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麗話五千】古人如何防疫? 史書現祕訣

人氣 4117

中共病毒(武漢肺炎)其實並不可怕!中國古代比這更凶猛的瘟疫也發生過很多次,傳染力也極強,曾經有人日夜不停地照顧病患三個多月不染病,還有人被幾百個病患包圍著也沒被傳染,咱們今天就來看看這些人到底為什麼沒得瘟疫?

中國史書裡有各種關於大小瘟疫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四千七百多年前。關於殷商時代瘟疫記載的甲骨文文物也有三千五百多年的歷史,而且越到近代記載越詳細,讓我們可以借鑑的內容也越多,來看看中國古人對瘟疫認識到什麼樣的程度。

什麼是瘟疫?

可能很多人以為古代科技不發達,對於瘟疫的概念也是模糊的,其實正好相反,早在戰國時代成書的《黃帝內經》中就有這麼一段對話:

《黃帝內經.素問遺篇.刺法論》第七十二

《黃帝內經.素問遺篇.刺法論》岐伯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Ally愛麗授權視頻截圖)

黃帝曰:「余聞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不施救療,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避其毒氣,天牝從來,復得其往,氣出于腦,即不邪干。」

軒轅黃帝問道:「我聽說五疫發病,容易互相傳染,不論大人小孩,症狀都相似,如果不採用治療方法,如何可以避免互相感染呢?」 上古時代的醫學家岐伯回答說:「五疫發病而不受感染的人是由于正氣充實在體内,邪氣感染不上,還要避開它的毒氣,毒氣從鼻子吸進體內,再從腦而出,就干擾不到人體了。」

這段四千七百年前的對話已準確描述了傳染病的特徵,並指出病因是毒氣,由呼吸道傳染。後來明代的吳又可在他的著作《溫疫論》裡,再次提出這個說法:「夫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邪之所著,有天受,有傳染,所感雖殊,其病則一。凡人口鼻之氣,通乎天氣,本氣充滿,邪不易入;本氣適逢虧欠,呼吸之間,外邪因而乘之。夫疫之傳有九,然亦不出乎表里之間而已矣。所謂九傳者,病患各得其一,非謂一病而有九傳也。蓋溫疫之來,邪自口鼻而入,感於膜原,伏而未發者,不知不覺。」

他寫道:「瘟疫是天地間的一種異氣,有自己得的,也有被傳染的,病毒都是通過口鼻呼吸侵入,如果自身正氣充足,抵抗力就強,反之則容易得病。」而且他還提出瘟疫有可能潛伏在病患身體內,並不發作,在不知不覺中傳染給他人。 是不是跟中共病毒(武漢肺炎)的特點很相似呢?要知道岐伯和吳又可提出的這些論點都是在沒有顯微鏡的情況下得出的,而現在全都被證實了。

很多醫書中的記載都可以證明中國古代的中醫是非常發達的,並非我們想像的多麼落後,那這個我們以後有機會再來談。那既然古人對瘟疫的傳染性了解得這麼清楚,還有人自願和病患待在一起嗎? 有,接下來咱們來看看都有什麼人因為各種原因必須和病患長時間接觸,又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都不染瘟疫的。

什麼人不染瘟疫?

清代有一位名醫叫劉奎,字文甫,號松峰,他在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的著作《松峰說疫》中除了列舉具體治療瘟疫的藥方和手法外,在開篇先用了大量篇幅摘錄了許多與瘟疫相關的記載。首先是《晉書》裡的一個故事:

《晉書.孝友.庾袞傳》卷八十八

庾袞,字叔褒,明穆皇后伯父也。少履勤儉,篤學好問,事親以孝稱。咸寧中,大疫,二兄俱亡,次兄毗復殆,癘氣方熾,父母諸弟皆出次於外,袞獨留不去。諸父兄強之,乃曰:「袞性不畏病。」遂親自扶持,晝夜不眠,其間復撫柩哀臨不輟。如此十有餘旬,疫勢既歇,家人乃反,毗病得差,袞亦無恙。父老咸曰:「異哉此子!守人所不能守,行人所不能行,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始疑疫癘之不相染也。」

