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大數據監控超恐怖 網民:除邪黨 民安寧

人氣 11418

【大紀元2020年05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易如採訪報導)中共對大陸民眾的監控到了恐怖的程度。日前,一大陸民眾在社交媒體上講述了他在乘坐長途汽車時,被疾控中心通過監控手段找到的經歷,引發網民對中共監控民眾的擔憂。有網民表示,中共邪黨一日不除,人民一日不能安寧。

5月20日,大陸一民眾在社交媒體上發帖披露了一段經歷:他在乘坐汽車時,疾控中心給他打去電話,由於他正處於通話狀態,因此他沒有接聽這通電話,結果,疾控中心通過車載攝像頭找到坐在他旁邊的人,並給這個人打去電話,讓這個人告訴他,接聽疾控中心電話。

讓他感到奇怪的是,鄰座這個人不是在車站買的票,而是在半路上車的,之前沒有留下可聯繫的任何信息,疾控中心是怎樣找到鄰座的聯繫方式。最後他感嘆,「感覺現在我們都是在裸奔啊。」

該民眾的帖子在網路上引起強烈反響。一些網民表示,中共監控令人恐怖,難以想像。網民Ding則講述了他類似的經歷,「上個月開朋友的車去河南,也是疾控中心給我打電話,問我什麼時候去的(河南),沒給我朋友打電話!直接給我打的。」

而疾控中心是怎樣找到這位民眾鄰座的那人,引發不少網民猜測。有網民說,靠「微信定位」;「是用微信追蹤的,並不是人面識別。」有網民反對說,「買票是微信支付,但半路上車的座位是隨機選擇,非系統排座,只能是人臉識別。」

也有網民說:中共把所有的攝像頭都聯網了,包括高鐵、公交車及個人自己安裝的攝像頭,「只需要搜索A的圖像就能知道A目前在哪裡,然後會看到A傍邊有個B,再點擊B的圖像,B的資料、聯繫方式就出來了。」

網路觀察人士古河21日對大紀元表示,中共早在十年前就已經在中巴大巴上安裝監控攝像頭了,「一個車上不止一個攝像頭,據我所知,大概至少有五六個,這些攝像頭的圖像直接聯網以後,通過大數據運算,可以直接根據你的臉型識別出你是什麼人,你帶著手機肯定是聯網的,手機這個信號定位後馬上就知道了。不過,一般的像我們這個出去坐的中巴車上的攝像頭,它並不是直接聯網,是把它記錄到記錄儀裡面,然後需要的時候,公安可以隨時調用。」

大陸南方新聞網2006年12月曾報導,深圳市公安局在新聞發布會上稱,深圳首批2500~3000輛公交大巴年底正式安裝「電子眼」,明年內在公交車上安裝1.2萬隻公交車攝像頭。

報導說,每輛大巴車上有一個中心處理器,三個攝像頭分別裝在車廂內的前面、後面以及正對車門處,正對車門處的攝像頭計劃實現每上一個乘客就拍攝一張圖像。除了拍攝影像資料外,車內顯著位置還安裝兩個報警按鈕,乘客一旦按鈕報警,攝像頭的圖像實時傳輸系統將把影像資料同步傳輸至公安指揮中心,指揮中心將根據現場直播的情形,對公交車的一些行動進行即時指揮。

「北京的那些出租車上面比這個更厲害」,古河說,「你打車的時後,司機以前不就說,上車別隨便亂說,我們這個都是聯網。所以,像這種監控不是說無法想像,其實早就執行了。」

大陸媒體2009年9月報導,早在2006年,北京的出租車不僅裝有GPS,還裝有與報警系統(監聽系統)相連的麥克風和攝像頭,當報警按鈕被按下時,相關部門就可以通過麥克風和攝像頭監聽監視到車上的情況。

除此以外,2009年,北京地鐵車廂的閉路電視系統,除了會拍攝乘客的一舉一動外,更會有錄音功能,公安人員可以聽到乘客之間的對話,以至自言自語。

古河表示,現在的監控技術更成熟,「現在這個監控設備裡面相當於他有一台手機,它裡面會插一個手機卡,或者叫『物聯卡』,卡插進去以後,他隨時通過這個信號和路上的那些中轉的信號塔相連,所以,它的視頻音頻都是及時傳送的,這個技術現在並不複雜。」

有網民表示,現在的監控越來越厲害,戴上口罩都能被人臉識別,「現在北京小區都是刷臉開門,戴了口罩照樣人臉識別出來你。進超市商場有的是額溫槍測體溫,有的是架了一個平板,人臉識別加上測體溫。所有進過超市的人全部都有記錄。」

那麼,在這種無處不監控的國家裡,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被監控呢?

有網友建議,「儘量用蘋果手機,用非國產輸入法,用非國產瀏覽器,用現金消費,用不記名公交卡。」也有網民說,「微信不能用,2018年、2019年就逐步成了監控軟體,2020年成了成熟的監控軟體,只能單機單用還是出廠機子。」

古河表示,現在避免監控的確很難,「網友所說的話是對的,蘋果手機現在用處很大,這個儘量和國產的東西絕緣。」有些東西儘管用的很熟練了、很舒服了,但是,該扔掉的(東西)還是要扔掉,「比方說,微信和數字輸入法等等,全扔了,如果你不仍,有一天你就會受它的害。」

而網民「守護生命」說,「太可怕了,中共邪黨一日不除,人們一日不能安寧。」

責任編輯:周儀謙#

相關新聞
上海訪民楊立被抓 多名聲援者遭警方約談
中共監視系統新增「耳目」 內部人士爆監控內幕
袁紅冰:當年目睹法輪功和平上訪感到振奮
江蘇訪民進京看病被送久敬莊按地毆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