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陸上自衛隊舉行最大規模實彈演習

人氣 925

【大紀元2019年08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永日本東京報導)8月25日,日本陸上自衛隊在靜岡縣御殿場市東富士演習場向大眾公開舉行最大規模的實彈訓練——「富士綜合火力演習」,共有2,400多名自衛隊隊員參加了演習。

富士綜合火力演習從1961年開始,目的主要是訓練自衛隊隊員的作戰能力。演習從1966年開始向大眾公開,並邀請各國駐日本武官觀覽。最近,演習的人氣高漲。每年的演習於8月下旬舉行,要想到現場觀看,必須在6月份到自衛隊的官網上申請,最後進行抽籤。今年有14萬人提出申請,門票中獎競爭率高達27倍。

演習進行陸、海、空自衛隊綜合作戰,包括最新型的10式戰車在內,各種武器陸續登場,進行實彈射擊。當天共有坦克車、裝甲車80輛,各種火炮60門,直升機、飛機20架參加演習,使用的彈藥總量達到35噸左右,造價約5億5,000萬日元。

演習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主要是介紹陸上自衛隊的主要裝備,有遠距離火力、中距離火力、近距離火力、直升機火力、對空火力,以及坦克等火力。第二階段是綜合演習「奪取被侵占的島嶼」。作戰採取了「部隊部署」、「機動展開」以及「奪回」三個重要的作戰方式,進行了綜合演習。

今年首次在總演習露面的最新式武器是「19式車載155毫米榴彈炮」。到目前為此,榴彈炮主要有兩種,牽引式榴彈炮和坦克車式榴彈炮。牽引式榴彈炮移動時需要車輛牽引,必須由士兵手動連接或分開。「19式車載155毫米榴彈炮」則是車輛和炮身為一體,又有別於坦克車式,移動更加迅速,並節省了安置時間和人力。

8月25日,日本陸上自衛隊在靜岡縣御殿場市東富士演習場向大眾公開舉行最大規模的實彈訓練。(金丸/大紀元)
8月25日,日本陸上自衛隊在靜岡縣御殿場市東富士演習場向大眾公開舉行最大規模的實彈訓練。(金丸/大紀元)
8月25日,日本陸上自衛隊在靜岡縣御殿場市東富士演習場向大眾公開舉行最大規模的實彈訓練。(金丸/大紀元)
8月25日,日本陸上自衛隊在靜岡縣御殿場市東富士演習場向大眾公開舉行最大規模的實彈訓練。(金丸/大紀元)
8月25日,日本陸上自衛隊在靜岡縣御殿場市東富士演習場向大眾公開舉行最大規模的實彈訓練。(金丸/大紀元)
8月25日,日本陸上自衛隊在靜岡縣御殿場市東富士演習場向大眾公開舉行最大規模的實彈訓練。(金丸/大紀元)

日本最新式坦克車10式戰車,以及近年引進的「水陸兩用車(AAV)」和「16式機動戰車」也陸續登場,進行實戰演習。這些裝備都是自衛隊推進的戰鬥力西南轉移的象徵性裝備。

水陸兩用車是美國製造,美國海軍陸戰隊也在使用。為了讓兵員從輸送船上到達孤島,車輛載著大約20人,以時速13公里的速度前進。該車輛將被部署到明年3月成立的孤島奪回部隊「水陸機動團」。

「16式機動戰車」具備與坦克相同的炮塔,但其底盤卻是有八個輪輪胎,最高時速達100公里,機動性高。因比坦克輕,可以用航空自衛隊的運輸飛機運送。由於其特點是能夠迅速地從本土輸送到孤島,快速投入戰鬥,2017年底開始陸續配備在日本全國的新編的「快速機動連隊」。

日本陸上自衛隊的水陸兩用車(AAV)。(自衛隊)
日本陸上自衛隊的16式機動戰車。(自衛隊)

10式戰車

10式戰車是日本陸上自衛隊最新式的主力戰車,也是其繼61式、74式和90式後,日本自主設計的第4代國產戰車,是目前最先進的主力戰車之一,也是日本第一種搭載C4I系統的主力戰車,火力是採用日本製鋼所研製的新型國產120毫米44倍徑滑膛炮,並使用增強型裝藥和強化型彈芯,其穿透力較90式為強,每輛造價約9億日元。

防護能力上,10式戰車全重為44噸,最大增強裝甲後可達48噸。10式戰車全車具核生化防護能力、自動滅火裝置,炮塔前方左右兩側還配有共四部的煙幕彈發射器,也和90式一樣具備雷射探測裝置(位於炮塔四個位置,可覆蓋所有方向),在戰車被雷射瞄準後即會自動啟用,以降低被半自動雷射導引的反坦克導彈擊中的可能性。

在公路上,10式戰車的最高行進速度可達時速70公里,與90式相等,但其倒車行駛時也保有70公里的速度,而90式就僅有50公里。

所謂的C4I為指揮(Command)、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s)、電腦(Computers)和情報(Intelligence),裝備於戰車上可使其與多輛戰車進行情報傳遞,達成情報共享和資訊的指揮與控制功能。#

日本陸上自衛隊最新式的主力坦克「10式戰車」。(自衛隊)
日本陸上自衛隊上一代主力坦克「90式戰車」。(自衛隊)
日本陸上自衛隊的99式裝甲車載155毫米榴彈炮。(自衛隊)
日本自衛隊的多用途直升機。(自衛隊)

責任編輯:浦恩慧

相關新聞
日本自衛隊護航 貼身全紀實
日本自衛隊統一負責運送救濟物資
日自衛隊首架F─35戰機在美亮相
日本自衛隊防通訊干擾 擬引進電子進攻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