西晉晉明帝的皇后有個伯父叫庾袞,以孝順聞名。他年輕的時候的家鄉發生了瘟疫,已有兩個哥哥病逝了,其二哥亦病情危急。父母打算帶著弟弟們逃到外地去,唯獨瘐袞不肯逃走。父親和其他兄弟強迫他走,瘐袞就說:「我不怕染病。」

他留下來親自照料二哥,晝夜不眠,還為去世的哥哥們守靈,就這樣一百多天後疫情平復家人回來,二哥的病也康復,而瘐袞也安然無恙。父老鄉親們感歎道:「這孩子真是不同尋常!可以堅守別人不能堅守的職責,做別人做不了的事。真是寒冷的天氣才能看出松柏比其它樹木耐寒,而瘟疫似乎也不能傳染好人。」

松峰曰:「孝弟之人,天之所以佑之者如此。」

對此,名醫劉奎也評價說:「孝順父母、敬愛兄長的人,老天爺是會保佑的。」

《太上感應篇圖說》這本書裡寫道:

《太上感應篇圖說》錢氏不畏瘟疫堅持返回夫家照顧家人,孝心如此眾神護佑,全家因此遠離疫病。(Ally愛麗授權視頻截圖)

晉陵城東顧成,娶錢氏女為媳。媳寧返母家。時疫勢甚盛,轉相傳染,有一家數口俱斃者,有巷不留數人者,令人神悸股慄,至親不敢過問。成先得是疾,婦及諸子凡八人,俱伏枕待命。媳聞信,急欲趨視,父母力阻之。女曰:「夫之娶妻,原為翁姑生死大事。今翁姑俱病篤,忍心不歸,與禽獸何異?吾往即死,不敢望父母顧也。」遂隻身就道。成家明見鬼物相語云:「諸神皆護孝婦歸矣!吾等不速避,受譴非小。」一家八口俱得活,此順治甲午三月事也。

松峰曰:「邪不侵正,孝可格天,真祛疫之良方也。」

面對一個病患還好說,那要是一家八口都染了瘟疫怎麼辦呢?當時的晉陵城(現今 江蘇常州 )有個人叫顧成,他的兒子娶了錢姓女子為妻。當女子回娘家歸寧時,城裡爆發了瘟疫,人人互相傳染,有的一家子都死光了,甚至有整條街上沒剩幾個人,活著的人都心驚膽戰,至親也不敢過問。顧成自己得了瘟疫後,傳染了全家老小一共八個人,一家人都躺在床上聽天由命。顧成的兒媳婦剛好躲過這場劫難,但她一聽說夫家情況馬上就要動身回去,她的父母當然極力勸阻。可憐天下父母心!自己的女兒好不容易逃過了一劫,誰願意讓她回去疫區?何況是照顧一家八口都生病的人,又有多少人自己願意去呢?

但是,這位錢姓女子對自己的父母說:「丈夫娶妻,不就是為了奉養公公婆婆嗎?現在他們都病了,我怎麼忍心不回去,那我和禽獸又有什麼差異呢?我這趟去就算是死了,也請父母不要來探望。」 說完她就起身出發了。女子一回來,她的公公顧成就聽見屋裡有小鬼們在對話,它們說:「眾神都護衛著孝媳回來了,我們不趕快躲避的話,會遭到譴責的!」

