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藝術瑰寶:伯格收藏系列》展

丹佛美術館展出收藏家珍愛的英國繪畫

文/洛林·費里爾(LORRAINE FERRIER) 翻譯/陳遇
英國藝術, 丹佛美術館, 收藏家, 威廉·伯格, William M.B. Berger, 伯納黛特·伯格, Bernadette Berger, 繪畫
小漢斯‧霍爾拜因(Hans Holbein der Jüngere)的作品《威爾斯親王愛德華(後來的愛德華六世)肖像畫》細部,約1538年。油彩、畫板,57.79 x 43.18公分。伯格收藏教育信託(Berger Collection Educational Trust)承諾贈與。(丹佛美術館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551
【字號】    
   標籤: tags: , , ,

這歷代相傳的王座,這座帝王之島,
這莊嚴的疆土,戰神的家鄉,
第二座伊甸,半個天堂,
蒼天為自己築下的堡壘
為防止疾病與戰爭的侵襲,
這幸運的民族,這小小的世界,
鑲嵌在銀海中的一塊瑰寶,
以海做為屏藩
或保護家園的壕溝,
抵禦較不幸國家的嫉忌,
這塊福地、這片國土、這疆域,英格蘭

——摘錄自莎士比亞《理查二世》
《英國藝術瑰寶:伯格收藏系列》展覽(Treasures of British Art:The Berger Collection)導覽牆上摘錄了該段的最後一行詩句。

感謝丹佛出生的藝術收藏家威廉‧伯格(William M.B. Berger)和伯納黛特‧伯格(Bernadette Berger),現在我們在美國也有機會親眼見到莎翁眼中輝煌的英國。

伯格夫婦是偉大的藝術倡導者。他們曾說 :「我們總是相信藝術、音樂、詩歌和文學能夠豐富並提振我們的生活。」(據丹佛美術館網站)

這對夫婦只收藏他們「真心喜愛」的藝術品,而且總是希望能將這些珍愛的寶藏和大眾分享。

丹佛美術館的新展覽《英國藝術瑰寶:伯格收藏系列》開放至今年12月6日,展示超過60多件繪畫珍品。這些展品精選自伯格收藏教育信託基金會(Berger Collection Educational Trust)2018年於該美術館展出的65件歐洲傳統大師繪畫。展覽由伯格收藏的策展人凱瑟琳‧斯圖爾特(Kathleen Stuart)策劃,除了頌揚這批珍貴的文化遺產,也探索了英國500多年的歷史軌跡。

這個展覽同時展示了一個國家的藝術對於記述歷史有多麼重要。透過世界級大師們的精彩作品,展現了英國自西元1400年代後期至西元1800年代後期的文化變遷。除了英國籍藝術家,像是托馬斯‧庚斯博羅(Thomas Gainsborough)、約翰‧康斯特勃(John Constable)等,展覽也包含了長期旅居英國的外國畫家,像是法蘭德(比利時北部、荷蘭南部)畫家安東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和美國藝術家班傑明‧韋斯特(Benjamin West)。

英國藝術, 丹佛美術館, 收藏家, 威廉·伯格, William M.B. Berger, 伯納黛特·伯格, Bernadette Berger, 繪畫
安東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的作品《戴克女爵桃樂絲肖像畫》,約1633年。油彩、畫布,127 x 101.6公分。伯格收藏教育信託(Berger Collection Educational Trust)承諾贈與。(丹佛美術館提供)

藝術改革

展品的年代從中世紀後期羅馬天主教領導下的英國開始,其中包含幾幅相當罕見的英國天主教藝術品。在1534年亨利八世宣布宗教改革,建立了英國國教並禁止天主教後,僅有少數宗教繪畫留存至今。當時,所有天主教堂都被下令摧毀,很多宗教藝術品也遭到褻瀆。

在改革過程中,所有宗教藝術都被禁止,而原先依賴教堂的委託,像是製作祭壇畫的畫家,只好轉為替人繪製肖像畫。首批的肖像畫都是王室成員。該展覽中的作品,像是德國畫家小漢斯‧霍爾拜因(Hans Holbein der Jüngere)和他的畫室於1538年左右完成的威爾斯親王愛德華(後來成為愛德華六世)肖像,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英國藝術, 丹佛美術館, 收藏家, 威廉·伯格, William M.B. Berger, 伯納黛特·伯格, Bernadette Berger, 繪畫
小漢斯‧霍爾拜因(Hans Holbein der Jüngere)的作品《威爾斯親王愛德華(後來的愛德華六世)肖像畫》,約1538年。油彩、畫板,57.79 x 43.18公分。伯格收藏教育信託(Berger Collection Educational Trust)承諾贈與。(丹佛美術館提供)

