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新解】一鳴驚人的楚莊王和齊威王

伍舉上朝問楚莊王:「一隻色彩斑斕的大鳥,三年不飛不鳴,何故?」楚莊王心中一喜,答:「他要叫必驚人,要飛必沖天!」(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1430
【字號】    
   標籤: tags: , , ,

歷史上的君王,或昏或明,或暴或庸,極少有像楚莊王、齊威王這樣的君王,瞬間從「昏君」轉身為明君,行霹靂手段,國家大治。一個人的智商、政商,怎能忽然判若兩人呢?若非神助,那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們的昏庸另有隱情。

楚莊王即位時不足20歲,面對朝廷中的各種複雜的矛盾和權臣掣肘,誰是值得信賴的可用之人?楚莊王於是縱情聲色,不問政事三年,放言「敢諫者,殺無赦」。

一天伍舉(伍子胥的祖先)隨楚莊王打獵。伍舉見楚莊王稱讚搏殺虎豹的人「勇」,讚揚均分獵物的人「仁」,知道他是智者。第二天伍舉上朝問楚莊王:「一隻色彩斑斕的大鳥,三年不飛不鳴,何故?」楚莊王心中一喜,答:「他要叫必驚人,要飛必沖天!」君臣心意相通。

過了三個月,楚莊王依然故我,不鳴不飛。大夫蘇從以死苦諫。楚莊王感受到了群臣的忠心,他認為時機成熟了!於是,楚莊王興利除弊,當即重用了伍舉、蘇從等有識之才,誅殺奸臣貪官,當年出兵滅了庸國,後來,又打敗了宋國、鄭國,最後大勝諸侯之中實力最強的晉軍,在宋國大會諸侯,稱霸天下。楚莊王不僅使楚國富強,自己還成為了留名青史的春秋五霸之一。

明代小說《東周列國志》中的楚莊王像。(公有領域)

春秋時期楚莊王「一鳴驚人」的故事最早記載於《韓非子》。之後二百年,戰國時代齊威王(田因齊)「一鳴驚人」的典故,又被司馬遷寫在《史記.滑稽列傳》中。

年輕的齊威王登基伊始,樂於納諫,知人善用。他封「以琴喻政」的樂師鄒忌為相;啟用孫臏為軍師,與大將田忌演繹了歷史上著名的「圍魏救趙」,第一次打敗了不可一世的魏軍,取得桂陵之戰的勝利。

沒有了外患,內政也小有成就,齊威王開始貪圖享樂、沉迷酒色,把政事交給卿大夫去辦。在隨後的三年裡,魯、韓、趙、魏等國陸續攻打、侵占齊國土地,甚至小小的衛國也占領了齊國的薛陵。

齊國危在旦夕,齊威王似乎渾然不知,眾臣子也不敢進諫。此時,與韓非子同一時代、博聞多見的淳于髡,借用前人伍舉的智慧向齊威王勸諫:「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鳴,王知此鳥何也?」喜好隱喻的齊威王一聽,精神一振:「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好傢伙,淳于髡與齊威王君臣之間,用楚莊王「一鳴驚人」的典故,玩起了接頭暗號,君臣心意相通!

於是,齊威王召集七十二名縣令到朝廷,當眾烹殺了政績惡劣、敵國攻占齊國時不管不問的、只知重金收買近臣說好話的阿大夫以及替他說好話的人。同時獎勵政績優秀卻屢受誹謗的即墨大夫一萬戶封邑。群臣震驚,從此重新振作。

齊威王再次廣開言路,獎賞進諫者;啟用孫臏、田忌,再次打敗強大的魏軍。魏惠王被迫率領韓國和一些小國到徐州朝見齊威王,正式尊齊威王為王。此時,齊威王接受年輕時的教訓,不敢獨自稱王,也尊魏惠王為王,史稱「徐州相王 」。到齊威王末年,齊國成為諸侯國中最強盛的國家。司馬遷《田敬仲完世家》說:「齊國大治。諸侯聞之,莫敢致兵於齊二十餘年。」

與其說楚莊王、齊威王是大器晚成,不如說他們本身就才識過人,天生就有治國的雄才偉略。一旦時機成熟,施以雷霆手段,短時間內國家大治,躋身強國之列。@*#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中國古代,「畫麟閣」或「入麟閣」代表著作為臣子的卓著功勳或最高榮耀。李白詩云「功成畫麟閣」,杜甫抒懷「志在麒麟閣」。這一典故因何而來?這要從漢宣帝甘露三年說起。那年,漢宣帝因匈奴歸降,回憶起輔佐有功之臣,於是命人在未央宮麒麟閣繪製了十一名功臣的圖像。
  • 本世紀罕見日食,世界唯一的全日食記者對日食如此反應?科學研究表明,觀看日食可以強烈影響人的心理,使人敬畏,激發原始的歸屬感。
  • 「年」的古字寫作「秊」,從古來字形的演變中可以看到「年」的本意。「年年有餘」,老百姓期待,天子也期待——他們共同的祈願是什麼?這個成語典故的本事起源於夏朝末年,源遠流長。
  • 門楹上掛上春聯,將冬天的氣氛一轉成新春,千門萬戶立即煥然一新。除夕前,什麼時候換上新春聯好呢?在中華文化史上,當前的這種遍及百姓家的紙春聯是何時開始黏掛的呢?
  • 時間飛逝,轉眼間我們就送走了溫順可愛的玉兔,迎來了瑞氣萬千的祥龍,這兒先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龍騰虎躍,好運連連。
  • 冬至:夜從今夜短,日從今日長!冬至日陽光達到南至點將要北返,陽氣從地底升起。你對「冬至」的內涵文化知多少?在此盤點冬至的重要的文化光彩與典故。
  • 漢宣帝是史上有名的中興之君,而他第一道詔書流露的「深情」更是史上流芳。於公於私,漢宣帝都顯露了真摯又深刻的仁愛之心。
  • 月到中秋分外圓!黃曆八月十五日圍繞著月亮的許多民俗傳說,尤其是中秋節的神奇事兒紛紛湧上記憶的時空,讓人回味中秋節的神奇時空!它們跨越了幾千年的記憶,搭起仙凡之間的橋梁。
  • 秋天多變的風貌往往容易觸動人心,詩人詠秋的詩篇很多,其中有些在詩情畫意中對應了秋天的季候典故,讓秋的印象更深深印入人心田。我們來看一篇詠早秋的詩,體會其中簡單二十個字中蘊含的豐富文化意境與深永的意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