結果這一家子八口人的瘟疫馬上就都好了,這是順治皇帝甲午年三月的事情,劉奎對這件事的評價是:「邪不侵正,孝行可以感動天,真是祛除瘟疫的良方呀!」

唐魏徵《隋書.卷七十三.列傳第三十八.循吏》

剛剛說的兩個故事都是家裡的親人得了瘟疫,那如果是沒有血緣關係的人,還有人會這麼盡心盡力地照顧嗎?《隋書》裡還真有這樣一位官員。

辛公義,隴西狄道人也。從軍平陳,以功除岷州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闔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養,孝義道絕,由是病者多死。公義患之,欲變其俗。因分遣官人巡檢部內,凡有疾病,皆以床輿來,安置廳事。暑月疫時,病人或至數百,廳廊悉滿。公義親設一榻,獨坐其間,終日連夕,對之理事。所得秩俸,盡用市藥,為迎醫療之,躬勸其飲食,於是悉差,方召其親戚而諭之曰:「死生由命,不關相著。前汝棄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臥其間,若言相染,那得不死,病兒複差!汝等勿覆信之。」諸病家子孫慚謝而去。後人有遇病者,爭就使君,其家無親屬,因留養之。始相慈愛,此風遂革,合境之內呼為「慈母」。

松峰曰:「辛公之不染疫,乃清正仁愛,存心得報,世之作吏者,不可不知也。」

隋文帝時有一位官吏叫辛公義,他因為功勞被任命到岷州(現今的甘肅省內)做刺史,但是當地人有個陋俗「害怕疾病」,家裡人若得了病,全家人都會躲開他,父母夫妻兄弟姊妹亦不管,任由病人自生自滅。辛公義到此地就決心改變情況,他派下屬把病人全抬到自己的辦公廳來照顧他們。夏天瘟病大發,病人數量增到數百人,辛公義就設一個坐榻在大廳,日以繼夜在患者中間辦公,掙的俸祿都用來給病人買藥治病。他對病人的親屬說:「死生由命,無關彼此之間的接觸!之前你們遺棄生病的家屬,導致他們死亡。我現在把病人聚集在我這裡,自己日夜和他們在一起,要得瘟疫的話,我是不是早就死了?何況這些病人都痊癒了!你們可不能再保留這種陋習了。」這些病人家屬聽了都很慚愧,後來當地這種「畏病」的習俗就漸漸被摒棄了,而辛公義也被當地的百姓們尊稱為「慈母」。我說這才是真正父母官該有的樣子!

劉奎在書中對此評價說,辛公義之所以沒有染上瘟疫,是因為他清正仁愛、好心做善事而得到的結果,世上的官員們都應該明白這一點「善待同胞」。說到這兒,我也想跟大家呼籲一件事情,就是請善待我們自己的同胞,特別想跟大家分享幾個故事,因為這些故事裡古人說的話,真是讓現代人汗顏。

東里續集 卷三十一 明 楊士奇《贈承德郎左春坊左中允張君墓表》

刑部主事張宗璉改左春坊左中允之明年賜誥命贈父彥忱,言族人有闔門病疫素厚者皆引避君躬具湯粥日三四往視雖夜不懈眾尼之曰:「顧在我當行,行之何惑鬼神哉;且道傍之木能庇,而人不能耶?」

在明朝的《東里續集》裡記載,明成祖朱棣時期有位刑部主事的父親叫張彥忱,他宗族裡有人舉家染上了瘟疫,親朋好友都躲避不及,他卻親自準備湯藥,晝夜不停。他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做我應該做的事情,鬼神是不會侵害的。道路旁邊的樹木都能庇護人休息納涼,人與人之間怎麼還做不到互相幫助呢?」

《元史》卷一百九十七

訾汝道,德州齊河人。里中嘗大疫,有食瓜得汗而癒者,汝道即多市瓜及攜米,歷戶饋之。或曰:「癘氣能染人,勿入也。」不聽,益周行問所苦,然卒無恙。有死者,复贈以槥櫝,人咸感之。嘗出麥粟貸人,至秋,蝗食稼,人無以償,汝道聚其券焚之。縣令李讓為請旌其家。

還有,《元史》裡記載德州齊河有個叫訾汝道的人,有一年,當地發生了大瘟疫, 有人因為吃瓜發汗而痊癒。訾汝道聽說後,買了很多瓜和米,挨家挨戶地送。有人勸說:「瘟疫會傳染,你不要進到病人的屋裡。」 他沒放在心上,若有人得病過世,他還贈與棺材讓人安葬,而訾汝道最後沒有染上疫病。

明朝《楊文敏集》 卷二十四《故盤洲李處士墓誌銘》

值嵗疫邑大姓劉氏闔門皆病,親隣愳為所染無敢視者醫,亦不赴處士聞之惻然曰:「為鄉人者患難相恤固其義,也安可坐視其斃乎?」 遂具藥餌攜一老僕往宿其家,蚤夜躬調治之越數日先愈其病,甚者復勸諭其親隣使相與扶持月餘,而疾者盡起處士乃歸鄉䣊之人莫不義之?

