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系列連載】進化論是怎樣被判死刑的(九)

作者:張維克(DNA解碼科學與信仰聯盟)

夏娃理論:承認人類有一位共同的老祖母,「所有現代人群的線粒體DNA都來源於20萬年前居住在非洲的一位女性。」(Shutterstock)
人氣: 711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0年05月28日訊】

進化論的誤區和盲點之五

由於生物界盲目地崇拜進化論,在與物種起源有關的一些生物學理論上,存在著許多嚴重的謬誤。進化論畢竟僅僅是生物科學上的一個假定,至今為止沒有直接的證據,都是些旁證。當DNA編碼被認識後,重新審視進化論是否正確,是一個必須的過程。然而,由於進化論的長期統治,一切基於DNA編碼審視生物起源的工作,都遭到了壓制,這是其它科學領域所沒有的奇觀。

進化論有關物種起源的著作太多,我們選取了具有一定有代表性的3組作者的著作,作為討論的對象:

1. 《遺傳學原理》

這是目前美國大學使用的教科書,也有中文翻譯版本。兩位作者都是赫赫有名的生物科學家,此書得到了50個著名教授的推崇。因此,其權威性自不待言。[1]

儘管書中內容幾乎完全是進化論的觀點,我們在以前的系列中已經討論過了。但奇怪的是,作者也承認了一些和進化論背道而馳的理論和內容:

(1) 夏娃理論:承認人類有一位共同的老祖母,「所有現代人群的線粒體DNA都來源於20萬年前居住在非洲的一位女性。」(中文版第451頁)。這顯然是基於迄今發現最早的奧莫(Omo)人的頭骨,以及我們在系列一提到的「線粒體夏娃」。在系列一中我們已經論證了「線粒體夏娃」不可能從進化而來。

(2) 焦點祖先理論:「通過分析現在活著的個體的序列,追溯到萌生所有存在序列的祖先序列是可能的。這條祖先序列就代表了一個點,這一點就是所有現存個體的血統都交匯到的一個個體——他們所有的共同祖先。」「於是,交匯定率(coalescent principle)說明所有現代人類不論從母系還是父系都是由生活在10萬至20萬年前的共同祖先傳下來的。」(中文版第698頁)

(3) 非物質遺傳信息:承認「行為的遺傳控制——雙生子與性格」是遺傳信息。(中文版第616頁)。意思是,性格是非物質性的遺傳信息。比如,來自同卵的雙胞胎有非常相近的性格。進化論講自然選擇,這顯然是違背進化論的。實際上這與DNA的遺傳有關聯的,否則不會出現在同卵雙胞胎之間。

這些內容與進化論都有著無法解決的矛盾。從他們的觀點看,進化到出現奧莫人,人類基本上定型了。可是,進化怎麼可能僅僅進化出一對父母?如果過去是進化出了許多人種的人,只是他們的後裔都消亡了,那麼,你發現了哪些DNA編碼屬於他們?如果沒有發現,又怎樣知道他們曾經存在?

人類的Y染色體一致證明我們有一個共同的老祖父,線粒體的一致證明有一個共同的老祖母。那麼男女常染色體的一致又怎麼解釋呢?男女常染色體一致無可辯駁地證明了男人和女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源頭。全世界人類,有一位起始的、男性的焦點祖先。

這些事實進化論者應該都知道,可是卻鑽到進化論的牛角尖裡出不來。宏觀的問題沒解決,微觀上同樣解決不了,只能靠打壓不同意見維持統治地位,這就是進化論目前的狀況。

2. 道金斯的科普書籍系列:

道金斯是一位著名進化論科普書作者,他是《地球上最偉大的表演:演化的證據》、《伊甸園之河》和《盲目鐘錶匠》等書的著者。他也是有名的達爾文的擁護者。他宣稱:「我們是黑猩猩的堂兄弟,關係稍遠的猴子的表兄弟,關係更遠 的土豚和海牛的親戚,還是再遠些的香蕉和蘿蔔的親戚……這份名單要多長有多長。」[2]

然而,更加特別的是在他的著作《伊甸園之河》中有這樣的一段文字:「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必定存在著一位我們可稱為『線粒體夏娃』的女性,她是所有現代人最晚近的純粹母系共同祖先;第二,必定還有一個稱為『焦點祖先』的人,其性別尚不為人知,卻是所有現代人通過任何遺傳途徑而來的最近的共同祖先;第三,雖然『線粒體夏娃』和『焦點祖先』有可能是同一個人,但很不可能;第四,『焦點祖先』更有可能是男性,而不是女性;第五,『線粒體夏娃』很可能生活在25萬年前;第六,對於『線粒體夏娃』生活於何地,尚存爭議,但從已報導的觀點看,人們仍傾向於非洲。」

只有第五條和第六條要靠科學證據來檢驗,前四條只需藉助常理進行推斷即可得出。[3]

道金斯這些結論實際就是說:全世界的人來自一位男性焦點祖先,女人出自男人。這個論點來自一位堅定的進化論者,實在令人吃驚。可以看出,進化論者面對DNA編碼事實,必然陷入混亂的思維。

