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無意「疫情消長」 笑看花開花落

——暖心總在霎那,等待你去發現它

陳彥玲女兒親手製作的艾草點心。(陳彥玲提供)
人氣: 11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大紀元2020年06月09日訊】文:俞元・大紀元
突如其來的疫情,令許多人恐懼焦慮;居家防疫、生活中的諸多限制,平添了抱怨矛盾,家暴事件倍增。相反,有的人沒有把疫情放在心上,而是心懷感恩,生活的從容美好。來自台灣旅居美東的知名心理學教育專家、在全球舉辦過兩千多場演講的陳彥玲博士,每天給自己記一筆帳:今天有哪些美好的東西感動了我;我給了別人什麼樣的溫暖;和家人發生了哪些愉快的事情;問候了幾個朋友;收集了哪些正能量的故事……

流傳美台之間的感人視頻

今年三月份的一天,新澤西州大雪繽紛,一位身著紅色羽絨服、帶口罩的女子,站在自己公寓大樓前的人行道,向著好長的一隊車流頻頻招手,不時背過臉去抹去眼中的淚水。每一輛經過她身旁的汽車,鳴著喇叭,車裡的人拿著自己畫的海報,祝她生日快樂。

她是一家醫院的護士,疫情之前在餐廳預訂了一個大生日派對。後來,她給朋友們發短信:「我在醫院工作,我可能是最容易感染的,為了大家的安全,我希望與你們保持距離,我取消了生日Party。」沒有過多久,朋友們給她回了短信:「你下來吧,我們已經到你們家門口了。」朋友們在這特殊時期,用特別的方式,給她過了一個終生難忘的生日派對。

這段視頻是陳博士的先生從台灣傳給她的,也就是說,這個視頻從美國新澤西傳到台灣,再傳到住在美國紐約的陳博士手裡,她又將這感動與溫暖傳遞給更多的人。她的先生是台灣大學附屬醫院精神科醫師,也擔任台灣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他秉持「離開了心理健康就不能稱之為健康」的理念,推出了 「2020心防疫#暖心遶台」活動,散播感激的正能量,讓這份充滿溫暖與幸福的「心」世代流傳下去。

陳彥玲博士的先生發起「2020心防疫#暖心遶台」活動。(陳彥玲提供)

好的社交關係,能承載人的孤獨感

有許多年輕人長時間待在家裡,會感到鬱悶和孤獨。陳博士說:你可以記錄下這段難忘的時光中,自己做了哪些有意義的事情?有哪些正向的思考?有哪些進步?寫完之後,你的壓力、無望的感覺就會減少很多。再把這個經歷,發到社交媒體分享,你能交到更多朋友。

陳博士有一個朋友,曾在臉書上結識了一位台灣朋友。有一天她出差到台灣,發現公司沒安排好她的行程,她茫然無措,就打電話給那位台灣臉書朋友(一家企業的老闆娘)。老闆娘很熱心,竟然花了幾天時間開車帶著她,完成了她所有的出差任務,一路上她倆分享了彼此共同喜愛的歌和生活上的喜悅。

陳博士說:一個人的社會關係,就是一張網絡,能夠承載一個人在茫茫人海中的孤獨感,能幫你分擔壓力。比如現在是採摘艾草的季節,艾草具有清熱、解毒、殺菌的功效。你可以學做艾草點心、餅乾、麵條或艾草香皂,分享給社交朋友,其樂融融。

品德教育 VS 技巧指導

陳彥玲博士講了她經歷的兩個小故事。疫情期間,學生們在家上網課,不少學生會聊天或幹別的事情,不是很認真。一位6年級的數學老師教代數,他在一張在座標紙上,寫了許多組(X,Y)的數字,當學生用筆把這些座標值連接起來後,驚訝的發現,所有的線條竟然組成了一個漢字——「德」。這位數學老師花了這麼多的時間、精力,通過做數學題,把「德」深深地種植在學生幼小的心靈,多麼了不起。陳博士說:「有德行的人不容易生氣,不會計較利益損失這些東西。疫情期間,誰能保持平穩的心態,誰就是贏家。」

另一個故事發生在美國。有一個小朋友戒備心、防範心很強,總是感覺周圍的人、家長老師都不好,都是來騙他的。上美術課時,別的孩子都很開心,就他不開心。他在一張大紙上只畫了一隻孤伶伶的小鳥,周邊沒有樹和花草蝴蝶。小鳥的顏色是濃濃的棕色和藍色(藍得發黑),小鳥沒有羽毛。美術老師沒有指責他,只是樂呵呵地告訴他應該怎麼畫, 可是他卻很生氣地指責老師。這類事情發生過多起,美術老師心態雖然好,但也很無奈。

陳博士說:這個學生的畫其實是他內心的反映,實際生活中他就是很孤獨的,不快樂。如果畫畫老師能從品德教育著手、打開他的心扉,多講講光明的故事,帶著他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而不只是教他畫畫技能,相信這個孩子很快會改變的。

多曬太陽,心態陽光身體好

雖說居家防疫,最好還是經常出來曬曬太陽,走動走動。陽光(紫外線)有很強的殺菌能力,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增加維生素D「陽光維生素」,幫助人體攝取鈣磷,對小孩骨骼發育、老人防止骨質疏鬆、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非常有益。

