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僑達城講古】

殘磚

作者:謝行昌
font print 人氣: 18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續前文

《殘磚》 (如夢令)

眼前殘磚一塊,

引得愁緒滿懷。

兒時成長處,

今已化為塵埃。

傷哉,傷哉,

世事桑田蒼海。

 

澄清湖

高雄原本有一大一小兩個人工湖,原名「大埤湖」與「小埤湖」,民國四十年代,我們眷村孩子管它們叫「大貝湖」與「小貝湖」,也是曹謹在治水時規劃之儲水系統。

聽說小貝湖日後因淤泥量大,失去水庫功能而遭填平。大貝湖,就是今日之「澄清湖」,是臺灣南部有名的風景區之一。

現在遍布高雄境內的其他較小之湖泊與大批的水塘,無一不是拜曹謹治水之賜,再加上他一貫愛民如子的作風,所以鳳山民眾才會為他立廟祭祀,水圳也冠以曹公之名,都是感念他治理縣政時之豐功偉績。

孩提時代,小學童子軍老師領著我們的「健行」活動,就是遠足到離眷村約五公里的大貝湖畔(來回十公里)。

無獨有偶,我在高雄中學讀高中時,「救國團」舉辦的「負重行軍」活動(不是強迫每個學生都要參加的),揹負十公斤重之沙袋健行十公里,由雄中附近的高雄火車站出發走去大貝湖(距離也正好是五公里),完成這來回十公里負重行軍之中學生皆獲頒「青年獎章」一枚,「軍訓課」成績也加十分,吸引了不少雄中同學參與。

嘻!在此驕傲地告訴你,我也是當年眾多的「青年獎章」得主之一。

當時是「全民皆兵」,讀高中時,無論是男生或是女生,都得要上軍訓課,還得去靶場實彈射擊,男生滿十八歲後有服兵役之義務,就像現在的以色列一樣。不同的是,以色列無論男、女,都有服兵役的義務。

面對強敵,「全民皆兵」是自保的唯一途徑。

但是中華民國近二十年來的執政者不見及此,竟然強行推銷美式的「募兵制」,搞得個不倫不類不說,削弱國力之際,還直接影響到軍心與民心。

老實說罷,高中或是大學剛畢業的男生,心智已成熟的少之又少,從軍之閱歷不單單是培養「保家衛國」之忱,也是讓年輕人在踏入社會之前,對體能、生活環境與人際關係的一種磨鍊,對青年們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對不起,我或許是「曲高和寡」,但是「不吐不快」!

「烏山頭水庫」的故事

除了高中的最後一年是在臺北的建國中學唸過書之外,我在臺灣其餘的時間都是在南部,甚至於連大學的那四年也是在臺南的成功大學「混」出來的,當然對臺灣南部的地理環境十分熟悉。

但,還是得事先聲明,我離開臺灣已足足半個世紀,工業化後之地理環境,是與原來的農業社會有相當變遷的,如果地名與事物有「誤」,那是「時空之誤」,不是我在刻意「誤導」讀者。

在1845年曹謹告老還鄉,離開臺灣後的第五十年,腐敗的滿清政府於1895年甲午戰爭中慘敗,只好喪權辱國地將五百多年來(明、清兩朝代)就有縣郡設置,且有大批閩南(漳、泉兩州)、贛南、閩西與粵東(客家人)漢人移民開拓之領土——臺灣,割讓給日本為殖民地。

這是華人史上極為慘痛之一頁,希望那近二十年來被一改再改的臺灣中、小學「歷史課綱」,沒有刻意去隱瞞這「唐山漢人移民」與「一貫歸屬之行政區域」的事實。

原則上,只有臺灣的「原住民」才有資格自稱為「臺灣人」,我們漢人全都是大陸來的移民,這是「不需要用腦袋去思考」的事實。

在成大就讀的那四年,「珊瑚潭」是我們大學生辦郊遊活動最愛去的風景區之一,這「珊瑚潭」就是「烏山頭水庫」之別名(因空中鳥瞰,形似珊瑚),湖光山色,美不勝收,這也是「嘉南大圳」的主儲水庫。

