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緣筆記:戲臺(下)

作者:塵埃
如果您發現這世上誰被魔鬼誘惑了,請幫幫忙,想辦法拉他回來,不要讓他的天國世界消失,他說不定曾是天使下到凡間,只是迷失了,而他天國的家人在等待。(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407
【字號】    
   標籤: tags: ,

話說,在某個朝代、某個皇宮中,有個清秀美麗的大宮女,她很得皇后信任,皇后待她很好,讓她掌管宮中很多事情。她雖非國色天香(如果是這樣就不會只是宮女了),卻也深深迷倒了掌管宮庭倉庫的大總管……

(接上文)

進入人間,洗去了前塵記憶,猶如換了新戲服一般,下一個故事、下一幕將開演。

這是一個日漸國際化的時代,人間由處處是鄉村,在幾十年間轉變為處處是城市。一個女學生生長於這樣的轉變中,因父親的關係,她是少數能從鄉村至遠洋留學的人,在那個稍早的年代中,在西方學習了一門古典學科。數年後,成為一名女教授。女教授有一位十分愛護她的先生,眾所周知,在她被排擠、被中傷、被妒嫉時,總能默默地在身後支持她,她在國際間小有名氣。

數十年後,他倆已是滿頭銀髮,他們,也發現這世界變了,一股負面的力量使人們不再互相慈愛,而是互相攻訐,他倆發現,能學這門古典學說學到一定水準以上的人愈來愈少。魔王也在另外空間干擾著女教授,使她暴躁易怒、喜怒無常,幸得先生寬大的安撫與了解,在兩人都銀髮的時候,數十年的教學經驗,聰慧絕頂的女教授將學問精粹成朗朗上口的歌謠,只要上過她課程一段時間,大人小孩都能輕易背誦。她的用心,使來上她課的人們,能在短短一兩年內,即能學會一般人需花三到四年才學得起來甚至不一定學得起來的學問,教得如此快速而簡易,教學者本人的付出會相當大,她壓力過大卻堅強,先生也為她分擔,讓她能更專注於學說,沒上過她課的人認為她浮誇、這一切快速不可能。

猶記許多年前,當這門學問還未精粹成歌謠前,她的教法已是出眾的特別,當時她被排擠中傷,卻在另一個地方建立了自己的學問王國,這正應驗了這句話:「不適合做員工的人,就是最適合當老闆的人。」

她也發現,無論她如何努力想將這門傳統學說傳承,只能留下技巧,朗朗上口的歌謠,為來上她課的人們打下了堅實的基本功,但是,內涵還是逐漸失傳了,而且,不只是她這一門傳統文化是這樣。她治學時,學說中的平和與寧靜、鼓勵寬容,感染了來上課的人們,她一切作品可以讓人平靜,卻平靜不了自己,魔王時常在她腦子裡加東西,讓她以為這些外加的思想是自己所想,例如:魔鬼時常嘲笑她,這一切努力是白做工,她以為是她自己想的,這一切是白做工。

因她小有名氣,在世風日下的世界裡,她總是懷疑著每個接近她的人用心何在。

魔王在人間殘害了許多人的心靈,以魔幻傷害了許多人,以謊言毒害人,以利益誘惑人放棄良知,利用人們害怕受牽連的心理讓人們對魔鬼們的殺生害命保持沉默、視而不見,並想儘辦法奪走那些堅守原則的人們的生命。

人間這臺戲,本應是展現宇宙最終對生命慈愛與造化的地方,因魔王的攪亂,一場混亂,逐漸成為脫序的演出,世界變得愈來愈往低俗走。

一天,一個被魔幻所傷的女孩子,在極其巧妙的因緣下,來到並默默坐在課堂最後旁聽,她清醒的時間很少,大部分在休息,雙眼朦朧,手不能提重物。聽著聽著,一股很平靜的力量竄入她的心房,宛若天使臨凡,溫暖得使她流淚,為什麼會有天使臨凡的感覺,因這門傳統學說來自西方。她突然懂了,也想起一個故事,說故事的人,也是故事的主角,一個東方人,在西方,到了那天主教堂中,注視著修士們以古典英文字抄寫聖經,教堂在島上,當海潮退去,他們從陸地步行至島上,海潮漲起,教堂便與世隔絕。古樓城門,建了八百年還在建,依八百年前的藍圖繼續以古法建造,壯麗完全迥異於東方,在那城門前人渺小如塵、懂得謙卑,修士們坐在教堂中抄寫聖經,一個人一生只抄那麼一段,不停地、不斷地、重覆地抄,如同八百年前的生活,沒有鉛筆,畫直線是以一條線沾上碳粉,在羊皮紙上一抖,一條線就出現了。

