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畫家

【文史】「三絕」集於一身的顧愷之(下)

作者:鄭行之

顧愷之畫像,選自晩笑堂竹莊畫傳。(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381
【字號】    
   標籤: tags: , , ,

續前文)名畫家顧愷之的《列女圖》史上垂名,他怎樣畫出人物神采飄然、氣度非凡的神態?他的筆法,為何被稱為「春蠶吐絲」或「鐵線描」、「高古遊絲描」?

《列女圖》

《列女圖》局部,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列女圖》局部,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列女圖》局部,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列女圖》局部,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列女圖》局部,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列女圖》又稱《列女仁智圖》, 顧愷之以繪畫的形式傳達了漢代著名學者劉向《列女傳·仁智卷》中列女的故事。畫面布局採用漢代通行的畫法——「平列布局法」。現存的是宋人摹本,僅餘二十八個人物。

顧愷之畫這幅畫時,特地以衣裾曳地來烘托列女的曼妙身姿,塑造出一種沉靚大方的動態感,又以衣帶翻飛來顯現女性那種款款雍容氣度。

從顧愷之這種流暢連綿的線條及其內蘊的律動及凝重感,可看出他是受到篆書的影響,乍看甚為平易,細看則「六法兼備」(註)。他運用勁挺而柔韌的細線勾勒人物輪廓,給人的感覺是圓潤勻稱,氣味古樸,後人稱之為「春蠶吐絲」,又叫「鐵線描」、「高古遊絲描」。

而在設色方面,以濃彩微加點綴,不暈染渲飾,再輔以微妙的面部表情,創作出來的人物無不神采飄然、氣度非凡。

此卷另一個特點是多處保存了漢代的衣冠形制,如男子頭戴進賢冠,身著曲線大袖袍,腰結綬帶並配掛長劍;女子梳著垂髾髻,身著深衣,眉毛塗以朱色,體態輕盈,婀娜多姿,這些都表現了特定時期的風俗和時尚,我們從中可以看出,魏晉之際(或漢魏之間)的繪畫藝術的部分面貌及南北朝繪畫的淵源走向。

《斫琴圖》

《斫琴圖》局部,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斫琴圖》局部,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斫琴圖》局部,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在古代的長卷人物畫中,通常都注重故事的舖陳演化,《斫琴圖》恰在這一點上有所不同。這幅畫描繪的是製作古琴的場景,製琴人都是些氣宇軒昂、儒雅的文士,他們或挖刨琴板,或調弦聽音,或製作部件,或造作琴弦,或旁觀指揮,還有幾位侍者執扇。畫面寫實而生動。

畫中琴面與琴底兩板清楚分明,琴底開有龍池、鳳沼。說明當時古琴的構造形制,已是由挖薄中空的兩塊長短相同的木板上下拼合而成。這是迄今僅見的一幅記錄製琴方法的古畫,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以樂器製造為題材的作品,在古琴史上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

畫的右上角有一文士獨坐於長方蓆上,右手食指尖在木架絲線的中部輕輕地撥動,其目光下注卻又不定於何物,整個臉部呈全神傾聽狀,這正是調定音律時所特有的表情神態,《斫琴圖》在這一點上可謂極其傳神矣。

《斫琴圖》局部,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顧愷之這件《斫琴圖》,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是宋代(960年~1279年)的摹本。此圖雖不及《洛神賦圖》有名,也不及《洛神賦圖》具代表性,但在風格特徵上仍凸顯出顧愷之的千古一絕。

「癡絕」

顧愷之的生平及人生經歷,世人知道的不多,只知道他最初曾在將軍桓溫和殷仲堪的幕下任過官職,很受桓溫和謝安的賞識,和桓溫的兒子桓玄頗有來往。晚年任散騎常侍,六十二歲去世。

從顧愷之的軼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率真、單純、樂觀,種種真性情,由於他把一些世俗事物看得很淡,在若干傳說中就被形容為「癡」,以下是歷代流傳下來的幾個很具代表性的事例:

