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赴約 東漢范式張劭的生死之交

文/周曉輝
明 仇英《松下論道圖 》局部(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2047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古代中國有五種人倫關係,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孟子認為:君臣之間有禮義之道,故應忠;父子之間有尊卑之序,故應孝,兄弟手足之間乃骨肉至親,故應悌;夫妻之間摯愛而又內外有別,故應忍;朋友之間有誠信之德,故應善;這是處理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的道理和行為準則。單以朋友關係來說,朋友不僅貴在相知,更貴在誠信、貴在守義。千古流傳的東漢名士范式和張劭的「雞黍生死之交」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范式,字巨卿,山陽郡金鄉縣人(今山東境內)。他年少時曾在太學學習,並成為儒生。在求學期間,他與來自汝南(今河南境內)的張劭相識相知,並成為了好友。張劭,字元伯,為人行俠仗義。

過了幾年,兩人學成返鄉。范式對張劭說:「兩年後我會回京城,到時我會去兄台家拜見令尊令堂,看看你的孩子。」說罷還約定了日期。

兩年時光很快走過,兩人約定的日期也將至。張劭將范式要來訪之事告訴了母親,並親自殺雞煮黍,恭候范式的到來。彼時,雙方自別後都沒有聯繫。因此,張劭的母親說道:「你們都分別兩年了,而且定的是千里之外的約定,你為何那麼相信他會如期而至呢?」張劭卻回答說:「巨卿是個講信用的人,絕不會違背承諾。」母親見他如此篤信,就同意為他們釀酒。

果不其然,到了約定的日子,范式如期而來。他與張劭開懷暢飲,盡興而別。後人遂將范張之間的友誼稱為「雞黍之交」。

到了約定的日子,范式如期而來。他與張劭開懷暢飲,盡興而別。示意圖。圖為清院《十二月令圖.二月》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後來,范式出仕做了郡守的功曹。漢代功曹,除掌人事外,可以參與一郡政務。就在此期間,張劭患了重病,臥床不起,與其同郡的好友郅君章、殷子徵早晚盡心地照料他。可是在張劭病危時,卻嘆息道:「可惜死之前見不到我的生死之交了!」

殷子徵忍不住道:「我與君章對你盡心盡力,還不是生死之交嗎?你還要找什麼樣的呢?」張劭說:「你們二人,是我的生友(活著時的朋友)。山陽范巨卿,才是我的死友(生死之交)。」

不久,張劭病逝。其後,范式夢見張劭戴著垂下冠帶的玄冕急匆匆地走來並對他大呼道:「巨卿,我已經在某日死了,當在某日某時下葬,永歸黃泉。你如果還記得我,可否見上最後一面?」

范式惆悵中猛然驚醒,不僅悲從中來,潸然淚下。次日,他將所夢之事告知太守並以奔喪之由向其告假。太守雖不十分相信他的夢,但又不忍心傷了其對朋友的情誼,便准了他的假。

估摸著張劭下葬之日,范式穿著喪服,日夜兼程前往其家。在范式沒有趕到時,靈柩就已經出發前往墓地了。但是到了墓地要下葬之時,棺木總是無法安放進墓穴去。張劭的母親撫著棺木說:「元伯,你難道還有什麼未了的心願?」遂將棺木暫時停放在一邊。

過了一段時間,眾人遠遠地看見有輛白馬拉的素車,車上有哭聲傳來。張劭的母親道:「一定是范巨卿來了。」待范式來到棺木前,他跪拜叩頭,哽咽著說:「元伯,你可以走了,死生路異,從此永別。」當時參加葬禮的有一千多人,很多人都感動地流下了眼淚。

言罷,范式執魂幡在前領路,棺木順利地安放在了墓穴中。喪禮後,他留在墓地,為張劭修墳種樹,三個月後才依依不捨地離去。

喪禮後,范式留在墓地,為張劭修墳種樹,三個月後才依依不捨地離去。示意圖。圖為宋人《臨流獨坐》局部。(公有領域)

