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蘇格拉底的巧合

陳竹月
font print 人氣: 46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9月26日訊】古往今來,東西方最偉大的兩個老師,在中國是孔子,在希腊則是蘇格拉底(Socrates)。然而這兩個人卻有許多相似之處,使人不禁要疑惑這是冥冥中,歷史有意的安排!

生年的相近

根据考察,孔子逝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蘇格拉底則在孔子逝后十年(公元前469年,周元王七年)誕生于希腊,兩人都享年70余歲。曾有學者推崇教育思想的奠基,自古以來,東方不出孔子淑世天下的理想,西方則延續希腊三哲的論述,無或間离。兩位至圣先師的思想如火炬明焰一般,在2500年前光耀了黑暗的世界,至今不息。

容貌的平凡

孔子因為有一個高聳突出的前額,故名「丘」。且他自稱「吾少多能鄙事」學生又描述他与鄉人相處時謙和朴拙,可見生來即無尊榮華貴之气,而是曖曖內含光的溫和近人。根据西方典籍,蘇格拉底雖然智能過人,相貌卻也平凡無奇。不但頭禿無發,且有大大的圓臉、深陷的眼眶,寬闊而朝天的鼻子,被描述成「活像一個挑夫」。所謂「真人不露相」、「大智若愚」,此兩人該是最好的寫照了。

動亂時代中偉大的老師

蘇格拉底出生于雅典,當時的希腊半島,正是城邦紛立的時代。雅典和斯巴達的兩強相爭,加以外侮的入侵,各城邦間的紛爭糾擾不斷。蘇格拉底在世時,經常批評政治、攻擊詭辯學派,終生為維護真理至死不屈,苦口婆心教導雅典青年的熱誠感人至深,深為世人所景仰。

同樣地,迎接孔子的亦是一個列強紛起、諸侯兼并不斷的春秋時代。彼時亂臣賊子喪禮無道,孔子為推行理想周游列國,絕糧于陳、构陷于人,面對重重殺机,仍然不改兼善天下的凜然大志。他也視學生如己出,見到錯處亦會劈頭直罵,情誼純摯深厚,影響弟子至深至遠,弟子們至死都要持守孔子所傳正道。

就拿時時頂撞孔子、性情急躁的子路來說吧!子路在衛國發生內亂的時候,本來可以逃過一劫,但自覺自己身為家臣,一定要回去,最后落得被亂臣剁成肉醬的下場。子路臨死之際堅持要把斷了的帽帶綁好,因為「君子就算死,也要正冠而死」,他至死都不忘孔子的教誨。孔子听到衛國內亂的消息時,就預料子路必定無法幸免。果然傳回子路殉難的消息,痛心的孔子至此蓋上肉醬,不再食用。

孔子与蘇格拉底雖然相貌平凡無奇,卻都在亂世中執守正法,謙和好學,誨人不倦。這也正是他們流傳千古的真正原因啊。(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之前,孔子經歷了一場大病。這在以前是從未有過的事情。孔子一生中,身體狀況都是很好的,還在早年時期他即是射箭、駕車的好手,在這點上就連一向以身強力壯而自詡的弟子子路也深為佩服。据古籍記載,孔子年輕時力能“舉國門(即城門)之關”,由此亦可見出他身體勇健的程度。
  • 光陰在悲傷的余緒中又過去了一年。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春天,孔子一病不起。此時,在世的弟子中不論在年歲上還是從資歷上來看,子貢算是第一位的人物了。當子貢赶來看望自己所尊敬的夫子時,已預感自己將不久于人世的孔子強撐起身體,扶杖立在門口。
  • 公元前551年,周靈王二十一年,魯襄公二十二年夏歷八月廿七日,孔子生于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城東南尼山附近;今尼山下有“坤靈洞”,傳說為孔子誕生地)。因父母禱于尼丘山而生,故名丘,字仲尼。
  • 孔子自稱“四十而不惑”(《論語.為政》),所謂“不惑”蓋指“而立”時确立的世界觀,人生觀已堅定不移。
  • 據北京晚報5月28日報道,記者連日在北京孔廟觀察發現,近几天到此上香的人流中,多了一些年輕的面孔,一家老少“齊上陣”的也不在少數。記者跟孔廟工作人員一聊才知:這些都是今年高考的學子和他們望子成龍的父母。孔廟的管理人員告訴記者,現在每逢周末,來上香拜謁的考生都有几十人。供奉孔子的大成殿中香火繚繞。工作人員介紹,到了高考前几天,上香熱度會更高。
  • 孔子認為婦女應有“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就是說那個時代的婦女應該在品德、言語、容儀、女功等四個方面加強修養,這個女功是其一。那個時代的女功是指紡織、縫紉、刺繡、喂雞、養蚕、烹調等适合于婦女特點的工作,不象現在要婦女去下水田,讓女孩子去爬高壓電線杆。
  • “樂”在中國古代占有崇高的地位。《周禮》中有“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之“樂”指周朝保存下來的黃帝、堯、舜、禹、湯、武王等六個朝代的皇家音樂。孔子教學生有“六經”,《詩經》、《書經》、《禮記》、《樂經》、《易經》和《春秋》。研究古漢語的學者分為古文家和今文家。今文家認為沒有專門的《樂經》,“樂”不過是附記在《詩經》中的一种樂譜;而古文家認為有專門的《樂經》,因秦始皇焚書坑儒時燒掉了,《樂經》就失傳了。
  • 孔子:精神豁然,知足不貪,食居慎節,愛好廣泛,并有“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
  • 孔子是長期受到人們推崇的杰出人物,他倡導的飲食觀,對后世影響遠。「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意思是說,食物原料要選擇优質的(精食),肉要切得細細的(細膾),做飯菜應該講究選料、刀工和烹調方法,飲食是不嫌精細的。附圖
  • 紫禁城位于北京中心,又稱故宮,為明、清兩朝的皇宮。故宮東西寬750米,南北長960米,面積達72万平方米。故宮的整個建筑被兩道堅固的防線圍在中間,外圍是一條寬52米、深6米的護城河環繞,接著是周長3公里的城牆,牆高近10米,底寬8.62米。城牆上開有4門,南有午門,北有神武門,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城牆四角,還聳立著4座角樓,角樓有3層屋檐,72個屋脊,玲瓏剔透、造型別致,為中國古建筑中的杰作。
    故宮大體可以分為兩大部分:南為外朝;北為內廷。外朝內廷的所有建筑排列在中軸線上,東西對稱,秩序井然。

    孔子与老子的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滲透在中華文化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紫禁城也同樣蘊含著這一古老而傳統的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