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李白 心靜飛鳥親 道高猛虎伏

作者:沉靜
李白的青少年時代,充滿著傳奇色彩和豐厚的底蘊。(shutterstock/大紀元合成)
font print 人氣: 249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一千三百年前,有個在庭院玩耍的小男孩追著螢火蟲朗聲誦道:「雨打燈難滅,風吹色更明。若飛天上去,定作月邊星。」後來這個男孩子成為光照千古的天皇巨星——萬世流芳的偉大詩人。2015年「世界詩歌日」,他的《靜夜思》呈現於聯合國發行的郵票上。那言簡意深的詩句,從幼童到老翁都能脫口而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華夏五千年,摘得詩仙桂冠、備受後世仰慕者,唯盛唐李白也!其不朽的經典佳作似天馬行空,又如行雲流水,豪邁奔放,清新俊逸,最能體現磅礴壯麗的大唐氣象,對中國人的心靈品格有著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

而奠定李白一生基礎的青少年時代,也充滿著傳奇色彩和豐厚的底蘊。

李白畫像。(公有領域)

太白金星下凡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是四川綿州昌隆縣青蓮鄉(今江油市青蓮鎮)人,號青蓮居士。

李白出生的時候,他的母親夢見一顆明亮耀眼的太白金星落入懷中,因此為兒子取名「白」,字太白。太白金星就是長庚星、啟明星,是夜空中最早出現的、最亮的星星,也是道教中知名度很高的一位神仙。夢此星乃吉祥之兆,天上星,地上英。人們認為,李白乃太白星君下凡。

鐵杵磨針

李白自幼就非常聰明,但他像所有的小頑童一樣貪玩。據《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記載,有一次,在眉州象耳山讀書的李白逃學遊玩,經過一條小溪,看見一位老婆婆正在溪邊石頭上磨粗粗的鐵杵,李白好奇地問她要做什麼,老婆婆回答:「磨成繡花針。」李白驚訝不解:「鐵杵可以磨成針?」老婆婆點頭道:「只需功夫深!」李白深受感動,就回山上用功讀書了。這位老婆婆姓武,所以,現在磨針溪旁有一塊石頭,叫「武氏岩」。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就出自這個故事,這句話也成為激勵後人持之以恆求學的名言警句。

妙筆生花

李白「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1]「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2]。六甲是計算年月日之曆學,而百家則是諸子百家(道家、儒家、墨家、法家、陰陽家等)著作。他的族叔李陽冰在《唐李翰林草堂集序》中說李白「不讀非聖賢之書」。李白十五歲時已寫出了《明堂賦》等多首詩賦,可與(西漢詞賦家)司馬相如媲美,開始獲得了一些社會名流的關注和賞識。

《開元天寶遺事》、《雲仙雜記》中都記載,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這就是「妙筆生花」的成語典故,比喻傑出超凡的寫作才能。年少的李白夢見一支巨大的毛筆放射出五色光芒,筆尖綻開出一大朵鮮豔的紅花,仙樂悠揚,這支生花妙筆從雲海中朝著他飄然而來……從那以後,天縱英才的李白名詩佳句源源而出,一發不可收,名揚四海。

[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局部,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公有領域)

習武練劍 崇道慕仙

有「劍俠」之稱的李白,兒時就跟著父親習武,家裡有一柄祖傳的龍泉寶劍,他每天聞雞起舞,練就了一身武功。「十五好劍術」[3],「劍術自通達」[4],豪爽仗義的他也結交了一些遊俠朋友。「金羈絡駿馬,錦帶橫龍泉」[5],「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6],俠義精神融入少年李白的血脈中。壯年李白到山東曾跟「劍聖」裴旻將軍學劍[7],李白的詩、張旭的草書、裴旻的劍舞為「唐代三絕」,這是唐文宗(809―840)向全國詔書御封的。

大唐以道教立國,道教宮觀遍布神州,老子的《道德經》不僅成為考選官員的科目,而且是家家戶戶必備的讀本。「五里一宮,十里一觀」的四川更是道風盛行,「蜀國多仙山」 [8],峰巒林泉瀰漫著濃厚的神仙氣息。江油青蓮的李白故居近靠天寶山、太華山,遠眺匡山、紫雲山,山環水繞,風光旖旎。西部的乾元山(又名天倉山)是《封神演義》、《哪吒傳》等神話故事和川西北道教主要發祥地,乾元山是太乙真人練丹聖地,哪吒太子成長搖籃,道家弟子朝聖仙山,有與史料傳說契合印證的金光洞、銀光洞、太極峰、練丹池、老君練功場——鎣華觀等等……