范式其後回到京師後,再去太學學習。當時同學中有個來自長沙的名叫陳平子的儒生,雖從未與范式見過面,但卻聽過他的大名。陳平子生病將亡時,對無依無靠的妻子說:「我聽說山陽的范巨卿,是一位有氣節的忠義之士,可以託付生死。我死後,請把屍體埋在巨卿家門前的空地上。」他還在一塊白布上給范式寫下遺書,將後事託付於他。

陳平子去世後,他的妻子按照他生前的囑咐做了。當時恰好范式出行,等他回來,看見遺書和墳墓,愴然淚下,他哭著向墳墓作揖,並將他視為自己的死友。其後,范式親自護送陳平子的妻子和兒子以及靈柩回其家鄉長沙。

在離目的地還有四五里地時,范式在將遺書放在靈柩上後,哭著拜別。陳平子的兄弟得知范式的義舉後,到處尋找他,但卻沒有找到。

過了一段時間,長沙的上計掾史(註:漢代年終負責考核地方官吏的官員)到京城辦事時,上書陳述范式的事蹟,朝廷的三公都要選拔他做官,但他都沒有應召。

范式後來升遷至廬江太守,享有威名,死於任上。

范式與張劭的雞黍之交,成為後世戲曲、小說常用的題材,比如宮天挺的雜劇《死生交范張雞黍》、《清平山堂話本‧死生交范張雞黍》、馮夢龍《古今小說》第十六卷《范巨卿雞黍生死交》,《五朝小說‧魏晉小說》與《舊小說》有《山陽死友傳》一文等等。

人的一生,擁有這樣的雞黍之交,何其幸也!@*#

參考資料:《後漢書》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中國古代,「畫麟閣」或「入麟閣」代表著作為臣子的卓著功勳或最高榮耀。李白詩云「功成畫麟閣」,杜甫抒懷「志在麒麟閣」。這一典故因何而來?這要從漢宣帝甘露三年說起。那年,漢宣帝因匈奴歸降,回憶起輔佐有功之臣,於是命人在未央宮麒麟閣繪製了十一名功臣的圖像。
  • 本世紀罕見日食,世界唯一的全日食記者對日食如此反應?科學研究表明,觀看日食可以強烈影響人的心理,使人敬畏,激發原始的歸屬感。
  • 「年」的古字寫作「秊」,從古來字形的演變中可以看到「年」的本意。「年年有餘」,老百姓期待,天子也期待——他們共同的祈願是什麼?這個成語典故的本事起源於夏朝末年,源遠流長。
  • 門楹上掛上春聯,將冬天的氣氛一轉成新春,千門萬戶立即煥然一新。除夕前,什麼時候換上新春聯好呢?在中華文化史上,當前的這種遍及百姓家的紙春聯是何時開始黏掛的呢?
  • 時間飛逝,轉眼間我們就送走了溫順可愛的玉兔,迎來了瑞氣萬千的祥龍,這兒先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龍騰虎躍,好運連連。
  • 冬至:夜從今夜短,日從今日長!冬至日陽光達到南至點將要北返,陽氣從地底升起。你對「冬至」的內涵文化知多少?在此盤點冬至的重要的文化光彩與典故。
  • 漢宣帝是史上有名的中興之君,而他第一道詔書流露的「深情」更是史上流芳。於公於私,漢宣帝都顯露了真摯又深刻的仁愛之心。
  • 月到中秋分外圓!黃曆八月十五日圍繞著月亮的許多民俗傳說,尤其是中秋節的神奇事兒紛紛湧上記憶的時空,讓人回味中秋節的神奇時空!它們跨越了幾千年的記憶,搭起仙凡之間的橋梁。
  • 秋天多變的風貌往往容易觸動人心,詩人詠秋的詩篇很多,其中有些在詩情畫意中對應了秋天的季候典故,讓秋的印象更深深印入人心田。我們來看一篇詠早秋的詩,體會其中簡單二十個字中蘊含的豐富文化意境與深永的意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