當時有一戶劉姓大家族全都病倒了,親戚鄰居都怕染瘟疫不敢去探望,李揆聽說了感慨地說:「大家都是同鄉人,患難時期互相幫助才是義舉,怎麼可以坐視不管呢?」他和老僕人直接搬去劉姓家族裡住下,日夜照顧病患們一個多月,等他們都痊癒了才離開。

科學實驗

大家都知道瘟疫傳染性極高,那為什麼剛剛提到的這些人都沒事呢?咱們從科學的角度分析一下,還記得我之前有一集《九大古人避暑妙招》裡有提到,情緒會影響到人的體溫嗎?事實上情緒也會影響到人的身體健康。

愛麗在節目中提到美國一位科學家、發明家、心理學家Elmer Gates的研究成果。(Ally愛麗授權視頻截圖)

早在一百多年前,1903年的4月,美國一位科學家、發明家、心理學家Elmer Gates就發表了這樣的研究成果。他通過化學實驗測出,人在不同心情下呼出的氣體和尿檢裡的成分都不相同,他還發現人在正面情緒下會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修復自身的細胞、產生營養物質;反之會使身體產生有害物質、傷及五臟六腑,最終導致死亡。

這樣的實驗後來還有很多,2007年美國一位生物倫理學教授史蒂芬.波斯特(Stephen Post)和作家吉兒.奈馬克(Jill Neimark)合著了一本書,書名是「為什麼好人有好報」(Why Good Things Happen to Good People)。書中綜合列舉了波斯特博士用十年時間整理的五百多項科研成果。

這些實驗從各個角度證明,當人心懷善念的時候,會給身體帶來一系列的變化,尤其是人體的免疫細胞會變得活躍,人就不容易生病,也會活的更長久;而當人產生負面情緒時,包括心存惡意、妒忌、恐懼等等,免疫力就會下降,身體的各項機能也會倒退。這是不是和四千七百年前岐伯說的「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以及「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不謀而合了呢?

什麼人會染瘟疫?

被傳染瘟疫的人都是因為自身免疫力低嗎?其實這也只是表象,古代的中醫除了身體表面上的診斷和治療之外,更側重的是眼睛看不到的部分,比如脈絡的運行和精神層面的部分,人們也會對發生疾病和災禍背後的原因有更深一層的思考。

《松峰說疫》裡引述了兩個虐待動物的例子

《松峰說疫》裡引述虐待動物故事。講述在杭州烹調甲魚維生的廚子。(Ally愛麗授權視頻截圖)

杭州鳳仙橋,一人以炮鱉為業。買鱉生投沸湯中,慘死之狀,見者無不惻然。既熟刮腸剔骨, 煎和五味,香及數家。由此獲利多年。後忽染瘟疫,初則縮頸,攢手足,伏於床上,數日後,伸手爬娑,宛如鱉形,後又爬於房內,漸出堂中,家人禁之,輒欲齧人。將死爬至街市,盤旋宛轉, 曲盡鱉態,往來觀者,皆知炮鱉之報。七日身體臭爛而死。

杭州有一人以烹製鱉,也就是以做甲魚菜餚為生,但他偏要把甲魚活著扔到沸水裡煮死,做出來的菜餚雖然美味,也讓他賺了很多錢,但是有天他莫名其妙得了瘟疫,還慢慢地縮起脖子像甲魚一樣地爬,七天後身體臭爛而死,看到的人都知道這是他虐待甲魚得到的報應。

《松峰說疫》裡引述虐待動物的故事。講述臨川一人從山裡逮到一隻幼猿。(Ally愛麗授權視頻截圖)

