒙讀物,其中名句疊出,直到如今仍廣為世人熟知。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
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
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從以上《勵學篇》和《神童詩》中可以看出。中舉登科對人生有怎樣的影響。像「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樣的詩句,在如今,只是讀書人存在於精神境界的一種形容,而在科舉存在的年代,這卻是實實在在的表現。

明清時期,無論你家境如何孤貧,考中舉人之後,立時身家萬貫,良田無數。沒有出身的地主,會主動把土地掛到你名下,付你田租。不僅你一人翻身,家族也會受你福蔭,各種免稅免徭役。住房規格上升,美妻美妾任娶。

考中後,會有官差敲鑼打鼓上門報喜,考中進士更是不得了,從影視劇中看到的考中狀元跨馬遊街,披紅掛彩,風光無限。其實自唐開始至清朝,進士及第、狀元遊街的場面比文藝作品中更加張揚。

科舉不僅影響世風,歷朝歷代也影響著朝堂之風,有科舉之後,朝堂的論資排輩不再排家世,而是講究及第年份、排名位次。

(二)科舉對思想道德的影響

科舉自初創到完善,重點考試內容就是聖人經典。

在科舉盛行的年代,整個社會推崇聖人經典,從小熟讀背誦「孝經」、「論語」等,對維持整個社會的道德水準在一個較高的水準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國古代選官,秉承的理念是,做官先學做人、治理國家當以聖人教導的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為基礎。因此科舉考試便以聖人經典為基本內容。

唐代科舉最重要的進士、明經科,考試範圍中的古經文典籍內容為大經《禮記》、《左轉》;中經《詩經》、《周禮》、《儀禮》;小經《周易》、《尚書》、《公羊傳》、《穀梁傳》,另外還有必考的《孝經》、《論語》。最初只考策論的進士科,後來也加上大經和《老子》。

宋代科舉廢除了唐朝科舉中詩詞賦的內容,強化了古籍經典的內容。不僅如此,科舉考試還加入了經義考,就是對聖人經典的理解和闡述,而不單單是背誦填空了。
後世延續了前朝的科舉形式和內容,更加強化了聖人經典的考試內容,明清之後,科舉基本只剩一科——進士科,而進士科的主要內容就是四書五經。

有科舉以來,必須學好聖人經典,方有晉身入仕之望。由於科舉對社會風氣的影響,學習聖人經典,以聖人教導修身齊家,已不是學子專屬,而是全社會道德規範。

無論進官學、私塾,還是自學,學的都是孔孟之道。

古代法律沒有現今這般繁雜。在古代有人做了壞事,即使不用法律制裁,社會公共道德所造成的壓力,就會使道德敗壞之人無容身之地。

(三)科舉對教育的影響

中國古代對教育的認識十分深刻,教育理念的形成淵遠流長,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之前。西周時期形成了以「禮、樂、射、禦、書、數」為主體的「六藝」教育體制。到了春秋戰國時代,中華文明的果實成熟了,中國教育進入了「古典」時代,產生了私學和專門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群體,一大批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教育家,如群星燦爛,各家學派教育思想競相爭輝。不僅《論語》、《墨子》、《孟子》、《荀子》、《禮記》、《管子》、《呂氏春秋》等典籍中記載了大量的教育資料,而且還出現了像《大學》、《學記》、《勸學》、《弟子職》等這樣的教育專著。

這些教育專著是春秋戰國時代豐富的教育經驗和教育思想的總結,成為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自成體系的教育學著作,奠定了中國傳統教育的理論基礎。

《學記》把教育的社會功能歸納為1:「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化民成谷,其必由學」。也就是說,教育的社會功能包涵兩個方面:一是培養國家所需要的人才,一是形成社會的道德風尚。

中國傳統的教育內容主要為德和道。「修德學道」(東漢鄭玄),修德,即培養道德品行;學道,即學習知識技能。

中國古代的教育體系十分完善,從中央到地方逐級設立。官學主要有太學和國子監。官學中的太學,也稱大學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西晉時出現國子監,一直延續至清末。最終被西學學堂所代替。

除了官學之外,中國傳統教育體系中還有私學。如書院、私塾或家庭啟蒙教育。

唐宋時期科舉出現後,在中國傳統教育系統中加入了重要的一筆。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把考試制度引進到教育體系中來的國家。通過科舉,把教育產生的人才直接與治理國家甚至統治階層掛鉤。從此,科舉成為天下讀書人的終極目標。

