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創造五大條件 每個孩子都可成為天才

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的教育心理學教授基維爾(Kenneth A. Kiewra)認為,人才不是天生的,是後天培養的,而且,父母的影響非常重要。(Fotolia)

人氣: 295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9年07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伊璉澳洲悉尼編譯報導)有些人認為天賦是天生的。最顯著的例子算是莫扎特了,他3歲彈鋼琴,5歲作曲的故事也強化了這種觀念。但是,被忽略掉的往往是故事的另一面:莫扎特的父親是一位音樂家、作曲家和導師,他傾力培育莫扎特,才有了莫扎特後來的一切。即便如此,莫扎特也是經歷了十數年的刻苦努力與磨練,才在20歲初頭的時候有了大師級的佳作。

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University of Nebraska Lincoln)的教育心理學教授基維爾(Kenneth A. Kiewra)認為,人才不是天生的,是後天培養的,而且,父母的影響非常重要。

成功的條件

在對六個領域中的傑出人才進行了一番調查後,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洛姆(Benjamin Bloom)曾得出過結論:「這個世界上只要是人能學會的東西,只要有適當的條件,幾乎所有的人都可以學會。」

基維爾教授認為,布洛姆所指的「適當的條件」包括:早起步、專家指導、刻意練習、英才中心、目的專一。

1、早起步。

一項研究顯示,在24名才華橫溢者中有22位(從國際象棋選手到花樣滑冰運動員)的父母是在自己孩子2-5歲期間就開始刻意培養了。其中一些英才的父母本身就是某方面的精英或教練,受父母因素影響,這些兒童往往從小就「耳濡目染」,接受「薰陶」。也有些父母自身能力與孩子的傑出英才沒有什麼關聯,但是提供了培育英才的早期環境,這也有助於孩子天賦的培養。

2、專家指導。

家長們竭盡全力地為英才提供或安排專家指導。全美國際象棋大師特羅夫(GM Kayden Troff)在3歲時看父親與年長的兄弟姐妹下棋而「無師自通」。由於附近缺乏優秀的指導老師,他的父親為了培育特羅夫,首先自己就刻苦學習下棋,直至成為這方面的專才。當父親再無力指導兒子時,就安排了特羅夫通過互聯網師從大師,學下棋。

3、刻意練習。

有才能的人其實踐從來都不是漫無目的的,而是刻意的,是以目標為導向的,且超越了一個人的「舒適區」。美國州立高中游泳冠軍蒂爾(Caroline Thiel )描述自己是如何訓練時說,在某些日子裡,人已筋疲力盡,渾身疼痛,缺乏動力。大腦似乎停頓下來,但能感知到肌肉痛、呼吸沉重、嘔吐。人們沒有意識到我們運動員是多麼的難,還以為我們只是跳到水中遊了幾圈。

4、英才中心。

全美高中牛仔競技冠軍阿金斯(Jayde Atkins)的才華令人炫目,她生長於一個農牧之家,2歲就開始學騎馬,其父母是騎手和專業教練,對她每天進行數小時的訓練。在如此優越的家庭環境下,有著這樣的一個「英才中心」,想不成功也難。但是,大多數人並不具備阿金斯的條件,為此,他們只好走出家門,去找尋那些可以助其實現英才夢想的專業訓練場所,求教於頂級教練,與同類英才一拼高下,從而不斷提升自己。

5、目的專一。

一位國際象棋選手的父母曾經表示,「我們為這項活動付出的一切讓他沒有時間再沉迷於其他樂趣和遊戲。」另一位家長也說:「」孩子對學校沒興趣,只對國際象棋感興趣。」這些父母一致認為,他們的孩子在下棋時感到快樂和具有滿足感。當然,也有的父母會發現,自身的多項激情與才幹也往往讓孩子在這些方面表現出獨有的天分。

在天才培養的道路上,儘管不乏「虎媽」的故事,但基維爾教授所採訪的家長都很清楚,成就天才需要持之以恆的刻苦訓練,同時還要保持激情。而父母所能做的就是幫助自己的孩子按這條路堅持下去。他們同時也意識到自己的這一角色無人可以替代。當然,父母能堅持陪伴孩子走在這條充滿荊棘的路上,是因為他們深愛自己的孩子,希望他們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和潛能。

責任編輯:瑞木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