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杜薩之筏》:黑暗中的希望

文/埃里克·貝斯(ERIC BESS)翻譯/陳遇
西奧多·傑利柯的作品(Théodore Géricault)《梅杜薩之筏》(The Raft of Medusa)細部,1818-1819年。油彩、畫布,4.91 x 7.16公尺。盧浮宮,巴黎。(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2599
【字號】    
   標籤: tags: , ,

19世紀啟蒙運動最興盛的時期,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畫派曾經針對藝術的目的進行過辯論。

新古典主義畫派以古希臘、羅馬藝術作為依歸,專注於如何在藝術創作中重建秩序和結構。諸多這類的作品,像是賈克-路易·大衛(Jacques-Louis David)的《荷拉斯兄弟之誓》(Oath of the Horatii),就擅長於精準地描繪歷史故事,甚至是人物的衣著和建築物等細節。

Jacques-Louis David, 荷拉斯兄弟之誓
賈克-路易·大衛(Jacques-Louis David)的作品《荷拉斯兄弟之誓》(Oath of the Horatii),1784-1785年。油彩、畫布,3.26 x 4.2公尺。盧浮宮,巴黎。(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浪漫主義畫派則認為新古典主義作品缺少了藝術中的情感元素。例如,他們相信以當代故事為主題的繪畫取材於人們親身的經歷,更能夠撼動人心。浪漫主義畫派希望他們的藝術創作能具有情感上的渲染力。

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畫家西奧多·傑利柯(Théodore Géricault)便是這樣想的。不過同時他也接受了很扎實的傳統藝術訓練,並且也研究過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和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使他有足夠的技巧來表現想要刻畫的當代事件。

重建《梅杜薩之筏

傑利柯終於找到了能夠大顯身手的機會。1816年,法國皇家海軍護衛艦梅杜薩號(台譯梅杜莎號)觸礁擱淺,卻因為沒有足夠的救生艇,留下了150人在海上。這些被拋下的人們共同建了一艘小筏,在海上漂流了13天。最後只有10個人存活下來。

為了製作這幅《梅杜薩之筏》(The Raft of the Medusa),傑利柯做了相當多研究。盧浮宮網站描述:

「傑利柯花了很長時間準備這幅畫的構圖……他首先收集了許多文獻,訪問了倖存者並畫下他們的素描。在工作室研究了受殘的遺體,另外還請朋友作為模特兒……」

構圖展現崇高

傑利柯想描繪人在面對艱難處境下仍保有的希望,一種近似於崇高的境界。根據泰特美術館(Tate galleries)網站,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於1757年所著的《崇高與美之源起》(Philosophical Enquiry)中,將崇高的境界與敬畏、恐懼和危險等經驗連結在一起。柏克將大自然視為崇高的事物,能夠讓觀者產生最強烈的衝擊感受。

在《梅杜薩之筏》中,傑利柯想描繪倖存者漂浮在天際和水平線之間的無奈和無力感。他在畫面上進行了兩條對角線的構圖:其中一條從右下角到左上,透過繩子連結木筏和桅杆;另一條則從左下角的受難者開始一直到右上,再透過另一條相對的繩子進行加強。這種對角線的構圖元素不同於一般水平垂直的構圖元素,強化了畫面構圖的力道。

畫中人物從左下到右上逐漸地增加生氣。左下角的人物瀕臨死亡。其中一個年長者的大腿上躺著一位受難者,他把頭靠在手上,臉上帶著一副任隨命運擺布的神情。

然而,緊接在他背後的另一個人物,卻轉頭望向木筏前端的人群。透過前端人物的一系列動作,奮力向前衝、伸手、抓取並指向遠端,畫面人物的活力也不斷地增強。

在木筏最前端的兩個人物揮舞著旗幟,好像在對著遠方的什麼東西呼喊著。他們對著什麼喊呢?他們希望遙遠的一艘船能夠看到並解救他們。

梅杜薩之筏
西奧多·傑利柯的作品《梅杜薩之筏》細部,1818-1819年。油彩、畫布,4.91 x 7.16公尺。盧浮宮,巴黎。(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黑暗中的希望

那麼,傑利柯想要告訴觀眾甚麼呢?我認為他想傳達的是,「美」不僅是事物的外表,也包含了我們心中的美。我們在面對生命中不可避免的困境時,這種美便會體現出來;精神之美在黑暗中給予我們希望。

誠然,創造來自於「必須(需求)」,但如果我們沒有「希望」,又為何要創造呢?每次看到畫中這艘木筏時,我都忍不住聯想到,這是這些人為了生存而造的。不同種族背景的人們必須同心協力才能夠生存,因為他們希望活下去。

同樣身為在美國打拼的非裔畫家,這幅畫對我訴說的就是一名美國黑人的心聲。我知道很多人來自不同的種族、性別和家世背景,但我們都希望能存活下來。我知道要一直滿懷希望是很難的。媒體的報導經常加深了我們的沮喪和絕望,讓我們放棄努力,把頭埋在手裡,背棄我們的未來。

