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話趣聞】范仲淹論「手滑」

文/宋寶藍
范公當年說了一個詞「手滑」。多年以後,另一大臣考證《資治通鑑》,找到了「手滑」說法的源頭。(Paolo Marzio/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838
【字號】    
   標籤: tags: , ,

盜賊入侵,地方官非但不抵抗,反而籌集錢財,厚贈群盜。此事引起朝廷震怒。是否要誅殺地方官?當著宋仁宗的面,范仲淹富弼爭論起來。罷朝後,富弼怒問:「你要作佛嗎?」范公笑著勸慰他,其中說了一個詞「手滑」。多年以後,另一大臣考證《資治通鑑》,找到了「手滑」說法的源頭。

宋朝時,高郵是淮南的交通要道,朝廷在此地派駐軍隊鎮守。慶曆三年(1043年),一群盜賊剽劫淮南,將要路過高郵。當時的高郵知軍是晁仲約。他揣測,憑著官軍的力量無法阻擋,於是以官方的名義下了一道文告,諭告當地的富裕百姓捐獻金帛財物,牲畜,備辦佳餚美酒,派人犒勞盜賊。晁仲約厚贈盜賊禮物,對方滿心歡喜地收下後,就徑直離開了,沒有再去劫掠行暴。

此事傳到京師後,引發朝廷大怒。富弼主張誅殺晁仲約,以正國法。而范仲淹想要赦免他。在宋仁宗面前,二人激烈地爭論起來。

富弼說:「盜賊公然劫掠,而守臣不能應戰守護一方,反而使百姓籌集錢財饋贈盜賊,按照國法理當誅殺。若不處決,以後郡縣就沒有大臣肯守護地方了。我聽說高郵的百姓痛恨盜賊,恨不得吃了他們的肉,憤怒之情難以言表。」

范仲淹說:「倘若郡縣兵械準備充足,足以迎戰防守,遇到盜賊攻擊,卻不抵禦,又進行賄賂,按照國法確實應當誅殺;然而,高郵沒有足夠的兵力武器,遇到盜賊襲擊,事態情有可原。屠戮大臣,恐怕不是制定國法的本意。籌集一些財物,能夠免於殺掠,或有慶幸之處。至於說,百姓憤怒到要吃盜賊的肉,這個傳聞實在太過了。」

宋仁宗聽到這番話,心中釋然,採納了范仲淹的建議,晁仲約由此倖免一死。

罷朝之後,富弼心裡非常憤怒,對范仲淹說:「如今我們正要弘揚律法,你卻多方阻撓,這樣如何治理百姓?」,又說到:「范六丈,你是要作佛嗎?」(范仲淹在家排行老六,通俗地說,「六丈」就是「六大爺」的意思。)

范仲淹笑著說:「怎麼說作佛呢?我的話是有道理的。你稍安勿燥,我給你說一下。」接著,他悄聲地說道:「自從大宋開國以來,歷朝皇帝都不肯輕易誅殺大臣,這本來是一件盛德之事,怎麼能輕易破壞?我和你在同僚之間,同心同德者沒有幾人。皇帝的意願游移不定,這麼輕易引導人主誅殺大臣,那麼日後一旦手滑,即便是我們也不能自保。」

范仲淹不希望破了例,也不希望富弼身為朝臣引導天子濫殺大臣。一旦天子習慣了,哪天做出失誤的決定,大臣就會遭殃。富弼聽了,終是不以為然。

後來,范仲淹到陝西赴任,富弼出任河北。因范公自請鎮守邊關,富弼從河北回來,富弼來到國門,但是守城者接到命令,不准放富弼進去。

富弼反覆揣測,始終想不明白朝廷的意思,整夜惶恐,難以成眠。他繞著床鋪,感歎地說:「范六丈真是聖人。」手滑,則是說一個人慣行某事,任意而為,難以自制。

追溯「手滑」的來歷,北宋大臣吳開考證了《資治通鑑》。

大唐開成五年(840年),唐文宗駕崩後,樞密使劉弘逸、薛季棱與宰相李珏、楊嗣復要立皇太子李成美為帝。宦官仇士良、魚弘志矯詔廢了李成美,改立李瀍(後改名李炎),是為唐武宗(814年—846年)。在他們的讒言下,唐武宗下令賜死李成美,誅殺楊賢妃、李溶,以及劉弘逸、薛季棱。又派使者前往潭州,誅殺楊嗣復和李珏。

岐陽公主的駙馬杜悰(794年—873年)獲悉消息,急忙騎上快馬,一路飛馳,去見李德裕,說:「天子年少,剛剛即位,凡事不應當手滑。」

因此,李德裕與崔珙、崔鄲、陳夷行上奏,說服了唐武宗改變心意。唐武宗派人追回了使臣,楊嗣復和李珏得以保全。

參考資料:
《智囊·遠猶》卷二
《優古堂詩話·手滑》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145
《舊唐書》卷18/卷176@*#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國古代以「沉魚落雁、閉月羞花」這個成語來形容美麗的女子。其中「落雁」這一詞普遍被人們認為是在形容西漢時和親匈奴的宮女王昭君。人們相信,當她手捧琵琶,在馬背上彈奏故國歌謠時,天上的大雁都因那哀婉的音樂和那美貌的面容而驚得呆了,以致忘記揮動翅膀,從半空中墜落下來。
  • 古人重視德行,重視「修身」,男女皆是如此。如女子未出嫁時,要敬重兄嫂,友愛弟弟妹妹;出嫁後,到了夫家,則要親睦妯娌,慈愛小輩,尤其以調和兄弟間的矛盾為首要之事。如此,才能使長輩心安,大家庭和睦。
  • 《列子‧黃帝篇》中顏回關於划船技術請教孔子的一段對話發人深省……
  • 明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呂坤曾編撰了《閨範》一書。「閨範」,意指女子應遵守的道德規範。書中專門講了為母之道,在他看來,身為親生母親,最為重要的是懂得如何教育子女,而不是溺愛姑息;但身為繼母,最為重要的是慈愛,而不是嫌棄厭惡繼子女。因此,古往今來,「慈母不傳,而慈繼母傳」。
  • 古人重德行,各行各業都是如此,如醫生要講醫德,商人要講商德,官員要講官德等。東漢名醫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圍繞「醫乃仁術」進行了精闢的闡述。
  • 有人為畢從古家的境況感到擔憂,他就告訴那些人:「如果我子子孫孫都是德行出眾的人,即使沒有田宅,也不會餓死;如果他們無德無才,即使我留下再多土地和財產,他們也會悉數敗光的。」他一生與詩書為伴,亦留下了詩文不下二百篇。
  • 人體的精妙遠勝任何科學儀器,自然能夠產生出遠超科技力量的各種人體功能,只是現代人迷失在無神論等各種邪說與利益中,完全忘記了自己曾經的超常。
  • 九品蓮花眾生都有怎樣不同的生活?如果他們思念人間家人,會發生什麼事?極樂世界無男女之分,為什麼會有女孩子,而且所有人都長一樣?
  • 天上一日,地上千年?!高僧遊歷天界佛國,回來已過去六年。南天門上有中文?八個字可概括佛教前景?
  • 鄭帝王世充留得住的瓦崗名將是單雄信。演義小說和評書裡講,因李淵誤殺了單雄信的哥哥,與李唐有仇的他不會投唐。王世充招單雄信為駙馬,是君臣加翁婿的密切關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