日後得知,「嘉南大圳」是日本殖民臺灣時期最大的水利工程,由一位在殖民總督府任職的日本水利工程師八田與一籌劃設計,於1920年興工,十年後的1930年才完成。

與約百年前的鳳山縣令曹謹相較,八田與一是殖民總督府員工,而非地方之「父母官」,他是奉命行事,將新屬地的臺灣建設成日本帝國之重要糧倉之一。

日本本土緯度太高,稻作生長期短,收成每年僅僅一次而已,臺灣是亞熱帶,南部有些地區甚至稻米一年三熟,或是兩次稻作收成之間加上一次雜作(例如番薯等)收成,總而言之,是富庶的農業地區。

八田與一,於1910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大工學院後,就立刻被分發到殖民地臺灣去工作,他在鳳山見識了「曹公圳」的水利工程,也啟發了他立志以「興水利」為終生職業。

此時,離「曹公圳」完工導水已經六十多年,圳內淤泥亟待清除,水道及岸堤也需要整修,八田與一在整頓「曹公圳」時,得到寶貴之實際治水經驗。

所以,當1918 年,日本本土因缺糧而發生了「米騷動事件」時,日本政府看中南臺灣這稻米可以一年三熟的亞熱帶,決定改善嘉、南地區(對不熟悉臺灣地理的讀者,這是臺南縣與其北鄰嘉義縣的統稱)現有的農田灌溉系統,命令在臺灣總督府任職的八田與一,仿傚鳳山的「曹公圳」,將曾文溪支流的水,引進嘉南平原,把那些缺水的「看天田」變成糧倉寶地。

於1920年開工的「嘉南大圳」,十年後才竣工。

「嘉南大圳」之時代背景

「嘉南大圳」完工的次年(公元1931年),稻米豐收之際,正是日本軍閥在侵略中國的計劃中,最得心應手的那一年,整個中國東北在當年的「九一八事變」後,已被日本軍隊強行占據。

國聯(相當於現在的聯合國)之眾列強洞悉其侵略陰謀,加上這些強國在中國東北殖民利益上沒有分到一杯羹,乃紛紛嚴譴日本(別自作多情!列強不是為同情中國而發聲),要求日本立即自中國東北撤兵。

為掩人耳目,日本軍閥扶植了一個傀儡「滿州國」政權:應溥儀之要求出兵「保護」他,以推卸「侵略」之罪名。

與此同時,日本軍閥為求「出兵侵占中國東北」之合法化,於其上海租界製造了一個「日本僧侶遇害」事件(與日後「七七事變」的「日兵失蹤」情節如出一轍),反正就是找個藉口出兵輯凶,嫁禍給國民政府,以「沖淡」它以武力併吞中國東北所激發的國際列強之譴責,這就是抗日戰爭前期的「一二八事變」。

幾乎是同一時間(公元1931年),臺灣嘉南地區之稻米因充沛水源而豐收後,被殖民總督府運到日本廉價傾銷,導致日本本土稻米滯銷,因而引起日本稻農之恐慌,為了平息民怨,日本政府竟然頒布法令,自次年度(1932年)開始,禁止臺灣嘉南地區之稻米輸入日本本土。

可以想見,此1931年底頒布的「臺米日本禁銷令」在臺灣引發了農民之民怨,還幾乎造成嘉南地區之民變。但日本軍閥侵略中國是有縝密計劃的,這「臺米日本禁銷令」或許只是他們計劃中之一環,也是掩人耳目的做法,讓日本軍閥在日後將「臺米」賤價強徵作「軍糧」之劣行合理化。

被徵為「軍糧」的稻米當然是十分廉價的,殖民政府給農民的補償金非常少,大部份種稻的農民反而無米下灶,只有靠兩次稻作收成之間的短暫雜作(如番薯)等維持生計。

番薯加工製作的「番薯簽」長期成為二戰期間臺灣農民們的主食。

1932年初,在中國東北的日軍有二十餘萬,在上海參與「一二八事變」的日軍也有十餘萬,斯時日本農村的勞動青年被大量徵為士兵,導致日本本土農業減產,所以這些部隊之「糧草」,就有一部份是日本軍閥在臺灣徵收來的。

在八年抗戰期間,日本在中國戰區經常維持百餘萬大軍,加上其本土農村勞動力因徵兵而大減,稻米產量嚴重不足,這才又將「軍糧」之餘的臺米,再度開放輸入到日本本土。

再回頭來講「八田與一」這位日本水利工程師吧!

