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境在傳達訊息 了解自己的夢境找到療癒力

文/林萃芬

人氣 2137

「作夢」對我而言,一直具有「啟發」的作用。很多想不通、理不清的事情,往往在夢醒之後有了頓悟。

有段時間,我常常作一個奇怪的夢。我夢見自己和男友去海邊的電影院看電影,看得正精采,電影院突然湧進一波一波的海水。水越漲越高,我的涼鞋被渾濁的污水淹沒,我的腳趾被褐色的沙子磨得發疼。

觀眾尖叫著四處逃散。我也想逃,但混亂中卻遍尋不著男友的蹤跡,怎麼辦?男友的公事包還留在電影院的椅子上,要不要幫他拿呢?我先走了,他會不會找不到我呢?正在焦急該如何是好,夢就醒了。

清醒之後,我非但沒有慶幸好在是一場夢,反而很生氣,為什麼男友總是在緊要關頭不見人影?

有時候夢境與現實的感覺是如此連貫貼近,讓人難以區隔其間的界線。有時候,夢中所發生的事情會真實在生活中上演,令人難以招架、不知所措。

熱門韓劇「當你沉睡時」,劇中主角透過「未知夢」而達到趨吉避凶的功能。其實,我也曾經做過「未知夢」,在夢中聽到某個朋友去世的消息,大家似乎正在相互走告朋友過世的訊息。記得在夢中,我呆呆的看著這一切發生,沒有任何特別的感覺;可是當夢境真的在生活中演出時,我嚇到發抖。做完夢兩天後的晚上,我接到朋友的電話,他用激動痛苦的聲音說,簡直不敢相信,那位夢中的朋友在跟別人講電話的時候心臟病發猝死。

聽完消息,感覺彷彿正聚精會神看著電影,卻赫然發覺自己不是坐在台下的觀眾,而是螢光幕上的演員般叫人驚慌失措。

我完全可以體會韓劇「當你沉睡時」劇中主角的矛盾爭扎:要不要把夢境告訴對方?

在這個夢之後,我又作了一個帶有死亡訊息的夢。恍惚在夢中得知一位男性友人的姊姊過世了,我看到他面容憔悴,神情哀戚,不發一語的癱在椅子上。夢中的我,面對哀傷的朋友完全說不出話來。夢醒之後,我則被焦慮的情緒淹沒。我反覆思考:是否要告訴對方夢中顯示的訊息?跟其他朋友討論過後,還是決定不要告訴對方。但從此以後,心中便隱約藏著一份擔憂,揮之不去。(推薦閱讀:夢到死亡不是壞事 4種夢境提醒你注意的事

多年來,這種「害怕夢境成真」的心情始終縈繞著我;我怕作惡夢,更怕夢境變成恐怖電影。我試圖走出這個夢靨,讓自己可以毫無恐懼的作夢。透過「夢工作」的過程,我終於釋放掉內心的恐懼與疑慮。

記得當我跟幫我作「夢工作」的老師講完上面這個「帶有死亡訊息的夢」的內容後,老師問我:「假如你會看到這位男性朋友哀傷的面容,你覺得會在哪裡?」我竟脫口而出:

「在醫院。」

接著老師要我布置出醫院的景象,然後問我:「你那時候的感覺是什麼?」

我直覺:「很凝重的感覺。」

「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凝重的感覺?」

「一塊白布。」

當我說完這句話,腦海中頓時浮現父親過世的景象:記憶中我才剛從醫院回家補眠沒多久,就接到弟弟語氣急促的電話。趕到醫院,父親身上已經蓋著白布,等著見我最後一面。

一切進展得太過快速,彷彿在夢中一般。父親去世的當天晚上,小侄子告訴我們,他夢見爺爺跟他說:「我的病好了,再也不會咳嗽了。」這個夢境捎來的訊息,就像來自天國的消息,讓全家人稍稍放心一些。

而當老師藉由「空椅技巧」讓我跟父親對話,我有個非常奇妙的感覺。回想父親走後,每次上香祭拜,我都祈禱他在另一個世界好好修道,媽媽說爸爸回老家福建的武夷山修道去了,並且保佑我們全家健康平安。我好像很少跟他談到自己的心情,也很少提及我想對他說些什麼話。

所以,這次的「夢工作」對話,給了我一個極為難得的機會,可以面對面正式告訴父親我的感覺和想法。這真是一段不可思議的旅程,讓我再度與父親「重逢」,傾訴對彼此的感覺和想法,那種超越時空的震撼,令我久久不能自已。

懷著澎湃的心情回到家,就接到媽媽的電話,交代我「明天是爸爸的忌日,要回家祭拜」。原來「夢境密碼」是來自父親的召喚。

夢中場景發生了什麼事情?夢中人物彼此相隔多遠的距離?夢中人物互動的過程在做些麼?雙方說了什麼對話?生命中留有未完成的遺憾嗎?想要解開「夢境密碼」?不妨勇敢深入夢境,探索未知的心靈旅程。

