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上夫妻共飲交杯酒的來歷

作者:劉曉
古人婚禮上會用不可食的葫蘆來盛酒。圖為蒙兀兒帝國 白玉葫蘆瓢。(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729
【字號】    
   標籤: tags: , , ,

說到「交杯酒」,人們的第一反應想到的就是在婚禮儀式上,新郎新娘各執一杯酒,或手腕相扣,或手臂相繞,之後各飲一口。在現代人眼中,這代表著夫妻相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然而,這與古人的「交杯酒」不僅在形式上,而且在寓意上都是有些差異的。

要說古人的「交杯酒」,先要說說古人對婚禮意義的認識。西漢成書的《禮記‧昏義》中說:「婚禮,是結合兩個姓氏之間的歡好,對上事奉宗廟、對下延續後嗣的事,因此君子重視婚禮。……對待婚禮要恭敬謹慎,尊重正禮,在此基礎上夫妻才能相親相愛,由此形成男女之間的區別,建立夫妻之間的道義。男女有別,而後有夫婦的道義,夫婦有道義,而後才有父子親情,父子有親情,而後才能有端正的君臣關係。因此,婚禮是禮的根本。」

圖為清院本《清明上河圖》之婚禮娶親場景。(公有領域)

顯然,通過婚禮確認了夫妻關係,而夫妻關係是人倫之首,所以《中庸》說:「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與現代人認知的情感是婚姻中最為重要的不同的是,古人認為婚禮是「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的大事。傳統婚姻重視個人對於整個家族的責任,是以婚禮的舉行意味著這種責任的開始。

既然婚禮這麼重要,那古人是如何讓新人們從一開始就意識到要相親相愛、甘苦與共、共同面對未來的責任的呢?「交杯酒」無疑是其中的一個很好的方式。

早在戰國時期,婚禮上就有了新人喝「交杯酒」的儀式。周朝時,婚禮儀式非常簡單。在新郎將新娘從娘家親迎回來後,簡單的儀式開始。侍者交替為新郎、新娘澆水洗手,贊禮者則為新人安排好新婚第一餐的饌席。新人對席,「共牢而食」。「牢」指俎或俎裡的食物。「俎」(音同「組」)指肉或盛肉的禮器。

饌席上的主食是黍和稷,還有臘俎、魚俎、豚俎、肉湯和一些調料等。進食帶有禮儀的性質,因此新人吃得也不多。一對新人先吃黍,再喝肉湯,然後用手指咂醬吃,這一過程稱為「一飯」。如此三次,稱為「三飯」。「三飯」結束後,食禮完畢。之後用酒漱口,稱為「酳」(音同「印」),也要三次。婚禮中三酳的酒器,前兩次用爵,最後一次用巹(音同「錦」)。

古人認為婚禮是「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的大事。圖為《 Mots sur la Politesse Chinoise 》拜堂插圖 。(公有領域)

《禮記‧昏義》上記載道:「合巹而酳。」孔子後代孔穎達註疏道:「以一瓠分為二瓢謂之巹,婿之與婦各執一片以酳,故云合巹而酳。」巹是一種瓠瓜,味苦不可食,俗稱苦葫蘆。意思就是說,將一個葫蘆對剖而成瓢,夫婦各執一片而飲,所以稱「合巹而飲」。這時分成兩半的葫蘆則以線連柄,象徵婚姻將兩人連為一體;共牢而食、合巹而飲,蘊含夫婦一體的意思。

古人為什麼要用苦不可食的葫蘆來盛酒呢?《禮記‧昏義》說:「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也就是說,夫婦共飲後,一定要同甘共苦,患難與共。而這樣的意味在後世婚禮上的「交杯酒」儀式上已經逐漸失去。

