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攀岩》影評:霍諾德是蜘蛛俠

文/馬克·傑克遜(Mark Jackson)翻譯/林溪

人氣 889

片名:《徒手攀岩》(Free Solo,台譯《赤手登峰》)
導演: 金國威(Jimmy Chi)、伊莉莎白・柴・瓦沙瑞利(Elizabeth Chai Vasarhelyi)
分級:無
片長:1小時37分鐘
上映:2018年9月28日
評分:4.5星(最高5星)

徒手攀岩(Free-solo rock climbing,自由攀登,又譯無繩獨攀)是世上公認最致命的極限運動之一。「喔不,又一篇攀岩電影影評?」對,這部影片真是不錯的。

我最近重看了《黎明牆》(The Dawn Wall),一部紀錄極高難度的攀岩行動——徒手登上優勝美地國家公園(Yosemite)3000英尺高酋長岩(El Capitan)的過程。《徒手攀岩》則是另一部關於33歲的亞歷克斯・霍諾德(Alex Honnold),在完全不借助任何繩索及裝備保護的狀況下,以相同方式登頂的紀錄片。

free solo, 徒手攀岩
《徒手攀岩》劇照。完全無繩索保護的亞歷克斯・霍諾德爬到酋長岩約2000英尺的高度。(National Geographic Documentary Films)

為了給你一點對不靠繩索攀岩的想像,我們節錄一段來自攀岩界最具權威的編年史家約翰・朗恩(John Long)的文章《唯一褻瀆(The Only Blasphemy)》:

「在我能估算之前便已滑到『棺材區」的高度,然後,當我將一腳跨到傾斜的邊緣時,現實撲面而來,在匆忙之中,我亂了手腳、雙手打結,搆不到另一個支撐點,我已經耗盡所有能量,雙腳開始顫抖,我陷入絕望,想著我的身體什麼時候會敵不過寒意而墜落……『是的,他從那兒跳了起來』」

攀岩巨星以及追星族

在這張自臉書轉發的照片中,霍諾德身穿紅色T-恤,站在一個六英尺寬的平台,身旁沒有任何輔助保護器具。這裡是優勝美地的獨立花崗岩半圓丘(Half Dome),位在約莫海拔2000英尺高度。霍諾德可說是攀岩界的麥可・費爾普斯(Michael Phelps),也可能不會再有第二個霍諾德出現了。

開個雙關玩笑:比起米克・傑格(Mick Jagger),霍諾爾德更是個貨真價實的搖滾巨星(rock star)。這是不同方式的「搖滾」,但他們倆身材一樣清瘦,且搖滾巨星常可以拿到漂亮女孩的手機號碼。

話說回來,紀錄片《徒手攀岩》敘事架構分為兩個部分:
一、 介紹這項人類歷史上最偉大、最致命的運動。
二、 關於一位漂亮女孩追求這位「阿爾法男(alpha male)」的經典故事,以及必定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否要定下來。
(譯者按,阿爾法男:形容天生具有領袖氣質、強勢、陽光、幽默等特質的男性。)

信不信由你,要不要定下來的問題比第一部分更加有趣,但我們還是從第一部分開始談。

《徒手攀岩》使用最尖端的科技拍攝,精準且詳盡地記錄了這位有著莫札特天才等級的攀岩者在徒手攀登界中史無前例的壯舉。

同為攀岩專家的電影製作人,靠著酋長岩頂端懸掛下來的繩索,在距霍諾德不過幾英吋的地方,帶領觀眾垂直攀上1公里高的天際,觀察他、跟隨他。完全,沒有繩子保護。無人機畫面帶給觀眾極大驚險的視角。

製片人金國威(Jimmy Chi)及其妻子伊莉莎白・柴・瓦沙瑞利(Elizabeth Chai Vasarhelyi)曾於2015年發表獲獎紀錄片《攀登梅魯峰(Meru)》,他們挑戰喜馬拉雅山脈當初仍未有人成功登頂的梅魯峰冒險歷程。金國威本人也是登山界的菁英,這次,他們設法詳盡紀錄霍諾德攀上酋長岩前的訓練過程。

以上就是所有關於攀岩的部分。酋長岩的雄偉壯麗及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的瀕死感受不需再更多著墨。一名攝影師在酋長岩草原調整大型的長焦鏡頭,他強迫自己將視線拉回觀景窗上:「他(霍諾德)很開心。我呢?我受夠了,我永遠不會再做這種事情。」

是什麼讓霍諾爾德如此著迷?

