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鏡上有真龍 助行雲布雨解除旱情

作者:劉曉
font print 人氣: 1236
【字號】    
   標籤: tags: , ,

唐朝人寫的《酉陽雜俎》記錄了這麼一件神奇事:開元年間,一次秦中大旱。唐玄宗便請當時很有名氣且精研數術的一行法師祈雨。一行法師同意了,但向玄宗要一件有龍的器物。玄宗就讓法師自己去府庫中找。

最初幾天,一行法師沒有找到一件可用的。又過了幾天,他看到了一面古鏡,鏡鼻盤龍,他非常高興,說道:「此寶有真龍!」於是法師拿著這面古鏡入道場行法。很快,皇宮大殿上兩道白氣直衝龍鏡,鏡中也升起兩道白氣和大殿上的白氣漫成一片,後溢出殿外,隨之天降大雨,連降了七天,大旱解除。這一年農業也獲得了豐收。

一次秦中大旱,唐玄宗請當時很有名氣且精研數術的一行法師祈雨。圖為一行像。(公有領域)

這面神奇的有真龍的古鏡名叫「江心鏡」,或稱「百鍊鏡」、「水心鏡」,在大唐頗負盛名,是唐代揚州向皇帝進貢的銅鏡。唐朝時候,揚州是最大的銅鏡生產基地,生產了許多銅鏡,皇家專用的貢鏡也在這裡鑄造,「江心鏡」便是貢鏡。

關於「江心鏡」的傳說,在《鏡龍圖記》、《全唐文》、《唐國史補》和《異聞錄》中都有記載。傳說這種鏡子一年之中只能在五月初五午時鑄造,且鑄鏡的地點必須選在揚子江心。

為什麼選在五月初五呢?一種說法是因為這一天是龍的節日;還有一種說法是五月五日午時為陰陽八卦說中所指的陽盛之極,又稱火月火日火時,是古人冶鍊金屬的良辰吉日。在揚子江中心的船上鑄造,鏡為金、船為木、江為水、月日時為火、范為土,以合五行之說。

《太平廣記》中器物類「李守泰」一節中,有這樣的記載:「唐天寶三載,五月十五日,揚州進江心鏡一面,縱橫九寸,輕盈曜日,背有盤龍,長三尺四寸五分,勢如生動,玄宗覓而異之。」

這面讓唐玄宗深以為異的「江心鏡」的實物到底是什麼樣子呢?據大陸媒體報導,德國一家打撈公司在印尼海域的一塊黑色大礁岩附近發現一艘名為「黑石號」的唐代沉船,該沉船裝載著大量運往西亞、北非的中國文物。打撈清點後,共有瓷器、金銀器、錢幣、銅鏡等文物67000多件,其中有29面銅鏡。

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中,置於碗碟瓷海之上的「黑石號」復原模型。(沉靜/大紀元)

在29面銅鏡中,有一面「四靈瑞獸八卦紋」的揚州鏡,極其珍貴。鏡子為圓形,龜鈕,寬緣。鈕座外圍鑄四靈瑞獸(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青龍騰空飛起,白虎作奔馳狀,朱雀昂首飛翔,玄武伏地爬狀。外區鑄八卦紋,鏡區外周鑄著24字楷書銘文:唐乾元元年戊戌十一月廿九日於揚州,揚子江心百鍊造成。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江心鏡」了。

被打撈上來的這面「江心鏡」,鑄造時間是在唐乾元元年,那應該是「安史之亂」平定後。史書載,唐肅宗至德三年(758)二月五日,改「乾元」年號。不過經考證,這面「江心鏡」與貢鏡的瑞獸方向有些不同,估計是民間訂製出口海外的。

而進獻「江心鏡」給唐玄宗的揚州參軍李守泰還向其講述了一個神奇的故事:我們鑄造這面鏡子時,來了一位老人,自己說姓龍叫龍護。這位老人鬚髮花白,眉毛如絲,下垂到肩上,身上穿著白衫。有一個小童跟隨老人左右,年十歲,身穿黑衣,老人叫他「玄冥」。

這一老一少是在五月初一這天,突然來到鑄鏡現場的。他們的神態跟一般人不一樣,所有在場的人都不認識他們。那位老人對鏡匠呂暉說他家就住在附近,聽說你要鑄鏡,特來觀看。又說他知道在鏡上鑄造真龍的方法,願意為呂暉製作一條,將特別贏得皇上的喜歡。之後,就讓隨他來的那個叫玄冥的小童,進到安放鏡爐的院子裡,並讓人從外面將門窗關閉好,不讓任何人進入院裡。

幫助鑄造江心鏡的老人說自己姓龍叫龍護。圖為南宋‧陳容《九龍圖》(局部)。(公有領域)

