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詔安客家「文化論壇」 與會者受益良多 反應熱烈

貓兒干文史協會總幹事楊永雄親自導覽解說客家民俗活動~水汴頭的澹仔火迎暗景的由來。(廖素貞/大紀元)

人氣: 108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0年10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廖素貞台灣雲林報導)2020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系列活動,9月26起至10月25日陸續在崙背、二崙及西螺展開。為了讓在地客家族群更了解「客家開墾史」及「客家民俗文化」,由貓兒干文史協會主辦的「客庄印象~文化論壇暨客庄民俗文化展」11日在詔安客家文化館舉行,邀請三位專家學者進行三場專題講座,並與在地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地方文史工作者,就無形文化的保存與推廣進行交流,深度的探討及對話,讓與會者受益良多、反應熱絡!

副縣長謝淑亞(右三)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楊朝傑(右四)文觀處副處長陳美燕(右五)和與會的來賓
副縣長謝淑亞(右三)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楊朝傑(右四)文觀處副處長陳美燕(右五)和與會的來賓(廖素貞/大紀元)

第一場「詔安客地方開墾史」由台大歷史系博士候選人楊朝傑開講,以客家開墾史為題,分析詔安客與泉州人的大墾戶及原來土地的主人平埔族之間的關係,精彩的內容讓大家更了解自己族群的開拓使!

第二場 由文化部無形文化資產中央審議委員林茂賢暢談無形文化資產的重要性,並介紹全台較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動現況及對台灣社會的影響,精彩有趣的內容加上主講者的幽默風趣,讓與會者聽得津津有味,欲罷不能,期待明年能再辦一場!

枋南社區發展協會代理事長廖盈嘉在交流時表示,八大社「著年」是他小時候印象很深刻的回憶,因社會的變遷,人口嚴重外流,參與活動的人一年不如一年,覺得很無力感,陣頭的行式也越來越簡單,傳統民俗面臨消失的危機!

林茂賢回應表示,民俗活動與政府補助辦理的文化活動不同,民俗活動,重點在:居民的「自發性」及民俗的「獨特性」,不在於活動規模的大小!所以不用去跟大規模的比,居民對民俗的認同才是關鍵!

第三場 「客家民俗文化活動推廣的回顧與省思」邀請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客座教授邱彥貴主講,邱教授表示,台灣重要民俗,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列管的有150多項,而客家族群的只有9.5項,但卻沒有一個是詔安客家的,屬於詔安客家的嚴格來說,只有0.5個,就是台中西屯的廖品娘媽祖!

因此他鼓勵與會的社區理事長及文史工作者,可以朝目前較有潛力的:水汴頭「卜米籮」、「澹火迎暗景」、八大社「著年」、羅厝的「摜雞酒」四項去努力!先選擇其中一項去推,這樣被列管的機會比較大!

雲林縣客家文化促進協會總幹事洪如萍分享說:羅厝社區的「摜雞酒」民俗,受年輕人口外流影響,每年添新丁「摜雞酒」的人也愈來越少,今年只有一對夫妻參加,加上傳統規定,生女兒的不能參加「摜雞酒」。為了解決這個窘境,社區這幾年的「摜雞酒」特別增加了社會組,就是沒有添新丁的人也可以來參加,結果參與的人非常熱絡。

為了「摜雞酒」能代代相傳,她希望能說服地方耆老,不管生男生女,都可以參加。她說,現在是男女平等又是少子化時代,更可藉此民俗活動鼓勵生育。

水汴頭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廖建甫反應,水汴頭 「卜米籮」已向縣府提報,將來如果被列入重要民俗,會不會增加很多工作量?林茂賢說:「有權力就有義務」,只要被文化部文資局列管,被列管的民俗活動就不能停!必須每年要辦!但相對的政府也會補助部分經費給社區。

貓兒干文史協會總幹事楊永雄表示,「詔安客家文化節」民國99年經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列入客庄十二大節慶後,成為詔安客家年度盛事,幾年下來略見成果,但在活動熱鬧之餘,文化內涵稍嫌不足,也凸顯在地的文化扎根工作還有努力的空間,因此特別舉辦這場「文化論壇暨客庄民俗文化展」。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客庄印象『文化論壇暨客庄民俗文物展』」系列活動在文化節期間於詔安客家文化館展出,透過照片及文字系統而完整的呈現詔安客家民俗活動的由來及演變過程,藉此凝聚在地人的客家意識;今天的3場文化論壇講座,讓客家人更了解自己的歷史文化。

文觀處副處長陳美燕表示,2020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系列活動非常豐富,關心客家文化保存的民眾千萬不要錯過,接下來2個周末都還有精彩的活動,邀請大家秋遊客庄,一起來體驗2020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文化饗宴。

貓兒干文史協會總幹事楊永雄導覽解說客家民俗活動的 水汴頭迎暗景
貓兒干文史協會總幹事楊永雄導覽解說客家民俗活動的 水汴頭迎暗景(廖素貞/大紀元)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楊朝傑提供的 「 清朝時期的西螺社人的圖片」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楊朝傑提供的 「 清朝時期的西螺社人的圖片」(廖素貞/大紀元)
副縣長謝淑亞(前排右一)縣議員廖郁賢(前排中)蒞臨現場,關心客家文化。
副縣長謝淑亞(前排右一)縣議員廖郁賢(前排中)蒞臨現場,關心客家文化。(廖素貞/大紀元)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