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慧姐話中醫 智慧來養生

【慧聊養生】勝過大長今的女灸學家鮑姑

中國醫學史上第一位女灸學家,鮑姑。(慧聊養生/視頻截圖)
人氣: 57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0年11月12日訊】「大長今」是家喻戶曉的朝鮮女醫生,她通過自身努力,從一個御膳房的宮女,終於成為朝鮮歷史上首位女性御醫。而在中國晉代也有一位女性醫生,乃中國古代四大女醫之一,人稱鮑姑,她的醫術和人生都堪稱神奇。

父曉前世 夫稱神仙

鮑姑,名鮑潛光,是山西人。她精通灸法──艾灸,被譽為「中國醫學史上第一位女灸學家」。

鮑姑。(大紀元/大紀元合成)

鮑姑從投胎鮑家之日起就註定了她超凡的一生。她的父親鮑靚不同凡響,是一位帶有前世記憶的人。他小的時候即記得自己上一輩子的事情,自述是李家的孩子,九歲的時候落井而亡。鮑靚的雙親到李家驗證,果真如他所說。

鮑靚是一位修道之人,同時精通醫術,醫名顯赫。他的師父河上丈人是遠古時期的一位高人。有這樣一位與眾不同的父親,鮑姑自幼修道,而且熟識醫藥。

鮑靚。(Fotolia,大紀元/大紀元合成)

她成年後嫁給一位中國歷史上的大醫學家,同樣是修道之人的葛洪。葛洪,號抱朴子,人稱葛仙翁,東晉著名醫學家、博物學家、製藥化學家、煉丹術家。

葛洪。(公有領域/大紀元合成)

諾貝爾醫學獎與《肘後備急方》

葛洪也許沒有華佗、扁鵲那樣家喻戶曉,但2015年,中國藥學家屠呦呦因研究青蒿素獲得諾貝爾醫學獎,而屠呦呦研究的靈感就來自葛洪的醫書《肘後備急方》。

該書記載了可用青蒿治療瘧疾以及它的製作方法,「治瘧病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這個方法使現代醫學家成功提取青蒿素,因此,屠呦呦稱,青蒿素是中醫藥給世界的一份禮物。這份禮物,葛洪早在1500多年前就記載在《肘後備急方》中。

2015年,中國藥學家屠呦呦因研究青蒿素獲得諾貝爾醫學獎,而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方法就來自葛洪的醫書《肘後備急方》中用青蒿治療瘧疾以及它的製作方法。(JONATHAN NACKSTRAND/AFP via Getty Images)

《肘後備急方》書名的意思是可以掛於臂肘、帶在身邊的應急書,是應當隨身常備的實用書籍。書中收集了大量救急用的方子,比如心腦血管急症、臟腑及精神病症、中毒、蟲蛇咬傷等。

這本書雖然沒有鮑姑的署名,但書中有大量的灸法記載,對灸術的部位、功效、方法做了詳盡的描述。後人認為,書中有關灸法的講解來自鮑姑的經驗。

消贅疣 還美貌

鮑姑最拿手的是消贅疣,贅疣是皮膚上生長出來的小肉瘤。西醫多用激光、冷凍、刮除等方法去除,但刮剪清除會出血,激光、冷凍後皮膚會殘留色素沉著,需要比較長一段時間才能褪去。

而鮑姑用艾草灸,只需要灸一次,贅疣就脫落了,而且皮膚變得更加光潔美麗,「每贅疣,灸之一炷,當即愈,不獨愈病,且兼獲美豔。」

一次,鮑姑看到一位少女在河邊抽泣。詢問之下,得知她臉頰上生了許多黑褐色的贅瘤,被大家嫌棄,婚事也因此一拖再拖。鮑姑心生憐憫,立即用自製的紅腳艾條為她熏灼。一炷後,少女臉上的贅瘤全部脫落,而且皮膚也變得光潔如玉,非常漂亮。

鮑姑用自製的紅腳艾條醫治少女臉上的贅瘤。(大紀元/大紀元合成)