一天中午,陳博士陪一個正陷於網路遊戲,而被停課的小朋友徒步去披薩餐廳。一路上迎著春陽的暖光,慢慢行走在紐約的鄉間,帶著孩子留意觀察四周的風景。哇!這整棵樹開滿了花,兩人在樹下迎著春風送來的落英繽紛,在綠草盈盈的懷抱裡享受著花雨的美麗,那孩子陷於網路遊戲、被污染得失去生命力的眼睛,霎那間恢復了明亮的光彩。防疫的生活中不只在物質上需做準備,一雙能發現「美」的眼睛也是防疫必備品。

到了披薩店,門口貼了一張告示「入店請戴口罩」。陳博士和這個小朋友是臨時起意想吃披薩,所以沒有準備口罩,只好掃興離去。這時帶著口罩的櫃檯小姐,招呼他們回來:「沒關係,你們進來吧!」陳博士非常感動,進入餐廳後也很注意跟別人保持法定的距離。她認為櫃檯小姐的通融,不但不會造成防疫上的漏洞,卻能消除人與人之間的緊張和對立的情緒。

最後一塊披薩

買好披薩,回到小朋友的住處。一盒披薩吃到最後只剩一塊了,孩子說吃飽了,陳博士則鼓勵他說:「我倆一起努力把最後這塊吃完吧,這樣盒子也可以處理掉了」。他卻說:「老師,我想把這塊披薩留給我的同學,他下午會來這裡學小提琴」。陳博士聽了之後,很受觸動:這真是一舉數得!我不用強迫自己了,也不擔心發胖了,還讓另外一個小朋友分享了快樂。如果我們做事,不為眼前的事情糾結,不是總想著自己如何,而是本著「先他後我」的原則,那麼很多事情會更順暢一些。

難以忍受,也是一種生活滋味

談到疫情期間,有不少人覺得生活、精神上的壓力難以忍受。陳博士說:「面對壓力的時候,如果我們以平衡的角度看問題,心態就會好很多。」陳博士認識一個六十多歲的朋友,他常保持樂觀的心態。這位朋友的父親脾氣很暴烈,經常在飯桌上發脾氣,這位朋友在五十多歲時還經常挨父親的巴掌,可他從不怨恨父親。

朋友家裡請了一個女鐘點工做飯。她情緒多變,做的飯菜也是隨著心情變化,時好時壞。有一次她做的一道菜非常鹹,實在難以下嚥,難以忍受,但是最後他忍住、沒有吐出來。他心想:「這麼鹹,也是一種鹹的滋味,以前從來沒有體驗過,這也算是人生的一種經歷吧。」

而這個鐘點工呢,從她做飯菜這件事上可看出,她工作不用心,也不太顧及別人的感受,做事情率性而為。實際生活中,她還非常喜歡貪小便宜,不能吃虧。一次,她在一家美容店花了很多錢,做了一個很時髦的髮型。從美容店走出來沒多遠,就被從天而降的一盆水潑散了新做的頭髮,意外的損失令她很揪心。怎麼這麼巧呢?這一盆水不偏不倚,正好潑在她頭上,是不是她以前的貪婪、不負責任的報應呢?

一碗麵條的社會價值

居家防疫令即將結束,許多員工將重返工作崗位,他們會不會出現「星期一綜合症」呢?該如何對待呢?陳博士笑道:「如果感覺上班壓力大,可能是因為你不喜歡現有的工作;如果你能從新審視你的工作價值,或許你會對工作充滿期待。」

有一年,陳博士到台灣鄉下一所國中講課,中午去找餐館,看到一家新開的麵店。經營店面的是一位氣質不俗的年輕人,陳教授問他:「你年紀輕輕怎麼會在這麼偏僻的地方開麵攤?你喜歡這工作嗎?」他嘆了一口氣,無奈地說:「我母親生病了,只好回家鄉照顧她,經營麵店聊以為生。」

陳教授環視了一下店內,說:「你看看有多少人來吃你的麵,還有媽媽帶著小孩來的。我一大早從台北跑到這偏僻的鄉下來,現在飢腸轆轆的。我下午還要給很多老師上課,如果沒有你這個麵攤,我餓著肚子能上好課嗎?我吃了你的一碗麵,精力體力恢復了。對上好這堂課,我滿懷信心,老師們因此掌握了好的教學方法,能讓多少孩子受益,能為社會做多大貢獻?如果你能用愉快、感恩的心情來煮麵,你的麵店就會成為家鄉溫暖別人的地方。」小伙子眼睛越來越亮,最後噙著淚水,連連感謝陳博士,讓他看到了人生的價值,有了工作的動力。

難得的母女時光

陳博士平常全球做演講,在家的時間不多。即使在家,跟課程忙碌的16歲女兒溝通也有限。女兒上學時活動安排滿滿的,回家就做功課,忙這忙那的。陳教授也只有在接送女兒的途中,或女兒睡覺前,跟女兒交談一會。

現在陳教授能有這麼多時間與女兒在一起,聆聽女兒學校發生的故事、女兒的理想,給女兒講一講豐富多彩的人文歷史;在後院裡種上蔬菜、花卉,開心地看著它們快速成長;鼓勵女兒自己動手做美食,女兒做的水果奶昔、艾草點心、起司麵包、松板豬肉,樣樣都是專業水準,色香味俱全。想到再過兩年女兒考大學了,也不知以後會在哪裡,陳博士特別感恩、珍惜這段美好時光。

陳彥玲女兒製作的水果奶昔。(陳彥玲提供)

陳教授建議朋友們:當防疫令結束,重返公司時,不妨做一盤艾草點心、送一張卡片,給老闆或同事,帶給他們一份驚喜與感動!

本文刊載於舊金山6月6日教育版

每週為您獻上舊金山最新消息

責任編輯:李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