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有報

落榜士子痛罵考官 因何轉運金榜題名?

作者:鄭行之
清代梁亯 觀榜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1702
【字號】    
   標籤: tags: , , ,

自古以來,能在科舉考試中金榜題名的,可說是鳳毛麟角,而名落孫山的則不計其數。那麼落榜考生這麼多人,有沒有變臉罵考官的?有一個就是以《聊齋志異》名傳千古的蒲松齡,一生中落榜了十幾次,在69歲時寫了《歷下吟》這首長詩,諷刺考生百態,也罵了主考官。落榜士子破口大罵考官之後,也有轉運再登金榜的,是怎樣的「運氣」呢?

我們這裡要跟大家介紹一位名叫張畏巖的人,他是江陰人,學養頗為深厚,文章寫得很好,在當時的讀書人中,名望很高。甲午年(西元1594年),他到南京參加甲午科鄉試。當時,他借住在一座寺廟裡。放榜時,發現自己榜上無名,這讓他錯愕到了極點,也憤怒到了極點,脫口就大罵主考官,瞇目不張眼!不識人才,沒看見他文章寫得有多好!

這時,他看見旁邊一個道士,不知什麼緣故,正牽動著嘴角微微地笑著,這下觸動他崩緊的神經了,張畏巖立刻遷怒於他。

道士等他罵完才說:「相公的文章必定不佳。」

張畏巖一聽,更加生氣了,怒道:「你又沒看過我的文章,怎知寫得不好?」

道士回說:「我聽說寫文章貴在心平氣和。現在聽你罵聲連連,氣也太粗暴,心也不平靜,怎能寫出好文章?」

張畏巖本是個很敦厚的讀書人,平時也很講道理的,這回會這麼失去理性當眾發飊罵人,實在是因為落榜這個打擊太沉重了。其實在罵人時,他內心也有個聲音同時在質問自己:你怎麼了,不能這樣任意罵人呀!這時他聽見道士說的一番話,覺得很有道理,不知不覺地,這一番道理就轉化成他自己內心的聲音了,兩邊發生共鳴了。很快地,他就心服口服,轉而向道士請教。

道士說:「要考中全看你的命,命不該中,文章雖好,也沒用。所以必須自己去作轉變,去改變自己。」

張畏巖問:「既然是命,又如何改變呢?」

道士說:「 造命的是天,立命的是我,力行善事,廣積陰德,福分也就不求自來。」

張畏巖說:「我一個窮書生,能做什麼?」

道士接著說:「行善事,積陰德,都出自我們這顆心,常存這樣的善心,功德無量。其中 『謙虛 』這一美德,不需要花錢,實踐起來也相對容易。這次你沒考上,為何不自我反省,反而大罵主考官呢?」

張畏巖立刻醒悟,從此謙虛自持,日日修善積德。過了三年,在丁酉年(西元1597年)的一天夜裡,他夢見自己到了一個高大的殿堂裡,得到了一本考試錄取名冊,裡面有很多空缺,他看了半天也看不懂這些空缺是怎麼回事,就問旁邊的人。

那人回答說:「這是今科考試的錄取名冊。」

張畏巖問:「名冊中為什麼有那麼多空缺?」

那人說:「陰間對那些參加科舉考試的人,每三年要考查一次,一定要能積德而且沒有過失,這冊裡才會有他的名字。你在名冊上看到空缺的,都是本該考中,但三年來,又做了一些不好的事,在德性上有所缺失而被除名的。」

然後那人又指著一空缺處,對張畏巖說:「你這三年來謹慎自持,把握自己把握得很好,也許可以補此空缺。希望你自愛。」空缺處是第一百零五名。

放榜時,張畏巖果然榜上有名,考了第一百零五名。由此看來,人說舉頭三尺必有神明,這是真實不虛的。而所謂趨吉避凶,必然得由我們這顆心做起,我們必須常存善心,篤行善行,虛心屈己,不去得罪天地鬼神,且所作所為得到天地鬼神的讚許,方才有受福之餘地。而那些氣勢很盛或驕傲自滿的人,福分必然不能長久。

稍有識見的人,必然不會做一個心胸器量狹窄的人,那等於是把福分拒於門外。何況謙虛能讓人受教,因而受益無窮,讓人得以無所滯礙往前行,對有心修業立功名的人更是不可少的。