妙畫有靈 變化而去

有一年春天,顧愷之要出遠門,於是把自己滿意的畫作集中放在一個櫃子裡,用紙封好,題上字,交給桓玄(東晉名將桓溫之子)代為保管。桓玄收到櫃子後,竟偷偷地把櫃子打開,一看都是精彩的畫作,就把畫全部取出,又把空櫃子封好。兩個月後,顧愷之回來了,桓玄把櫃子還給愷之,並說,櫃子還給你,我可未動。顧愷之把櫃子拿回家,打開一看,空空如也,一張畫也沒有。顧愷之驚歎道:「妙畫有靈,變化而去,猶如人之羽化登仙,太妙了!」(《歷代名畫記》中的《京師寺記》)

可隱身的寶物

有一次,桓玄將一片柳葉說成是可以隱身的寶物,是蟬用來藏身的,人拿了它,貼在自己的額頭上,別人就看不見你了,他要顧愷之試一下。顧愷之接到手裡,往自己的額上一貼,不一會兒,桓玄便在顧愷之面前撒尿,還口口聲聲說這寶物很靈,使他看不見顧愷之。顧愷之不以為怪,反而相信桓玄真的看不見他,所以就把柳葉當成了寶物。顧愷之這種性格極具喜劇性,「人多愛狎之」,朋友都樂於和他相處,樂於和他交往。

吟詠到天亮

義熙三年(407年),顧愷之做了散騎常侍。一天晚上,在自家院子裡,看著明月當空,詩興大發,於是便高聲吟起詩來。他的鄰居謝瞻與他同朝為官,聽到他的吟詠,就隔著牆禮貎性地讚美他幾句。顧愷之高興之下,一首接一首,一句接一句,沒完沒了地吟起來。謝瞻隔著牆陪著折騰了一會兒就感到累了,便找了一個下人代替他和隔牆的顧愷之應對。人換了,調變了,顧愷之不知有變,就這樣一直吟詠到天亮才罷休。

倒吃甘蔗 漸入佳境

《世說新語》記載顧愷之吃甘蔗的事。有一天,顧愷之跟著桓溫去江陵,當地的官員來拜見桓溫,帶來了當地特產甘蔗。桓溫見了十分開心,要大家都嚐一嚐。當大家開始吃甘蔗時,唯獨顧愷之出神地望著江面,沒有拿甘蔗吃。桓溫見他出神,就故意挑了一個很長的甘蔗,把甘蔗尖頭給了顧愷之,顧愷之也沒注意,拿起來就啃。桓溫看到顧愷之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笑著說:「甘蔗甜嗎?」這時,顧愷之才回過神來,舉起甘蔗,說:「吃甘蔗可是有很大的講究的。」大夥問:「怎麼個講究法?」顧愷之說:「如果一開始就吃甜的部分,會越吃越不甜。而我從尖子開始吃起,到最後越來越甜,這就叫做『漸入佳境』。」顧愷之倒吃甘蔗節節甜,蘊含了深厚的生活哲理,也是他人生智慧之具體體現。

為維摩詰像點睛 募款一百萬兩

在《歷代名畫記》中,《京師寺記》上記載著這麼一件膾炙人口的事。東晉興寧年間,瓦棺寺剛建成,僧侶向京城士大夫募款,當時的官員文士捐款沒有超過十萬錢的,唯有顧愷之慷慨地認捐一百萬錢。他家一向清貧,哪來的一百萬?人們都認為他在說大話,但顧愷之胸有成竹,他對僧人說:「請貴寺選一面空白墻壁。」然後顧愷之開始閉關作畫,一個多月閉門不出。

月餘後,顧愷之在這面墻上繪了一幅巨大的維摩詰畫像。將要畫眼睛時,顧愷之請寺僧打開寺門,先讓民眾參觀。顧愷之並且請僧人對外轉述:「第一天來觀看「點睛」的人,得向寺裡施錢十萬,第二天來觀看的布施五萬,第三天來看的請隨意,多少都可以。」

頭一天,許多人為了爭睹顧愷之「點睛」,湧入瓦棺寺。顧愷之當眾提筆點睛,真有如神助,就那麼輕輕一點,整個畫像便活靈活現,畫像頭頂發出的光照亮了整個寺院。聞訊前來觀看的民眾擠滿了寺院,不一會兒工夫,就募集上百萬錢。