在畫中,可愛的小愛德華穿著帝王紅與金色的衣服,手裡拿著金色波浪鼓,好似握著未來的權杖一般。這幅畫中還有一段拉丁文提詞,是由人文主義學者暨亨利八世的宣傳官理查德‧莫里森(Richard Morison)所寫的。大意是「小夥子,效法你的父親,成為他美德的繼承人:世界沒有更偉大的事了。天地間不會有一個兒子的榮耀超過這樣一位父親的。做你自己,但達到相當你父親所為就好,不能再要求更多了。您若超越了他,您將超越所有,未來也沒有人能夠再超越您了。」

平民肖像

繼王室之後,在西元1700年後逐漸有越來越多商人和地主委託畫家替他們繪製肖像。這些肖像畫中通常會包含一些象徵財源不絕和提升社會地位的物件。譬如說,他們會以最新的潮流打扮,手中握著一些東西來表示他們的職業。

在同一個時期,富有的商人和地主也開始委託畫家替他們的家人繪製肖像,並且以他們的家鄉作為背景。他們同時還委託畫家替他們的家園,甚至是喜愛的馬匹畫像。

英國藝術, 丹佛美術館, 收藏家, 威廉·伯格, William M.B. Berger, 伯納黛特·伯格, Bernadette Berger, 繪畫
喬治‧斯塔布斯(George Stubbs)的作品《上鞍的栗色獵馬》(A Saddled Bay Hunter),1786年。油彩、畫板,55.2 x 70.5公分。伯格收藏教育信託(Berger Collection Educational Trust)於2019年贈送。(丹佛美術館提供)

英國著名畫家喬治‧斯塔布斯(George Stubbs)就是這些馬肖像的首選畫家。他的其中一幅作品《上鞍的栗色獵馬》(A Saddled Bay Hunter)也在這場展覽中展出。斯塔布斯對解剖學精準的掌握歸功於他精湛細心的研究。

英國藝術, 丹佛美術館, 收藏家, 威廉·伯格, William M.B. Berger, 伯納黛特·伯格, Bernadette Berger, 繪畫
活躍於英國的美國畫家班傑明‧韋斯特(Benjamin West,1738-1820)的作品《夏洛特女王肖像畫》(Portrait of Queen Charlotte),約1776年。油彩、畫布。伯格收藏教育信託(Berger Collection Educational Trust)提供。(丹佛美術館提供)

此外,地主們也會委託畫家替他們繪製王室成員的肖像,以用於居家布置。班傑明‧韋斯特的其中一幅作品就是這類肖像。在畫中,美麗迷人的夏洛特女王,身穿著一襲華麗的灰色綢緞,手裡拿著還沒做完的針黹布料,稍息片刻間陷入自己的思緒中。這幅肖像和官方肖像不同,並不全然正式,但仍不失一分王者的莊嚴風範。目前普遍認為這幅肖像還有另一幅配對的國王肖像。

英國文藝復興

英國的藝術在西元1700年代呼應了啟蒙運動,也開始對歷史產生濃厚興趣。這時候的作品常取材古羅馬和希臘藝術,在繪畫和建築上,英國藝術家採用了新古典主義風格。

英國藝術, 丹佛美術館, 收藏家, 威廉·伯格, William M.B. Berger, 伯納黛特·伯格, Bernadette Berger, 繪畫
托馬斯‧哈德森(Thomas Hudson)的作品《拉德克利夫家族肖像畫》(Portrait of the Radcliffe Family),約1742年。油彩、畫布,264.80 x 411.80公分。伯格收藏教育信託(Berger Collection Educational Trust)贈送。(丹佛美術館提供)

在18、19世紀時,許多英國的富人紛紛前往歐洲進行長途旅行,探索當時正在挖掘的古羅馬遺址。觀光客之後也去了希臘,那裡由於不易到達而較晚開挖。

他們在這些旅途中也留下了一些意大利的風景畫,也促使英國畫家在17世紀末繪製了第一批英國本土的風景畫。展覽中也展出了一些18世紀中期的英國風景繪畫。

當時的瑞士女畫家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在與父親同行的歐洲旅行中,就曾在羅馬繪製了類似的紀念品風景畫。她的父親也是肖像和壁畫畫家,他們一同前往意大利研究過往大師的繪畫,學習文藝復興藝術和建築。受到當時德國藝術史暨考古學家約翰‧約阿希姆‧溫克爾曼(Johann Joachim Winckelmann)提倡的新古典運動影響,考夫曼在拜訪羅馬後便採用新古典主義風格進行創作。

