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喜悅

作者:蓮韻

真正的好應該與善良同在,應該可以經受時間的考驗。(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344
【字號】    
   標籤: tags: , ,

那個夏天,我和先生去看望一個親族老人,一個被病魔折騰了三年,並做過幾次手術的老人。當我們到他家的時候,他正經歷一番劇痛,坐在廚房的一張椅子上,兒子正在剖雞,他在旁邊看著,指點兒子該怎麼做。當他看到我們的瞬間,那雙久已失神的眸子突然有了異樣的光彩,嘴角也露出了笑容,用他清晰的聲音招呼我們坐。

坐他面前,聽他娓娓道來。三年前,他被查出胃部有陰影,做過一次切除手術。術後,他感覺恢復不錯,每天接送孫子上下學,含飴弄孫也挺悠閒。當他感覺無甚大礙,就回到家鄉,耕田種地,養雞養豬等,想以辛勤的勞動來彌補曾對老伴的歉疚,也想給兒孫多創造些財富。

然而,事情並非如他所願。一年後,他的病情再次惡化,又一次做了切除手術。術後,他經常做化療,頭髮開始脫落,抵抗力明顯下降,胃部雖有好轉,而肝、膽功能卻日益衰退。面對高昂的醫療費,他絕望了,治療也只是徒耗財力。他不想給兒子留下債務,因此,他斷然停止治療,只在疼痛難忍時才服用鎮痛藥。為了維持殘喘的生命,他僅靠三天輸一次營養液。

我驚異於他面對死亡的態度,那麼的坦然,那麼的淡定。他說面對死亡,已沒有任何恐懼,沒有任何擔憂,該去必得去,留也留不住,人生也就那麼回事。回顧自己一生,做了那麼多壞事,也許就是報應吧。三個兒女都已長大成人,都有了自己的小家,也都很孝順,他們也盡到了自己的責任。他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再活兩三個月,不在炎夏逝去,因很多事不好操辦。他說今天我們在此聊天,或許下次你們看到的就是荒塚一堆了。

聽著他的言語,我覺得很辛酸,很悲涼。人生真的苦短啊!

臨走前,在他的小屋,他斜靠於床,我站在他的床榻,輕聲告訴他:生命是可貴的,人來這個世上也不容易,只要能明白生命的意義就沒白走一遭。我讓他隨時默念九字真言「法輪大法好」、「真善忍好」,生命會有好的去處。

他隨我念了一遍,卻又擔心自己忘記。於是,他找出一個精緻的小硬皮抄,讓我寫在上面。從他枯瘦的手中,我接過來,把九個字恭敬的寫在上面。他仔細的看了看,並小聲的念了一遍,嘴邊露出微微的笑意,不斷地說謝謝、謝謝!我說:都是一家人,不必如此,只希望你能夠好起來,過年能再見到你。

那天晚上,回到家,家中熟悉他的親人說:通過這場病,他的性格、脾氣改變了好多,變的善良多了。他以前可是脾氣火爆,做了很多傷天害理的事,傷害了很多生命,口碑也很糟糕。聽了他們的話,我沉默了。

多年來,我虔信佛法,相信他的病一定與他多年來造下的無數罪孽息息相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循環,天公地道」一定如此。但我也相信神佛是慈悲的,只要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他能及時醒悟,他就是一個有救的生命,或許來生成為有福之人。

後來,真如他所願,中秋之後,天氣轉涼,他安詳的離去。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兒孫們都回家了,承歡膝下,為他送終,他也安然而去,沒甚遺憾。◇

──轉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人相信因果,重義輕利,在他人需要的時候幫助他人,用慈悲心對待所有事物,其後果然善願得償,福德廣大。善人天佑,也是因為其盛德所致。
  • 從溺死鬼到大富翁,關鍵時刻的善惡一念,對自己命運的影響有著天壤之別。
  • 廣孝(1334~1418年)是明朝的資善大夫。他在擔任欽差大臣,抵達蘇州賑災時,蘇、松、嘉、湖、杭五府,剛剛遭受了一場大水災...........
  • 一位62歲的媽媽,由子女用汽車從北部載來,並扶著她進來,腰部繫著尿袋,一坐下來就哭訴:「醫生,你一定要救救我,我不要插著尿管過日子,西醫說我要插著尿管一輩子,那會要我命!我哪裏也不敢去!」並苦訴她為了這個病,已把所有的積蓄花光了,沒有能力付醫藥費!這位媽媽因尿道痛已治療了4年。
  • 筐內體型較大的一隻伸出所有的腳儘可能抓住其它的蟹,不讓牠們進鍋,令人怵目驚心,怎麼辦呢?當時並沒條件再大老遠的將螃蟹送回海裡,把心一橫全煮了。
  • 仰望蒼天,但見無穹蒼宇,而在其深邃穹宇之後,似乎有雙無形之手,總在適宜之時,懲戒凶惡,撫慰善良。
  • 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4/21晚上播出大結局,收視創新高,OTT線上影音平台更湧入近400萬連線數,佳評如潮。戲劇內容主要探討社會議題與人性議題,在中國意外爆紅。
  • 為什麼說節儉是一種美德,而且確確實實能使人長壽?本文舉實際的例子告訴你命理--珍惜命中的福德,使人能活得更長壽。大量浪費和奢侈地消耗錢財,也是在消耗福祿!
  • 寶釵認為,女子偏以詩詞寄情娛樂,若移了性情而不循禮,反不如本本分分的村婦了。圖為清 孫溫繪《紅樓夢》第64回,幽淑女悲題五美吟(局部)。(公有領域)
    我們有了漫天的才情,為什麼沒有詩情畫意的人生?我們有了越來越多的權利和自由,為什麼失去了女人的安穩與平靜?轉了一大圈,回頭看看幾百年前的寶釵,她甘於平庸瑣碎的日常,有才而不做文藝女,自有她的道理啊。
  • 中國的傳統文化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积恶之家必有馀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