在這樣得天獨厚的環境氛圍中,李白從小就慕仙崇道,「十五遊神仙,仙遊未曾歇」[9],遊仙訪道是貫穿李白一生的主線。從早期詩作可知,「隱居戴天大匡山」[10]的李白常拜訪道士隱者。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依兩三松。

此為較為人知的《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對仗工整,幽野靜逸。

西鄰乾元山的戴天山,是大匡山(大康山)後的山巔之名[11]。地勢險峻,風景如畫。李白於匡山大明寺的「喬松滴翠之坪」[12]潛心苦讀「十載」[12]。從青蓮鄉到大匡山,必經小匡山歇腳。因李白曾在此挑燈夜讀,故名點燈山,上有李白讀書臺。又因李白曾應詔入宮做翰林供奉,也稱翰林山。千百年來,到大小匡山憑弔的後人絡繹不絕,唐末五代高道杜光庭的詩句流傳至今:「山中猶有讀書臺,風掃晴嵐畫障開。華月冰壺依舊在,青蓮居士幾時來?」

大匡山與太華山乃南北相連的同一山脈,從大匡山大明寺往西北蜿蜒十餘里就抵達太華觀。《龍安府志‧人物誌》載:「唐,毛真人,在太華山修煉,道成仙去,今太華觀乃其遺蹟。」攀岩壁,穿雲霧,尋古道,李白來到雍尊師「花暖青牛臥,松高白鶴眠」[13]的隱居之所。在太華觀他見聞了「道童對月閒吹笛,仙子乘雲遠駕車」[14]的奇妙景象。李白有時下山會順路探望好友,包括一位恬淡不俗的縣尉——「五色神仙尉,焚香讀道經。」[15]

與大匡山遙遙相對的竇圌(chuí)山,三峰鼎立,雄偉奇特,因冠以在此羽化登仙的竇圌(字子明)之名而如雷貫耳。這位棄官修道的彰明主簿還是李白的同鄉呢!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因避廟諱改昌隆縣為昌明縣,後又改為彰明縣,今屬江油市。竇圌山留下李白「樵夫與耕者,出入畫屏中」[16]的絕句,也留下了長久的心靈迴響:「願隨子明去,煉火燒金丹。」[17]從青蔥歲月到花甲之年,歷經坎坷滄桑,李白崇道修仙的初心不變。

【注釋】:
[1]《上安州裴長史書》
[2]《贈張相鎬》
[3]《與韓荊州書》
[4]《舊唐書》
[5]《留別廣陵諸公》
[6]《俠客行》
[7]《翰林學士李公墓碑》
[8]《登峨眉山》
[9]《感興八首》其五
[10]《彰明逸事》
[11]大匡山「其山巔名戴天山」(《彰明縣誌》)。據李白故里蔣志教授考察:「匡山只不過是戴天山前的一座小山」。
[12]《大明寺住持碑》:「少為當縣小吏,後止此山,讀書於喬松滴翠之坪有十載。」
[13]《尋雍尊師隱居》
[14]《太華觀》
[15]《贈江油尉》(《題江油尉廳》)
[16]《題竇圌山》
[17]《送竇主簿》

洗硯修良策 敲松擬素貞

《松鶴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在蜀中交遊的隱士中,對李白影響最大的是趙蕤(ruí)。這位奇人攜妻隱居於梓州郪縣(今三台縣)長平山安昌岩,用半生心血著成濟世經邦的韜略奇書《長短經》。18歲的李白拜趙蕤為師,學習帝王學和縱橫術。

以謀略為經,以歷史為緯,趙蕤講述國家興亡,權變謀略、舉薦賢能、人間善惡四大內容,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雜家和陰陽家思想之大成。學習這些縱橫捭闔的文韜武略,李白渴望有朝一日能報效太宗貞觀之治奠定的威威大唐。趙蕤很欣賞這位非同尋常的天才少年,二人亦師亦友,坐而談古論今,起而騰飛舞劍……

觀奇書,遊神仙,好劍術,喜任俠,英姿煥發,文采飛揚,年輕的李白很快和師長趙蕤一樣聞名遐邇,被列為唐代「蜀中二傑」,時人稱道:「趙蕤術數,李白文章。」[1]

朝廷徵召,趙蕤婉謝不赴[2],故有「趙徵君」的雅號。半百之年的他安於「高臥長平,撫琴弄鶴,漱石枕流」[3]的生活,但他希望天賦異稟、風華正茂的李白能在開元盛世有一番作為。李白憧憬像謝安、魯仲連[4]那樣輔佐明主、安邦濟民,然後功成身退,仙隱逍遙。

