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300問】

「里」怎樣奠定華夏文化的基礎?

作者:容乃加
周代以「一里見方」建構「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安定、和睦的生活。(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894
【字號】    
   標籤: tags: , ,

「里」是古代距離長度的單位,為什麼也是故鄉的代名詞?其實,不管是度量距離的「里」,或是代言故鄉的「里」,兩者是有一個共同的、古老的起源,而且在後代,「里」持續發揮著很大的文化效力。那麼,這源頭在哪呢?找到它,你會發現「里」的重要性,真是無法計量啊!

從古代以來,「里」是故鄉的代名詞之一,例如:南朝梁.江淹《別賦》吟「割慈忍愛,離邦去里」,他說的里就指故鄉、居住的地方。現代的地方政府將「里」作為都市的行政區域之一,沿襲自周代的井田制度和地方戶籍制度。周代「建步立畝」正經界、立井田,就用了「里」作為重要的度量和組織單位。

《周禮.地官司徒》制定「五家為鄰,五鄰為里,四里為酇,五酇為鄙,五鄙為縣(*二千五百家),五縣為遂,皆有地域,溝樹之」,其中的鄰、里、縣的地方組織名稱,現今都還沿用。周代的井田制還詳細規定了各區域的大小範圍,以「一里見方(即平方)」為鄰里的基本構成單位,由此建構「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教化齊同,力役生產得平」,井井有序的美好生活。

《漢書.食貨志上》詳載了周代這種以里為基礎的安民之道:「理民之道,地著(*安土)為本。故必建步立畝,正其經界。六尺為步,步百為畝,畝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井方一里,是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畝,公田十畝,是為八百八十畝,餘二十畝以為廬舍。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則救,民是以和睦,而教化齊同,力役生產可得而平也。」

在一里一井田中有25家人構成里鄰。《說文解字》說「里,居也。从田从土」,就等同於周代一個「井田」的概念。

那麼以現代的公制來說,一里有多長?

你也能步測里程。 (pixabay)

里若用於距離長度的單位時,實際是多長呢?《韓詩外傳.卷四》說「廣三百步,長三百步,為一里」[1] ;《孫子算經》說「三百步為一里」(*指周制)。三百步為一里,一步六尺。周制一尺約當0.231公尺,一里則相當於415.8公尺。

這裡順便說一說這一「步」,它不是虛構的概念,而是實際的步測。只是,個別人有各自的步幅長度,所以要避免紛爭就必須統一度量衡,所以公家要「建步」,也就是給「步」定一個統一的長度,以六尺作為一步。周代古人的一步換算成公制,相當138.6公分,這和今人的步幅是相當的。怎麼說呢?根據古代的字典《孔叢子.小爾雅.廣度》(東漢著作)說的「跬,一舉足也;倍跬謂之步」,也就是踏出一腳稱「跬」,合上另一腳再向前踏稱為「步」,你實際走一走、量一量,就知道周代以人身之「步」導出「里」來作為距離長度的基本單位,真的非常實際又實用。

從上述中可以看到,在周代,「里」和井田制是同時存在的一個必用的計算、描述單位,可以表達長度,一里300步,又能表達面積,即一里見方(*一平方里)為井,圍成井田,構建社會、國家的礎石,井井有條,條理分明。[2]

西域天山去長安多少里路?也可以步測。(pixabay)

「里」可以是一個大而化之的描述,像是莊子的懷大志大鵬鳥「擊水三千里」,更是一個實際的里程描述、便利的測量單位。中國史書上就這麼記載,如《漢書.西域傳》記「鄯善國,本名樓蘭,……去陽關千六百里,去長安六千一百里」、「精絕國,王治精絕城,去長安八千八百二十里」等等,若換算成自己一天腳程能走多少步,就能估計從長安出發走到那裡基本上需要多少天了。

如果你是周代的人,走國道,你的心中也能載入旅行規劃地圖:「十里有廬,廬有飲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聚積);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館,候館有積(*儲藏)。」換算成現在的公里制,走上國道大約4.2公里就有補充飲食的便利小賣店,13公里就有一處可以過夜留宿的旅館,21公里就有一個市集。而當時的人只要以「步」去推算,一概都清清楚楚的,算一算,一日中「安步當車」也能行!由此看來,周代古人的生活與「里」息息相關。在現代社會的生活中,仍然離不開「里」文化呢!

註釋:

[1] 《韓詩外傳.卷四》:「古者八家而井田。方里為一井,廣三百步,長三百步,為一里,其田九百畝。廣一步、長百步,為一畝;廣百步,長百步,為百畝。」

[2] 《漢書.刑法志》記載「殷、周……地方(*指長寬各)一里為井,井十為通,通十為成,成方(*指長寬各)十里;成十為終,終十為同,同方(*指長寬各)百里;同十為封,封十為畿,畿(*國境)方(*指長寬各)千里。」

參考書:

《周禮》、《漢書》、《通典·田制上》、《孫子算經》、《韓詩外傳》、《孔叢子.小爾雅.廣度》
@*#

-點閱【中華文化300問】系列-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中國古代,「畫麟閣」或「入麟閣」代表著作為臣子的卓著功勳或最高榮耀。李白詩云「功成畫麟閣」,杜甫抒懷「志在麒麟閣」。這一典故因何而來?這要從漢宣帝甘露三年說起。那年,漢宣帝因匈奴歸降,回憶起輔佐有功之臣,於是命人在未央宮麒麟閣繪製了十一名功臣的圖像。
  • 本世紀罕見日食,世界唯一的全日食記者對日食如此反應?科學研究表明,觀看日食可以強烈影響人的心理,使人敬畏,激發原始的歸屬感。
  • 「年」的古字寫作「秊」,從古來字形的演變中可以看到「年」的本意。「年年有餘」,老百姓期待,天子也期待——他們共同的祈願是什麼?這個成語典故的本事起源於夏朝末年,源遠流長。
  • 門楹上掛上春聯,將冬天的氣氛一轉成新春,千門萬戶立即煥然一新。除夕前,什麼時候換上新春聯好呢?在中華文化史上,當前的這種遍及百姓家的紙春聯是何時開始黏掛的呢?
  • 時間飛逝,轉眼間我們就送走了溫順可愛的玉兔,迎來了瑞氣萬千的祥龍,這兒先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龍騰虎躍,好運連連。
  • 冬至:夜從今夜短,日從今日長!冬至日陽光達到南至點將要北返,陽氣從地底升起。你對「冬至」的內涵文化知多少?在此盤點冬至的重要的文化光彩與典故。
  • 漢宣帝是史上有名的中興之君,而他第一道詔書流露的「深情」更是史上流芳。於公於私,漢宣帝都顯露了真摯又深刻的仁愛之心。
  • 月到中秋分外圓!黃曆八月十五日圍繞著月亮的許多民俗傳說,尤其是中秋節的神奇事兒紛紛湧上記憶的時空,讓人回味中秋節的神奇時空!它們跨越了幾千年的記憶,搭起仙凡之間的橋梁。
  • 秋天多變的風貌往往容易觸動人心,詩人詠秋的詩篇很多,其中有些在詩情畫意中對應了秋天的季候典故,讓秋的印象更深深印入人心田。我們來看一篇詠早秋的詩,體會其中簡單二十個字中蘊含的豐富文化意境與深永的意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