古語也有這樣說的:有志於功名的人,必能得到功名;有志於富貴的人,必能得到富貴。凡人要問:這怎麼可能呢?一生行善積德改變自己命運的明朝進士袁了凡有這樣的體悟:

人如果有志,就像樹木之有根。在立定功名富貴志向時,同時虛心內省,念念都能謙虛自持,先他後我,處處都給人行方便。能做到這樣,自然感動天地。天地神鬼考核人之德而決定人的福報,這就等於命運的福報由自己來決定了。

孟子曾對齊宣王說:大王愛好音樂,但是大王只是個人喜好音樂,個人在追求快樂而已。如果喜好到了極點能與民同樂,大王與百姓都快樂,那麼齊國能不強盛起來嗎!求科考功名也是這樣,如果能把得功名之樂的心推廣到積德為眾人行善造福上,並且盡心去做了,那麼自己的命運與福分,就是由自己來決定的了!

資料來源:《了凡四訓

@*#

-點閱【善惡有報】故事-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本章「最孔門言禮之精義」。中國古代,禮是區別尊卑貴賤的,不同的人採用的禮節有所不同;但若片面強調差別,則易離心離德;而且,禮的目的乃是建立和維持秩序──一種和諧、太平的狀態。儒家的禮治觀,是讓人互不混淆而又和睦相處。換句話說,「別」是禮的手段,目的還在於「和」。有子講「禮之用,和為貴」,含義豐富,直指核心。
  • 地球的「成長史」竟然是這樣的?!科學家終於承認,史前大洪水真實存在,難道《聖經》中記載的是真的?
  • 焚香靜心,佛圖澄和尚竟然還可以用香來救人……真的假的,琴技高超空中竟然飄香?
  • 孝悌是孔門教人的起點。《孝經》講,「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簡單的說,最基本的孝,是贍養父母,「朝夕色養」,做子女的要愛護自己、修養品格,否則「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進一步,有條件、有機會的,子女做一番事業,為國為民效力,光宗耀祖。最高的,子女能立身行道,成聖成賢,父母也因此享大福分。
  • 金絲桃的這個花語浮現眼前的是這樣的畫面:一邊毫無保留綻放煙花般的絢麗光華,一邊發出防禦的警訊威懾──非誠勿擾!邪祟勿近!別看我如此纖柔嬌美,但我是味微苦、有小毒的,要是欺人太甚,將承受我報復的後果。
  • 為什麼「夫子溫、良、恭、儉、讓」就能得之?這裡援引一段張居正教小皇帝的話,有這五者德容之盛,感動於人,所以各國的君,自然敬之而不忽,信之而不疑。都把他國中的政事,可因可革的,來訪問於夫子,故夫子因而聞之耳。」也就是說,孔子之聞政,是因為其德行的感召力。
  • 與其它文明相比,中華文明的一大特色,是對家、祖先、孝道的高度推崇。本章就是鮮明的體現——曾子說:「敬慎地辦理父母的喪事,虔誠地追祭歷代的祖先,老百姓的德行就會歸於淳厚了。」在親情中,人心有了依歸,人生有了溫暖,社會道德由此奠基,社會秩序由此擴展(古代中國是家國同構),所以說「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 天燈, 放天燈, 天燈節, 台灣, 平溪
    黃曆正月十五夜稱「元宵」,又稱「上元」「元夕」「燈節」。這一天裡,人們鬧元宵,吃元宵、猜燈謎、結伴賞花燈,古代詞人也把賞燈會情景寫進詩詞。寫元宵燈會的詞,不計其數,而南宋辛棄疾的一闋《青玉案‧元夕》,則千古長在人心。詞中有元宵的勝景,詞中對燈節寄情,更有人生的深意。
  • 在古代留下許多龍的故事;對現代人來說,有人認為「龍」只是一個概念,也有人認為龍的故事只是一種神話傳說。有意思的是,為何自古以來每個民族都離不開神話故事呢?歲逢甲辰龍年,我們也來回味一些龍的故事。
  • 「不重則不威」。君子一定是自重的,否則就沒有尊嚴、威嚴。這裡的「重」,始自內心, 「正心誠意」,修為到了一定程度,「威」就表現出來了,如:「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相反,如果一個人不自重,言行輕佻,勢必招來侮辱,所謂「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