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華埠兩大議題或發酵:遊民和戒毒所

CB3會議討論 該地有15個遊民所 圖書館旁的戒毒所獲授權發放毒品注射針頭

人氣 203

【大紀元2020年09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第三社區委員會(CB3)衛生小組3日晚召開會議,討論社區關心的學校安全、遊民問題、吸毒問題,以及老人中心何時恢復運作等重大議題。其中在遊民議題上,CB3衛生小組預計紐約市將在2022財年陷入遊民危機。而記者查詢今年2月的會議紀要,發現東百老匯35號的戒毒所已獲授權,成為注射器針頭交換站,這或會吸引更多吸毒者前來。

小組討論中說,瘟疫前CB3轄區(包括華埠和下東城部份地區)內的街頭無家可歸現像已經有所增加。根據曼哈頓的希望計數(Hope Count),最近的街頭遊民數據顯示,2016年街頭遊民人數增加了40%,其後減少了2%和5%;然後在2020年1月的報告中增加了55%。瘟疫大流行後,更加劇了街頭無家可歸現象,他們預計紐約市將在2022財年陷入遊民危機,因為似乎沒有有效的途徑來解決遊民相關的諸多問題。

小組討論援引遊民聯盟的報告說,到2020年,86%的單身成年遊民和93%的家庭住戶中的戶主是黑人或西班牙裔,其中相當比例的家庭人口患有殘疾,可能需要住宿服務。此外,他們發現單身成年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有所增加。

此外,在過去十年中,每晚住在紐約市收容所中的遊民人數一直在增加,單身成年的遊民人數相比10年前增加了132%,目前收容所中有17,759名成年人,收容所中的家庭數量在最近三年中趨於穩定。

根據小組討論,第三社區委員會地頭上可能有15個遊民庇護所,名列全市第一。許多住過庇護所的遊民認為庇護所不安全,這可能導致許多遊民拒絕到庇護所,除非他們所在的社區能提供安全的住所。

在2017年至2018年,遊民聯盟對睡在街道和地鐵內的遊民進行了一項調查,發現很多睡街頭的遊民大部份曾一度停留在遊民服務局(DHS)的庇護系統中,但是不願返回庇護所,因為他們擔心自己的安全,或不能遵守庇護所規則和程序。另外,2/3的受訪遊民有精神健康需求。

小組討論說,從瘟疫中學到的教訓之一是,大的庇護所不如小的安全,認為紐約市應研究如何在庇護所內創建更小的單元,以確保安全和隱私。

小組說,目前,紐約市拒絕在非遊民服務局(DHS)運營的成人庇護所中提供DHS警員。這些庇護所會吸引毒販和其他搶劫犯,帶來犯罪問題。

東百老匯35號將成為注射器針頭交換站

CB3轄區內的毒品/戒毒所也是一個大議題。記者查詢CB3今年2月的會議紀要,該會議上CB3支持將原先位於艾倫街25號的戒毒所搬遷至東百老匯35號,支持的理由包括阿片類藥物的注射量正在上升,並且是紐約市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紐約州衛生部(NYSDOH)和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USDHHS)已將注射器針頭交換計畫(SEPs)視為保護社區健康的干預措施,認為有助於降低靜脈注射吸毒者因連續使用一次性針頭引起包括愛滋病、丙型肝炎在內的病毒傳播和疾病感染。

也就是說,華埠圖書館隔壁的東百老匯35號戒毒所已經被紐約州衛生部授權成為注射器針頭交換站,在曼哈頓下城提供免費注射器交換服務。

CB3衛生委員小組今年2月投票的會議紀要,上寫:「下東城傷害減低中心」(LESHRC)目前已獲紐約州衛生部授權,在曼哈頓下城提供免費注射器交換服務。(CB3會議紀要截圖)

 

CB3衛生委員會在2月份的支持決議中說,「下東城傷害減低中心」(LESHRC)已在下東城社區存在逾28年,如果成為可直接提供注射器更換服務的站點,該中心將成為「主要的減輕傷害機構之一」。「它幫助我們一些服務最差、資源最匱乏和最難到達的居民在健康、住房、康復中進行持久,積極的改變。」

不過,中華公所日前發表公開信指出,這個項目會給社區帶來負面影響,尤其是東百老匯35號旁邊就是每日有數百名青少年使用的華埠圖書館,認為這個計畫會吸引更多吸毒者進入社區,危害社區安全。

昨晚CB3衛生小組的會議上,小組主席李寶霞(Mae Lee)表示,已收到中華公所的公開信,得知「社區很多人會不高興」,她預計該項目會在社區掀起很大爭議。◇

責任編輯:李悅

相關新聞
殺害華埠遊民嫌犯 長串前科 卻被檢察官放過
殺華埠遊民嫌犯出庭 不認罪
市警局預算減10億 但巡邏警力不減
中華公所反對東百老匯建戒毒中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