「作夢」對很多人而言具有啟發作用。(圖片來源:clipart.com)

夢中蘊藏豐富的訊息

知名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Sigmund Frend)將夢視為「通往潛意識的金光大道」,在睡夢中,由於防衛作用減弱,讓原本壓抑的感受得以浮現,於是,潛意識中的願望、需求、恐懼,便會化為一個又一個的「夢境」。

一般而言,夢有「顯義」與「隱義」兩重內涵,夢的「隱義」包括隱藏的、象徵的,以及潛意識的動機、願望和恐懼等等,倘若潛意識中的「內涵」太過痛苦,或是充滿威脅性,例如性與攻擊的衝動,就會轉換成比較容易被接受的「顯義內涵」形式呈現,也就是我們所做的夢。

夢境往往會用象徵的影像代表真實的事物,或是把系列的想法濃縮成視覺的「隱喻」;譬如,將情緒轉化為某個人、動物或是物品。

而「夢的解析」便是將夢的「隱義」翻譯為較不具威脅性的「顯義」的過程,藉由探索夢的「顯義」內容,發掘隱藏其中的意義。

另一位心理學大師榮格(Jung)認為,夢有兩種目的,第一種是「展望未來」,亦即在夢中先行體驗將要發生的事情,或是未雨綢繆。第二種是「補償作用」,夢境可以補正人格中過度發展的面向,讓人格得到均衡的發展。

榮格強調,夢的功能在於「傳達訊息」,而非壓抑與扭曲訊息。夢的目標在「解題」與「整合」,夢的每一部分都可能是作夢者投射出的某種特質,解釋夢境的方法,是讓當事人說出「一系列的夢境」,在此過程中,夢境的意義便逐漸浮現出來。

在睡夢中,人們的防衛作用減弱,原本壓抑的感受將得以浮現,於是,潛意識中的願望、需求、恐懼,便會化為一個又一個的「夢境」。(圖:photos.com)

作夢的功能

大體來說,作夢有四大功能:「檢討」自我觀念,「修改」負向想法,「彩排」未來面對挑戰,「復原」功能增強自我力量,幫助我們解決困難。

最常見的狀況是,夢境會反應出作夢者目前的生活危機。生活中容易讓人寢食難安的事情大概有三類:一是生理的健康;二是心理的統合(自我統合);三是人際關係。

當生活出現危機的時候,所作的夢也會進入備戰狀態,因此較為淺眠,也較易驚醒。

尤其是生活環境受到威脅時,譬如離婚或失業,往往會顛覆我們的自我印象,這個時候,夢能協助個人維持自我統合,讓我們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夢境常常回到過去,一些早已忘懷的人事物會突然出現在夢中,這是因為夢會自動搜尋我們過往的記憶庫,努力找出跟目前危機相關的情緒、感觸,或反應我們的想法、動機,以及獨特的行事風格。譬如說,面對困境時,習慣選擇克服,或是逃走?這些寶貴的過去資源,可以提醒我們,如何渡過危機跨越障礙。

夢境也常會緊扣某個主題,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情節,幫助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來觀看相同的問題。

很多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當事人也會做反覆的惡夢,當我們心靈的負荷過重,在意識上不知道要如何釋放創傷的痛苦,但是夢中卻暗藏宣洩情緒的管道,可以透過心理諮商,有效療癒心靈。

很多有恐慌狀況的當事人,在意識上找不到原因,但透過夢境與心理解析,終於可以清楚知道自己的恐懼來源,進而找到靜心的方式。

諮商的過程發現,很多人會做類似的夢境,常見的夢境包括:被追逐的夢,或是從高處摔下、墜落下來的夢,被困在某個地方的夢,已經不需要考試還是會做考試夢,或是找不到廁所的夢,這些夢境都隱藏著一些訊息,要幫助我們趨吉避凶。

我受過的專業訓練中,無論阿德勒學派或是完形學派,都很善於從夢境中解析隱含的訊息,探索夢境,不僅是進入潛意識的最佳管道,也是找到內心安全感的最快捷徑,當我們可以安心,自然可以睡個好覺。

本文摘自<從習慣洞察人心:學會識人術,解決人際關係的所有煩惱,時報出版>

·  學會解讀夢境 紓解生活困境與疑惑

·  研究:夢有讀心能力 夢境也可預測未來

·  做噩夢有益身心!釋放壓力和焦慮

責任編輯:陳真◇

相關新聞
我的現實卻在你夢裡——神祕的「夢境心電感應」
為何人們很快忘記夢境 睡醒後想不起來?
這3項重大發明 竟然來自夢境
夢境中的世界是真實存在的?唐玄宗神遊天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