與世隔絕的教堂內,放著一本手抄聖經,在古典西方傳統裡,都會將篇章中的第一個字母放大,綴以美麗花紋與插圖,灑上金箔,虔誠聖潔,猶如天使降臨,站在書前,被洗滌了身心。那位東方人懷著感動、感謝、平靜的心靈,創作了十幾幅圖畫,帶回東方,高尚典雅,授予他的學生。

而女教授傳授的這門西方古典學說,其內涵和那曾在教堂中受感動的東方人,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恐怕教學者本人,都還無法真正明瞭自己所習所授的古典又傳統的文化,有多大的力量。

多少學說充斥著世界,似乎只增加了便利性,讓知識爆炸,世界更快速運轉,卻都無法取代使人類社會延續幾千年的古典而傳統的各門學說,所帶給人們的溫暖與身心的安寧。

而有些學說,更是有如魔王的前鋒般直接在人心中植入暴力、色情與仇恨,讓世界愈來愈亂。

雖然女教授有時脾氣不太好,但受了傷的女孩能明瞭她的壓力來源,是面對這個日益下滑的世界的無奈與經年被人傷害的無力,所化成的外在的表現。在上女教授的課之前,她曾經幫忙在虎口上救過性命垂危的人,也因為救人,在夢境中一次一次地被魔鬼追殺,又一次一次地逃過,仍不免被魔幻所傷,她知道,魔王的用意是不讓她再繼續救人性命,但,怎可能呢?天道好生,怎可置百姓的性命於無妄而不顧。她雖平凡,即使受傷,也一定會有其它辦法。

在女教授的課堂中,就像是一種無形的醫療,因此,她對女教授是相當體諒的。

女教授看著女孩,想將一切傳授,無奈她現在身體能慢慢恢復就不錯了。她來旁聽,她在吸收,雖然吸收得不多,在她身上,卻看得見一種面對災厄的堅靭,在絕望中看見希望,也將希望帶給身邊人,而她對自己的體諒,好似似曾相識。

女教授和先生常常鼓勵女孩,不一定是言語,有時是微笑,或一個小小的動作,他們常為女孩祈禱。

後來女孩能夠做些簡單的工作,能夠打打工,便常回來探望女教授,而教授退了休的先生,總是微笑地在一旁看著她們兩個說話。

有時,他也會吃點醋,覺得,這個可愛的小丫頭,每次來,淨顧著和他太太聊天,都不曉得要拜拜碼頭,他可是一家之主耶,每次都只跟他說幾句話而已……

殊不知,這是自己太太前世對丫頭精心「調教」的結果,丫頭到現在還不敢隨便和異性說話。

教授的先生也發現,如果丫頭跟他的話說多了,那吃味的就會換成他太太了。哎呀呀,他這麼愛太太,怎麼捨得讓她吃醋,有醋還是自己吃就好了。於是,他到廚房打開冰箱,拿了一瓶水果醋自己喝。

女教授當然知道自己的先生會吃醋囉!所以,偶爾也會將話題移至先生身上,不過,丫頭畢竟是個女孩子,總不好和一個老男人一直說一直說個沒完,她總覺得不太適合,所以,有醋只好給先生吃囉!等一下她再趕緊撒個嬌,安慰先生不要傷心。

果真演什麼像什麼,女教授撒嬌的功力可十分了得,旁人看了都會覺得,哇,這要是我,不知道做得來嗎?先生可很吃這一套的。

女教授很高興丫頭出現在她身邊,無論是以什麼角色出現,她隱約覺得,自己好像曾經很喜歡這個丫頭,喜歡得不得了,可是,這份喜歡,好似隔了一碗孟婆湯,那麼遙遠而氤氳飄渺,虛無如幻。而今世,她愛的是她先生,先生愛護她一輩子,她什麼事都可以跟他說,她可以對他耍賴、耍任性,有時候還可以唸唸他(果真是上輩子修行有素),他總是會很溫和地看著她,然後說:「啊!你剛剛說什麼?」表示剛才根本沒注意聽她說話。粗活、家事都不希望她做,怕傷了她的纖纖玉手,先生自己撿來做。他支持她的事業,又每天上下班接送,她很幸運有一個這麼好的先生。

