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絕肺炎病毒傳播 請努力做到「不摸臉」

人氣 539

自從中共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擴散以來,世界各國的衛生專家給民眾們的防疫建議中除了最常見的「勤洗手」,還有一項「不摸臉」。很多人就感到奇怪了:摸臉跟感染病毒有直接關係嗎?這篇文章就來向您科普一下。

「停不下來」的摸臉

face, 臉, shutterstock
人們習慣摸臉其實是一種下意識的行為,但摸臉跟預防病毒有何關連?(Shutterstock)

摸臉是一個絕大多數人習以為常而渾然不覺的下意識行為。一項澳大利亞研究者在2015年進行的調查發現了一個令人吃驚的現象:參與者每人每小時用手觸摸面部至少23次!而且多數情況下,這種觸摸完全是出於無意識的。即使是在醫療環境中的實習生們,哪怕他們早已被教育過這樣做是不衛生的,卻還是會用手頻繁的觸摸自己的眼、鼻和嘴部。

而本次中共肺炎(武漢肺炎)病毒生命力異乎尋常的旺盛,哪怕用沒洗過的手推一下眼鏡都可能將自身置於感染風險中。因此,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世界衛生組織等權威衛生機構一直在告誡人們:不要用手摸臉。

除了用手指觸摸面頰,人們還習慣用手揉眼睛、撓鼻子、摸頭髮、咬指甲和拈鬍子。這些行為通常會在人情緒焦慮、緊張或處於較大壓力之下時「自然而然」的發生,根本不經過大腦回路。

為什麼人們會養成這種習慣?答案是撫摸臉部可以立即舒緩面部肌肉的瘙癢、緊張及其它不適症狀,讓我們獲得瞬間的解脫。另據行為學專家分析,人觸摸自己的臉還可以幫助控制情緒、調整注意力。天長日久,我們就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摸臉的習慣。

「不摸臉」的原因

儘管如此,問題在於中共肺炎(武漢肺炎)病毒是通過我們的眼睛、鼻子和嘴巴的黏膜入侵人體的。當我們用手觸摸了病毒所在的物體表面,然後再用手去摸臉時,可能就會導致感染。一天之中從早到晚,我們的手會逐一摸過很多東西——門把手、電梯按鈕、地鐵把杆——均是病毒可能的棲息地,這也是為什麼目前我們都在家中自我隔離的原因之一。

「不摸臉」背後的原理同樣解釋了一些人佩戴口罩的合理性。雖然戴口罩並不能抵禦病毒,但卻能顯著降低人們摸臉的頻率。從這個角度來講,戴口罩還是有作用的。

怎樣才能停止摸臉

手邊準備一盒面紙,要用時隨時可用。(攝影:Emin Ozkan / Fotolia)

改變人的下意識行為並非容易之舉,但還是有一些辦法可以試一試。首先,可以在手邊準備一盒抽紙,每當想用手摸臉——例如撓癢癢、擦鼻子或推眼鏡時,就抽一張紙巾墊著自己的手指,然後再去做,防止手部與面部直接接觸。

如果覺得摸臉的習慣很難改掉,就請留意每次摸臉時的感受,比如說當時你正在做什麼,身體狀況及情緒如何?你也可以請身邊人來進行監督,在你每次摸臉時友情提醒。將這些狀況和感受一一記錄下來,有助於對摸臉的行為動機產生更強的認知。下次當同樣情況發生時,你就有更大可能把摸臉的衝動控制住。

下一次當你發覺自己想要摸臉時,可以先讓自己的手去做些別的事情,比如去擺弄些小玩意兒;然後有意識的抵制肌肉的運動,可以讓自己的手握拳放在膝蓋上保持不動,或者將手臂緊貼在身體兩側,堅持至少一分鐘時間,等待面部的輕微不適反應自然消退。這樣多次去做後,逐漸就有望改掉摸臉的習慣了。

具體來說,如果你持續摸臉的原因是眼鏡一直從鼻樑上滑落,建議使用耳鉤、髮帶或調緊眼鏡腿間距等辦法解決;如果你習慣咬指甲,建議將咬指甲的可怕後果(將病毒直接送入口中)銘記在心,然後把你的指甲全部一次性剪短,或者帶上手套徹底杜絕咬指甲的可能;如果你的眼睛、皮膚一直發癢,鼻子也在流鼻涕,可以在參考醫囑後適量服用抗過敏藥物;如果你的長頭髮總是落到眼睛或者嘴巴裡很難受,很簡單——把頭髮全部紮到腦後去。

衛生專家還指出,當人們想打噴嚏時,更加衛生的方式是用胳膊肘內側去堵嘴,而不是用手,因為用手捂住噴嚏只會增加把噴射物傳播給周圍環境的概率。除非在打完噴嚏後立即洗手,將病菌悉數清洗掉。

別忘了勤洗手

口罩並非萬能,正確洗手可能更為重要。(Shutterstock)
口罩並非萬能,正確洗手可能更為重要。(Shutterstock)

說一千道一萬,在「不摸臉」之前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步驟就是「勤洗手」。從理論上來講,把手洗乾淨是杜絕病毒傳播的根源。

在做洗臉、戴眼鏡、化妝等不可或缺的日常自我護理時,記得先要把手洗乾淨,再去做其他的事情。比如說在用牙線剔牙前,先用洗手液將清潔手部,再取用所需工具開始操作。這聽上去可能像是大學裡對醫學實習生的要求,確實如此。不過在這種特殊時期,對大家要求高一點也沒什麼壞處吧。

最後記住:不是完全不可以摸臉,只要你的手是乾淨的,摸臉就不會有任何後果!◇

責任編輯:茉莉

相關新聞
更新:德州失業率創新高 大休斯頓地區疫情統計
NFL傳奇球星 不敵中共肺炎病逝
好萊塢幾位明星因染中共肺炎相繼殞落
科學家: 吸煙者更易感染中共肺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