臨川人入山得猿子,持歸,猿母自後隨至家。此人縛猿子於樹上,猿母便搏頰向人,欲乞哀,此人竟不能放,將猿子擊殺之,老猿悲鳴自擲而死。此人破老猿腹視之,腸皆斷裂矣。未半年,其人家疫,一時死盡滅門。

臨川有一個人從山裡逮到一隻幼猿,母猿就跟著他回家,祈求他放了孩子,結果他不但不放,還把幼猿給殺了,母猿為此大聲悲鳴,自己撞死了。這人剖開母猿的肚子一看,它的腸子都斷裂了。後來不到半年,這家人得了瘟疫都死光了。

另外呢,古人一直都相信瘟疫是疫鬼造成的,在陰間有專門散播瘟疫的惡鬼,像剛才提到錢姓兒媳婦的故事,她的公公聽到屋裡對話的小鬼們應該就是疫鬼,疫鬼也不能隨意危害蒼生。

《松峰說疫》裡還記載了疫鬼在散播瘟疫的時候都要遵循什麼法則

愛麗在節目中提到中國古人相信瘟疫是由疫鬼造成、散播的。(Ally愛麗授權視頻截圖)

宋 縉雲未達時,元旦出門遇惡鬼數輩,問之曰:我輩疫鬼,散疫人間。雲曰:吾家有乎?鬼曰:無。曰:何也?曰:君家三世隱惡揚善,後當貴顯,予輩何敢入。言訖不見。

太湖居人皆事屠,獨沈文寶,舉家好善,且買物放生。遇瘟疫時行,有人見眾瘟鬼執旗一束,相語曰:除沈家放生行善外,余俱插旗。未幾,一村盡瘟死,獨沈闔家獲免。

清 史潔珵輯《德育古鑒》

昔,城中大疫,有白髮老人,教一富室合藥施城中,病者皆愈,而富室舉家卒免於疫。後有人見二疫鬼過富室之門而相謂曰:此人陰德無量,吉神擁護,我輩何敢入哉。

松峰曰:「陰德無量,誠祛疫之良方,世人所當着眼。」

宋朝有一個村子都染了瘟疫而死,唯獨沈家幸免,因為疫鬼說沈家「三世隱惡揚善,後當貴顯」、「舉家好善,且買物放生」。清朝一座城裡遭了大型瘟疫,一個富裕的家庭卻完全沒有染病,因為這家有人「陰德無量,吉神擁護」。

《易經.坤卦.文言曰》裡有句話,大家可能都聽過,就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中國人幾千年來都相信自己做的壞事不僅自己要遭報應,甚至還會殃及到家人和子孫後代。這是從小的方面來看,比如家庭和個人,而當瘟疫在社會中大面積傳播的時候,這又怎麼解釋呢?

天災人禍

《太平廣記》裡摘錄了晚唐五代编撰的《神仙感遇傳》裡記載的這麼一個故事:道士王纂。

《太平廣記》裡摘錄了晚唐五代编撰的《神仙感遇傳》裡記載的故事。道士王纂看到世人受苦難,寫奏章祈求上天救助災民,誠心動天,太上道君傳授兩部真經去除瘟疫。(Ally愛麗授權視頻截圖)

道士王纂者,金壇人也。值西晉之末,中原亂離,饑饉既臻,疫癘乃作,時有毒瘴,殞斃者多,閭里凋荒,死亡枕藉。纂於靜室,飛章告玄,三夕之中,繼之以泣。一人佩劍持版而前,告纂曰:「太上道君至矣。」道君告曰:「夫一陰一陽,化育萬物,而五行為之用。五行互有相勝,各有盛衰,代謝推遷,間不容息,是以生生不停,氣氣相續。億劫已來,未始暫輟也。得其生者,合於純陽,升於天而仙;得其死者,淪於至陰,在地而為鬼。鬼物之中,自有優劣強弱,剛柔善惡,與人世無異。玉皇天尊,慮鬼神之肆橫害於人也,常命五帝三官,檢制部御之,律令刑章,罔不明備。然而季世之民,澆偽者眾,淳源既散,妖詐萌生。不忠於君,不孝於親,違三綱五常之教,自投死地。由於六天故氣,魔鬼之徒,與歷代已來,將敗軍死,聚結為黨,亦戕害生民。駕雨乘風,因衰伺隙,為種種病。中傷極多,亦有不終天年,罹其天枉者。

