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養老戶型匱乏 澳洲多數老人寧留守空巢

生產力委員會發現,約83%的60歲以上的人想在自己的住房中居家養老。(簡沐/大紀元)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0年11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黃阡陌澳洲悉尼編譯報道)為鼓勵更多65歲以上人士換置住房,釋放更多房源,澳洲聯邦政府於2018年7月推出了針對性的退休金稅收優惠政策,但至今僅有1.5萬人申請,在400萬老年群體中佔比微不足道。該政策為何沒有收到預期效果,專家對此進行了分析。

澳洲Domain房地產網消息,聯邦政府於兩年前推出的大房換小房計劃,允許65歲以上房主從出售大房的收入中一次性向自己的養老金賬戶充入最高30萬澳元。但聯邦財政部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僅14,712人參加了該計劃,向養老金賬戶貢獻了34億澳元。

格拉頓研究所(Grattan Institute)的經濟學家科茨(Brendan Coates)認為,這個數字與2018年和2019年全澳約400萬65歲以上的老年人總數相比,相去甚遠。他表示,計劃未能取得預期效果是因為「財務動機不是人們縮減房產規模的原因。」

澳洲有超過500萬嬰兒潮一代,其中將近四分之三的年齡在60歲以上,並希望退休。生產力委員會發現,約83%的60歲以上的人想在自己的住房中居家養老。因此,決定未來居所因素包括位置、房子規模和情感紐帶,而不僅僅是縮小房地產面積、調整規模或搬進退休社區。

科茨先生說,人們往往由於現實需要(例如帶大花園的大房子打理費力,或帶樓梯的大房爬樓不便)而搬到較小的房子。當他們搬家時,通常希望仍然居住在附近,同時小房子可能較新,而非便宜很多,這意味著除非房主搬到濱海地區或者山林地區,否則他們幾乎不會獲得經濟上的得益。

科茨稱,如果龐大的嬰兒潮群體繼續在他們的家庭住房中居住更長的時間,這可能意味著:在靠近就業中心和公交車站的理想郊區,適合居家的未來住房競爭將更加激烈,因為有家庭的年輕人,也正在爭奪這類數量不多的房產。

他認為,大房換小房可以多繳納養老金的優惠政策,最終結果不太可能導致更多的人採取這樣的行動。相比之下,廢除印花稅,以及將房產列入領取養老金的人在資產測試中,可能更有助於鼓勵人們縮小房產規模的。

在供給方面,確保在澳洲首府城市的內城區和中等鄰里社區提供足夠多的、合適的較小戶型的房產,也會產生影響鼓勵更多退休人士換所居住房。

人口統計學家麥克林德爾(Mark McCrindle)表示,澳洲老年人沒有搬出大房子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們的孩子也沒有搬出去。「是疫情加劇了這一趨勢。首先,它減緩了所有的房產交易和這方面的發展趨勢,」麥克林德爾先生說, 「其次,疫情減少了空巢老人的比例,因為許多孩子為了省錢而回到了家中。」

他說,嬰兒潮一代群體也已經意識到了大戶型擁有額外空間的好處,因為可以滿足居家工作、為孩子預留好回家居住的房間或在封城期間擁有更多空間等方面的需求。「第三或第四間臥室以及後院和綠色空間都可以很好地利用。」

他說,盡管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沒有遭遇封城措施,但墨爾本的第二波疫情,已經在人們的腦海留下了深深的印記,這可能預示著一個「時代」,即與毗鄰市中心的小戶型相比,郊區的獨立大房更加宜居。

麥克林德還發現,盡管現在的年輕家庭數量比多年前嬰兒潮一代30多歲時的家庭數量更少,但大戶型的房價仍在上漲,部分原因是嬰兒潮群體持有這些房產的時間加長。

他解釋道,儘管對大房需求下降, 「但這裡存在一種市場扭曲因素,嬰兒潮一代老人們不出售這些房產,所以最終這些大戶型房產的使用效率低下,而且大戶型房產的價格可能會比其正常情形要高。」

此外,大部分嬰兒潮人群對老年護理機構存有抗拒心裡,除非萬一得以,他們不會搬到那裡,這也促使他們選擇繼續持有大戶型空巢。

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高級經濟學講師辛克萊爾(Sarah Sinclair)認為,如果人們能在合適的房子裡養老,那是非常理想的選擇。為此,他鼓勵房主提前規劃養老需求。

她說,人們應該在自己無法爬樓梯或無法駕車通過陡峭的車庫入口之前,就考慮自己變老之後的種種需求……隨著年齡的增長,現有住房中的某些事情可能會成為生活中的挑戰(如維護大花園和爬樓梯等等),這可能會觸發人們考慮將大房子換成小房子,但要早做–而不是當你跌倒時,或發現自己無法做到曾經能夠做的事情時,才去做。」

她與一個團隊調查總結了適合養老居家環境的設計特徵,包括進入車庫的入口坡度不大、更寬的門和走廊,以及樓下洗手間等等。

她表示,嬰兒潮一代現在就應開始考慮他們的住房如何變得實用,並且這些設計特徵應被視為對住房的增值性特點,這不僅對於老年人,而且對於各個年齡段群體,也都適用。「無論是將嬰兒車推入家中,還是將老年輪椅推入家中,–這都是’終生經歷的居家環境’,而非僅僅是老年人的居住空間。

責任編輯:簡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