3.《科學,進化與神創論》

這是美國國家科學院編寫的書,作者是Francisco J. Ayala, Bruce Alberts 等15位著名的生物學家[4]。他們這本書表達的觀點和道金斯基本是一樣的,認為所有物種都是共祖的。書中說:「對於今天生存的任意兩個物種來說,它們的進化譜系都能夠回溯到二者的交匯之處。在那個交叉點上,就是這兩個現代物種的最近的共同祖先物種。比如說,人類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生活在大約600至700萬年以前的一個物種,而人類和河豚的共同祖先是4億多年以前生活在海洋裡的一種古代魚。」

他們列出的人類和猩猩的250個編碼,試圖由此證明人和兩類猩猩有著共同的祖先。我們曾在「進化論是怎樣被判死刑的(五)」給予了駁斥。

這3組書著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尊崇進化論。但是,在現今DNA編碼被認識以後,他們遇到了一些進化論無法解釋的問題,處於十分尷尬的窘境。我們可以將他們的錯誤原因歸結為「3個認識的盲點」。

第1個盲點:看不到「男女常染色體的一樣」背後的含義

凡是學習過生物學的人,都知道「男女常染色體是一樣的」。然而,男女的常染色體為什麼會一樣?男女常染色體一樣意味著什麼?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在所有的生物學書籍中,卻都找不到答案。

作者曾經直接和間接問過生物遺傳學、醫學和生物化學的博士們,都沒有人能夠解答。一位資深的醫學博士告訴我,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不可能沒有人想到,只是這個問題的答案很可能和進化論的觀點相衝突,沒有地方可以發表。我相信他的判斷。

無論如何,「男女常染色體一樣意味著什麼」?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卻是生物界的一個極大的盲點。這個盲點的存在,可能是生物學家們真的沒有看見,但更加可能這是他們不敢面對的課題。

正像前面幾篇指出的:全世界人的常染色體,不分男女,DNA編碼是一致的,說明只可能來自兩個常染色體相同的男女祖先。而其中女性祖先的常染色體,一定是從男性祖先常染色體複製來的(應該還包含著X染色體)。我們將在最後系列中討論。

第2個盲點:視而不見「生物基組的恆定性」

主流生物界的另一個盲因點,是看不見生物基因組的恆定性。在生物界,不少人知道生物的染色體都是十分恆定的。然而,在生物界的主流,並沒有承認它。

染色體的恆定當然就是基因組的恆定。每一個物種都有自己特定的、唯一的、恆定的基因組,如人的Y染色體的ZFY基因恆定。因此,每一個基因組都有自己獨立的源頭;不同的基因組不可能有共同的源頭;不同的基因組在減數分裂的聯會時,不能夠互相實現減數分裂,因此,不可能產生出新的基因組,即不能產生出新的物種。

人的Y染色體的ZFY基因恆定早就發現了,其它物種相應的基因組也已經發現,黑猩猩有它們的共同祖先,牛也一樣,馬也一樣,一切物種都有它們的共同祖先,哪個也不是進化來的。進化論者對此視而不見,迷在微進化、突變的牛角尖裡出不來。人類對自然的認識是不斷發展的,今天的認識看上去可能有道理,明天就可能全盤錯了。

第3個盲點:盲人摸象對待DNA編碼蘊藏的巨大祕密

生物學家熟知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過程。他們知道這些過程中有染色體的複製、姐妹染色體的分離:姐妹染色體被垂絲拉向細胞的兩極,然後,細胞從中部開始收縮,最後,分裂成兩個細胞。如果是減數分裂,還有母系和父系同源染色體的相互尋找和配對、同源染色體DNA編碼的對齊和片段的交換,將23條染色體分配到不同的精子之中等等過程。

然而,在這些複雜的一步步過程中,是什麼因素有這樣大的能力,在指揮這一切的行動?而且執行得這樣完美呢?幾乎看不到有哪一位生物學家提出過這樣的問題,更看不到他們的回答。這真是生物學家們的又一個重大的視角盲區。

在大多數的生物學家看來,「基因和基因區內」的DNA編碼才是有用的,是它們確立了生物形態的全部。然而,從編碼信息來看,基因區的DNA編碼僅僅是生成胺基酸和蛋白質的數據編碼部分。而指導實現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的主角,應該是控制命令的部分,這一角色的扮演者,一定是在被生物學家忽視的97%的DNA編碼之中。

我們在系列七提到,這97%的DNA具有語言的特徵,它是一種語言。參考計算機軟體的分類,我們可以將這一部分的編碼叫作「指令編碼」。有了它們,才可能完成生物生殖和成長的全部過程。此外,對於人類,還有豐富的非物質性的遺傳信息,人們才可能具有聰明、才智和感情,這種信息一定也包含在DNA編碼信息之中。

對97%的DNA編碼都看不到或者視而不見,其結果一定是盲人摸象,現在的進化論者就是這樣的一群盲人。

註釋:
1、《遺傳學原理》D. Peter Snustad, Michael J. Simmons,Principles of Genetics ,Fifth Edition, P757;
2、Clinton Richard Dawkins,「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地球上最偉大的表演:演化的證據》;
3、Clinton Richard Dawkins, River Out of Eden《伊甸園之河》;
4、Book, Science, Evolution, and Creationism,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age 24, 2008。

責任編輯:喬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