英國藝術, 丹佛美術館, 收藏家, 威廉·伯格, William M.B. Berger, 伯納黛特·伯格, Bernadette Berger, 繪畫
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的作品《母親誘使帕皮留透露羅馬元老院的會議內容》(Papirius Praetextatus Entreated by His Mother to Disclose the Secrets of the Deliberations of the Roman Senate), 約1775-80年。油彩、畫布,直徑61.12公分。伯格收藏教育信託(Berger Collection Educational Trust)於2019年贈送。(丹佛美術館提供)

在展覽中,考夫曼的作品《母親誘使帕皮留透露羅馬元老院的會議內容》(Papirius Praetextatus Entreated by His Mother to Disclose the Secrets of the Deliberations of the Roman Senate)便是當時新古典主義繪畫的好例子。這幅畫描繪的是一則古羅馬故事,不論母親怎麼誘使,帕皮留(Papirius)堅決不透露元老院的機密。這個主題表現了在誘惑面前,毅然擁護正義的良好品德。

此外,英國人也向莎翁的作品致敬,以其戲劇的舞台表演作為繪畫題材。當時,出版商約翰‧博伊德爾(John Boydell)建立了一座莎士比亞藝廊,在裡面展示了他委託許多著名藝術家繪製的莎翁戲劇場景。

丹佛美術館展覽《英國藝術瑰寶:伯格收藏系列》展覽至2020年12月6日,更多訊息請參考更多

原文For the Love of Britain: Denver Art Collectors’ Beloved British Paintings刊登於英文大紀元。

網站專文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尋找國寶新感動!」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推出「沉浸故宮數位展——捕捉靈光:尋找新感動」新媒體藝術展,結合投影、互動科技與沉浸式劇場等創新體驗,全新演繹故宮《谿山行旅圖》等經典文物。故宮歡迎民眾闔家蒞臨參觀,感受藝術的靈光。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表示,四月春暖花開,正是春遊好時節,故宮北部院區推出第二季「國寶聚焦」等珍品,邀請民眾品味書畫雅趣,共享春日美好時光。
  • 「情」字是描述心的距離,舉凡君臣、師生、親子、手足、夫妻、知己及陌路、神凡,都有情的展現空間。故宮南院「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12月30日起以「情為何物」為題展出26(組)件書畫,呈現人世間不同情感的面貌。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院正在展出「愛硯成痴」特展,一百多件硯石各具風格,件件值值細細品味。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院即起推出年度大展《無界之涯──從海出發探索十六世紀東西文化交流》,集結北院及法國、荷蘭、日本等12家國內外館所的珍貴典藏,呈現16世紀亞洲、歐洲、美洲經由航行所展開的交流故事。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即起推出「祀與戎:古代兵器攻略」特展,讓民眾在近距離欣賞青銅兵器精湛工藝的同時,走入三千多年的歷史長河,認識古代「冷兵器」與「熱血戰爭」交織出的權力故事,感受故宮版的「冰與火之歌」。
  • 無論古今,藝術家創作常以自然為師,像不像「幾」分樣,活靈活現的動物更是藝術家們汲取靈感的泉源,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人氣國寶展11月起由郎世寧〈百駿圖〉領軍,搭配清代〈肉形石〉及明代〈貼金鴨薰〉等6組件器物精品,邀觀眾品味藝術家們出神入化的「寫真」技巧。
  • 現在,公眾可以參觀米開朗基羅的密室。1530年,米開朗琪羅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以像逃犯一樣躲藏在那裡,以逃避教宗的憤怒。
  • 近年來,韓國流行文化透過影視多媒體的傳播,在世界各地掀起波瀾,連帶也帶動探索韓國文化與藝術的風潮。故宮南院10月6日起推出「朝鮮王朝與清宮藝術的交會」特展,以朝鮮與明、清兩個帝國使節往來的紀錄,開啟敘事脈絡,通過書畫、文獻與器物等不同質材展件,呈現18世紀朝鮮王朝(1392—1879)的黃金時期,及其先後與明、清帝國交會的經過。
  • 呼應秋的色彩繽紛,故宮南院「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常設展9月19日起以「色彩魔術師」為題展出30件作品,包括宋代張即之〈上問尊堂太安人尺牘〉、五代南唐巨然〈秋山圖〉及元代馬琬〈喬岫幽居〉等3件重要古物,展期至12月10日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