弱冠之年的李白往來於旁郡,遊峨眉山、渝州(重慶)等地,在成都謁見益州長史蘇頲,蘇頲贊其「天才英麗」,勵其「廣之以學」。李白返鄉,回匡山繼續刻苦攻讀。「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他在《冬日歸舊山》中表達了磨礪以須、砥節勵行的決心,「洗硯修良策,敲松擬素貞。」

開元十三年(725年),24歲的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5],懷著「濟蒼生 [6]、安社稷」[7]的理想,踏上了三十七載的傳奇長旅。漫遊名山大川,廣交朋友,詩文傳天下。

【注釋】:
[1] 蘇頲《薦西蜀人才疏》:「趙蕤術數,李白文章」。
[2]《新唐書·藝文志》載:(趙蕤)「開元中,召之不赴。」
[3] 趙蕤在撰寫的《嫘祖聖地碑》中曰:「學優則仕,於我如浮雲,高臥長平,撫琴弄鶴,漱石枕流,樂在其中矣!」
[4] 謝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東晉政治家,軍事家。
魯仲連(約公元前305年—約前245年),又名魯連,戰國時齊人,善於謀劃,為遊說名士。
[5]《上安州裴長史書》
[6] 濟蒼生:指救助百姓、一切生靈。李白在詩中多次表示要像謝安那樣待時而起,實現自己經世濟民的宏願。
《七古·梁園吟》: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
《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謝公終一起,相與濟蒼生。
[7] 安社稷,安定國家。社稷是土神和穀神的總稱。社為土神,稷為穀神。「社稷」就被用來借指國家,希望土地神和穀神能保佑自己的國家。
《贈韋祕書子春》:終與安社稷,功成去五湖。

仙鶴飛翔。(shutterstock)

心靜飛鳥親

李白早年隱居的史料有限,但從尚存的文字中,仍能捕捉到山中清苦歲月的吉光片羽,那種寂靜的富足和美妙靈動的時刻……

「昔與逸人東岩子隱於岷山之陽,白巢居數年,不跡城市。養奇禽千計。呼皆就掌取食,了無驚猜……」(《上安州裴長史書》)

廣漢太守[1]親眼目睹了這樣一幕:在山中隱居多年的李白和東岩子飼養了上千隻鳥兒,聽到主人呼哨就從四面八方飛來,轉瞬間齊聚在兩人周圍,棲於樹枝,飛落肩頭,和睦有序地從他倆掌中啄食穀粒,一點兒也不害怕猜疑。欣悅得上下翻飛,起舞翩翩。有的衝上雲霞高歌,有的依戀盤旋,有的靜立觀望,有的呼朋引伴,嘰喳啁啾,此起彼伏,清脆悅耳……有鴿子、鸚鵡、畫眉、黃鸝、白鷺、鴛鴦、斑鳩、野雁,還有「山鳳凰」——白鷳,更多的是沒見過的奇禽珍鳥,五色斑斕,美極了!只見二人舉止舒緩,神態自若,嘴唇翕動,似在輕喚細語,禽鳥們乖乖聆聽,撲翅眨眼,點頭會意,殷殷似友親。

此奇觀被附近山民傳為仙人神跡,前來一探究竟的太守看得目瞪口呆,認定李白和東岩子有道術,推薦他們參加道舉科考,兩人婉言謝絕。

鸚鵡又被稱作「綠衣使者」。 (Gerard Julien/AFP/Getty Images)

原文中的「岷山之陽」,指的是岷山南部向陽的山坡。而岷山則是中國甘肅省南部延伸至四川省西北部的一褶皺山脈,大致呈西北至東南走向,逶迤七百多公里,有「千里岷山」之說。南宋薛季宣說:「蜀西之山皆岷山也。」大匡山等連峰接岫的眾多山頭,都是岷山山脈的組成部分。

雖然「逸人東岩子」是否就是趙蕤仍有存疑分歧[2],但是故事的主角——那位靈氣純真、英邁俊朗的少年清晰浮現,栩栩如生。

養高忘機,不屈之跡也[3]。」是李白對這段經歷的評價,隱居山林修道讀書,培養高潔的操守,忘卻算計巧詐之心,並無屈就降低標準之事。返本歸真,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翱翔的群鳥呼應投契著少年李白的凌雲壯志,蓄勢待發,羽翼豐滿,「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4]。

