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不公平競爭手段 ​​影響全球創新

人氣 1845

【大紀元2020年01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Emel Akan報導/孫洐源編譯)一項新的研究表明,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中共採用的不公平貿易手段損害了發達國家的工業創新,導致發達國家的公司(尤其是北美和歐洲的公司)失去了在先進工業中的競爭優勢。

多年來,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一直表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的快速經濟增長和貿易擴張對全球經濟產生了積極影響。人們認為,對發達市場的任何不利影響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暫時的、或者是由低技術產業或某些地區的工人承擔的。

但是,美國智庫「信息技術和創新基金會」(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Foundation,簡稱ITIF)的最新研究發現了相反的情況。

ITIF創始人兼總裁阿特金森(Robert Atkinson)在題為「創新阻力:中國對發達國家經濟影響」的報告中說,傳統觀點「過於樂觀,其危害比許多人預料的還要嚴重」。

阿特金森在報告中寫道:「學術文獻表明,中國經濟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不公平的重商主義政策的支持,損害了全球經濟尤其是北美和歐洲經濟的創新。」

該研究在ITIF和史密斯·理查森基金會(Smith Richardson Foundation)的支持下,研究了有關中國經濟增長和其貿易政策對全球創新影響的學術文獻。

該研究的主要結論之一是,由於來自中國廠商的巨大競爭壓力,許多發達國家的決策者將重點放在西方經濟體的失業問題上,但是,損失不僅限於工作的流失。

阿特金森說:「人們對這些經濟體創新的影響關注減少了,對全球創新的影響則關注更少。」

多年來,經濟學家一直認為,中國融入世界經濟不僅可以提高中國的福利水平,還可以提高其它國家的福利水平。他們認為,全球市場一體化提高了他們所謂的「分配效率」(allocative efficiency),比如提高了英國紡織品或葡萄牙葡萄酒的生產效率。

但是,阿特金森指出,這種假設僅在市場力量發揮作用時才有效。

他寫道:「現在是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考慮重商主義貿易與基於市場的貿易不同的時候了。」

中國已開始實行「創新重商主義」(innovation mercantilist)政策,其中包括提供數千億美元的政府補貼以支持其關鍵行業。它還採取了各種策略,例如工業間諜活動、網絡盜竊、強迫合資以換取市場准入以及收購外國公司以獲取敏感技術。

這些政策刺激了中國的創新,但阿特金森認為,這是以對西方經濟體創新的打擊為代價的。

「重商主義貿易可以通過縮小市場和降低利潤來減少需要在研發上進行投資的創新。中國通過扶持疲弱競爭對手、關閉市場、製造產能過剩和限制收入來加劇這兩種動力。」

多年來,許多美國大公司已將其製造業務轉移到低成本國家(主要是中國)。預計這些舉措將降低成本並帶來競爭優勢。

但是,商業領袖和政策制定者現在已經承認,這些舉措的長期後果已使美國的競爭力在某些行業中落後。

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皮薩諾(Gary Pisano)和威利·施(Willy Shih)在2012年撰寫的題為
「創造繁榮:為什麼美國需要製造業的復興」的一書中指出,隨著工業創新水平的下降,美國在某些行業的競爭地位是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

皮薩諾和施的書列出了美國工業的所謂「瀕危物種」,其中包括半導體和可充電電池。

例如,在太陽能領域,大量專業知識和生產基礎設施遷移到了亞洲。儘管美國發明了太陽能電池,也稱為光伏(PV)電池,但2017年僅3.7%的光伏產品來自北美。

該書還解釋了產品開發和先進的生產設施之間的緊密聯繫,而當兩者在地理位置上距離遙遠時,創新就可能受到阻礙。#◇

責任編輯:楊亦慧

相關新聞
5G通信帝國崩解 歐美企業為何拋棄華為?
【財經話題】美中貿易戰之外的兩插曲
川普宣布加稅後 思科中國區傳出裁員消息
中共對企業補貼五年翻倍 美中談判增難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