除了皮膚病,鮑姑還用灸法治療腰痛、心絞痛、失眠等病症,在大椎、指尖、腰後等不同的穴位施灸,灸法也多種多樣,有的用隔鹽灸,有的用鱉甲炙,有的用新布灸。

崔煒奇遇

鮑姑本是修道之人,所以她行醫世間,雲遊不定,遇到患者即施手相救,事了則飄然離去。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幾百年,不斷有人得到她的救治。民間尊稱她製作的艾藥為「鮑姑艾」,並為她建造祠堂,供奉雕像。

唐代貞元年間,公子崔煒有幸得到了鮑姑的賜教。

一天,崔煒看到一位討飯的老嫗不慎打碎酒家的酒瓮,老闆一怒之下欲抬手毆打,崔煒立刻脫下外袍作為抵償。

數日之後,老嫗登門,送給崔煒自製的艾蒿,並教授他治療的方法,讓他以此法救治世人,最後告訴他「將來得娶美女為妻」。說罷,老嫗倏忽不見。

崔煒得鮑姑的賜教。(Fotolia,大紀元/大紀元合成)

崔煒按照老嫗所授之法治病救人,果然因此衣食無憂,成家立業,還娶了一位美貌的妻子。妻子告訴他,那位送艾草的老婦,就是鮑姑,在南嶺一帶雲遊行醫。崔煒聞言,散盡萬貫家財,攜妻室尋鮑仙姑去了。

不知鮑姑現在是否還在世間行醫,但她留下的灸法,的確恩澤後世。

冬季艾灸 補益陽氣

灸字上面是久,下面是火。「久」意為「長時間」,火表示「用火熏灼」。

艾草屬陽,加熱或燃燒後作用力更強,所以艾灸是補陽的最佳養生法。

艾灸(Fotolia)

有的人手腳冰涼,天氣剛一轉冷,就冬裝上身,包裹如粽,這種怕冷陽虛者可以用艾灸法溫經散寒,調理身體。

《扁鵲心書》記載:「人之晚年陽氣衰,故手足不能溫,下元虛憊,動作艱難。蓋人有一息氣在,則不死。氣者陽所生也,故陽氣盡則心死。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關、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年壽矣。」

陽虛者,尤其是老年人,手足冰冷,行動遲緩。人活一口氣,氣屬陽,陽氣耗盡,生命就結束了。人在沒有病的時候調補陽氣,在關元、氣海、命關、中脘等幾個穴位上艾灸,雖然不能保證長生不老,但活到百年是沒有問題的。

對一般人來講,用艾灸補益陽氣也是養生的好方法。

現在已經是立冬時節了,冬季講究收藏,要使身體陽氣潛藏,陰精積蓄。

在《肘後備急方》中,鮑姑用隔鹽灸、鱉甲灸為病人調理身體,這種方法在冬季是非常適合的。鱉甲養陰,艾草助陽,鹽引導,直達腎臟。

立冬時節的艾灸補益陽氣養生法。( Getty Images,Shutterstock,Fotolia/大紀元合成)

灸的部位:後腰的命門穴,腹部的氣海、關元穴。

命門穴位於脊柱正中線上,與肚臍處於同一水平線上。

命門穴。(Shutterstock/大紀元製圖)

氣海、關元在臍下兩指(1.5寸)、四指(3寸)處。

按摩腹部的氣海、關元、天樞、大巨等穴位,可以改善腹脹、水腫、小腹凸出。(大紀元製圖)
氣海、關元等穴位.(大紀元製圖)

在穴位皮膚上鋪一層鹽,鱉甲殼像一隻小碟子放在上面,殼內放入艾絨,點燃艾絨,進行熏灼。

在寒冷的冬季,暖暖地灸上一炷艾,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情。在慢慢的享受中,保養了自己的身體。

冼慧

中醫師,三十餘年臨床經驗,主治各種中醫疑難雜症。

觀看更多【慧聊養生】視頻

責任編輯:趙明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