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國寶阿嬤藺草龍鳳蓆 台中纖博館典藏

2004年7月於葫蘆墩文化中心辦理柯莊屘藝師回顧展,由孫女柯秀蓉等示範藺草編帽編蓆技藝。(台中纖維工藝博物館提供)

人氣: 131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0年03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鄧玫玲台灣台中報導)位於台中市的纖維工藝博物館,以「纖維‧時尚‧綠工藝」為願景,承繼原台中縣立文化中心編織工藝館藏品。《龍鳳蓆》正是其中最具特色的藺草編織典藏品。

2002年中日編織藝術節記者,柯莊屘藝師現場示範藺草編織。 (台中纖維工藝博物館提供)

龍鳳蓆早期多作新婚喜慶的大禮,取龍鳳雙喜,吉祥如意的義涵,祝福新人龍鳳合鳴,而台中纖博館典藏的這件作品,蓆面龍鳳雙呈互對,精巧華麗,作者為已故國寶級薪傳獎得主柯莊屘藝師。

柯莊屘女士六歲時就開始練習編袋,十幾歲就與同伴合織出藺草蓆。柯莊屘女士後來受訪時仍然記得,她們第一次賣出的藺草蓆,是以五日圓的高價售出。在當時,一日圓就能買到五斤的豬肉。

柯莊屘可以在沒有任何草稿、底圖的情況下,依照腦中的圖樣,憑藉口訣,計算出鏤空的草枝數量,就能在三公尺長、兩公尺寬的蓆子上,藉由壓、挑,夾以鏤空的編法,編製出一幅龍能飛、鳳能舞的吉祥圖樣,而台中纖博館的重要館藏《龍鳳蓆》,正是藺草編織技藝最高境界的代表作品。

台中纖維工藝博物館典藏,國寶級藝師柯莊屘女士織作的龍鳳蓆。
台中纖維工藝博物館典藏,國寶級藝師柯莊屘女士織作的龍鳳蓆。(台中纖維工藝博物館提供)

柯莊屘從少女時代就開始孜孜不倦地編織,民國八十一年,以藺草編龍鳳蓆得到教育部第八屆民族藝師薪傳獎,然而柯莊屘編織的手未曾停歇,將她的一生悉數奉獻給編織藝術,見證了大甲地方帽蓆產業的興衰年華。

藺草編這門工藝,可追溯至台灣清領時期,藺草編原是台灣原住民族的編織物,漢人加以模仿與改良後,清末更曾被當作貢品,送往北京。日治時期,因為藺草編織物,如帽、蓆等具有舒適、芳香的特質,為當時人們所喜愛,除了實用,也加上了特殊的設計,成為當時人們的時尚。在日治時期,李城等人於大甲街創立「大甲帽蓆(合資)株式會社」,當時大甲藺草編織的加工出口量,甚至成為台灣特產出口第三位,僅次糖與米。

責任編輯:昌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