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爸媽必修課】(40)

【爸媽必修課】 自覺性教育 讓孩子知道自我存在

孩子會從「自覺性教育」學習到自我存在的價值。(Shutterstock)
人氣: 260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大紀元2020年07月28日訊】作者:陳彥玲博士 / 整理:余亨之・大紀元
如果自己的孩子能夠自動自發地去學習,去管理自己的情緒和生活狀態,這一定是很多家長夢寐以求的。這個夢是可以實現的,我所從事的質優教育中有一項叫作「自覺性教育」,與目前社會上普遍存在的「物化性教育」,不僅形式迥異,而且給學生帶來的心理、情緒上的感受也大不一樣。

你的孩子承認自己的「存在」嗎?

當孩子七八個月大時,對「存在」就有感知了,他會認為「在我眼前的東西是存在的,看不見了就再也回不來了。」因此,當媽媽要去上班了,他會立刻放聲大哭,這時把媽媽講故事的錄音播放給孩子聽,他就會安靜很多。

當他把玩具遞給你分享的時候,你把玩具藏起來逗他,他就哇哇大哭,因為他認為玩具不見了,永遠沒有了。你可能認為讓他找東西,是幫他開發智力,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認識,你已經給了孩子情緒上很大的打擊。

自覺性教育」第一步,讓孩子願意承認自己的存在。許多孩子在很多時候選擇自己「不存在」。你帶孩子到別人家去,當別人問孩子要吃什麼、玩什麼時,他說:「隨便」。真的是隨便嗎?這時孩子是隱藏自己的,他不敢講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可能他有太多的挫折感,看不到未來的希望。我們為一個孩子做心理診斷,要花那麼多的時間,回過頭去找這個孩子在發展階段上的各種不良指標,這樣才不會誤判。

一位只想要「貼紙」的女孩

「自覺性教育」第二步,讓孩子懂得存在的價值。我們在訓練孩子自覺性的過程中,會有方方面面的東西(比如當他幫助別人、服務別人時)讓他感受到自己身體的變化。絕對不是當你幫助別人或達到某個標準的時候,老師給你一張貼紙,積滿5張或10張貼紙之後,給你更大的獎勵,這是一種「物化性教育」。

我在美國求學的時候,所有的學生要經過一個英文作文考試才能畢業。那年我遇到的題目是根據一位媽媽在一本著名雜誌上的投訴,來寫深度評論。這位母親是這樣投訴的:「我四歲的女兒曾經是個好奇寶寶,什麼都問、什麼都開心,學習的熱誠非常高。我花很多錢給她選了一所貴族幼兒園,上學之後,我發現她漸漸變得不快樂,甚至逃避學習,越來越退縮,她的世界裡只有一樣東西,那就是「貼紙」。以前的週六、週日我們會玩得很開心,現在她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帶她買貼紙。我真不知道我的孩子怎麼了……」

我研究過,那個幼兒園的教育方式是:「你做到什麼,我給你貼紙」。這個孩子一直得不到貼紙,她身邊的同學都一直有貼紙。幼兒園每個星期要總結誰的貼紙多,誰的少。最後她竟然被老師揪出來警告,因為她沒有好的表現。這個孩子不懂什麼是正向的表現,她只懂得需要貼紙,她才能有朋友,沒有貼紙,同學會離她而去。

我們不倡導貼紙,我們倡導自覺性的發展。我們研究出來:人有帶不走的東西——自己身體的感受,人活著就有感受,就有希望。我們用生理學原理來教會學生去體驗:當你幫媽媽服務,幫助同學,有人摔倒你扶起他的時候,你有沒有仔細觀察自己身體的變化?

排擠同學給人的感受

一次,我們學校不同班級的學生了衝突,他們的老師來找我幫忙處理這件事情。那個肇事的學生多次耍手段、搞小團體,排擠隔壁班的一位學生參加他們的活動,給他造成「孤獨感」,這次還動手打了他。一般老師的處理方法,就是對惹事的學生扣分。

我對這位犯錯的學生說:「你會犯這個錯,是因為你不理解別人的心理狀態。現在你有兩種方式可以選擇,一種你是立刻去道歉;另一種是老師可以讓你體驗一下你帶給別人的那種感受。」他選擇了第二種。

於是,我讓我們班的學生圍成一圈坐著,讓這個學生在圈的中央,所有的人都對他微笑、拍手。我問他身體有什麼感覺,他說:「我覺的自己拔高了,挺舒服美妙的。」接著,我讓所有的學生都把臉轉過去、背對著他,不理睬他。兩分鐘後,他就哭了:「老師,我好難受,好像被繩子捆起來一樣!」我問他,你知道那個同學的難受嗎?你要道歉嗎?他說:「老師,我馬上去道歉!」

這就是自覺性教育訓練的開始。這裡很關鍵的一點:我們不是一上來就「以暴治暴」地懲罰他,你給人家不舒服,現在就要讓你也不舒服。而是給孩子一個選擇,立刻道歉,還是感同身受一下帶給別人的痛苦。

自覺性教育有一個基本原則:訓練孩子知道自己的存在,但是不能用語言、眼睛看到的東西去打擊他,當他感受到身體的變化,就會很願意承認自己的存在,以及存在的價值。#(待續)
視頻:陳彥玲博士【爸媽必修課】(40):什麼是自覺性的教育?如何訓練孩子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以及存在的價值?


本文刊載於舊金山7月25日教育版

每週為您獻上舊金山最新消息

責任編輯:李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