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疫情4.10】重症監護室病人首次減少

人氣 6973

【大紀元2020年04月10日訊】(大紀元紐約記者站報導)4月10日,美國紐約州中共病毒(武漢肺炎、新冠病毒、COVID-19、中共肺炎)疫情的最新情況:

超過17萬例確診 近8千人死亡
白宮專家:紐約轉變 帶動整體疫情走勢
白思豪:傳播率最快5月底 6月初入低水平
醫院停用呼吸機共享技術 效果不佳又危險
庫默:過早返工或引發第二輪傳染
州長:加護病人首次出現減少
國防部長:加派300人到紐約市醫院
哥大足球場建野戰醫院 收治病毒患者
紐約哈特島挖壕 掩埋無人認領屍體
首席傳染病專家:看到紐約曲線平緩化
早晨-超過16萬例確診 7,067人死亡
在抗疫第一線奮戰的志願醫生
一天799人死亡 連三天創單日病死例新高
用呼吸機患者八成不治 醫生嘗試減少使用
新疫情熱點發病率低於紐約新澤西

=======================

以下是最新疫情實時更新:

4.10 紐約州每日疫情發布會直播

超過17萬例確診 近8千人死亡

《大紀元時報》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美東時間4月10日下午5:00,全美確診數達到488,903例,18,000人死亡;紐約州確診病例達到170,512例,7,844人死亡,死亡率4.60%。

另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數據,紐約市有92,384例確診,5,820人死亡。

中共肺炎全球疫情及美國疫情大數據請點擊這裡

白宮專家:紐約轉變 帶動整體疫情走勢

白宮冠狀病毒(中共病毒)專案組協調人黛博拉‧伯克斯(Deborah Birx)10日表示,自從疫情爆發以來,她首次看到疫情曲線正在趨於平緩。她表示,尤其是紐約市近期疫情發生了很大變化,改變了美國整體疫情的走勢,拉平了疫情曲線。

她表示,無論是市還是州,前線醫護人員的努力工作以及公眾配合是關鍵。她說,大家很團結、實施社交距離政策,這對前線醫護人員也是一種鼓勵。

但伯克斯謹慎表示,目前美國還沒有到達疫情高峰;必須等到疫情度過高峰、回到疫情下降階段才行。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週五報告說,美國所有感染病毒而死亡的案例中約有一半來自紐約州和新澤西州。

 

市長:傳播率最快5月底 6月初到低水平

市長白思豪10日下午拜訪國家網球中心Billie Jean King Center的臨時醫院。他說,紐約市最快五月底或六月進入疫情低水平傳播期。現在紐約市已經約有5000人染疫死亡,人數超過911恐襲的死亡人數。

白思豪說,如果紐約市繼續看到曲線趨平並且住院人數也減少,一些臨時地點若不再需要醫療,將變成隔離點。

但他表示,4月份的情況仍然艱鉅,每天湧入的病患不斷增加,只是入院人數和需要呼吸機的人數比原先預計的輕,曲線走向平緩。等疫情曲線保持平緩,才能逐步走向低水平傳播期。

比利·簡·金國家網球中心臨時醫院正在增加其容量,現在將有470個床位,並增加20個ICU床位。 該站點旨在幫助緩解Elmhurst醫院的壓力,該醫院是受到病毒打擊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市長說,市教育局地區服務中心現在有溫度計,溫度計也將送往懲教局、兒童服務局、911呼叫中心和急救人員, 每個NYPD警察分局、消防站和消防局車庫也將得到。

此外,他正在呼籲租金指導委員會對租金穩定的公寓實行租金凍結。他表示,已經要求州府奧本尼采取行動,但仍存在法律障礙。

醫院停用呼吸機共享技術 效果不佳又危險

紐約市的醫院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放棄使用呼吸機共享技術(ventilator sharing)。這項技術日前被認為是解決呼吸機短缺的妙招:讓多名患者使用一台機器。