眾人對於顧愷之的點睛功力,無不佩服得五體投地。從此,顧愷之畫人像的技術,尤其是「點睛」的功夫就出名了。

顧愷之晚年的時候,畫人像就不再點睛了,人家問他為什麽時,他總會說:「不能點!不能點!這人像要一點睛,馬上就會動起來開口說話了!」(摘自 藝林書畫趣譚)@*#

註:

六法:南齊謝赫的著作《畫品》中的一個繪畫理論。謝赫六法:一、氣韻生動:對眼前的事物要能把握住它的重點與特性。二、骨法用筆:筆法精準有力,不但要畫出外表的肉,還要表現出內蘊的骨。三、應物象形:外形要畫得像。四、隨類賦彩:顏色要畫得準確。五、經營位置:要有很好的構圖。六、傳移模寫:應多模仿古代的傑作。

參考資料:
《晉書‧顧愷之本傳》
《世說新語》
《藝林書畫趣譚》
《歷代名畫記》
《古今畫鑒》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老的華夏文化是半神文化,由神派黃帝來主掌人間。 也許為了點綴他的威嚴,也許被賦予傳播文化、智慧種子的天命,於是,大臣史皇在黃帝衣冠上點綴彩色花紋,開創五彩之繪。 而另一位大臣倉頡,從天地山川鳥獸獲得靈感,造出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 圖為唐 韓幹《牧馬圖》。(公有領域)
    華夏丹青藝術發源於中國古老的半神文化,其藝術風格與精神,展現了繪畫深奧的內涵,及各朝代社會文化特質。 五代、宋前期繪畫延續、衍生自唐朝,技法、觀念趨於完備;山林文學與自然山川的體驗,深深影響了中國山水畫。 元代神靈勸誡題材變少,興盛的人畫家畫作中,仍然有著一種高潔、脫俗。至明末徐渭,不滿世俗、懷才不遇的悲憤心情,以誇張手法所作之作品,在繪畫史上留下了嘲弄的一筆。
  • 《江帆樓閣圖》無一毫塵俗氣,藝林中有千里,成就得到歷代名家讚賞。本文細說《江帆樓閣圖》表現手法,忠於原物的工筆法,傅色古艷,筆墨超軼,傳經久遠,深透絹背,有入木三分之妙。
  • 讓我們隨著藝術家的詩章、畫作,「坐遊」秋日--元‧趙孟頫《鵲華秋色圖》……李白詩《古風》:「昔我游齊都,登華不注峰。茲山何峻秀,綠翠如芙蓉」。這個被李白讚為既峻秀又美如芙蓉的華不注峰,又被元人趙孟頫為了安慰友人而畫入《鵲華秋色圖》中。展開了秋天裡的詩情長卷……
  • 在中國繪畫領域裡,將月色入畫雖然不易,也不乏以讚頌月亮而名傳後世的,我們一起來欣賞三幅畫月名畫。
  • 五代至北宋的畫家黃筌給兒子留下了精湛、精細的寫生畫稿示範,《寫生珍禽圖》,從其中,後人可以看到他的畫藝如何再現造化之妙。
  • 山水畫, 竹
    在中國,竹子被喻為高風亮節、虛懷若谷的君子。人們把梅蘭竹菊合稱花中「四君子」。另有一種「歲寒三友」的說法,指的是松竹梅。在風雅這一區塊中,竹子從不缺席。
  • 這件作品雖然巨大,但畫面給人感覺愉快、宏大,並不暗沉、蕭條,例如畫中的松葉十分茂密,與郭熙《早春圖》中的蟹爪枝給人蕭條的感覺、或春芽才剛冒出來的感覺完全不同,這幅畫像是夏天,生機勃勃,且聲音很多,畫中可以感受到泉水汩汩、松風搖曳、主峰兩側、山凹處、山峰處都有流泉,呼應了畫名中的「萬壑」。
  • 一年四季,天道循環。從二十一歲那年起,我的四季循環中多了一季特別的存在——神韻季。第一次邂逅神韻是在渥太華,那天我遲到了。看到的第一個節目是精忠報國。大幕揭開,我的眼淚跟隨而下。
  • 歷史上的今天,徐悲鴻:生命本是天上來,卻撒彩墨在人間。得失去留只一念,重返畫中神仙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