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推緊急經濟模式 促公司轉型生產急需品

人氣 651

【大紀元2020年03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王亦笑德國報導)中共病毒蔓延速度之快超出人們的想像,短短幾週時間,德國就從「我們已做好準備」,變成「情況緊急、什麼都缺」的狀態。幾乎所有抗疫物資都成了急需品。巴伐利亞州長呼籲推出「緊急經濟」模式,促使德國公司儘快轉型生產急需品。其實很多公司早就自發這麼做了。

到處都鬧「口罩荒」

根據醫療保險機構AOK列出的防護物資所需清單,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僅德國醫生就需要1.15億個簡易口罩、4700萬個FFP2口罩,以及370萬個護目鏡、6300萬件防護服和5500萬盒一次性手套。

在疫情最嚴重的北威州,需要超過5000萬個簡易口罩、近1500萬個防護口罩(符合FFP2和FFP3標準),以及3000萬件防護服;巴伐利亞州也需要1500萬個簡易口罩、160萬個防護口罩,以及300萬防護服等。

這些統計數據還僅是供給醫院、老人院等醫護人員所需的,並不包括一般民眾所需的數量。德國政府強調,目前重要的是儘可能保護好醫護人員,避免使醫院超負荷,不然情況將更加艱難。

「緊急經濟」相當於戰時狀態?

巴伐利亞州長索德(Markus Söder)週一(3月30日)提出:「我們現在需要將生產能力轉向『緊急經濟』(Notfallwirtschaft)。」也就是一種類似於戰時生產的狀態。

經濟史學家里奇爾(Albrecht Ritschl)解釋說:「在緊急情況下,國家可以干預並指示公司應該生產什麼。」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汽車製造商沃克斯豪爾汽車公司(Vauxhall Motors)必須製造坦克。里奇爾說,在瘟疫期間,必須生產的可能就是口罩。

經濟史學家普魯姆波(Werner Plumpe)教授表示,我們並非處在戰爭時期,但這種情況是前所未有的。如果不能保證急需品的供應,國家就應該干預生產。

很多公司已自發轉型

實際上,德國很多公司都已迅速自發轉型。大眾、寶馬和西門子已在提供口罩,西門子公司正在生產200萬個口罩。服裝公司Trigema、襯衫生產商Eterna、領帶公司Auerbach近日都加入了製造口罩的行列。汽車集團戴姆勒(Daimler)計劃生產用於呼吸器和防護面罩的組件;汽車製造商斯柯達(Skoda)已開發了用於呼吸面罩的3D打印工藝。

巴斯夫(BASF)化學公司最近也開始生產消毒劑,之前該公司只提供原材料。現在大約有100名員工轉型加班趕製消毒劑,每天的產量就能達到「幾千升」。巴斯夫已向德國西南部萊茵-內卡爾地區(Rhein-Neckar-Region)的大約50家醫院,免費提供了第一批產品。

位於圖林根州城市魏達(Weida)的床墊公司Breckle,已經部分轉型成口罩生產。40名員工每天為主要客戶(醫院、養老院)生產1萬個口罩。該公司已購置了新機器,很快生產量將達到每天2.5萬個口罩。一些聯邦州已經提前下了訂單。

德國醫療技術製造商德爾格(Dräger)的近7000名員工正在全速工作,生產防護口罩和呼吸器。聯邦政府最近已下單訂購其中1萬件產品。急需品還包括呼吸軟管、過濾器等,都要加大生產量。該公司2月起已啟動了輪班工作制來擴展生產能力。

位於圖賓根的CureVac製藥企業,共有450名員工。他們正在全力研發疫苗。據悉,疫苗預計可以在今年初夏進行臨床測試。至於產品上市需要多長時間尚不清楚。

位於美因茨的生物技術公司(Biontech)的研究人員也在加緊研發疫苗,他們計劃於四月底首次對150人進行中共病毒疫苗的測試。

專門生產口罩熔噴布的德國桑德勒(Sandler)公司,早在2月已提高了產能,員工實行每週7天、每天24小時的輪班制。熔噴布是口罩中起過濾作用的關鍵材料,目前該公司每天生產的熔噴布,可以滿足500萬個口罩的需求。為了實現創紀錄的產量,公司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團隊來規範材料的採購、製造和全球分銷。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民間小作坊、縫紉師也都投入製造口罩,巴伐利亞州還號召民眾自己縫製口罩。雖然這些口罩不能用於醫院,但民眾自己用還是能起到一定作用,尤其對於他人是一層保護。

責任編輯:余平#

相關新聞
德國「即時援助」上路 各州企業申請條件一覽
【德國疫情4.2】德國啟用重症監護登記册
難當世紀重擔 德國黑森州財政部長臥軌身亡
德國內政部建議:效仿韓國 廣泛檢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