丫頭這麼可愛的學生,她很疼,雖然丫頭現在學得不多,但看她一路走過來,純淨的心,給周遭的人帶來一份深入心靈的、永不放棄的感動,看著丫頭,她好像知道怎麼傳承自己所學的這門傳統文化的內涵:純淨而善良的人品,輔以卓越基本功,才能將學說中的內涵展現,而內涵一旦展現出來,這門學說,就能帶人遠離魔鬼的陷阱。

因此,選傳人,人品還是相當重要。

其實不只是丫頭,當年皇宮中,以及和女教授宿世有緣份的人,也都轉生而來了,有的成為她的得力助手,有的在她的學問王國中幫忙一起教學,或處理雜事,有的則是學生。他們協助她,同時,也會忍受她的脾氣,就當修養身心的一部分,反正,以前在皇宮時,她就是這樣,雖然此生造成她這樣的原因和彼生大不相同。

無論故人們在這學問王國待的時間長或短,都多少協助她延續了這門學說。

或許,彼生的戲就是應該這樣演的,望著一個美麗又盼不到的宮娥,卻沒有任何踰距,今世,才能被選為文化的繼承人,能夠抵禦亂世中的誘惑,有今天在國際上小有名氣的地位。

宮娥學會了體諒,而讓宮娥學會體諒的人,學會了抵擋誘惑。

約定

相傳,東西方的人們,會相互轉生。

曾經有位比丘尼,在打坐中元神離體到了西方的天國,那裡有一個大神在講課,天國世界的人都是西方人形像,天國中某一處放著許多世人的名冊及命運,在那裡,她看見了丫頭和一些她認識的人。

比丘尼在天國待了一陣子,又看看自己身上所著的黃色袈裟,知道自己不屬於這裡,大家也知道她不一樣,是客人,她覺得不太好意思,晃了一會兒就下來了。

回到人間,心想這次元神離體的經歷,是不是那個天國,要透過她,傳逹訊息給原本屬於那裡而現在卻在人間的子民。可是人海茫茫,要到哪裡去找人?比丘尼想著,如果這件事是我要做的,那上天一定會安排自己找到該找的人,就這樣,鍥而不捨地尋人,終於在某次畫展中「巧遇」丫頭,而這份巧遇,好似早就安排好了般,讓她告訴她,她生命來源的特點,以及,她屬於西方,即使今世轉生東方,本質依然屬於西方天國的生命。訴說完畢,即說她得離開了,去找下一個人,告訴他或她這些。

而比丘尼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是一個曾經在自己的夢中,夢見自己在世界各個不同民族、不同朝代都轉生過,扮演過不同角色,男男女女都有,從來都覺得世間一切皆為情幻的人。

聽說,會遇到誰、會對誰有好感,都有宿世更深的因緣,而故事中幾個主角也是,將時光倒回更久遠之前,天國中有兩位天使正快樂地唱歌,他們是彼此的和音天使,和出的聲音十分和諧,時常形影不離。在一次宇宙劇變中,其中一位天使預見人間將有災劫,被派下凡間,協助轉正乾坤,此去須歷盡重重艱險,才能於末世救人於危殆,他的和音天使見狀,也願下凡塵幫助。此時,第三位天使也預見人間最後的景象,萬魔出世,能走過這一步魔考的人類,才能過度至不屬於過去的新紀元。

很多天國很多天使,都被派下去幫忙。而這個天國,將被派下去的和音天使,看起來力量最弱,卻柔中帶剛;將要幫忙的他的和音天使,比較剛直。然而,事不關己,關己則亂,屆時魔王也會派出假善的使者,設圈套誘騙第二位天使,說你應該這樣幫助、那樣幫助,從而加害第一位天使。

第三位天使的洞見,使他也決定下到凡間,盡己之力,讓第二位天使遠離魔王的干擾,真正能幫助到第一位天使。

從天堂下到輪廻中安排轉生的地方,進入人間戲臺前,天堂的記憶都將被封印,直到完成任務返回天國,記憶才會再度打開,而他們之間的約定,也被送到負責安排轉生的生命手上。

天使是不懂世間情愛的,約定中,第二位天使對他的和音天使是幫助,而第三位天使對第二位天使是守護,輪迴中的安排,從來都忠於原約。

無論他們去了多久,他們天國的家人,始終在天上看著他們,就像看戲般望著人間,等有天戲落幕了他們將回來,並很欣慰他們的家人都在幫助創世之主抵擋並化開魔王的力量。

而此時,卻聽聞更上層天國的天使們在嘆息。尋問原由,才知嘆息天使們的家人,在人間被魔王誘惑得迷失了本性,做了許多殘害人類、反對創世主的事情,而這一切所為,將導致他們的天國解體。嘆息天使們說是過去他們教導無方,將為此負責,向三位天使在天國的家人們道永別。

