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旁觀者」視角

作者:方靜
要認識事物的全貌與真相,必須超脫物外、摒棄成見,用「旁觀者」視角來體察。(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194
【字號】    
   標籤: tags: ,

周末行程臨時有異動,平白多出一段空檔來。我突發奇想:到久違的市場去逛逛!不多時,已置身在這個喧囂、熱鬧的地方。

被戲稱「貴婦市場」的所在,摩肩擦踵、人聲鼎沸;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一般貨、高檔品琳瑯滿目、應有盡有。然而,舊地重遊,卻感到物是人非、有些生疏,大異於往日的興致勃勃、滿腔熱忱。

嘈雜、混亂中,我意識到–自己已經從熱切的「當局者」,變身為冷靜的「旁觀者」,人在其間,卻又像不在其間,這種感覺很微妙。誠然,視角不同,所見、所思也不一般。如果「當局者」只看到具象的東西;那麼,「旁觀者」,所及遠遠超出這個範疇,他們的關注更多、更細,例如人、行為或者想法。

同理,人與人之間的恩怨情仇、紛紛擾擾亦復如此。面臨矛盾或爭執,「當局者」往往易於感情用事、逞一時之快,甚至非得一較高下、拚個你死我活。「旁觀者」從容不迫、理性分析,因為他們的視角更深、更遠,可能已經瞭解到因緣、宿命。

世事的翻覆無常、變化多端也是這個道理。「當局者」常常如墜五里霧中,總是迷失於表徵、現象,對不如意事,徒然怨天尤人、慨歎惋惜。而「旁觀者」卻能沉著穩健、胸有成竹,因為他們的視角更高、更廣,或許早已窺見天機、奧秘。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前者易陷入其中,視野狹窄,喪失綜合思維,致使只注意到局部利益、個別目標。而旁觀者相對超脫,洞悉一切來龍去脈,因此能通盤考量、長遠打算。是故,要認識事物的全貌與真相,必須超脫物外、摒棄成見,用「旁觀者」視角來體察。

半個多小時,以旁觀者」視角,我在市場逛了一大圈,甚麼都沒買,因為不想要,也不需要。離去前,享用小吃、甜點當午餐;然後,輕鬆、自在的轉往下一個行程。@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古就有「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的典故,經過瓜田,不彎下身來提鞋,免得人家懷疑摘瓜;走過李樹下面,不舉起手來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懷疑摘李子。這告訴我們僅有「慎獨」是不夠的,還要懂得「避嫌」,儘管你是一個遵守道德規範的正人君子,但在容易引起嫌疑誤會的地方,還是要主動避嫌,遠離爭端。
  • 廖婉如和觀眾分享「最難的修行,在親密關係裡!」她說,最難的修行,不是在深山獨處,與人世隔絕;不是在禪坐中,掉入某個境界。最難的修行,是在夫妻親密關係裡。
  • 成功並非遙不可及,只不過大多數人選擇了平凡而已。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在於人面對慣性的態度,平凡的人喜歡守住慣性、不變不動;而成功的人卻選擇挑戰慣性、超越自我,因為他們知道,只有跳脫那些有礙成長的不良習性,才能成功。想成為職場勝利組,借鑒成功者的人格特質,必有所獲。
  • 相傳遠古的三皇,神農氏取法宇宙萬物之理製作的了最早的琴。這琴可以與神溝通、引導萬物和諧。在周朝時期,音樂教育被認為是貴族必修的「六藝」,任何一位貴族子第都要能彈奏。琴並非宣洩情感,而是用來純淨情感,清除邪念。
  • 張醫師是清朝時期嘉定的名醫。一次,他誤開了藥用石膏,導致一名病人服用後死亡。知道後,他也後悔,但沒有告訴任何人,連妻子都沒說,病人的家屬亦不知情。
  • 蓮花
    一位43歲美容師,身材修長,鳳眼柳眉,櫻桃小嘴,明眸皓齒,加上一頭烏溜溜的長髮飄飄,閉月羞花,沉魚落雁,美啊!她和心儀的男朋友相戀十年,有情人終成眷屬。難得的是,夫妻倆都熱愛馬拉松,夫唱婦隨,跑完全馬42公里,第2天照常上班。他倆常到各地去參加馬拉松跑步,雙進雙出,比翼雙飛,羨煞多少小冤家。
  • 《亂世佳人》中的梅蘭妮是化身屬靈親友的人間天使,哪怕是最刁蠻難搞的人,也以穩定的慈憫關愛儘可能去包容、教化、救贖……潤物細無聲,柔弱勝剛強,潛移默化,無形的能量綿密悠長,適時恰當地彌補歸正,給周圍人帶來安寧祥和。
  • 微笑是快樂的開始,也是善良的開始。心懷怨恨委屈,是笑不出來的,保持那份樂觀吧,即使心痛,也要用微笑鼓勵自己,也要用微笑善待他人。
  • 當你看到報攤主說道:「糟了!這下肯定拿不回來了……」,當時的你怎麼想呢?這個當下第一時間醞釀而出的想法,當是反映了我們的人生經驗構成的觀念,但並不是這世界的全部。如果我們只相信自己的眼睛所觸及的事物經緯,那麼編織而成的世界,一定是以偏概全的結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