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在一公厘薄的蛋殼上雕刻 蛋雕藝術巧奪天工

【大紀元2020年01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嫣華綜合報導)脆薄的蛋殼輕輕一敲就破碎了,能用它來雕刻嗎?沒錯!這就是有名的蛋雕藝術,不過,在一公厘薄、輕脆易破的蛋殼上面操作雕刻,這門考驗人的耐心、毅力、專注力的獨門絕技,可不是人人都能夠做得來的。

蛋雕這門工藝卻是行之有年的另類藝術,蛋雕的起源大約可追溯到中世紀時代,歐美各國因為信仰基督教的關係,開始在蛋殼上彩繪裝飾,因為取其「新生」、「重生」之意,而衍生「復活節彩蛋」成為代表復活節的傳統美麗裝飾品。

復活節彩蛋。(Max Pixel)

到了1884年,俄羅斯皇室御用珠寶商Faberge家族為沙皇亞歷山大三世設計了第一款「皇家復活蛋」,他們在蛋殼上面鑲上寶石,不但雕工精緻而又設計華麗,從此把蛋雕工藝推上了藝術領域。

這些裝飾性極高的「皇家復活蛋」從此成為舉世聞名的藝術品,其遺留至今的作品偶爾驚鴻一瞥的出現在拍賣會上時,都讓眼睛為之一亮的收藏家以驚人的高價搶標。

而其所創造的皇家華麗風格,再結合民間復活節彩繪蛋工藝,衍伸而成為今日的蛋雕藝術

蛋的種類繁多,舉凡最常見的雞蛋、鴨蛋、鵝蛋、火雞蛋,還有較大的鴕鳥蛋等,都可以用做蛋雕創作的「畫布」。而各種蛋特性不同,除了蛋殼的毛細孔粗細、蛋殼堅硬厚度不同,蛋殼面積越大較好操作,小的蛋越薄,更容易失敗。

雕刻程序:

先在蛋描繪上完整的畫作,接下來使用雕刻工具一點一點的雕琢。我們看到行家在操作時可能會覺得似乎不難,其實它需要獨特的技巧,因為如何拿捏到恰到好處必需經驗摸索;在一公厘薄的蛋殼上操作,稍微一用力就會破碎,而用力不夠又雕不出來。

取出蛋液:

這個作業有兩種不同的做法,有的人先取出蛋液後再行雕刻,而有的人會先行雕刻再取出蛋液,其中各有利弊,施作者需自行判斷。

在蛋殼底部(較圓的一端)鑽小孔,蛋殼側面也要扎個小細孔,(需有對流,否則出不來)將蛋液吹出來;接著注入清水,搖晃或刷洗,重覆數次將蛋液清洗乾淨,否則放久了會有臭味。蛋孔朝下自然陰乾約2周,期間蛋殼和蛋膜會自然結合變得較堅硬以利雕刻。

把蛋雕作品放在燈光下,它自然材質的透光性和雕刻的鏤空厚薄在光線照射下,呈現出精緻唯美;不過,因為操作不易,所以成功率極低。

台灣著名蛋雕師關椿邁說,當耗費數月,如在最後一刻不慎滑刀或出現裂隙,作品便前功盡棄,所以每次下刀都如履薄冰。

▲波蘭藝術家希爾維亞使用牙醫專用的電鑽雕刻出美麗精緻的彩蛋

責任編輯: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