他在「嘉南大圳」完工後聲名大噪,成為殖民總督府炙手可熱的要角之一。他也參與過其它較次要的水利工程,例如臺北市下水道工程等,但是「嘉南大圳」才是他畢生引以為傲的傑作。

1941年12月,日本在偷襲珍珠港之後,趁美國海、空軍手忙腳亂,無暇顧及其亞洲殖民地時,突襲美軍兵力不足的菲律賓群島,顯然意圖將其西太平洋殖民地島鍊由臺灣延伸至菲律賓。

1942年5月5日,駐菲律賓美軍宣布投降,在戰事大致底定的前一個月,日本軍閥就已迫不及待地開始籌劃,要如何治理這土地面積大於臺灣四倍有餘的新殖民地。水利建設方面就交給在臺灣有三十年治水經驗的「八田與一」。

所以八田與一早在當年四月間就由臺灣返回日本,積極組織了一個水利團隊,他們與其他的新殖民地官員與職員等約一千餘人,匆匆忙忙地於1942年5月5日駐菲美軍投降之日,在廣島搭上客輪「大洋丸」出發去菲律賓。

也不知道為何滿載政府官員的客輪沒有軍艦護航,三天之後的5月8日,「大洋丸」在即將進入東中國海時,被潛伏在那兒的一艘美國海軍潛水艇毫不客氣地賞了三枚魚雷,當場爆炸沉沒,全船乘客皆當場斃命,無一倖免。

美軍在珍珠港遭到偷襲後,亟思報復,凡是由日本港口開出的船隻,無論是軍艦或是商船,一概施以攻擊,以致有平民傷亡。戰爭時期,為求勝而採用之非常手段,實難厚責。

因為大洋丸在遭擊沉時離岸不太遠,附近作業之日本漁船撈起許多罹難者殘骸,八田與一之遺體是其中之一。他被運回日本火化後,尊重他遺屬之意願,骨灰運到臺灣,葬於臺南「烏山頭水庫」附近。

由於他是「因公殉職」,所以如果他現在也被奉祀在日本的「靖國神社」裡,是理所當然的。

最近十幾年來,臺灣執政當局取消了「臺灣光復節」。這是為紀念中華民國政府從日本軍閥手中收復臺灣的日子,已行之有年。而十月二十五日,是象徵歷史上日本吃了兩粒原子彈而無條件投降(這是日本天皇在降書上所用之字眼)的「屈膝投降」史實,在臺灣的歷史課本上卻被改稱之為「終戰」日(仿傚日本的歷史書內容)。

所以當八田與一的「因公殉職忌日」在臺灣被煞有其事地公開憑弔,也就不足為奇啦!

哦,那為了紀念壯烈犧牲的「黃花崗烈士」而定的三月二十九日「青年節」怎麼也消失得無影無蹤啦?這國號為「中華民國」的執政當局,居然如此輕蔑、糟蹋那些灑熱血拋頭顱的建國烈士們,良心何在?

但是從「慎終追遠」之觀念來看,「紀念八田與一」是應該的。

在所謂「終戰」之後,本該被遣返日本的臺灣日籍僑民,因不願回到那滿目瘡痍、百廢待興的日本,有多達二十餘萬日人選擇以改為「漢性」之方式居留臺灣。

當然這群人之中也有因「皇民化」而改為日姓的漢人,所以現今中華民國的公民中,原先具有日本姓氏的當不在少數,這是臺灣戶籍記錄上明白記載的史實。

在此附帶一記,我的鄰居與同學中就有日本後裔,一位家住鳳山的中學同學,家人在三民路上開了一間五金行,我去過他家許多次,當時就注意到他的外婆是一位連閩南語都講不流利的日本人。我那同學與她交談時,乾脆完全使用日語。

即使在眷村裡,也有沒被遣返的日本人,與我們住在同一條巷子裡的一位主婦,就是不會講閩南語的日本人,他的丈夫是民國三十六年隨孫立人來臺灣的青年軍成員之一。

當然,自願留下來的日本人,也算是這中華民族「文化熔爐」之一部份,他們若是要仿傚中華民族的「慎終追遠」去紀念八田與一之生、忌日,倒也無可厚非。更何況八田與一只是日本民間的一名水利工程師,不是殺人不眨眼的日本軍閥,對臺灣的早期殖民經濟發展也有建樹,更不是十惡不赦的戰犯。