萬物有靈,「舉杯邀明月」[5]的李白,是跟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花鳥走獸都可以感應溝通的。思維傳感、情景交融的佳句比比皆是。「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6],「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7],「天清江月白,心靜海鷗知」[8]。心善澄靜,禽鳥也能感知察覺。也許正是「神遊八極之表」[9]的「仙風道骨」[9],使他的詩歌有著超越時空、歷久彌新的別樣風采,那御風飛翔的飄逸特質,縱橫馳騁的雄奇豪放,清水芙蓉的天然韻致……

【注釋】:
[1] 廣漢:漢郡名,治所在乘鄉,今四川金堂縣東;東漢移治雒縣,今四川廣漢縣北。唐時屬綿州,因綿州曾一度是廣漢郡治所在地,所以叫廣漢太守。
[2] 逸人東岩子,有的版本為「東嚴子」。
關於「趙蕤,號東岩子」的出處,來自乾隆時修纂《鹽亭縣誌》:「趙蕤字太賓,又字雲卿,號東岩子,漢儒趙賓之後。」
其餘史料只記其「字」並無「號」,如《新唐書‧藝文志》:「趙蕤,長短要術十卷。字太賓,梓州人。開元中,召之不赴。」
《彰明逸事》載:「太白隱居戴天大匡山。往來旁郡,依潼江趙徵君蕤……太白從學歲余,去遊成都。」
李白拜師「從學歲余」,僅一年多,而與文中的東岩子「巢居數年,不跡城市」。況且長平山是梓州城附近的山,距匡山甚遠,不能稱之為「岷山之陽」。廣漢太守(即綿州太守)一般不會大老遠的跑到非管轄範圍內(梓州長平山)去舉薦人才的,而李白隱居多年的匡山乃綿州所轄區。
李白出蜀後曾寫詩《淮南臥病書懷,寄蜀中趙徵君蕤》表達思念之情,尊稱老師為「趙徵君蕤」。
蔣志(在《李白與趙蕤》文中)認為:「逸人東岩子」不是徵君趙蕤。
[3]《上安州裴長史書》
[4]《上李邑》
[5]《月下獨酌》
[6]《送友人》
[7]《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8]《贈漢陽輔錄事二首》
[9] 著名天台道士司馬承禎稱讚李白「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
出自《大鵬賦序》。「余昔於江陵見天台司馬子微,謂余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因著《大鵬遇希有鳥賦》以自廣。」

道高猛虎伏

除了飛鳥圖,李白《上安州裴長史書》中,最令我震撼和聯想的,是僅八個字就一帶而過的遇虎記——「猛虎前臨,堅守不動」。

吳指南是李白一塊兒長大的好友,開元十三年(725年)兩人結伴出川壯遊,順長江東下,經急流險灘的三峽,萬里行舟達楚地重鎮江陵,又來到長江南岸的荊門山下。「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1]……」遼闊的江岸原野如畫軸般展開,兩顆青春的心是那樣雀躍歡喜;與星河月影相擁而眠,又是那樣驚豔難忘的詩情畫意。

炎夏酷暑,泛舟洞庭湖時,指南忽然暴病身亡。那樣憨實爽利、帶著故鄉溫度的生命就這樣撒手而去,李白伏屍慟哭,那真是椎心泣血、哀感頑豔,連岸邊路人都唏吁不已。

他哭了很久,抬頭時已經天黑,周圍一個人影也沒有,可李白還是感到有雙眼睛在盯著他。跪坐著抱亡友的他略微側轉頭,瞥見旁邊樹叢裡一對眈眈虎視的黃綠色眼睛,正是赤口尖牙的吊睛白額獸王!不過丈許距離,隨時都會一躍撲來。

馬來西亞虎。(shutterstock)

「猛虎前臨,堅守不動」,李白保護指南的屍首,坦蕩無懼地靜靜看著猛虎。只聽見樹葉沙沙作響,湖水搖籃曲般低緩的吟唱。老虎被看懵了,沒見過不受驚嚇、敢跟它對視凝望的人。這白衣少年周身籠著月華清輝,目若朗星,炯炯有神,一直看進它心裡,穩住了它的躁動,收斂了它的凶煞,老虎垂目搖尾,悄然退卻。

李白的眼睛很亮,神采奕奕,英銳超拔。其生前友人描述:「眸子炯然,哆如餓虎」[2],「袖有匕首劍」,「雙眸光照人」[3]。仗劍任俠又精於騎射的李白,中年時曾在北方射虎,「閒騎駿馬獵,一射兩虎穿」[4]。作為常年在山林中修道習武之人,有應對虎豹豺狼的經驗,當時只道是尋常,文中也就平淡帶過。

我想,李白的眼神、坦然不動的威儀,周身散發的純正能量場,化危險於無形。正是「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5]