但是醫生們發現,要平衡多個患者不斷變化的需求過於複雜,即使花費大量的時間因應,最終病人得情況也很危險。

林肯醫學和心理健康中心本週因為用盡了呼吸機,開始嘗試了共享技術,但由於患者反應不佳而迅速停止。

紐約長老會醫院(NewYork-Presbyterian Hospital)是當地大型的衛生系統,負責呼吸機的共享工作,該醫院也承認已經停止了這種做法,但必要時將採用此技術。

紐約長老會醫院發言人說:「這項技術是為了解決呼吸機緊急短缺而開發的,到目前為止,我們很幸運不必使用它。」

另一家醫院的急診室醫生在談到呼吸機共享時說:「(共享技術)被炒作地超過現實情況。」「既艱鉅又危險。」

 

庫默:過早返工或引發第二輪傳染

州長庫默表示,過早重新開放返工,可能會引發第二輪病毒傳染;該州的返工情況將會是一個漸進的、分階段的過程,並且取決於檢測情況。

庫默說,美國應該研究其他經歷了「重新開放過程」的國家,並思考第二波病毒傳染的問題。他提到了中國、香港、新加坡和意大利,並談到:「當人們倉促地進行審查時,會看到一些警告跡象。」

「首先,重新開放的關鍵將是測試。從第一天起,我就已經說過了。而且返工不會像電燈開關一樣,一下使經濟發生轉變。」庫默補充說,該州需要進行大規模的檢測,其中包括加大對抗體的測試。

州長表示,儘管紐約總體上將冠狀病毒曲線弄平,但目前的軌跡取決於人們是否遵守社會距離準則。他說:「我們今天所做的事情將決定現在開始到2、3天的感染率。」

 

州長:加護病人首次出現減少

紐約州長安德魯·庫默(Andrew Cuomo)10日在疫情發布會上表示,住院率持續在下降,入住重症監護病房的人數首次出現減少。此外,昨天有777人死於中共病毒,病死例略為下降。

庫默說,使用呼吸機的患者比例趨於穩定的情況比官員預期的要早,而染疫患者的住院數量也幾乎持平。從4/8到4/9增加了1%,從4/9到4/10增加了2%。兩週前,住院率每天增長20%。

他說:「這意味著全州重症監護病房的人數都在減少。」「我們謹慎樂觀地認為感染率正在放緩。」

州長表示,儘管下降幅度小,但是這表明感染曲線正在趨於平坦。他說,目前的染病情況比原先預期的要低得多,社會距離政策和公眾的遵守大幅緩解了曲線的趨勢。

根據三個公共衛生組織在3月份做預測指出,紐約州對病床需求或將增長,預估需要5.5萬張到13.6萬張病床。截至週五,紐約州醫院共有18,569名感染中共病毒的患者。

以下是過去一週,紐約州每天的死亡人數:

4月3日:630
4月4日:594
4月5日:599
4月6日:731
4月7日:779
4月8日:799
4月9日:777

庫默說,許多死去的患者已經在醫院,戴上呼吸機幾個星期了。

 

國防部長:加派300人到紐約市醫院

美國防部長馬克·埃斯佩(Mark Esper)10日表示,軍方將再派300名醫務人員幫助紐約市的醫院。

埃斯佩上午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我們已向11家紐約市醫院部署了350名醫生、護士和呼吸治療師,今天,我們將再部署300人幫助那些努力奮鬥的當地醫院工作人員。」

國防部週二(4月7日)表示,已經有325名軍事醫務人員抵達紐約,並將於8日開始在11家公立醫院工作。

國防部將軍事醫務人員直接部署到地方醫院,顯示其最近的策略變更。

最初,軍方只規劃將設備派送到各地。後續派遣醫療艦接收非染疫病人,接著改收治中共病毒患者。現在則增派數百名軍醫在紐約多家醫院的前線奔波。

 