天使的家人們愣住,不忍面對這殘酷的事實,第一位天使的家人說,這樣吧,人間有一個人正在寫文章,這個人和我家人很熟,接收得到我們的訊息,請他用文章將你們的訊息告訴所有在地球上的生靈,請他們不到最後一刻,不要輕易放棄你們的家人,盡一切最大的努力,讓你們的家人能放下手中鐮刀,拉他回正途。

因此各位看倌,如果您發現這世上誰被魔鬼誘惑了,請幫幫忙,想辦法拉他回來,不要讓他的天國世界消失,他說不定曾是天使下到凡間,只是迷失了,而他天國的家人在等待。

答應我,好嗎?
我知道你會答應的。
謝謝你。
你真好。
我們都很喜歡你。
你很勇敢。
因為這需要勇氣。
謝謝您為人間的付出。

(全文完)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走過嚴寒的肆虐,湖中死去的魚兒以袋計,而春來了,在高堤旁,驚喜地發現小小的漣漪不停的出現,是魚苗!為數眾多的魚苗,在春神的眷顧下長成於湖中,展現了生生不息的生機!
  • 從草原往左看,還有那一片黃花,偶見蜜蜂採蜜,而另一座木質涼亭立在哪兒,提供了另一個人們體悟與聆聽自然詩篇與樂章的歇腳處。
  • 我們一起出生在無垠的宇宙中,一起遊戲、玩耍,在漫長數不盡的歲月裡一同成長,如同同一個體生命上的不同細胞,像是同一身體的左手右手般存在。
  •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見一些做小生意的人,處在社會的各個角落,他們或許沒有很高的學歷,卻生命力強韌;他們多數有一些好手藝,做吃的、做一些手工藝品,以服務人群順便換取生活所需。有人曾說,我們上上代的人,大部分靠的是手藝;我們上一代的人,靠的是文書,而到了我們這一代,好像……什麼都不會。
  • 這其實是位好客人,一次跟雲訂了20個擺飾。雲在一個大節日開始時遇到他,因逢節日開始,雲想請客人直接去煉土廠和前輩訂做,客人覺得麻煩,要從雲這裡訂。因訂做數量多,客人也殺價,雲便也接受了殺價,認為有賺就好,就當幫客人多服務一下。
  • 話說,在某個朝代、某個皇宮中,有個清秀美麗的大宮女,她很得皇后信任,皇后待她很好,讓她掌管宮中很多事情。她雖非國色天香(如果是這樣就不會只是宮女了),卻也深深迷倒了掌管宮庭倉庫的大總管。
  • 神韻交響樂團演出的西方交響樂曲,經常有有十分貼心的安排,樂曲的選奏也極富巧思,不論觀眾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響樂,在精采的樂音引領下,總會體驗到層層的驚喜與無盡的感動。
  • 只記得那個衣衫襤褸的長頭髮的女人,拖著一跛一跛的腿,挨個翻著垃圾桶找吃的,他一邊找一邊咧著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說的,我們村老人給我講過的苦命女人。其實提起來,鄉下的人,哪個不覺得自己命苦:幹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擔不完的驚,受不完的怕。
  • 《奧本海默》這部電影也締造了一項影史上最弔詭的紀錄,那就是:「每一個人都看得津津有味,但是每一個人看到的內容深度其實大不相同。」電影散場後,尾隨一群觀眾默默離開戲院,我其實很想攔住他們、大聲告訴他們我看到的電影內容,包括那些電影中已經說出來的,還有那些沒有、或沒時間說出來的故事。
  • 《奧本海默》這部電影還締造了一項影史上最弔詭的紀錄,那就是:「每一個人都看得津津有味,但是每一個人看到的內容深度其實大不相同。」電影散場後,尾隨一群觀眾默默離開戲院,我其實很想攔住他們、大聲告訴他們我看到的電影內容,包括那些電影中已經說出來的,還有那些沒有、或沒時間說出來的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