唐之前,婚禮上的儀式「交杯酒」基本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唐代婚禮上除了繼續沿用古制外,還出現了用杯子代替巹;宋代之後,新人使用兩個杯子喝「交杯酒」,但形式是新郎新娘先各飲一半後再換杯共飲,飲完後則將酒杯一正一反擲於床下,以示婚後百年好合。這與現在的交臂纏繞共飲還是有區別的。清末,交杯酒儀式發展成了合巹、交杯、攥金錢三個部分。如今的婚禮,則只剩下了改變了的交杯酒儀式。新人們還能從中體會到同甘共苦的含義嗎?@*#

參考資料:
《禮記‧昏義》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喬致庸,生於清朝嘉慶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出身商賈之家。幼年喜好讀書,後中秀才,曾雄心勃勃要走舉人、進士的仕途。可是天命難違,由於自幼父母雙亡,撫養其長大的兄長在其考中秀才後突然病亡,無奈之下,喬致庸為了挑起家庭的重擔,放棄了讀書致仕的道路,開始經商。但毋庸置疑的是,深受儒家「仁義禮智信」思想薰陶的喬致庸,在經商中亦秉持待人以誠、信義為重的理念,開啟了喬家以儒興商之路。
  • 清金農《山僧叩門圖》
    南北朝時有個僧人叫杯渡,也叫「杯度」,因為他常常乘著木杯渡水,所以得名。沒有人知道他的俗家名字。
  • 說到天花這種疾病,現代人似乎很陌生,也並不覺得有什麼可怕,因為幾乎每個人從小就打了疫苗,而且早已有了有效的醫治手段。不過在歷史上,天花是一種讓人談之色變的疾病,因為它的殺傷力極強,在18世紀的歐洲,平均每十人就有一人死於天花;而在中國的明朝後期和清朝初期,天花的肆虐同樣造成了大量人口的死亡。
  • 唐朝人寫的《酉陽雜俎》記錄了這麼一件神奇事:開元年間,一次秦中大旱。唐玄宗便請當時很有名氣且精研數術的一行法師祈雨。一行法師同意了,但向玄宗要一件有龍的器物。玄宗就讓法師自己去府庫中找。
  • 黃曆元月十五夜稱「元宵」是從什麼朝代開始的呢?中原大陸幅員廣,南北兩地的風俗也常有差異,以「元宵」稱圓子(湯圓)是起於何時呢?元宵吃圓子從何時成為流行的食尚呢?有些人說圓子在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湯圓」;還有人說有餡的圓子稱「元宵」,無餡的圓子稱「湯圓」,真是如此嗎?
  • 黃曆新年伊始,萬象更新。今年是龍年,歲次甲辰,在今年出生的都是龍子、龍女,生肖屬龍。然而,黃曆新年和十二生肖並非華人專屬,不同國家對於生肖的解讀也不盡相同。在中亞國家哈薩克,今年的生肖是蝸牛而不是龍,屬龍的人到這個國家就變成屬蝸牛了。
  • 秋風起兮,七夕節又將來到。牛郎(牽牛)、織女與中華兒女相伴幾千年,有情有義的婚姻,相許相牽的愛情,千百年來代代相傳。七夕的一年一會,讓人感嘆之外,也讓我們反思什麼嗎?
  • 黃曆的五月五日端午節,又叫端五、重五、重午、端陽。「端午」處於純陽之端。民間有俗諺「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古人也把端午作為夏令時節防瘟辟毒的啟動日。端午節的節俗很多,來源久遠,背後蘊藏豐富的文化典故。一起來文化尋根:回顧端午節的九大節俗與故事。
  • 端午「五紅」、「十二紅」的養生飲食,都是觀察時令,巧用時鮮,以促進身心健康的傳統中醫的養生方法,同時五行養生的原理也在其中體現。不管時代怎麼推進,注重天人合一,順應節令過生活,上天自然賜給人最鮮美的生活滋味。
  • 在南亞地區,收受嫁妝是一項古老的習俗,即結婚時新娘的父母要向新郎家贈送金銀首飾或其它值錢的東西。儘管印度自1961年起立法禁止了這種做法,但該傳統在民間仍然盛行。最新一項研究發現,隨著近幾十年印度男性的受教育程度和就業機會的不斷提升,印度陪嫁之風卻愈演愈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