不過,在人生之筏漫無目的的飄泊中,我也看到了遠方的船隻。我看到了那些與我同船的人們——有些已經放棄希望,而有些則將希望寄託在奇蹟上——我不禁開始思考生命的掙扎是如何形塑我們對奇蹟的渴望。

那麼我期待的是甚麼呢?我眼中遠方的船上載著什麼呢?對我而言,我希望我們能夠耕耘對彼此的信賴,對萬物的慈愛,包括那些可能傷害我們的人。我希望在艱難的時刻仍能保有耐心。儘管我們面對的是黑暗,我仍然希望所有人都能遇見奇蹟。

原文Hope for the Impossible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傳統藝術作品有種不可思議的力量,可以指向肉眼不可見的東西,從而引發我們思考:「這對我、對每位觀眾意味著什麼?」「它如何影響了過去,又會如何影響未來?」「它對我們身而為人的經驗有什麼啟迪?」

作者簡介:

Eric Bess是一位美國寫實藝術家,目前是視覺藝術博士研究所(Institute for Doctoral Studies in the Visual Arts,IDSVA)的在讀博士生。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來自比利時的法蘭德斯風格畫家安東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西元1599年–1641年)是一名臻求完美的肖像畫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替英國國王查理一世所繪的肖像畫,優雅地呈現了查理一世和他的宮廷樣貌。范‧戴克也是一位色彩大師,他善於運用色彩和大膽的筆觸來表達光線、物體的移動和布料質地。這項特長也讓他得以在作品中描繪出高度精準卻仍具有繪畫特點的蕾絲質地。蕾絲這種非常精緻又複雜的布料是16至17世紀時富有的藝術贊助人流行配戴的服飾配件。
  • 南梁 張僧繇《雪山紅樹圖》(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輪廓線以外,不添加任何線條也就是沒畫皴法。 這幅畫怎麼和常見的中國山水畫迥然不同呢?
  • 華麗誇張的定型角色(stock characters)、簡單的情節、即興對白和戶外表演,是即興喜劇(Commedia dell’Arte,又譯藝術喜劇)的核心特徵。其幽默劇情常圍繞著年輕戀人的種種考驗。演員們不受台詞限制,可以根據觀眾的反應調整表演。這些喜劇常含有對時政的諷喻和接地氣的幽默,可以巧妙避開查禁。這種意大利民間戲劇形式也成了18世紀洛可可(Rococo)藝術運動的理想題材。
  • 冬天多少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沉悶些,有些人覺得天空烏雲密布缺少陽光令人提不起勁來。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算在最昏暗的日子裡也有色彩。最近我坐在一家咖啡館裡望向天空,當天刮風下雨天色昏暗,天空不再出現彩虹,反倒像是大理石般帶點細微的灰色、藍色甚至紫色。
  • 意大利偉大的藝術寶藏之一是位於帕多瓦(Padua)的斯克羅維尼小禮拜堂(Scrovegni Chapel)。是什麼讓小小的斯克羅維尼神妙不凡,且意義重大?
  • 丁托列托在自己畫室的牆壁上寫有這樣的座右銘,作為靈感之源的提醒:「米開朗基羅的造型與提香的色彩」(Il disegno di Michelangelo ed il colorito di Tiziano)。《創造動物》這幅畫是向兩位大師致敬之作:丁托列托動態地描繪了神體,並滿懷愉悅地讚美自然界。此畫如今收藏在威尼斯學院美術館(Gallerie dell'Accademia)。
  • 美國作家史丹利‧霍洛維茨(Stanley Horowitz)寫道:「冬天就像蝕刻版畫,春天是水彩畫,夏天像油畫,而秋天是綜合四季的馬賽克(鑲嵌畫)。」幾世紀以來,詩人與作家用筆歌頌四季,而畫家用色彩使之流傳千古。
  • 聚會宴飲的傳統,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早期。在古希臘,有一種稱為「會飲」(symposium)的特殊宴會,是當時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隨後,宴飲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十分盛行,並以不同的形式傳承至今。
  • 早在1855年,也就是多雷(Gustave Doré)二十三歲時就計畫為但丁《神曲》著手繪製插圖。他的藝術才能大多體現在為文學作品創作插圖上。除了神曲之外,他還為其它文學名著製作精美的插圖,如《聖經》、《失樂園》、《唐吉柯德》等等,而神曲插圖的面世,即被大眾認為文學結合視覺藝術的一大傑作。
  • 法國藝術家路易-利奧波德‧布瓦伊(Louis-Léopold Boilly)擅長畫肖像,他畫了大約5,000幅小幅肖像畫,有專家認為這樣的數量算少。布瓦伊繪畫技巧精湛,加上他的聰明睿智,創作令人賞心悅目的錯視畫(trompe l’oeil,欺瞞眼睛,譯註:一種逼真到能騙過人眼的作畫技巧);有時也創作挖苦人的諷刺畫(scathing caricatures),當中有許多是自畫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