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看中國——他們眼中的中國權力交接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2月21日訊】12月16日晚﹐在紐約位於公園大道的亞洲協會舉行了題為「中國領導權的轉型–過程﹑政治和對將來的預知」講座。由蘇珊勞倫斯﹑ 黎安友﹑ 約翰霍登三位中國問題專家主持。上圖﹕由左至右依次為約翰霍登﹑蘇珊勞倫斯﹑ 黎安友三位中國問題專家。(大紀元)

蘇珊勞倫斯是遠東經濟評論和亞洲華爾街雜誌的中國問題撰稿人。1985-1987年在北京大學學習﹐1989年在哈佛大學取得東亞研究的學士和碩士學位。黎安友是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探討論點則以中國政治和對外關係為主攻方向。並為「天安門文件」一書英文版的作者。約翰霍登是美國中美關係國家委員會的主席,曾擔任美國在華商會主席。亦是對外關係協會和國際政策研究學院的成員。

蘇珊勞倫斯談到了她親身經歷十六大的經歷。她表示﹐中國的媒體都在報導中國如何完成轉型﹐如何在世界共產運動史上開始新篇。然而發生的事情十分奇怪–江保留了軍委主席的職位。11月15日早上﹐我們希望看到江是否會出現在新任政治局常委當中。結果一共9人出現﹐胡在第一位﹐沒有看見江。我們預先得到了中國官方的中央委員會成員的個人簡歷﹐報導的十分詳盡﹐絕不是在選舉之後做出的。然而當天的人民日報報導中江胡在一起﹐江佔據了大半照片﹐胡的身影十分黯淡。下半版介紹了中國領導人﹐第一個頭像是江﹐他實際保持了第一號位置。採用英語報導的國家大多提到﹐繼任平穩的發生了。然而江可能會執掌軍權更長﹐因為軍委主席的任期是5年﹐或者他會在明年3月交出權力。但我們的問題是他究竟會待多長﹖他的意圖是什麼﹖是支持還是削弱胡的力量﹖對公共發言時﹐江和曾慶紅願意承認胡的權位﹐胡作為總書記名義上領導整個黨。在實踐中江和曾是否如此﹖實際江在媒體上大搶空間﹐擠胡的地方。曾和各國元首頻繁會面﹐十分積極的在給胡製造障礙。蘇珊勞倫斯則對胡和曾的關係不十分樂觀。

約翰霍登插話說﹐在他代表美國政府與江會面時﹐江說自己會留任軍委主席到2003年3月因為「同志們要我如此。」 江在會面時談到唐﹑宋﹑ 毛時代繼位的事情﹐談到了林彪﹑劉少奇﹑王洪文﹑華國鋒和鄧以及胡耀邦﹑趙紫陽的經歷。

接著中國問題專家黎安友表示﹐他正在進行英文出版「第四代」一書。這本據宗海仁(譯音)撰寫、由紐約Mirror Books出版的「第四代」一書寫成的書﹐「第四代」不尋常的詳細內容披露了北京政治“黑箱子”政治內部鬥爭,這些內容來自一個在美國生活了幾年、以筆名宗海仁出現的人。高層內部人士給宗海仁提供了黨內秘密檔案,其中包括對十幾個最高職位的候選人的內部評價。在寫此書時黎安友最感興趣的是中共類似企業化運作的方式。新領導人在中國共產黨內成長20多年﹐所有的新常委在1982年被選中。在40多歲的時候﹐被上級選為預定接班人。選定的標準是符合鄧小平“年輕化知識化現代化”的要求。雖然不是所有的培養對象都最後進入了政治局﹐但是從那時始﹐黨已開始培養。

不論在各地或是黨的中心﹐每個預定接班人都有在梯子上爬和增長個人權術的過程。與美國政治不同﹐候選人沒有在黨內成長的經歷。而中共的企業方式與之正好相反。鄧說胡是江的接班人﹐5年以後胡出現在軍委副主席的位子上﹐標誌著胡的地位被確定。朱熔基想讓溫家寶成為總理﹐於是他進入了政治局。羅干﹑吳邦國﹑曾慶紅據宗海仁的書而言早已在名單上﹐他們的進入並不奇怪。與歷史不同﹐這次﹐軍隊沒有反抗﹐老人沒有干預﹐只是幕後的爭鬥從9月持續到11月。

中共本身存在許多問題。尤其在六四之後﹐中共的新領導人意識到這些問題,必須民主化。正如章家敦的–「中國即將崩潰」一書所寫。不管你是否同意鄭義的觀點﹐農民和工人在起義﹐銀行不得不面對擠兌的衝擊﹐這是事實。第四代不背叛這些事實﹐他們想一步步解決。歷時一個半小時的講座在提問中結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之路:討伐當代袁世凱--江澤民
林保華:俄中聯合聲明 針對美國
【紀元專欄】杜導斌:中韓管理網路的區別說明了什麽
【紀元專欄】戈明:民主與強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