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元智大學詹世弘教授群 獲2020未來科技獎

元智大學詹世弘教授群,獲2020未來科技獎。(桃園元智大學提供)
人氣: 17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0年10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建霖台灣桃園報導)元智大學終身名譽講座教授詹世弘主持「低溫鎂儲氫材料與儲能應用計劃」,繼獲選為科技部「綠能科技聯合研發計劃」2020年度亮點團隊後,又獲頒發2020未來科技獎,實為對團隊雙重肯定。除講座教授詹世弘總主持人外,其他相關主持教授群有元智綠科中心主任翁芳柏以及其他教授群江右君、李其源、鐘國濱、沈家傑、林秀麗等。

左起為翁芳柏、江右君、鐘國濱、沈家傑、李其源、林秀麗教授。(桃園元智大學提供)

2020未來科技獎今年在科技部、中研院、教育部、衛福部等部會號召下,吸引超過600組技術團隊角逐,經過各領域專家層層審核、討論,並透過跨部會共同審查,包含需具備科學突破性,占50%,其中包括與國際Benchmark比較,該技術於全球具有領先性排名之領航地位及有別於既有思維、具原創性的科學研究或技術突破,並有可能在未來取代既有的延續性科技。另一為產業應用性占50%,該技術與市場需求相容,能創造未來經濟效益,並具有產學合作、 跨領域應用及建立創新模式之潛力,能促進民生社會福祉,帶動廣泛的市場應用規模。

元智大學在600件報名技術中脫穎而出,獲得2020未來科技獎,日前在台北世貿一館公開頒獎,並設置攤位展示技術成果,與VR線上虛擬展示產學研間的技術媒合平台,促成產學合作契機。

左起為翁芳柏、江右君、鐘國濱、沈家傑、李其源、林秀麗教授。(桃園元智大學提供)

元智綠科中心主任暨機械系教授翁芳柏表示,「低溫鎂儲氫材料與儲能應用」(Low-temperature magnesium hydrogen storage materials and energy storage applications)計劃,主要利用研發具「可吸氫5.0wt的鎂儲氫材料」,通過乾式隔膜幫浦輔助脫氫,同時降低了鎂儲氫罐脫氫的溫度至250℃,也增強了其脫氫動力速率,進行吸放氫的循環運作。此技術研發可吸氫5.0wt的鎂儲氫材料,由幫浦輔助增強在低溫250℃脫氫動力速率,進行循環吸放氫實驗,所釋放的氫氣供應至高溫質子交換膜電池(HT-PEMFC,160℃)發電。引人注目的是,相較於國際上的鎂儲氫罐脫氫溫度350℃,在250℃低溫條件下的儲氫罐有利於與高溫質子交換膜電池(HT-PEMFC, 160℃)的廢熱回饋結合,提高氫能整體轉換效率。此外,「可吸氫5.0wt的鎂儲氫材料」亦專精於低成本水電解製氫技術,其產氫的壓力與流速資訊將有助於鎂氫儲罐之研發。

翁芳柏說,全球燃料電池市場規模,預估2022市場規模可望達62.5億美元,本技術「低溫鎂儲氫材料與儲能應用」在產業應用上,可使用於資通訊產業之緊急備用電源系統、新世代的交通能源產業之充電站與加氫站,及長時間能源儲存設備。期望在不久的將來,此項技術能進一步降低鎂儲氫罐脫氫的溫度至100℃,成為綠能產業的亮點。◇

責任編輯:李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