從歷史上看,先秦時期是中國傳統教育的形成時期、奠基時期;秦漢至宋明時期是中國傳統教育的發展時期、輝煌時期;清代開國直至近代,中國傳統教育隨著科舉的廢除和西學的引進,出現了衰萎的傾向。到了現代,中共統治時期,中華傳統教育幾近絕滅。

(四)科舉對文化的影響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而科舉對儒家文化的傳承和闡釋都起到重大作用。

從科舉考試的內容來看,科舉創立之初的隋唐到科舉廢除的清末,儒家經典都是科考的重要內容。

另外,除了必考的儒家經典之外,每個朝代的開始內容也對當時的文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唐朝科舉重詩賦,因此留下「唐以詩取士」的說法。而宋朝初年,科舉錄取的文章流行「險、澀、奇、怪」的太學體。歐陽修對此深惡痛絕,因此在任知貢舉期間,黜落了所有太學體的文章,專錄「言以載物,文以飾言」的古文體文章。這一屆科考,不僅改變了宋朝以致後世的文風,同時也成就了科舉史上最燦爛的一頁。蘇軾、蘇轍、張載、程顥、程頤、曾鞏、曾布、呂惠卿、章惇、王韶等均為這一榜登科。

元朝,由於社會動蕩及朝廷對科舉對南人的不重視,使得文人們報國無門,便把一腔熱血傾註在文學上,創立了對後世影響頗深的元曲雜劇。因此說,元代的戲曲雜劇等文學形式的興盛也與科舉有著間接的聯系。

科舉制,通過考試把讀書和入仕聯系起來,同時也把權位與學識結合。通過科舉,不僅選拔出大批擅長治國安邦,具有雄才大略的政名臣名相,同時也造就了眾多的思想家、文學家、書法家、藝術家、學者、教育家、外交家等。如唐代的王維、韓愈、柳宗元、劉禹錫、顏真卿、柳公權、白居易;宋代的歐陽修、王安石、蘇東坡、司馬光、朱熹、包拯、寇準;明代的張居正、湯顯祖、海瑞、徐光啟,清代的紀曉嵐、劉墉、鄭板橋、林則徐、翁同龠等等。通過科舉入仕揚名的人才數不勝數。
有學者統計過明清小說作者的科舉經歷。留下身分記載的作者大部分是有科舉功名的。就文學體裁來講,文言文、記實體,多為高功名作者,如進士、舉人,甚至狀元。白話文小說的作者多為較低功名的。
後世熟知的如唐寅(唐伯虎),又稱唐解元,應天府鄉試第一名舉人,明代畫家、文學家。

馮夢龍,明代文學家、戲曲家。早年科舉屢試不中,晚年補貢生。其著作《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與淩濛初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三言二拍」,是中國白話短篇小說的經典代表。

(五)科舉對世界文明的影響

清代末期,不僅皇權走到末期,科舉選官制也同時走到終途。

科舉,作為一種完善的選官制雖然被廢止了,但科舉文化卻留了下來。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艾爾曼教授這樣評價中國的科舉:

「雖然中國的科舉制度在1905年被廢除了,這種傳統卻以另一種方式被傳承下來。如今各個國家普遍設立考試制度,這是從以前的中國科舉制度轉變而來的。盡管其內容改變了,但它的技術、方法和規制都被延續了下來。我們要多了解其作用,並給出它一個新的評論,而不是全盤否定,認定它沒有價值。科舉考試的目的是選拔人才,培養了一大批人才,雖然這些人才最後能通過考試進入仕途的為數不多,但是客觀上卻在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參加科舉考試的人懂語言、懂古文,能讀會寫,雖然很多人最終不能做官,但是還可以有很多其他的選擇。」

當前世界大多數民主國家實行公民選舉的「議會制」或「總統制」,而支撐這個政體正常運轉的官僚體制,則是建立在考試選拔之上的。

西方國家現代的政府管理人員選拔體制多以英國為範本,而英國現代的選官體系是十九世紀中葉奠定的。在此之前,政府人員的任免實行恩賜制。1688年確立了君主立憲制之後,重要官員的任免也是由議會多數黨掌握,盛行任用私人。