哥大足球場建野戰醫院 收治病毒患者

哥倫比亞大學正在把位於曼哈頓上城的足球場改建成野戰醫院。

校際田徑運動項目主任彼得·皮林(Peter Pilling)表示,足球場將從下週開始接受288名輕度中共病毒症狀的患者。

他在聲明中寫道:「使用的足球場創建醫療設施,這對哥倫比亞大學來說是第一次。」「每個人都可以在這場危機中發揮作用,我們為能為在第一線治療COVID-19患者的一線醫護人員和志願者提供支持而感到自豪。」

足球場將從本月開始安裝特殊地板和其它設施,醫療成員主要由前美國軍事人員以及紐約長老會的前線人員組成。

這處戰地醫院將以已故的海軍海豹突擊隊成員瑞安·拉金(Ryan F.Larkin)的名字命名。

紐約哈特島挖壕 掩埋無人認領屍體

數十年來,哈特島(Hart Island)被當作紐約市無人認領遺體的最後安息之地,現在也被用來埋葬無人認領的染疫死者。

隨著紐約市的死亡人數飆升至3千多人,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本週表示,計劃在哈特島挖壕,臨時掩埋那些沒有親人認領的染疫死者,並強調會「有尊嚴地」臨時掩埋屍體。

4月9日,從無人機照片顯示,屍體已經被埋在島上。多年來,每個星期四都是哈特島的葬禮日,但現在島上每週埋葬五天。

市長辦公室新聞秘書弗雷迪·戈德斯坦(Freddi Goldstein)週五(4月10日)說,被埋在哈特島的死者大多數都是在太平間30到60天無人認領,市府正在將無人認領的屍體轉移到哈特島,為被認領的死者騰出安葬空間。

根據法醫辦公室新規,如果屍體在兩週內無人認領,將被帶到該島。但戈德斯坦表示,只要太平間官員在14天內與死者家屬取得聯繫,他們就不會被轉移到哈特島。

戈德斯坦說,過去通常每週約有25人被埋在島上,但自從病毒開始流行後,每天就有25個人被埋在那裡。

哈特島位於紐約市長島海灣(Long Island Sound),是全美最大的公共墓地,南北戰爭時期是戰俘營地,也曾是肺結核病患的聚居地,1980年代埋葬了上千名愛滋病患死者。

首席傳染病專家:看到紐約曲線平緩化

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西(Anthony Fauci)在回答NBC關於病毒死亡模型的問題時說:「我相信我們會看到(數據)下滑的趨勢,並且預測看起來更像是6萬,而不是10萬至20萬。」

福西表示,他認為美國開始看到紐約曲線的平緩化。他說:「我不想對此言之過早,但我認為確實如此。」

福西10日接受CNN採訪時解釋:「在許多情況下,尤其是在紐約,情況看起來都是這樣。我們開始看到(曲線)扁平化和轉彎。」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主任安東尼‧福西(Anthony Fauci)。(Charlotte Cuthbertson/大紀元)

超過16萬例確診 7,067人死亡

根據《大紀元時報》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數據顯示,截至美東時間4月10日早上7:00,全美確診數達到468,841例,16,697人死亡;紐約州確診病例達到161,504例,7,067人死亡,死亡率4.38%;其中,紐約市有87,028例確診,5,150人死亡。

 

在抗疫第一線奮戰的志願醫生

因為急救人員被史無前例的911呼叫數量淹沒,一個非營利性的醫生組織開始奮戰在中共病毒危機的前線。

MD1是一群急診醫生志願者,他們與新澤西州及周邊州的救護車隊一起為患者提供治療。該組織擁有包括急診、兒科急診和重症醫學的醫師,並配備了具急診室、手術室功能的車輛。

MD1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梅林(Mark Merlin)對福克斯新聞說:「實際上,我們可以加入無法跟上需求的911系統、消防部門或警察部門,我們會為他們提供幫助。」

