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遭遇寒流 德國在危機中尋找對策

人氣 722

【大紀元2019年08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王亦笑德國報導)汽車業是德國的頭號產業,不僅汽車製造業方面全球領先,在世界五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中,也有三家來自德國。它們被認為是產業創新的驅動器和工作機會的發動機。然而危機往往來得比預期要快,整個汽車行業的不景氣,導致減產、裁員,甚至關閉廠房。如何走出低迷,成了該行業不得不面對的功課。

戴姆勒公司虧損十幾億 震動汽車製造業

總部位於斯圖加特的戴姆勒奔馳公司近日宣布,今年第二季度虧損16億歐元,而去年同期盈利26億歐元。

同時,戴姆勒公司再次發出「盈利警告」(Gewinnwarnung)。這是三週裡第二次發出「盈利警告」,也是一年內的第四次「盈利警告」,被外界視為「極其不正常」。該公司已經糾正之前的盈利預測,表示今年集團盈利會明顯低於去年。

據悉,造成嚴重虧損的主要原因是柴油車尾氣醜聞。根據最新的政府和法院調查和採取措施的情況,戴姆勒得增加花費16億歐元;另外因為日本高田安全氣囊問題而召回汽車,相應的準備金還得增加10億歐元。生產問題和銷路難度也是原因。

戴姆勒公司還表示,整個行業情況的發展都比預期要差,今年上半年尤其在中國的銷售情況不如估計的好。恐怕未來三四年,都是行業相對困難的時期。

專家估計,今年全球的汽車市場都在萎縮。第二季度德國的生產量減少了大約14%,其實第一季度的生產量也減少了,只是第二季度更加明顯。

博世、大陸集團都宣布:考慮大量裁員 

在柴油車需求下降的背景下,全球最大的汽車零件供應商博世公司(Bosch)近日宣布,將大量裁員。博世老闆鄧納爾(Volkmar Denner)對媒體表示,汽車生產行業發展明顯變弱,比去年想像的還要「弱得多」。面對正在下降的需求,必須作出反應。他宣布已經計劃大量裁員,尤其在跟柴油機有關的業務上。

博世在全球擁有41萬員工。在柴油機業務上的員工大約5萬,在德國有1.5萬。去年在跟柴油機有關的業務上已經減少了約600個職位,其中是一些合同沒有延長,有些離退休不遠的則減少工作時間等。

此外,面對德國政府高調推動電動汽車的做法,Denner發出警告,不要片面集中在電動汽車上,應該發展不同的技術。他預計,到2030年,四分之三的汽車還是用內燃機的。

另一家大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大陸集團(Continental)也面臨相同挑戰。集團CEO德根哈特(Elmar Degenhart)對媒體表示,行業內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急劇加速的和「部分具有破壞性」的變革。大陸集團現在需要「成本管控」,這也就意味著裁員。不過,大陸集團全球近24.5萬名的員工中,有多少會受到波及,目前仍是未知數。

此外,行業中其它知名企業,諸如位於腓特烈港的采埃孚(ZF)、位於斯圖加特的馬勒公司(Mahle)、位於法蘭克福的舍弗勒公司(Schaeffler)、位於紐倫堡的萊奧尼公司(Leoni)等等,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強勁的行業逆風,也都在尋找對策。

多年來汽車業一直處於危機之中

在杜伊斯堡埃森大學的汽車教授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öffer)看來,汽車行業的不景氣並非一朝一夕之間的事,20多年以來,汽車行業一直處於巨大危機之中。而德國的尾氣門醜聞,電動車、無人駕駛車的轉型,汽車共享、網約車的興起,都加劇了傳統汽車業的危機。

德國汽車業顧問拉姆勒(Stephan Rammler)表示,20世紀移動性的三大核心特徵:需要司機駕駛、私人保有以及使用內燃機的汽車正在消失,德國汽車業的許多優勢將不復存在。

汽車管理中心(CAM)負責人布拉策(Stefan Bratzel)稱,整個汽車行業長期處於疲軟狀態, 「我們還沒有看到任何積極的信號,從經濟角度來看,我們處於一個非常困難的階段。」如果汽車製造商今年有更多的盈利預警,他也不會感到驚訝。

IG Metall工會也表示,在德國現有的從事發動機和變速器生產的21萬就業崗位中,到2030年預計將有三分之一以上消失。

任何行業的革新和變動都在所難免,然而如何在產品迭代升級和徹底轉型中依然立於不敗之地,是這些在傳統汽車行業中吃盡甜頭並創造傳奇的巨頭公司所必須考慮的。至於他們是否能交出滿意的答卷,則是由市場來決定的。#

責任編輯:周仁

相關新聞
奔馳難逃尾氣門 召回77萬輛柴油車
柴油車禁令實施數月 漢堡尾氣含量不降反增
德國城市議會否決政府計劃 柴油車監管仍困難
柴油車需求減少 德國博世宣布將大量裁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