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牆必看】內部文件曝中共早有應對病毒預案

人氣 16908

【大紀元2020年04月24日訊】大紀元每天為讀者梳理翻牆必看的文章:

1.【獨家】內部密集通知曝中共蓄意瞞疫情
面對全球掀起的就中共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向中共追責的浪潮,中共仍繼續否認並隱瞞真相。但大紀元獲得的內蒙古衛健委祕密文件,揭示中共早在習近平公開批示防疫之前,就已在內部通報了病毒傳播的風險,並為疫情準備了各種預案。這批內部文件證明了,中共無視中國和世界民眾的生命健康,而蓄意隱瞞疫情。

2.中共再捐3000萬美元給世衛 遭民抨擊
正值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處於國際輿論追責的風口浪尖之際,中共再次向世衛「砸錢」以示對譚德塞的支持,而引發大陸輿論抨擊。

3.武漢糧食局前書記死於中共病毒 被草草下葬
中共武漢糧食局前黨委書記劉偶清,今年1月底死於中共病毒(武漢肺炎)後,家人在當局指派人員的監控下將其草草下葬,這令劉偶清的兒子非常不滿,要求當局懲罰隱瞞疫情的官員。

4.【新聞看點】李澤華被露面?川普說告中共很棒
截止到4月23日,全球感染中共病毒的人數已經高達257萬8000人,死亡總數高達18萬0781人。這個數字是除去中共通報的中國大陸染病和死亡人數,這也是應網友的要求,因為中共的數字不可信。

5.平壤封城 金與正遽然上位 朝鮮早現異動
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接受心臟手術的消息,既沒有被官方證實,也沒有被全盤否定。分析認為,這極不尋常。也有報導稱,朝鮮已有很多不尋常的跡象,包括平壤日前封城,金與正近期的迅速上位。

6.【一線採訪】疫情嚴峻 北京居民深感緊張
中國一些地區近期再次出現本土中共病毒病例。北京朝陽區的風險等級日前驟升,成為全國唯一高風險地區。有朝陽區居民表示,該區疫情形勢讓人緊張;也有評論認為,中共病毒捉摸不定,當局擬在5月召開兩會,目前管控非常嚴格。

7.各地頻爆群集感染 中共官員因「政治要求」瞞報
儘管中共一直隱瞞疫情,但中國大陸還是頻繁爆發社區、醫院感染。據多位知情人士說,大陸很多地區出現醫生感染和社區感染,但地方官員為了「政治意識」,不上報。

8.疫情下 為90億美元利益 保持沉默的好萊塢
美國媒體「布賴特巴特新聞網」近日發表標題文章《好萊塢有90億美元理由不針對中共病毒大流行去批評中共》,文章質疑好萊塢對中國電影市場成癮,為巨額利益而保持沉默,引發道德拷問;而中共病毒(武漢肺炎)的爆發,引發更多外界對好萊塢與中共之間友好關係的疑問。

9.中國產檢測套件兩次不達標 西班牙要求退款
西班牙週三(22日)表示,自中國公司購買的第二批中共病毒檢測試劑盒也有問題,將取消訂單並要求退款。

10.中共改染疫界定 港媒:確診人數被大幅低估
中共公布的武漢肺炎(中共病毒)確診人數及死亡人數一再被外界質疑,就連大陸阿里巴巴旗下的港媒都說,中共一再改動確診病例的定義,致使中國大陸的確診人數被大幅低估。

11.金像獎預告片獲讚 網民:呼應上屆金馬獎
受「中共病毒」(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原本於4月舉行的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延至5月6日在網上直播。主辦方20日發布的近3分鐘的預告片,是剪輯14部入圍電影的畫面和對白並加上混音而成,網民觀看後發現,該預告片與去年金馬獎3分鐘的宣傳片相呼應。

12.大陸農民工成批失業 中共「低保」被指作秀
目前各地農民工大批失業,很多生計無著。中共本週稱「將未參加失業保險且收入低於低保標準的農民工等失業人員,納入低保、救助等範圍。」但農民工對其落實情況並不樂觀,業內人士認為現有制度令農民工無法真正受益。

13.【瘟疫與中共】西非小國六位內閣部長染疫
中共病毒(武漢肺炎)肆虐全球,一個遠在西非內陸的「君子之國」也沒能擺脫厄運,該國23位內閣成員中已至少有6位內閣部長確診,這在全球也是獨一無二的。

14.【珍言真語】程翔:22條立法原意 阻中共干預香港
近期由中共港澳辦及中聯辦惹起的《基本法》22條爭議風波,令香港社會惴惴不安。香港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時事評論員程翔接受《珍言真語》專訪時表示,《基本法》22條立法原意,即為排除所有大陸機構干預香港事務。他還揭露,香港回歸之初,中共還曾為此考慮撤除香港新華社,即今日中聯辦的前身。

15.【瘟疫與中共】小縣為何成德國疫情最重之地
中共病毒在全球肆虐,德國成為疫情最嚴重的西方國家之一。從感染人數與當地人口比例來看,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地區,卻成了德國疫情最嚴重的地方,它就是巴伐利亞州的蒂申羅伊特縣(Tirschenreuth),下屬的小鎮米特泰希(Mitterteich)甚至是全德國最先實施「禁足令」的地方。

責任編輯:方明

相關新聞
【菁英論壇】中共發動毒品戰 美祭出祕密武器
中情局長談美中關係和習對台灣野心
美眾院推進一攬子援助計劃 含禁TikTok法案
布林肯:中共是俄侵烏主要軍備供應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