說西晉末年,中原地帶饑荒遍地瘟疫橫行,道士王纂看到世人受的苦難,就寫了奏章,求上天救助世上的災民。他整整哭了三天三夜,他的誠心感動了天庭,於是太上道君夜裡來見他,還傳授了他兩部真經來祛除瘟疫。這兩部真經我們今天是找不到了。太上道君將瘟疫的成因告訴了道士王纂。

太上道君說:一陰一陽化育出了世間的萬物,其中五行相剋的道理使萬物的生長經過了億萬個劫數也始終沒有停止過。玉皇大帝擔心鬼怪肆虐人間,常常派天官們巡查,還制定了很完備的規章制度來約束它們。然而遇上末世,心術不正的人很多,這些人對君王不忠、對雙親不孝,違背了三綱五常的古訓,所以「自作孽,不可活」,這些魔妖鬼怪就製造瘟疫疾病,傷害黎民,也有很多人不能終其天年就中途夭亡。

《太平廣記》 卷第二百三十 器玩二

其年冬。度以禦史帶芮城令。持節河北道,開倉糧,賑給陜東。時天下大饑,百姓疾病,莆陜之間,癘疫尤甚。有河北人張龍駒,為度下小吏。其家良賤數十口,一時遇疾。度憫之,賚此入其家,使龍駒持鏡夜照。諸病者見鏡,皆驚起雲:「見龍駒持一月來相照,光陰所及,如冰著體,冷徹腑臟。」即時熱定,至晚並愈。以為無害於鏡,而所濟於眾。令密持此心鏡,遍巡百姓。其夜,鏡於匣中冷然自鳴,聲甚徹遠,良久乃止。度心獨怪。明早,龍駒來謂度曰:「龍駒昨忽夢一人,龍頭蛇身,朱冠紫服。謂龍駒,『我即鏡精也,名曰紫珍。常有德於君家,故來相託,為我謝王公。百姓有罪,天與之疾,奈何使我反天救物?且病至後月,當漸愈,無為我苦。』」度感其靈怪,因此誌之。至後月,病果漸愈,如其言也。

這故事記載了一面可以祛除瘟疫的寶鏡,有一個人做了好事所以被賜予寶鏡,用鏡子一照患病者,其瘟疫就好了,他們自家人都痊癒了以後,這個人還好心地拿著寶鏡挨家挨戶去給別人祛除瘟疫,但是鏡子的精靈就告訴他說:「百姓有罪,天降瘟疫來懲罰他們,怎麽能讓我違反上天的旨意,去拯救他們呢?況且,這些百姓的病到下個月就會逐漸痊癒了,不要再勞累我了。」

《太平廣記》 卷第三百二十五 鬼十

司馬文宣,河內人也,頗信佛。頃之,母靈床頭有一鬼。膚體赤色,身甚長壯。文宣長子孝祖與言,往反答對周悉。妝雖恐懼,久稍安習之。鬼亦轉相附狎,居處出入,殆同家人。於京師轉相報告,往來觀者,門限迭跡。時南林寺有僧,與靈珠寺僧舍沙門,與鬼言倫,亦甚款曲。鬼云:「昔世嘗為尊貴,以犯眾惡,受報未競,果此鬼身。」云:「寅年有四百部鬼,大行疾癘,所應罹災者。不悟道人耳,而犯橫極眾,多濫福善,故使我來監察之也。」僧以食與之,鬼曰:「我自有糧,不得進此食也。」舍曰:「鬼多知,我生來何因作道人。」答曰:「人中來,出家因緣,本誓願也。」問諸存亡生死所趣,略皆答對,具有靈驗,條次繁多,故不曲載。