重遊鳳山記

2013年,趁返臺之便,坐高鐵去高雄訪友。

昔日的鳳山鎮如今已是高雄直轄市的鳳山區,所以也抽空去鳳山一遊。離開那兒已半個世紀,周遭環境對我而言已完全陌生,只好招了輛計程車去鳳山。

沿途瞧見昔日高鳳公路兩旁綠油油的農村美景,都已成為熙熙攘攘的零亂街道,就像一位原本質樸的鄉下姑娘,突然變得摩登起來,塗脂抹粉之際,還換上了一件俗氣的印花衣裳。

當年騎著腳踏車或乘坐公車上學時,沿路曾有的那種馳騬「荒野」,心曠神怡之感,再也找不回來了。對我而言,現代化的高雄市幾乎已成了一座完全陌生的城市。

我在鳳山溪旁的「龍山寺」下了車。

鳳山溪現在像是一條人工小運河,前方的東福橋也消失了,與昔日的「小橋、流水、人家」之農村景象,有天壤之別。(作者提供)

這古寺座落在鳳山橋西端的中山路上(童年居住過的黃埔新村就在橋東),這座有近兩百年歷史的古寺仍然香火鼎盛,只是鳳山的主街(中山路)街景已完全變了樣,當年大部份是平房的商家,如今四、五層樓以上的建築物比比皆是。

佇立街頭只見車來車往,行人匆匆,昔日的樸實風華不再,頓時讓我這歸鄉遊子有悵然若失之感。

往東步行過鳳山橋時,站在橋上四處張望,只見兩旁高樓林立,鳳山溪也成了一條兩旁有水泥護岸的「人工河道」,一邊還有步道,顯然已被整修成為市民散步休閒的地方,與五、六十年前的鄉野景象迥異。

與鳳山溪相通的「曹公圳」,其灌溉區域在這工業化的時代應該已縮小了許多吧!

那條古樸的東福石橋呢?

那座我攀爬過的「東便門」呢?

它們都不見了,一座仿古的磚砌城牆加上一條鋼製「曲橋」,就這樣將原有的「古貌」徹底摧毀了。

走過鳳山橋後,黃埔新村的正門口就已清晰可見,我三步併兩步地趕上前,放眼向村裡望去,直覺地感到村中「大道」已不若兒時那麼寬廣,只勉強可讓兩輛小型汽車對開。

其實這應該是我視覺或感官上的錯覺,少小離家,記憶已模糊了!

圖:鳳山黃埔新村的進口,早已不是五、六十年前的模樣。路旁電線桿上有去「誠正國小」之路標。(作者提供)

「西一巷」是黃埔新村的第一條巷子。我興奮地步入巷口,驚見景觀已大變。

原來這眷村也難逃「改建」之命運,巷內的房子已經被拆了不少,我的舊居(四號)已鏟平,成了一堆廢料堆在地上。我紅著眼在老家前佇足長嘆,只好怨自己晚來了一步。

傷感悵惘之際,見瓦礫中有一些碎磚,心想這日式木造屋那兒冒出來的紅磚片,撿起一片來凝視良久,才想起這必定是磚砌圍牆的一部份,我掏出紙巾小心翼翼地將它包好放進口袋中,就這樣萬里迢迢地把它帶回了美國。

前些日子在整理衣物時,這塊殘磚又出現在眼前,茲填詞以記。

這塊殘磚是2014年在鳳山黃埔新村西一巷四號的廢墟中揀來的,我記憶中的老家就這樣地濃縮在殘磚裏面了。(作者提供)

〈殘磚〉(如夢令)

眼前殘磚一塊,

引得愁緒滿懷。

兒時成長處,

今已化為塵埃。

傷哉,傷哉,

世事桑田蒼海。

兒時的鄉村美景與舊居,如今蕩然無存,再加上年事也漸長,我看這輩子重遊鳳山的機會不大了,但是它那幾十年前的古樸形象,將會永遠停留在我腦海中,當然也會不時出現在睡夢中。

後記

離開鳳山四年後的2017年,我在美國德州住了35年的老房子,也遭遇了我鳳山老家相同的命運——被夷為平地。

德州因地大(面積僅次於阿拉斯加州)、物博(盛產石油),且夏天雖然炎熱,但冬天幾乎沒有下雪,又沒有徵收州所得稅(State income tax),再加上房價比較便宜,乃迅速成長為十年來全美國人口增加量最大的州,連人口在德州只占第四位的首府奧斯汀市(德州之矽谷),都已列名為全美國第十一大城(以人口計,2017年統計)。