「我們現在正在處理EMS呼叫,因為在過去的幾天裡,呼叫量是如此之高。」

紐約消防局EMS中尉安東尼‧阿爾姆霍拉(Anthony Almjoera)上週表示,緊急醫療服務人員每天接到的電話數量,與2001年9月11日恐怖襲擊期間的電話數量相同。

梅林在提到與MD1合作的醫生時說,「這些人,他們是我的英雄。」 「他們在晚上、週末這樣工作。這是他們成長的方式,這是他們從小就信奉的東西。」

「這只是你在危機時刻所做的事情。你站出來,不回家,睡在車庫或一些急救隊待的地方,直到危機解決。」

在病毒爆發之前,梅林說,他的醫生通常每天會回覆20個電話,其中大多數涉及車禍或涉及多名患者的意外事件。

現在,MD1在24小時內處理100到200個電話,截至本週二,僅一名醫生就應對了35通電話。

 

一天死799人 連三天創單日病死例新高

紐約州長庫默週四表示,該州單日新增799人死亡,連三天創新高,死亡總數突破7000例。但住院與重症患者幾近零增長,顯示居家隔離奏效。

自2日以來,紐約州每天都有逾500人染疫不治,近5天死亡人數分別為594、599、731、779、799人。

紐約州中共肺炎新增死亡數連三天攀升,主要反映前幾週疫情最嚴重階段住院患者暴增,病情惡化、治療數週後不治身亡。最新數據顯示,紐約州18,279人染疫住院,日增1%;4925人住進加護病房,日增2%。兩項增幅都遠低於前幾週動輒10%起跳的水準。

紐約州長庫默9日表示,該州單日新增799人死亡,連三天創新高,死亡總數突破7000例。(Stephanie Keith/Getty Images)

用呼吸機患者八成不治 醫生嘗試減少使用

一些紐約醫生根據現有資訊及部分地區的醫生反饋發現,使用呼吸機的住院患者死亡率反而較高,他們認為應該減少使用呼吸機,嘗試其它療法。

呼吸機是將氧氣帶入人體肺部的機器,通常僅用於呼吸系統疾病最嚴重的患者。

專家指出,40%至50%有嚴重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最後在使用呼吸機中死亡;而紐約市府官員表示,至少有80%的確診患者在使用呼吸機後,病況未好轉死亡。據美聯社報導,美國、中國和英國使用呼吸機的住院患者死亡率異常的高。

紐約霍夫斯徹醫學院的肺重症醫生內金·哈吉扎德(Negin Hajizadeh)博士表示,儘管呼吸機對肺炎等疾病的患者成效不錯,但她認為不一定也對中共(病毒)肺炎患者有效。

哈吉扎德提到,在她醫院使用呼吸機的患者最後都沒有痊癒,並且中共病毒對肺部的損害比流感還大的多,「肺部組織裡面充滿液體,和其它有毒的化學細胞因子」。

詳情請閱:紐約市用呼吸機患者80%不治 醫生嘗試減少使用

 

新疫情熱點發病率低於紐約新澤西

白宮冠狀病毒(中共病毒)專案組協調人黛博拉‧伯克斯(Deborah Birx)9日說,在華盛頓特區、巴爾的摩和費城等一些較新的熱點地區,發病率低於早期的熱點地區。

伯克斯表示,最初的(熱點)爆發非常大,但是在華盛頓特區、費城和巴爾的摩等較新的爆發熱點,發病率遠低於紐約和新澤西。

伯克斯說,紐約的發病率是千分之七,但是新的熱點發病率是千分之二。她補充說,這些數字表明,儘早採取緩解措施對這些城市的病例數量有直接影響。

她表示,這些新數據允許將實際案例的信息整合進來,而不是僅僅依靠模型來制定未來決策。

 

責任編輯:李玲

相關新聞
【紐約疫情4.7】媒體曝紐約市病死數恐被低估
【紐約疫情4.8】華人超市涉賣天價口罩挨罰
【拍案驚奇】中共病毒症狀異常 川普要斷世衛金援
【翻牆必看】分析:中共病毒至少有3大特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