1853年議會組織專門委員會,對政府官制和人事制度進行調查,提出《麥克萊報告》。主張考選標準應註意通才,即一般的教育程度及適應能力,反對以應用技術及專門知識為考選條件;職員任用必須經過公開競爭考試。考核及格後接受訓練兩年,按成績分派工作。

如今在英國,常任文官實行公開競考,擇優錄取的原則。選拔考試的一般包括筆試、口試以及實際操作考試等等。考試分兩輪,首輪考試一般多採用筆試,復試則按所招文官的職位、類別的不同,採取相對靈活的錄取方式。文官一經錄用,非經法定事由或辭職,即可任職終身。

這裡需要強調一下,西方的文官制雖然借鑒於中國古代的科舉制,但其中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科舉是指以科目考試的方法,選拔舉薦朝廷官員,即政府官員,而不是政府一般工作人員。中國古代官吏分開。科舉甚至禁止「吏」參加科舉考試。

當今西方國家政體,政府官員是選民投票選出來的,只有政府一般工作人員是採取考試錄取。

七,結語

對任何事物的評價都有不同的評價標準,即評價標準不同結論也就不同。從古到今,對科舉取士的評價就是褒貶不一,甚至是南轅北轍極其對立的觀點。

筆者以為,評價一個事物,首先要站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中來看,同時進行橫向縱向的對比,綜合來下結論。

科舉就其設計理念來講,是最公平合理的,但在具體執行中,各朝各代,顯示出各種各樣不同的弊端。而各朝最高統治者們為確保科舉的公平性,也一直不遺餘力地對其進行改革,力求存利避害。

事實上,中國古代發明的科舉制,不僅起到了為國家管理階層選拔優秀人才的作用,甚至還起到了提高教育水準,促進文化興盛,穩定社會維護國家統一,並使社會整體道德標準維持在較高水準上等等諸多正面的作用。

即使到如今,科舉選士的方式與現代選官制的民選、任命比論,也依舊顯示出其科學與民主的一面。(全文完)

(點閱「弘揚傳統文化」徵文)

責任編輯:朱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發布“上諭”,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為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
  • 【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 【八股文】明清科舉考試制度所規定的一種文體,也叫時文、制義、制藝、時藝、四書文、八比文。這種文體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規定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個部份組成,每一部份的句數、句型也都有嚴格的限定。
  • 【及第】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應試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宮錦還家。”古時考中進士要披宮袍,這裏“披宮錦”即指中進士。《祭妹文》:“大概說長安登科,函使報信遲早雲爾。”“登科”是及第的別稱,也就是考中進士。
  • 科舉制度是中國首創的選官制度,始於隋朝,盛於唐宋,及至明清發展成熟,以公開及公平的考試形式開科取士,唯才是用,歷時長達1,300年,為歷代朝廷選拔出不少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及藝術家。
  • 元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原,稱帝九年後,發現不少官員的德才和職位不相符,導致很多政事廢弛。忽必烈向漢臣張雄飛、江孝卿說起此事,將此局面比喻為「大廈將傾,非良工不能扶」。並詢問二人的建議。
  • 不久前,媒體報導了徐州八孩母被鐵鏈鎖頸,遭受囚禁及虐待一事。此事涉嫌拐賣人口,備受外界關注。徐州官方發布四次通告,其說辭對八孩母身分前後矛盾,引發外界質疑,更有法律人士認為,中共官方縱容和參與拐賣人口犯罪。如果在中國古代拐賣人口,各朝刑法將如何懲治?
  • 古典小說《紅樓夢》第三十九回中,有這麼一段:賈母等人在屋裡聊天,忽聽外面的人吵嚷起來。賈母問怎麼了,丫鬟回話說:「南院子馬棚裡走了水了,不相干,已經救下去了。」這裡的「走水」是失火的意思。
  • 明仇英《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市井雞販。(公有領域)
    在當今社會,人們稱生意人為「商人」,稱買賣行業為「商業」,而買賣雙方交易的物品稱為「商品」。在上古三代,中國出現了一個商朝。現今人們所說的「商」,是否和商朝有關呢?
  • 桌曆
    從1752年9月3日至13日,英國沒有任何人出生、死亡、結婚或工作,也沒有爆發戰爭或出現天災人禍,甚至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事實上,這11天並不存在於英國的日曆上,也就是英國人在當年的9月2日晚上睡覺,隔天早上起床就是9月14日了。為什麼英國會憑空失去11天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