據說答案其實很簡單。與我們相比,霍諾德腦中管控「恐懼」的部分是麻痺的,他在片中亦接受MRI核磁共振檢測,結果也證實他的杏仁核的確異於常人,就像格林奇(Grinch)的心臟比正常人小兩倍(沒有科學根據)
(譯者按,格林奇為動畫《綠毛怪格林奇》(台譯:《鬼精靈》)之主角。)

讓這一切得以聯繫一起的是霍諾德早逝的父親其實是亞斯伯格症患者,再加上成長過程中極度缺乏家庭溫暖,使霍諾德連帶患有輕微自閉症,並有「社交無能(social ineptness)」傾向,無法和女性自在相處。然而,這種情況在「天才」中並不罕見,而他絕對能算在天才的行列中。

free solo, 徒手攀岩
《徒手攀岩》中,完全無繩索保護的亞歷克斯・霍諾德正爬到酋長岩約2000英呎的高度。(National Geographic Documentary Films)

霍諾德的生活在大眾認知中或許是一團糟,簡直就是在社會底層。然而,他其實是為藝術而活,窩在充滿精良攀岩配備的露營車中。

在未受俗世影響、雄心勃勃的年輕人眼中,這樣的生活可說是非常棒;直到你看到他毫無自覺的拿起烹飪用的大鍋鏟充當叉子吃飯時,你忍不住想:「是時候該讓女人接手了。」

所以,使霍諾德有辦法做到這樣水準的攀岩,原因其實很簡單——唯有這種危及性命的活動,能使他產生「活著」的深刻感受。但是,為什麼呢?恐怕是同樣的答案,更甚者,有能力以此種方式攀岩,也將使人無可避免的對此上癮。再加上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霍諾德是地球上唯一能這樣攀岩的人,而這可是每個運動員最瘋狂的夢想。

是否該定下來?

桑妮・麥肯樂斯(Sanni McCandless)當初在霍諾德的簽書會給了他自己的電話號碼,兩人因此相戀。桑妮既漂亮又聰明,然而遺憾的是,霍諾德正在攀岩事業的巔峰。但通常不也是這樣嗎?女孩遇見男孩,為男孩的領袖氣質深深著迷,幻想會跟他生出一個好孩子。他們開始交往,霍諾德感受到了(儘管是在功利主義角度及自閉情緒下):「她很嬌小,適合住在露營車中。」
桑妮開始為兩人共同生活做準備,他們買下拉斯維加斯附近的公寓。但下一件事情你看到的是,桑妮回到露營車,大發雷霆。因為當她跪下用卷尺量測地板時,霍諾德一點也不體貼地站著為她的測量技術喀擦喀擦地拍照。

若霍諾德不是這麼的可愛且才華洋溢,他將會是一位「非自願獨身(involuntarily celibate)」者,這點由他令人又好氣又好笑的對話可見一斑:

「喔,你不生氣了」
「不,我非常生氣。」
「不,你不是,你快不生氣了。」

桑妮完全就是要氣炸了,這真不是一個好預兆。

這種家庭劇碼在現今常常上演,我稱其為「荒野浪子症候群(High Plains Drifter Syndrome.)」。柯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的電影在印度票房並不好,印度人完全無法理解,這孤獨的男人為何要騎著馬四處遊蕩、射殺別人。
(譯者按,電影《荒野浪子(High Plains Drifter)》為1973年上映的美國西部大片。)

要讓柯林特的角色能被印度人理解,編劇必須給角色兄弟姊妹、妻子、祖父母、阿姨和叔叔,以及姪子,如此一來,角色就會變得合理,龐大的家族將會陪伴他穿越高平原沙漠。

若沒有家庭與社會壓力去強迫他遵循傳統價值,一位天賦異稟的年輕美國男子在現代將永遠不會讓自己被婚姻綁架。通常,我會與這種人站在同一陣線,並告訴那位年輕女子她該另尋其他更容易進入婚姻關係的男子。但在霍諾德的案例裡,他的熱情實在是太過致命。

為了活著維持連勝紀錄,霍諾德將可能慢慢失去必要的謙虛。他與優勝美地攀岩前輩、徒手攀登的創始者彼得・克爾夫特(Peter Croft)是強烈的對比。克爾夫特從未在公眾前徒手攀登,而人們對他的尊敬、稱頌及感謝也永遠不會消失。他是老派作風。而在所有著名的徒手攀登者中,他和霍諾德是唯二還活著的人。霍諾德還是該借鑒克爾夫特的經驗,若他不肯,他的女朋友麥肯樂斯應該要推他一把。

free solo, 徒手攀岩
亞歷克斯・霍諾爾德成功登上酋長岩頂端。(National Geographic Documentary Films)

原文 Film Review: ‘Free Solo’: Alex Honnold Is Spider-Man. Period 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追蹤馬克·傑克遜,推特帳戶Mark:@FilmCriticEpoch

責任編輯:茉莉

 

相關新聞
《國王的信使》影評:使命必達 才是真正的騎士!
《氣球》影評:適合全家觀賞的教育片
《命運好好玩》影評:亞當·山德勒遙控命運失敗
《驚天營救》影評:盡顯動作片本色的出色作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