故事說南朝時有個叫司馬文宣的人,他家裡住了一隻鬼,鬼說:「寅年將會有四百群鬼奉命來到人間大肆散播瘟疫,得病的都是不信神佛的人,到時候瘟疫會傳播得很廣,為了避免積德行善的人被誤傷,所以派我來監察這件事情。」

墨子

節目中愛麗引用《墨子》天志中墨子的話:「下之君子,中實將欲遵道利民,本察仁義之本,天之意不可不慎也。」(Ally愛麗授權視頻截圖)

很多人並不相信這些神仙鬼怪的故事,那我們來聽聽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子在書中是怎麼寫的,在《墨子》天志中:「今天下之人曰:當若天子之貴諸侯,諸侯之貴大夫,高明知之。然吾未知天之貴且知於天子也。子墨子曰:吾所以知天之貴且知於天子者,有矣。曰:天子為善,天能賞之。天子為暴,天能罰之。天子有疾病禍祟,必齋戒沐浴,潔為酒醴粢盛,以祭祀天鬼,則天能除去之。然吾未知天之祈福於天子也,此吾所以知天之貴且知於天子者。」

是故子墨子曰:「下之君子,中實將欲遵道利民,本察仁義之本,天之意不可不慎也。」

「然有所不為天之所欲,而為天之所不欲,則夫天亦且不為人之所欲,而為人之所不欲矣。人之所不欲者何也?曰:病疾禍祟也。若己不為天之所欲,而為天之所不欲,是率天下之萬民以從事乎禍祟之中也。故古者聖王,明知天鬼之所福,而辟天鬼之所憎,以求興天下之利,而除天下之害。是以天之為寒熱也節,四時調,陰陽雨露也時,五穀孰,六畜遂,疾菑戾疫凶饑則不至。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之君子,中實將欲遵道利民,本察仁義之本,天意不可不慎也。」

現在天下的人都說:天子比諸侯尊貴,諸侯比大夫尊貴,這誰都知道,但是我不知道上天比天子還尊貴而且更明智。墨子說道:「我知道上天比天子尊貴且更明智,理由就是:天子行善,上天能夠賞賜他;天子行暴,上天能懲罰他;天子有了疾病災禍,必定要齋戒沐浴,潔凈地準備美酒食品,用來祭祀上天,那麽上天就能幫他除去疾病災禍。可是我並沒有聽說上天向天子祈求賜福的,這就是我知道上天比天子尊貴且更具智慧的理由。」

「如果人不做天所希望的事,而做上天所不希望的事,那麽天也將不做人所希望的事,而做人所不希望的事。那人所不希望的是什麽呢?就是疾病和災禍。如果天子不做上天所希望的,而做上天所不希望的,這是率領天下的百姓陷入災禍之中。所以古時候的聖王,明白地知道什麼是上天會降福分的事,而避免做上天所憎惡的事,以求達到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所以上天安排寒熱合節、四時調順,陰陽雨露合乎時令,五穀熟、六畜繁殖,而疾病災禍瘟疫飢荒就不會到來。」

所以墨子說道:「現在天下的君子,如果心中將希望遵循聖道、利於人民,考察仁義的根本,對天意就不可不順從!」

這就是幾千年來中國古人對於天災人禍的態度,瘟疫是上天對所有人的示警,如果人還不悔改,那更大的災難有可能就會到來。今天的人們可能無法理解古人的思想狀態,但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大家在家裡防疫的同時,不妨也多一些思考。

如果你覺得古人說的有道理,歡迎你把這期視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可以看到。如果你有不同的想法,也歡迎你在留言區來告訴我,還有別忘記訂閱我的頻道,我會繼續做更多有關中華傳統文化和普世價值的視頻,那我們下次再見啦!

▼ 相關影片

本文由愛麗Ally授權刊登。點閱更多視頻

─點閱【愛麗話五千】系列─

責任編輯:李婧鋮

相關新聞
【文史】瘟疫肆虐 為何有人能避開它?
古春秋:比瘟疫更可怕的是失去希望
子華:戰爭、瘟疫誰是真正毀滅人類的殺手
古今中外預言中的2020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