過了三天三夜,左門洞開。呂暉等二十人在院子時搜查尋找,不見這位老人和小童的蹤影,只在鏡爐前邊找到一紙素書,是用小篆寫的,內容如下:「鏡龍長三尺四寸五分,是效法天、地、人三才,春溫、夏熱、秋冷、冬寒四氣,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也。鏡長寬各九寸,是類似天下九州的分野,鏡鼻應呈明月珠狀。開元皇帝聖明通達神靈,我才降福。這面鏡子可以避邪祟,鑒萬物,秦始皇的鏡子比不上它啊!歌曰『盤龍盤龍,隱於鏡中。分野有象,變化無窮。興雲吐霧,行雨生風。上清仙子,來獻聖聰。』」

呂暉等看罷這紙素書後,就將鏡爐移到船上,於五月五日午時,在揚子江上鑄鏡。未鑄鏡前,天地清明、安靜。鑄鏡當中,左右的江水忽然高漲三十多尺,如一座雪山浮在江面上。又聽到龍吟聲,如笙簧吹鳴,傳到幾十里地以外。

李守泰告訴玄宗,官府特意詢問了所有的老年人,都說打鑄鏡以來,從未見過這樣怪異的事情啊!唐玄宗於是詔令有司吏,將這面「江心鏡」單獨置放在一個地方。這才有了後來的一行法師用其祈雨成功、解除旱情的故事。玄宗為此還詔令鼎鼎有名的畫家吳道子,臨摹鏡龍真圖,用以賞賜一行法師。@*#

參考資料:

1. 唐代《酉陽雜俎》
2. 宋代《太平廣記》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清聖祖康熙皇帝締造的「康乾盛世」,在中國文明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而作為帝王,康熙罕見的好學,其博覽全書、興趣廣泛,不僅熟讀儒家經典,學以致用,而且在地理、氣象、農業、史學以及西方曆法、數學、機械、醫學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詣。可以說,康熙的學問在歷代帝王中都是出類拔萃的,其鮮為人知的「偏門雜學」才識則體現在他編撰的《几睱格物編》一書中。一篇篇小短文,迄今讀來,仍十分有趣。
  • 至於寫下如此激昂詩歌的作者,不是別人,正是唐代被稱為「詩仙」且有著任俠氣質的大詩人李白。
  • 在越王成就霸業後,深諳勾踐品性的范蠡選擇了功成身退。他帶著家人、弟子,輾轉來到了齊國,並將自己的姓名改為「鴟夷子皮」,意思是「有罪被放逐的盛酒的皮囊」,目的或者是為了打消當地人的疑慮。眾人在海邊結廬而居,並墾荒耕作,同時兼營商業。沒過幾年,就積累了數千萬的家產。
  • 喬致庸,生於清朝嘉慶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出身商賈之家。幼年喜好讀書,後中秀才,曾雄心勃勃要走舉人、進士的仕途。可是天命難違,由於自幼父母雙亡,撫養其長大的兄長在其考中秀才後突然病亡,無奈之下,喬致庸為了挑起家庭的重擔,放棄了讀書致仕的道路,開始經商。但毋庸置疑的是,深受儒家「仁義禮智信」思想薰陶的喬致庸,在經商中亦秉持待人以誠、信義為重的理念,開啟了喬家以儒興商之路。
  • 清金農《山僧叩門圖》
    南北朝時有個僧人叫杯渡,也叫「杯度」,因為他常常乘著木杯渡水,所以得名。沒有人知道他的俗家名字。
  • 說到天花這種疾病,現代人似乎很陌生,也並不覺得有什麼可怕,因為幾乎每個人從小就打了疫苗,而且早已有了有效的醫治手段。不過在歷史上,天花是一種讓人談之色變的疾病,因為它的殺傷力極強,在18世紀的歐洲,平均每十人就有一人死於天花;而在中國的明朝後期和清朝初期,天花的肆虐同樣造成了大量人口的死亡。
  • 在中國古代,「畫麟閣」或「入麟閣」代表著作為臣子的卓著功勳或最高榮耀。李白詩云「功成畫麟閣」,杜甫抒懷「志在麒麟閣」。這一典故因何而來?這要從漢宣帝甘露三年說起。那年,漢宣帝因匈奴歸降,回憶起輔佐有功之臣,於是命人在未央宮麒麟閣繪製了十一名功臣的圖像。
  • 本世紀罕見日食,世界唯一的全日食記者對日食如此反應?科學研究表明,觀看日食可以強烈影響人的心理,使人敬畏,激發原始的歸屬感。
  • 「年」的古字寫作「秊」,從古來字形的演變中可以看到「年」的本意。「年年有餘」,老百姓期待,天子也期待——他們共同的祈願是什麼?這個成語典故的本事起源於夏朝末年,源遠流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