為了容納眾多之新移民,德州各大城市的老區,那些原本庭院較寬廣的房子,都被建築商搶購,改建為房屋密度較高的新住宅區。我那位於德州,已近七十「高齡」的老房子,就這樣成為都市發展的「障礙」,必須鏟除。

「怪手」來動工拆屋的那一天,我靜靜地拿著相機坐在對街目擊,也算是作個見證罷!這是兩個孩子成長的老家,自然也有我們全家人相當多的甜蜜回憶。

眼看它被「怪手」拆得個支離破碎,當然還是蠻心疼的。

時間的巨輪在不停地向前走,環境也當然會隨之改變,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心境也應該更寬廣才對,以平靜心情面對這千變萬化的世界,不就是白髮族的「養生」之道嗎?

所以說,現代化的都市其實一點兒都不「俗氣」,八成是我這「鄉巴佬」兼「土包子」的心理作祟,暫時還沒能調適過來吧!

哎,有點兒像是在這兒自我安慰囉!◇

謝行昌20193月完稿於美國德州】

——節錄自《由鳳山「曹公圳」衍生出來的故事》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今年九月一日,是我父親謝公肇齊逝世十九週年忌日。這半年來,我一直想寫篇紀念他老人家的文章,只是不知該從何處著手。思索良久,決定從他貧苦的童年,艱難的求學過程講起,搭配著他那些非常感性的思鄉詩作,來表達我對他老人家的深深懷念。
  • 提起達拉斯,一般美國人能聯想到的,除了讓達拉斯人「不堪回首」的甘迺迪總統遇刺案,就是那被恭維成「美國隊」的達拉斯牛仔隊啦!達拉斯的華人,像我一樣入境問俗,成為牛仔球迷的當不在少數,不過四十年前一些與牛仔隊有關的趣事,還是得「聽」我們這些「老」死忠球迷娓娓道來,才更能凝聚各位「新」球迷的「向心力」吧?
  • 其實畫與文字在中國古籍中是息息相通的,「清明上河圖」中,以圖為文所寓含的故事數以百計。而唐宋詩詞中,幾乎每一首都可以在我腦海裡繪出一幅圖畫來。
  • 負笈新大陸的前幾年,尤其是頭兩個暑假在紐約長島辛苦打工的日子裏,每每在聽到這首歌時,思鄉情緒更是湧上心頭,久久難消!
  • 他那「跌碎了所有球評眼鏡」式的異軍突起,也讓新聞界為他創建了一個新字──「戴克瘋Dakmania」。
  • 自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我肩扛行李,手中拎著大同電鍋,隨著台灣的留學人潮負笈新大陸以來,半個世紀已如飛而逝。花甲之年回憶往事,才瞭解在我懵懂無知的年代,幫我渡過難關的一些人不在少數(許多位都已作古),他(她)們的形影,一直縈繞在我腦海中。
  • 雖然「死亡」是人生必經之路,但是巴哈特先生之遽逝,仍是個人電腦史上觸目驚心之一頁,令人扼腕嘆息。不過至少他所遭到的痛苦是劇烈但短暫的,我的好友姜大衛可是被柏金森症折磨了十幾年之後才離世的。唉,「死亡」只是一種歸宿,還是「長痛不如短痛」比較適合我的人生觀罷。
  • 凡塵不過數十寒暑,草鞋、布鞋、與它踩踏在人世間艱辛路途上時,所經歷之風風雨雨,都將化作「滾滾長江東逝水」,終究都要被「浪花」給「淘盡」的,「是非成敗」且置一旁,只要有幸留得「青山在」,黃昏之際(晚年),心平氣和地細賞那燦爛多彩的「夕陽紅」,就都該心滿意足啦!
  • 一甲子前的那些兒時泛黃老照片雖然是「黑白」的,但它們都含有一段段溫馨的故事,讓我回想起來的那些童年時光,竟是如此地「色彩繽紛」。
  • 神韻交響樂團演出的西方交響樂曲,經常有有十分貼心的安排,樂曲的選奏也極富巧思,不論觀眾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響樂,在精采的樂音引領下,總會體驗到層層的驚喜與無盡的感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