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五人是同修 今生唯一人受凍挨餓

文/周曉輝
齊君房來到了頗負盛名的靈隱寺,受戒出家,取法名為「鏡空」。圖為清 黃增《人物(二).冊.人物故事六》。(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2937
【字號】    
   標籤: tags: , , ,

唐朝時期,有五個和尚曾一起雲遊修行,但只有一人最終修成得以解脫,其他四人仍進入了輪迴,其中一個叫震和尚的因為前世修行不夠,塵緣未斷,轉生到蜀地又做了和尚,如今已經斷了向上爬的塵緣;另一個叫神上人的因為前生渴望修成的心願未了,今世又做了法師,繼續修行;而悟法師因為曾在香山寺石像前戲言「若不證無上菩提,必願為赳赳貴臣」,因此今生走入了仕途,並當上了大將軍。顯然,他們在前世的修行情況和所發的願決定了他們今生的命運。

而四人中的最後一人,與這三個轉生和尚的命運有著巨大差別,也是過得最慘的,因為他今生經常是受凍挨餓。他在今世的名字叫齊君房,轉生在吳地一個貧窮的家庭。不知什麼原因,他雖然勤奮學習,但能記住的卻非常少。

齊君房長大後,在吳楚間行走。他沒有什麼別的才能,只能靠賣文求生,甚至希望得到權貴們的賞識。但他的文章、詩作並沒有什麼新穎之處,因此常常被權貴們拒之門外。雖然偶爾也能換來一些賞錢,但卻只夠維持生計,根本攢不下銀兩,所以時常受凍挨餓。頗為詭異的是,偶爾錢袋中有些積蓄,但只要剛滿一串錢,他就必然生病,等到把積蓄花光了,他的病也就好了。

唐憲宗元和初年,齊君房前往錢塘江。當時正值災荒之年,且官府趁機斂財,他要投奔的人中沒有一個可以接待他的。飢餓難忍下,他只得去天竺寺討飯吃。然而,他剛走到孤山寺西面,就已經全身無力,根本無法繼續行路。齊君房面對著滔滔江水不免失聲哭泣,並因為腹痛而痛苦的呻吟著。

齊君房面對著滔滔江水不免失聲哭泣,並因為腹痛而痛苦的呻吟著。圖為南朝梁 張僧繇《謝靈運詩意(六)》。(公有領域)

不一會兒,西面走來一位胡僧,也面朝著錢塘江坐下。隨後,他轉過頭來對齊君房笑著說:「法師,現在明白了秀才孤身在外旅遊的滋味了吧?」齊君房答道:「旅遊的滋味已經嚐夠了,但你稱呼我為『法師』實在是太荒謬了。」

胡僧遂道:「你難道不記得在洛陽同德寺宣講佛法的事情了嗎?」齊君房一臉困惑:「我活到現在四十五歲,只在吳楚間盤桓,從來沒有渡過長江,又何來到過洛陽之說?」

胡僧又道:「你應該是為飢餓所惱,無暇追憶前世之事。」說罷,從缽囊中拿出一枚如拳頭那麼大的紅棗來,對齊君房說:「這是我國出產的大棗,吃下去可以知道過去和未來的事情,包括前世之事。」

早已餓壞了的齊君房馬上將大棗吃了下去,吃罷,又覺得口渴,就到泉邊喝了幾口泉水。喝完水後,睏意突然襲來,他打了個哈欠、伸了個懶腰,頭枕著身旁的石頭就睡了過去。

不一會兒,齊君房就睡醒了。醒來後,他馬上想起了在同德寺講佛法的事情,並且就像發生在昨天一樣。與此同時,他還想起了與自己一起修行的同修,認出了眼前的胡僧正是昔日同修中的一位。他遂流著眼淚向胡僧施禮,問到震和尚、神上人和悟法師的下落。胡僧一一告知,然後說道:「當時雲水五人,唯吾得解脫,獨爾為凍餒之士耳。」

心裡非常難過的齊君房哽咽著說:「我四十多年來,每天只能吃一餐飯,三十多年來只有一件粗布衣服。人世間的俗事,早就想了斷,卻不知為什麼總是不能功德圓滿,反而受困至今。」

胡僧說:「你的過錯在於昔日身為法師時,大講異端之說,使聽法之人產生困惑。你雖然表面上講經聲音洪亮、言辭吸引人,但因為歪曲佛經真義,終是不能修得正果。你身斜影歪,所以才有今生如此的報應啊。」

齊君房醒來後,馬上想起了在同德寺講佛法的事情,並且就像發生在昨天一樣。圖為元 盛懋《竹院逢僧》。(公有領域)