李白將指南暫時葬於湖邊稍高的林中坡地。三年後他取出好友的遺骨,在洞庭湖水中洗淨,然後包裹好背在肩上,徒步數百里到武昌城東,靠借帳把小夥伴禮葬在一塊風水寶地。

真誠待人,交友重義,肝膽相照,一諾千金,慷慨救助……這些寶貴的品格再加上曠世奇才和膾炙人口的詩篇,讓孤身上路的李白在以後的人生中收穫了滿滿的友情,僅詩文中結緣的就人數眾多,從帝王將相、僧侶仙道、文人雅士、俠客隱者到勞工農婦,幾乎串聯起盛唐各階層的人。

千百年來,人們吟誦著李白的詩句,愛他光風霽月的真性情、飄逸的仙氣、豪邁的俠義……「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6],在世風日下、腐敗墮落的當今社會,我們多麼渴慕能有他的那份傲骨尊嚴和灑脫獨立;在艱難坎坷的時候,汲取他「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7]的豁達信心,彼此加油共勉……即便身無分文、孤獨無依,也能乘著他詩歌的翅膀,去漫遊壯美的大唐山水,聽蜀僧濬彈琴,看江南採蓮女,吃一碗農家雕胡飯……@

【注釋】:
[1]《渡荊門送別》
[2] 魏顥《李翰林集序》。魏顥,原名魏萬,是李白的超級粉絲,不遠千里追蹤相從。
[3] 崔宗之《贈李十二白》。崔宗之是飲中八仙之一,與李白詩酒唱和。
[4]《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5] 這句修行名諺,佛道的經論、門聯中均曾出現過,最早出自哪裡尚待考證。此聯在文學上的出處來自施耐庵《水滸傳》。
[6]《夢遊天姥吟留別》
[7]《行路難》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白米飯是很好的養胃食物,可作為主食適當的吃。(Shutterstock)
    現代人說,幽默一種溝通表達的藝術,而對蘇軾而言,應該也是心態樂觀的一種生活態度吧!
  • 很多人都讀過賈島的詩歌《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唐朝的尋隱詩自成一派,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唐朝詩人,一次次走進山水佳境,踏上尋仙問道之旅。大唐詩壇最耀眼的明星——詩仙李白,他的尋隱之旅有怎樣的玄妙意境呢?(《古韻流芳》提供)
  • 當大唐進入鼎盛階段,樂舞藝術也達到了中華歷史的最高峰。其中有一位舞姬、一支舞蹈,留給大詩人杜甫最深的印象。哪怕經過五十年之久,他永遠銘記著觀者如山、一舞動四方的盛況。
  • 煉丹 中國畫
    劉商感嘆光陰實在太急促短暫,在世勞累辛苦,求得虛浮的榮耀和世間的官位,又有什麼好處呢?劉商心想,古代的賢人都棄官去尋求道術,大多都能超脫塵世而仙去。而自己的兒女都已經完成婚姻嫁娶,他告訴自己實在不應再被世俗所累了。
  • 劉庭式堅持娶了盲女做妻子,兩人一直白頭到老,後來盲妻去世,劉庭式十分的悲傷,一直都不肯再娶。
  • 隱士陶淵明的真實生活,平淡自然,既有煙火氣息,也蘊含超然境界。歸隱田園是他的人生歸宿,他固守之,吟詠之,將其打造成充滿詩意的精神樂園,並開創了自成一派的隱逸田園詩歌。
  • 他是庭院中詠梅吟霜的寒門書生,也是江水畔登高撫琴的悲秋文人。他生於動盪亂世,懷抱治世理想,卻長年輾轉宦遊,難以施展才智。故而他筆下的詩文,多慷慨不平之氣,奔湧恣肆之情,唱出了失意文士的心聲。
  • 近二百年歷史的南朝,偏安煙雨江南,卻締造了綺麗詩文,上承魏晉風骨,下啟隋唐氣象。這其中,出身皇族的蕭統,居儲君之尊,納才學之士,唱和詩賦,編纂文集,成就六朝以來最繁榮的文學盛況。
  • 中國人都知道,蘇東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學史上佔有不可磨滅的地位。然而寫文章行雲流水的他,更有一悲天憫人的胸懷,他不畏強權,勇於為民喉舌。
  • 「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是陶侃的曾孫,祖父外祖父雖是東晉的名士,但是到陶淵明時,家世已經衰落。然而自幼就貧困的他,並不以貧為苦,他一生雖沒有顯赫的功業,但他高尚的人格和詩文的成就,卻受後人崇仰傳誦不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