知曉前因後果的齊君房便問胡僧自己該怎麼辦,胡僧道:「今日之事,我沒有什麼辦法,希望前生之事,可以對你有所警示。」他還從缽囊中拿出一面鏡子,鏡子正反兩面都晶瑩透徹,然後告訴齊君房說:「如果想知道貴賤之分、修短之限、佛法興替、吾道盛衰,可以看看這面鏡子。」

齊君房拿過鏡子仔細地觀瞧,過了很久才出口道謝說:「報應之事,榮枯之理,我都已經知道了。」胡僧便將鏡子收入囊中離去。走了十幾步,便蹤跡全無。

當晚,齊君房來到了頗負盛名的靈隱寺,受戒出家,取法名為「鏡空」。

唐文宗大和元年,一個叫李玫的書生在龍門天竺寺學習,鏡空自香山敬善寺來拜訪他,並將前生今世之事告訴了他。他還對李玫曰:「我今年已經五十七歲了,出家為僧只有十二年,持缽乞食的日子大概還有九年。等我離世之日,佛法就要衰落了!」

李玫問是何故,鏡空默然無答,但他叫人拿來筆硯,在茂經閣的北牆上題了幾行字,即「興一沙,衰恆沙。兔而罝,犬而孥。牛虎相交亡角牙寶檀終不滅其華」。果然如其所言,過了十幾年,唐武宗滅佛,佛法走向衰落。參透報應之事、榮枯之理的鏡空和尚,不知今生是否得到解脫。@*#

參考資料:唐李玫《纂異記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朝時期,有一個瘋癲的和尚,看他蓬頭垢面,嬉笑無常,卻有著妙手回春之能。平日遊走街市,就像行走的市價行情「晴雨表」。他肆意抓取食物,店主們卻都心甘情願,任他大快朵頤。
  •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淵的次子,也是唐朝第二個皇帝,是為唐太宗。他秉承天命,締造了為中外史學家稱道的「貞觀之治」,可謂「日月麗天」。在這個時期,唐朝在文化、經濟、農業、手工業、商業、交通等各個方面都遠遠地超越了以往的所有時代,而且多元紛呈、絢麗奪目,社會呈現出一派祥和、禮讓、安定、富足的太平氣息,史稱「東至於海,南至於嶺,皆外戶不閉,行旅不齎糧焉」。
  • 浙江杭州淨慈寺
    南宋時期,出了一位瘋僧濟顛。平日,他穿大街,遊小巷,恣意暢遊前街後院。世人笑他瘋癲,他笑世人看不穿。遊走人間大顯神通,向太后託夢,助小販轉生,留鑄鐘預言,上至皇族,下至販夫,皆被他如意善化。瘋瘋癲癲,遊戲人間,誠如濟顛所作《與常長老飲酒席間作》中的「悠然此地真堪樂,半是人間半是仙」。
  • 大唐時期,僧人無漏,俗姓金,新羅國王的次子。少年時即搭乘海船來到中國,他想去天竺禮佛,一路西行長途跋涉,穿越了沙漠,來到新疆于闐,後又抵達蔥嶺,進入了一座大寺院。
  • 南宋瘋僧濟公,「有時結茅晏坐荒山巔,有時長安市上酒家眠」。平日穿大街,遊小巷,悠然暢遊喧囂鬧市。或與孩童呼洞猿,或縱身一躍大翻筋斗。濟公「非俗非僧,非凡非仙」,看似瘋瘋癲癲,卻又不時大顯神通。他以袈裟罩山、古井運木,神奇事蹟在中華代代相傳。
  • 北周和隋朝時,馮翊武鄉(今陝西省高陵縣)有個叫楊伯丑的人,以陰陽術數聞名。他喜歡讀《易經》,對其有獨到的見解。他常年隱居在華山,而華山自古就是修道人修行的所在之一。
  • 很多人都聽說過「天上方一日,地上已千年」的說法,對此,古往今來的修煉人都知道,這並非是神話,而是因為不同空間存在著不同的時空概念。就連現代科學家也承認,時間只是一個相對概念,離開特定的空間,地球的「時間」也將不復存在。因此,古書中記載的許多修行之人在短暫造訪仙境後,返回人間發現過去了幾十年、上百年之事,絕非是虛妄。
  • 大唐晚期,黃巢禍亂天下。唐僖宗效仿唐玄宗,亦前往四川避難。在這場國難中,僖宗鍾愛的三皇子出家為僧。此事,在正史中沒有留下隻字記載。直到明朝,明成祖為昭彰歷代僧人神跡,御著《神僧傳》,收錄了這位唐朝皇子的事蹟。皇子騎虎而行,解救罪龍,一泓清澈的龍湖水,訴說著皇子的高德美名。
  • 唐代時,東吳的鍾陵縣的中秋節異常熱鬧,婦女們在朦朧月色中玩著一種「踏歌」的民俗歌舞,有一位女仙也出現在陣列中,留下一則神仙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